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落差’因他们而缩小” ---记第46号上海市宝山区支教教师潘志华

时间:2019-05-19 19:18:21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杨洪程

5月10日上午,云南维西县一中多功能大教室座无虚席,来自上海市宝山区的支教教师潘志华正在给维西一中200名学生上课,100多名一中教师现场听课。

潘志华在九年级数学辅优班上上观摩课,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杨洪程.jpg

潘志华在九年级数学辅优班上上观摩课,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一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结束后,维西一中教务处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校长的一番话代表了老师的心声:“潘老师这堂课讲得很好。好在哪里?好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来维西一中做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东西部教育交流合作,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维西教育教学质量,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人才支撑。”来到维西一中的第一天,潘志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在潘志华到维西一中的第一天,维西一党总支书记刘四堂在座谈会上说:“他是沪滇合作支援维西的第46号教师。2005年以来,上海市宝山区把我们的困难当成他们自己的困难,把我们的愿望当成他们自己的愿望,派出优秀教师,帮助我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希望潘老师在维西工作期间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每天写日记,每堂课都写教学小结,是潘志华长期坚持的习惯。杨洪程9.jpg

“落差巨大!来维西工作之前,同事们介绍了维西县情和教育发展情况,我对维西有了初步认识。”潘志华在到维西工作后的第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到维西后,加深了我对维西的认识:维西山美水美,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维西人好,但维西广大农村缺少优质教育。”

从大都市上海来到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维西,给潘志华带来的是东西部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带给潘志华的是思想上、工作上的巨大挑战,同时为潘志华研究东西部教育差距提出新课题:东西部教育观念差异在哪里?东西部教师的差异在哪里?东西部学生的差异在哪里?如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差异?

带着这样的课题,潘志华走上课堂实践,走进老师与学生之间探索,甚至深入到念里米“窝巴底大城市”等傈家山寨寻求答案。

第一次走上维西一中教室,潘志华感到了强烈的不适应,眼前50多名学生静静地端坐着,眼睛望着潘志华。没有人主动提问,更没有人能够按照潘志华设计的教学路线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针对这一堂课,潘志华做了教学总结:“这是一堂不成功的课,因为我的教学方案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为什么?学生不适应我的教学方法。我把上海的教学方法搬到维西一中,学生当然不适应。上海的学生主动求知的热情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维西一中的学生习惯于注入式教学法,普遍缺少主动求知的热情。今后,我要在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上下功夫。”潘志华的第一个课堂也就因此展开了。潘志华认为,造成维西中小学被动求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海中小学的硬件跟维西中小学的硬件没有多大区别,但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却存在很大差别。这种差别集中体现在观念落后、管理封闭式和“填鸭式”教学。学校因为怕出事故,很少安排学生开展文体活动,更不敢安排校外活动,学校生活枯燥乏味,学生被动求知、被动学习,思想不活跃,没有朝气。

潘志华参加维西一中数学组教研活动。杨洪程2.jpg

潘志华参加维西一中数学组教研活动

潘志华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老师,维西老师喜欢跟他打交道,更喜欢跟他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在跟维西教师的零距离交往中,潘志华找到了东西部教师的差距及其成因:上海教师是专家型教师,他们研究教学的时间比维西教师研究教学的时间多,投入的精力多,维西教师是“保姆型”的老师,他们工作量很大、很辛苦,他们的绝大多数时间用于管理学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上海班额小,一个班级30多名学生,维西班额大一个班额50多名学生,有的甚至达60多名学生。

上海教师像一缕春风催生维西教育改革发展满园春色。赵学民告诉笔者:“东西部教育‘落差’因为他们而缩小。感谢上海市宝山区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方法,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我们要么进一步加大交流合作,加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推动维西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潘志华深入到傈家山寨念里米劝学。杨洪程.jpg

潘志华深入到傈家山寨念里米劝学

“维西一中教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其艰苦奋斗精神令人敬佩,他们在边远贫困地区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奉献着。”潘志华告诉笔者,“我来维西一中的第一天,我到食堂里吃饭,看到同事们表情严肃,见到笑脸。于是,我问校长,老师们为什么很少有笑脸。校长答:‘你只要多深入他们就找到答案了。’几个月后,我找到了答案:工作压力太大!”

与维西一中老师共同学习、生活,潘志华像一中老师一样感受到了压力:除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外,老师们还要参加精准扶贫工作。来维西不到一年时间,潘志华跑遍了维西所有乡镇,甚至连“窝巴底大城市”也跑到了。潘志华跑到这些高寒贫困山村干什么?有三项任务:一是发动学生入学;二是送教下乡;三是跟老师们一起遍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填写相关档案资料。

潘志华在校园里、乡村中加深了对维西县情、民情的了解。在潘志华的日记中,记录了两件小事:

今年3月的一个星期天中午12时,我走在从食堂到宿舍的途中,发现墙角下一位农村妇女和一位女生蹲着共同吃一份午餐。我觉得奇怪就上去跟母女俩聊天。原来,她们是贫困家庭,母亲舍不得到街上买饭吃,就和女儿凑合着吃一份午餐。我赶到学校食堂打了一份午餐,给了妇女俩。看着他们感激的面容,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这件事一只回荡在我的脑海里:星期五上午7时30分,我在学校食堂门口见到一位又小又黑的初中女生,她打了一份早餐,很快吃完了,但就是那个鸡蛋舍不得吃,带着准备回宿舍。我上去一问才知道,这位女生将鸡蛋留着是为了带回去给70多岁的奶奶吃。我叫小女孩等着我,我到食堂买了6个鸡蛋送给小女孩,并对她说:“今后,我每周给你鸡蛋带给奶奶吃。”

潘志华给爱人发微信说:“我到维西收获不小啊!体重减少了28斤,人变黑了,筋骨变强壮了,爬山气不喘了。这样的收获在上海是得不到的啊!”

有舍才有得。潘志华家是典型的“四二一”家庭,上有四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下有17岁的女儿,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对于潘志华到维西工作,老人不舍,孩子不舍。今年3月初,潘志华的老母亲的脚摔伤了,需要人照顾,但潘志华只能给妻子说:“对不起,我不能回家尽孝,母亲全靠你照顾了,我只能对你说,今后,我会加倍努力弥补我对你和家人的亏欠。”

夜深人静的时候,潘志华总是站在学校操场上仰望星空,吟唱亘古不变的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义无反顾!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标签乡村建设    

“‘落差’因他们而缩小” ---记第46号上海市宝山区支教教师潘志华

时间:2019-05-19 19:18:21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杨洪程

5月10日上午,云南维西县一中多功能大教室座无虚席,来自上海市宝山区的支教教师潘志华正在给维西一中200名学生上课,100多名一中教师现场听课。

潘志华在九年级数学辅优班上上观摩课,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杨洪程.jpg

潘志华在九年级数学辅优班上上观摩课,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一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结束后,维西一中教务处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校长的一番话代表了老师的心声:“潘老师这堂课讲得很好。好在哪里?好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来维西一中做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东西部教育交流合作,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维西教育教学质量,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人才支撑。”来到维西一中的第一天,潘志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在潘志华到维西一中的第一天,维西一党总支书记刘四堂在座谈会上说:“他是沪滇合作支援维西的第46号教师。2005年以来,上海市宝山区把我们的困难当成他们自己的困难,把我们的愿望当成他们自己的愿望,派出优秀教师,帮助我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希望潘老师在维西工作期间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每天写日记,每堂课都写教学小结,是潘志华长期坚持的习惯。杨洪程9.jpg

“落差巨大!来维西工作之前,同事们介绍了维西县情和教育发展情况,我对维西有了初步认识。”潘志华在到维西工作后的第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到维西后,加深了我对维西的认识:维西山美水美,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维西人好,但维西广大农村缺少优质教育。”

从大都市上海来到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维西,给潘志华带来的是东西部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带给潘志华的是思想上、工作上的巨大挑战,同时为潘志华研究东西部教育差距提出新课题:东西部教育观念差异在哪里?东西部教师的差异在哪里?东西部学生的差异在哪里?如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差异?

带着这样的课题,潘志华走上课堂实践,走进老师与学生之间探索,甚至深入到念里米“窝巴底大城市”等傈家山寨寻求答案。

第一次走上维西一中教室,潘志华感到了强烈的不适应,眼前50多名学生静静地端坐着,眼睛望着潘志华。没有人主动提问,更没有人能够按照潘志华设计的教学路线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针对这一堂课,潘志华做了教学总结:“这是一堂不成功的课,因为我的教学方案没有达到教学目的。为什么?学生不适应我的教学方法。我把上海的教学方法搬到维西一中,学生当然不适应。上海的学生主动求知的热情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维西一中的学生习惯于注入式教学法,普遍缺少主动求知的热情。今后,我要在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上下功夫。”潘志华的第一个课堂也就因此展开了。潘志华认为,造成维西中小学被动求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海中小学的硬件跟维西中小学的硬件没有多大区别,但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却存在很大差别。这种差别集中体现在观念落后、管理封闭式和“填鸭式”教学。学校因为怕出事故,很少安排学生开展文体活动,更不敢安排校外活动,学校生活枯燥乏味,学生被动求知、被动学习,思想不活跃,没有朝气。

潘志华参加维西一中数学组教研活动。杨洪程2.jpg

潘志华参加维西一中数学组教研活动

潘志华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老师,维西老师喜欢跟他打交道,更喜欢跟他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在跟维西教师的零距离交往中,潘志华找到了东西部教师的差距及其成因:上海教师是专家型教师,他们研究教学的时间比维西教师研究教学的时间多,投入的精力多,维西教师是“保姆型”的老师,他们工作量很大、很辛苦,他们的绝大多数时间用于管理学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上海班额小,一个班级30多名学生,维西班额大一个班额50多名学生,有的甚至达60多名学生。

上海教师像一缕春风催生维西教育改革发展满园春色。赵学民告诉笔者:“东西部教育‘落差’因为他们而缩小。感谢上海市宝山区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方法,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我们要么进一步加大交流合作,加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推动维西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潘志华深入到傈家山寨念里米劝学。杨洪程.jpg

潘志华深入到傈家山寨念里米劝学

“维西一中教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其艰苦奋斗精神令人敬佩,他们在边远贫困地区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奉献着。”潘志华告诉笔者,“我来维西一中的第一天,我到食堂里吃饭,看到同事们表情严肃,见到笑脸。于是,我问校长,老师们为什么很少有笑脸。校长答:‘你只要多深入他们就找到答案了。’几个月后,我找到了答案:工作压力太大!”

与维西一中老师共同学习、生活,潘志华像一中老师一样感受到了压力:除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外,老师们还要参加精准扶贫工作。来维西不到一年时间,潘志华跑遍了维西所有乡镇,甚至连“窝巴底大城市”也跑到了。潘志华跑到这些高寒贫困山村干什么?有三项任务:一是发动学生入学;二是送教下乡;三是跟老师们一起遍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填写相关档案资料。

潘志华在校园里、乡村中加深了对维西县情、民情的了解。在潘志华的日记中,记录了两件小事:

今年3月的一个星期天中午12时,我走在从食堂到宿舍的途中,发现墙角下一位农村妇女和一位女生蹲着共同吃一份午餐。我觉得奇怪就上去跟母女俩聊天。原来,她们是贫困家庭,母亲舍不得到街上买饭吃,就和女儿凑合着吃一份午餐。我赶到学校食堂打了一份午餐,给了妇女俩。看着他们感激的面容,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这件事一只回荡在我的脑海里:星期五上午7时30分,我在学校食堂门口见到一位又小又黑的初中女生,她打了一份早餐,很快吃完了,但就是那个鸡蛋舍不得吃,带着准备回宿舍。我上去一问才知道,这位女生将鸡蛋留着是为了带回去给70多岁的奶奶吃。我叫小女孩等着我,我到食堂买了6个鸡蛋送给小女孩,并对她说:“今后,我每周给你鸡蛋带给奶奶吃。”

潘志华给爱人发微信说:“我到维西收获不小啊!体重减少了28斤,人变黑了,筋骨变强壮了,爬山气不喘了。这样的收获在上海是得不到的啊!”

有舍才有得。潘志华家是典型的“四二一”家庭,上有四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下有17岁的女儿,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对于潘志华到维西工作,老人不舍,孩子不舍。今年3月初,潘志华的老母亲的脚摔伤了,需要人照顾,但潘志华只能给妻子说:“对不起,我不能回家尽孝,母亲全靠你照顾了,我只能对你说,今后,我会加倍努力弥补我对你和家人的亏欠。”

夜深人静的时候,潘志华总是站在学校操场上仰望星空,吟唱亘古不变的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义无反顾!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