“这些果子,还在树上时就已被电商预售一空,再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自从电商“进驻”农村以来,每当莲雾上市时,黄竹镇莲雾种植户陈明吉总会喜上眉梢。
网购、电商等销售模式,已逐渐融入到了大众的生活当中,在这个领域对于地方名优农副产品来说是大有可为。
2015年,定安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电子商务在定安农村走上了快车道,不仅建起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机制,每个行政村都有了服务站,解决了农民产品上行及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电商让贫困户集体“换脑”
“电子商务是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载体,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可以解决农产品难卖难买问题,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县商务局局长柯敏介绍。
2017年定安县建设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全县电商创业青年、贫困家庭提供创业就业平台,带动提升贫困户家庭“造血”功能,实现脱贫减贫。
“之前对电商认识很懵懂,认为距离我们很远,但是经过培训后,感觉是为贫困户打开了一扇大门,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随着转变了。”经过培训后的贫困户莫锦文说。自从定安县启动电商+扶贫模式之后,他家的鸡蛋已经不愁卖了,以前他的鸡蛋都是挑到菜市场去卖,每个鸡蛋平均售价在6毛钱左右。2017年6月,电子商务企业的工作人员联系到他,以每个1元钱的价格向他收购,价格比以前高了近一倍。
截至目前,定安县针对贫困户做电商知识普及人数达3000多人次,让贫困户了解什么是电商及电商能带来哪些方面的收益,极大地提升了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创业就业的能力,坚定了开微店、当网商的信念。
据粗略统计,定安自开展电商扶贫以来,通过电商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5000多名贫困户增收,实现增收金额达1000万元。在定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积极引导下,电商中心的入驻企业海南百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定安黄阿姨食品有限公司、龙湖南科食用菌有限公司、定安粽子协会等积极响应,在电商精准扶贫上做出了贡献。
电商让农特产品“插上翅膀”
定安农特产品种类丰富,定安粽子、花生油、新竹芋头、定安鹅、黄竹莲雾等更是声名远播,但由于交通限制、信息闭塞,一些优质农特产品销量严重受限。
针对这个问题,定安积极引驻优质电子商务企业,与各合作社积极对接与合作,制定农副产品推广方案,通过电商渠道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逐渐在网络平台上树立定安农副产品品牌。
“每天都有几十个土特产订单从这里发出去,端午临近,粽子的订单更是如潮水般涌来。”在定安定城海岛乐电子商务中心,老板吴忠儒正在忙着打包粽子,几十箱粽子有序地排开,隔着包装都能嗅得到香味。
作为一名青年创业者,吴忠儒实实在在尝到了电商发展带来的甜头,而在定安,创业者和贫困户都得到了走电商之路带来的实惠。
2017年,定安县借助端午美食文化节活动的影响力,设计了适合电商运输的定安粽子包装,策划了线上销售方案,极大地提升了定安粽子在网上的销售量,销售额达1.08亿元。销售量的大量增加,带来的结果是,线下直接解决5000余人的就业,帮助5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定安黑猪肉销售300万斤,大米销售360多万斤,咸鸭蛋销售1200万多个,粽子叶销售9000多万张,带动了相关的产业发展,为全县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2017年定安通过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验收,以全县135个电商村级服务站为支撑点,重点扶持“整村推进”的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升级改造,根据各村的人文地理、农产品特性等,开辟了有特色的电商体系。(作者单位海南省定安县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