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张应好:细缅垄村的“牛”书记

时间:2019-06-06 02:44:2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刘田 汤惠芳

“能将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将一件平凡的事做全就是不平凡。”——张应好 

壮硕的身板,憨厚的笑容,壮实、稳重,这是所有认识张应好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1974 年出生于中方县泸阳镇堵家村(现与细缅垄村合并)的他,是村民口中的“牛”书记,是父母、妻儿眼中的“牛”脾气,是朋友眼里的“牛”大力,曾经跑过运输、卖过烟花爆竹,现在的他在田里待,在地里待,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细缅垄村的发展上,虽然辛苦,但对于自己现在的事业,张应好觉得越干越有劲。 

“村民选我当书记,我绝不辜负大家的信任。”这是张应好当选村支书时对全体村民的庄重承诺。 

细缅垄村共有32 个村民小组、806 户、3280 人,党员108 人,是中方县较为偏远的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业不兴,发展落后,这是曾经该村的现实写照。少数打工村民返乡创业发展种养殖业,也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在2000 年时,张应好手里的烟花爆竹生意正见起色,“虽然不是说大富大贵,但在村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说起自己老公此前的事业,妻子黄湘华口气中有些许遗憾。 

作为土生土长的堵家村人,满含着对养育自己土地的深情,张应好做了一个全家震惊且都反对的决定:“放弃生意,回村当干部”。妻子黄湘华当即表示不同意,找来亲友劝说,可软的硬的都使了,没人拉得回这头倔牛。“牛”虽然犟,可他也讲理,他对妻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取得了她的理解,与他一同踏上了回乡之路。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张应好为官初衷就是要发展细缅垄村,而细缅垄村最根本的就是发展问题。如何挖掘优势、发展产业?这是摆在张应好及村支两委面前的两座大山。张应好深知闭门造车不是发展之道,便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到外地学习考察,通过考察,统一了思想认识,转变了党员群众的观念,理顺了发展思路。 

细缅垄村山地资源丰富,荒山荒坡是发展山地产业的优势。考察中,张应好和他的团队发现冬香梨品质好,市场好,是很好的产业发展项目。回村后,他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经过村民表态同意,村支两委表态通过,下定决心发展冬香梨。时间不等人,发展不等人,“牛”书记定下思路之后,说干就干,买苗木、学技术,半年就将全村1200 多株金秋梨全部改种冬香梨,新造近500 亩冬香梨。2008 年,冬香梨喜获丰收,直接经济收入达800万元,成为了村里的绿色“小银行”。 

发展种植业,不忘养殖业。结合现有的金山养殖场,张应好探索推广了“企业+ 农户”的模式,由最初的16 户发展到30 户,总投资现已达280 万元,养殖场配备了3000 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先进的全自动上料机、喂料机、刮粪机、风机、水空调、污水泵等设施,一切走上了规划化的道路。同时,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8名,进行专门管理。目前,饲养蛋鸡3 万羽,年产值达300 多万元,纯利润80 多万元。 

在发展新产业的同时,张应好又想起了自己的“旧业”。烟花鞭炮是细缅垄村的传统产业,可小作坊发展模式严格制约了产业发展。张应好结合自己的经验,在村里采取股份分红的经营模式,带领15 户党员干部入股,将分散的家庭小作坊,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技术、统一经营,最终实现了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双丰收。看到收益好又安全,群众纷纷要求加入。目前,全村入股户数达到38 户,今年企业再次进行技改,实现全自动化,总投资达到400 多万元,有员工300 多人,年产值达800万元,纯利润达150 万元。 

除此之外,张应好“以点带面”,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组建了粮果、烟花鞭炮、蛋鸡、黄牛养殖等合作社。目前,全村已有329 户农户加入了村组建的各种专业合作社,村里近600人在各合作社就业。现在说起张应好,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喊:“牛”!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敏
标签扶贫人物    
聚焦两会

张应好:细缅垄村的“牛”书记

时间:2019-06-06 02:44:2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刘田 汤惠芳

“能将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将一件平凡的事做全就是不平凡。”——张应好 

壮硕的身板,憨厚的笑容,壮实、稳重,这是所有认识张应好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1974 年出生于中方县泸阳镇堵家村(现与细缅垄村合并)的他,是村民口中的“牛”书记,是父母、妻儿眼中的“牛”脾气,是朋友眼里的“牛”大力,曾经跑过运输、卖过烟花爆竹,现在的他在田里待,在地里待,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细缅垄村的发展上,虽然辛苦,但对于自己现在的事业,张应好觉得越干越有劲。 

“村民选我当书记,我绝不辜负大家的信任。”这是张应好当选村支书时对全体村民的庄重承诺。 

细缅垄村共有32 个村民小组、806 户、3280 人,党员108 人,是中方县较为偏远的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业不兴,发展落后,这是曾经该村的现实写照。少数打工村民返乡创业发展种养殖业,也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在2000 年时,张应好手里的烟花爆竹生意正见起色,“虽然不是说大富大贵,但在村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说起自己老公此前的事业,妻子黄湘华口气中有些许遗憾。 

作为土生土长的堵家村人,满含着对养育自己土地的深情,张应好做了一个全家震惊且都反对的决定:“放弃生意,回村当干部”。妻子黄湘华当即表示不同意,找来亲友劝说,可软的硬的都使了,没人拉得回这头倔牛。“牛”虽然犟,可他也讲理,他对妻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取得了她的理解,与他一同踏上了回乡之路。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张应好为官初衷就是要发展细缅垄村,而细缅垄村最根本的就是发展问题。如何挖掘优势、发展产业?这是摆在张应好及村支两委面前的两座大山。张应好深知闭门造车不是发展之道,便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到外地学习考察,通过考察,统一了思想认识,转变了党员群众的观念,理顺了发展思路。 

细缅垄村山地资源丰富,荒山荒坡是发展山地产业的优势。考察中,张应好和他的团队发现冬香梨品质好,市场好,是很好的产业发展项目。回村后,他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经过村民表态同意,村支两委表态通过,下定决心发展冬香梨。时间不等人,发展不等人,“牛”书记定下思路之后,说干就干,买苗木、学技术,半年就将全村1200 多株金秋梨全部改种冬香梨,新造近500 亩冬香梨。2008 年,冬香梨喜获丰收,直接经济收入达800万元,成为了村里的绿色“小银行”。 

发展种植业,不忘养殖业。结合现有的金山养殖场,张应好探索推广了“企业+ 农户”的模式,由最初的16 户发展到30 户,总投资现已达280 万元,养殖场配备了3000 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先进的全自动上料机、喂料机、刮粪机、风机、水空调、污水泵等设施,一切走上了规划化的道路。同时,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8名,进行专门管理。目前,饲养蛋鸡3 万羽,年产值达300 多万元,纯利润80 多万元。 

在发展新产业的同时,张应好又想起了自己的“旧业”。烟花鞭炮是细缅垄村的传统产业,可小作坊发展模式严格制约了产业发展。张应好结合自己的经验,在村里采取股份分红的经营模式,带领15 户党员干部入股,将分散的家庭小作坊,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技术、统一经营,最终实现了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双丰收。看到收益好又安全,群众纷纷要求加入。目前,全村入股户数达到38 户,今年企业再次进行技改,实现全自动化,总投资达到400 多万元,有员工300 多人,年产值达800万元,纯利润达150 万元。 

除此之外,张应好“以点带面”,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组建了粮果、烟花鞭炮、蛋鸡、黄牛养殖等合作社。目前,全村已有329 户农户加入了村组建的各种专业合作社,村里近600人在各合作社就业。现在说起张应好,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喊:“牛”!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