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脱贫攻坚

时间:2019-06-05 09:26:48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郭超前

—— 南宁市江南区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脱贫的做法

近年来,南宁市江南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战略思想、学习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在土地上做足文章, 从产品产供销入手,借助外力,依靠科技,改善供给结构,以点带面,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苏圩镇打造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做法值得借鉴。

一是土地实现高效使用。江南区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确立“退桉还果”“退桉种药”,结构合理、产业高放,扶贫惠农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2016年底,引进实力雄厚、诚信可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广西新牧源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流转了50多家农民的土地,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2户共50多亩,逐步将其打造成为集黑土猪、蛋鸭养殖及高端瓜果种植农业观光与科普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昔日杂草丛生、产值低效的荒凉面貌逐步得到改变,农民的土地收益从每亩500元左右(包给公司种速生桉时每亩一年租金低到仅几十元)提高到1000多元,部分土地经济效益每年达到60000元。下一步,基地计划在果园间隙套种中草药,让有限的土地再升值。

二是产业调整优化组合。江南区苏圩镇传统农业除水稻外,主要种植西瓜,甘蔗以及豆角等,种子、农药、化肥和人工投入很大,收成受天气影响大,山地承包给公司种速生桉,收益也是微乎其微。广西新牧源农牧科技有限煮任公司依托苏圩镇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土质资源、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等优越条件,以种植蓝梅果、树葡萄、黄金百香果,养殖黑土猪、蛋鸭等现代特色扶贫产业为主攻方向,在品种的开发、浇水施肥、饲料配置、产品营销等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精细管理,大力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在山地树葡萄底下养殖蛋鸭、在黄金百香果林的间隙种草药,成功取代了传统低效农业。在江南区扶贫主管部门正确引导下,当地的农民得到了启发,也开阔了视野,积极调整思路,自觉优化种植养殖品种,火龙果、铁皮石斛和黄金百香果、香水柠檬、沃柑种植,小龙虾、土猪、肉鸽养殖已在苏圩镇遍地开花,退桉还果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

三是解决村民就近务工。该公司以打造更高水准就业扶贫车间为目标,在现有生产规模基础上,优先租用贫困户的土地、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该基地根据贫困户身体状况、个人需求,结合产业发展、结合政策扶持,在育苗、锄禾、除草、滴果、拣蛋、洗涤、装箱、搬运等方面开发扶贫岗位50多个, 目前已有30多个村民到基地务工,其中贫困户6人,每天收入至少100元, 每月最高收入可达3000元。基地旅游厕所已经建成,计划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该项目实现投产后,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开发更多的扶贫就业岗位。此外,让贫困户就近就业,不仅能够增加其收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还能有效避免外出打工工作难找、票难买、车难坐的苦恼,省去了来回的路费,特别是能够照顾老人和孩子,解决留守儿童、妇女,儿童等诸多现实问题,还带动了本地的松针、有机肥等产业。吸纳村民就近就业,具有励志、教育功能,基地负责人何奇攀介绍,前来务工的贫团户先按天计酬,认真干活、用心做事的就长期使用,工作消极怠工的将被陶汰,激发内生动力,发挥了扶志、扶智的功能,能帮助务工的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

四是产品实现订单销售。江南区苏圩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本着“绿色、生态、环保、养生、无公害”理念开发产品,由于超前谋划、周密安排、科学设计、用心打造,基地目前种植树葡萄6000多株、蓝梅13200株,种植黄金百香果520亩,养殖黑土猪3000头、蛋鸭5000只,所有产品均实现订单生产,定向销售。“在自治区商务厅、科技厅以及农科院等单位大力支持下,我们种植的果比较有特色,按订单生产,不愁销路”,何奇攀介绍说,“如果天气好, 黄金百香果到明年二月份还有,仅此一项的销售额预计可达到2000万元”。今年的第一批黄金百香果6月10日前后可出售,广西驻北京办事处农特产品销售公司日前已经提交了5000斤的订单;基地生产的蓝梅果,超市已全部预订;南宁市有七个黑土猪肉销售点随时收购基地养殖的黑毛土猪;广东10多个酒店还预订了两年后的蛋鸭。

南宁市江南区将以“江南区菜蓝子”获评中国“2018民生示范工程”奖为契机,以苏圩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为范本,在江西镇、延安镇全面铺开,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康养农业、文旅观光农业,全面提升农业效益,实现乡村振兴,惠及广大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的30万农民。(作者单位中共南宁市江南区委宣传部 )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调查研究    
观察思考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脱贫攻坚

时间:2019-06-05 09:26:48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郭超前

—— 南宁市江南区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脱贫的做法

近年来,南宁市江南区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战略思想、学习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在土地上做足文章, 从产品产供销入手,借助外力,依靠科技,改善供给结构,以点带面,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苏圩镇打造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做法值得借鉴。

一是土地实现高效使用。江南区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确立“退桉还果”“退桉种药”,结构合理、产业高放,扶贫惠农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2016年底,引进实力雄厚、诚信可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广西新牧源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流转了50多家农民的土地,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2户共50多亩,逐步将其打造成为集黑土猪、蛋鸭养殖及高端瓜果种植农业观光与科普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昔日杂草丛生、产值低效的荒凉面貌逐步得到改变,农民的土地收益从每亩500元左右(包给公司种速生桉时每亩一年租金低到仅几十元)提高到1000多元,部分土地经济效益每年达到60000元。下一步,基地计划在果园间隙套种中草药,让有限的土地再升值。

二是产业调整优化组合。江南区苏圩镇传统农业除水稻外,主要种植西瓜,甘蔗以及豆角等,种子、农药、化肥和人工投入很大,收成受天气影响大,山地承包给公司种速生桉,收益也是微乎其微。广西新牧源农牧科技有限煮任公司依托苏圩镇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土质资源、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等优越条件,以种植蓝梅果、树葡萄、黄金百香果,养殖黑土猪、蛋鸭等现代特色扶贫产业为主攻方向,在品种的开发、浇水施肥、饲料配置、产品营销等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精细管理,大力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在山地树葡萄底下养殖蛋鸭、在黄金百香果林的间隙种草药,成功取代了传统低效农业。在江南区扶贫主管部门正确引导下,当地的农民得到了启发,也开阔了视野,积极调整思路,自觉优化种植养殖品种,火龙果、铁皮石斛和黄金百香果、香水柠檬、沃柑种植,小龙虾、土猪、肉鸽养殖已在苏圩镇遍地开花,退桉还果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

三是解决村民就近务工。该公司以打造更高水准就业扶贫车间为目标,在现有生产规模基础上,优先租用贫困户的土地、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该基地根据贫困户身体状况、个人需求,结合产业发展、结合政策扶持,在育苗、锄禾、除草、滴果、拣蛋、洗涤、装箱、搬运等方面开发扶贫岗位50多个, 目前已有30多个村民到基地务工,其中贫困户6人,每天收入至少100元, 每月最高收入可达3000元。基地旅游厕所已经建成,计划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该项目实现投产后,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开发更多的扶贫就业岗位。此外,让贫困户就近就业,不仅能够增加其收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还能有效避免外出打工工作难找、票难买、车难坐的苦恼,省去了来回的路费,特别是能够照顾老人和孩子,解决留守儿童、妇女,儿童等诸多现实问题,还带动了本地的松针、有机肥等产业。吸纳村民就近就业,具有励志、教育功能,基地负责人何奇攀介绍,前来务工的贫团户先按天计酬,认真干活、用心做事的就长期使用,工作消极怠工的将被陶汰,激发内生动力,发挥了扶志、扶智的功能,能帮助务工的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

四是产品实现订单销售。江南区苏圩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本着“绿色、生态、环保、养生、无公害”理念开发产品,由于超前谋划、周密安排、科学设计、用心打造,基地目前种植树葡萄6000多株、蓝梅13200株,种植黄金百香果520亩,养殖黑土猪3000头、蛋鸭5000只,所有产品均实现订单生产,定向销售。“在自治区商务厅、科技厅以及农科院等单位大力支持下,我们种植的果比较有特色,按订单生产,不愁销路”,何奇攀介绍说,“如果天气好, 黄金百香果到明年二月份还有,仅此一项的销售额预计可达到2000万元”。今年的第一批黄金百香果6月10日前后可出售,广西驻北京办事处农特产品销售公司日前已经提交了5000斤的订单;基地生产的蓝梅果,超市已全部预订;南宁市有七个黑土猪肉销售点随时收购基地养殖的黑毛土猪;广东10多个酒店还预订了两年后的蛋鸭。

南宁市江南区将以“江南区菜蓝子”获评中国“2018民生示范工程”奖为契机,以苏圩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为范本,在江西镇、延安镇全面铺开,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康养农业、文旅观光农业,全面提升农业效益,实现乡村振兴,惠及广大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的30万农民。(作者单位中共南宁市江南区委宣传部 )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