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何常明:孔雀屏开致富来

时间:2019-08-12 10:50:16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刘建平 葛七甫

图片1.png

父亲早世,母亲病痛不断,还得抚养残疾的哥哥、供年幼的弟弟读书,家里负债累累,靠着亲朋好友的接济才勉强度日。湖北省通城县女青年何常明过早尝到人间辛苦。

“成为贫困户,坐着吃、睡着想,国家会救济你的,以后的日子不用愁了”。听了左邻右舍这样的话,何常明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改变家庭状况,何常明选择缀学外出打工,暗自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学习一项技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那一年,何常明16岁。

蓝孔雀,养殖简单,一次投资,多年受益,何常明把目光盯住了蓝孔雀。

2015年,母亲身体每况愈下,何常明只得返回麦市镇盘石村的,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思考如何养殖蓝孔雀。

盘石村铲子窝,三面环山,阳光充裕,土质干净,水源充足,是个养殖的好地方。

地方有了,等母亲病情稳定,何常明又踏上学习之旅——湖南益阳一孔雀养殖基地学技。何常明揣上仅有的5000元上路了,通过三个月的实践和理论学习,她初步掌握了养殖技巧。

2016年4月份,她筹借资金20万开始创办“百年农场”。为尽快完工,她一个人晚上还在劳动,弄得右手桡腕关节处被砸受伤,腕关节处韧带严重变形,经历千辛万苦,养殖基地终于初步完工,成功引种十组(一组为一公四母)种孔雀进行繁育,由于经验缺乏,最终才存活下两百来只小孔雀。

有了前车之鉴,她在2017年成功育苗1300多只,利用电商的便捷方式,在微信,快手,抖音上进行销售,利润10余万元。一时,她精神大振,打算用结余的400只食用商品孔雀预留做种和零售,加上原有种孔雀50只大干一场。

却天有不测风云,2018上半年,突如其来的几场大雨,导致养殖场孔雀大面积死亡,全部心血毁于一旦。

危难时候显身手。通城县委书记熊亚平来了,亲切详细的询问家庭情况,经营现状,鼓励她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荣辱观。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通城县畜牧局来人了,技术人员现场解剖并分析病因,制定抗病方案。

麦市镇政府分管精准扶贫的党委副书记胡娟、驻盘石村干部郑练平书记来了,送上慰问金,并帮她争取到了5万元无息贷款。

“有了领导的鼓励与支持,脱贫的道路再艰辛,我也会再接再厉”。她痛定思痛,重整思路,查找失败原因,改善经营模式。赶在产蛋之际,引进优质种孔雀进行繁育,成功育苗3000多只,当年赢利20多万元。

经历了各种风霜雨雪后,她深知个人能力有限,必须组建团队,分工合作,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将军菊”种植基地,一颗颗菊花生长正盛,贫困户何国忠正在洒水。“将军菊”具有高蛋白、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等功效,也是孔雀最喜欢食用的植物。

她以200元/亩流转荒芜的田地15亩种植“将军菊”,何国忠等3户贫困户成了产业工人,帮忙种植“将军菊”和打理养殖场内栏舍维护、消毒、卫生等日常工作,月工资2000元以上。

何国忠单身一人,30多岁还没成一个家,整日游荡,周旋在牌桌上,有了稳定的收入,何国忠年底准备娶媳妇呢!

种植高蛋白药用植物,既能节省饲料成本,又能提高孔雀肉的口感。为了更好的循环利用资源,她与村民合资挖了十余亩鱼塘,一是为了方面孔雀粪便清理,又可供鱼儿采食,既减少了土质污染,又节省鱼儿喂养的各项成本。

“一枝独秀不是春”。她改进了管理运营模式,分散养殖,提高产量。承诺凡在百年农场引种的贫困户,一律和享受饲料配方、回收种蛋、各种规格孔雀苗、食用蛋食用商品孔雀、代孵化、技术养殖和栏舍搭建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今年脱贫有希望”!通城大坪乡内冲村贫困户胡雪兵,2018年12月份引种3组蓝孔雀,今年清明节繁育孔雀苗40多只,按照当时市场价格,刚出壳的孔雀苗80元/只,一个月后200元/只,可胡雪兵舍不得卖,打算“滚雪球”致富。

江西修水县贫困户郑先生,有兴趣尝试养殖蓝孔雀。2018年10月份在百年农场引种了五组种孔雀。2019年4月份,母孔雀已经产蛋,通过孵化发现有60枚无精蛋,何常明在提供了孵化技术之余,帮他联络到了浙江开农庄的冷先生,并以每40元一枚的价格出售,同时达成一致意见可长期供货。

食用孔雀蛋和食用商品孔雀,何常明让贫困户与买家无缝对接,全程考虑买家的各种难题,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吸引了来自各地的20多家合作伙伴,做到南货南调,北货北调,既节省运输时间又能降低路途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我相信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勤劳肯干,跟着党的脚步,一定能够拔掉穷根,真正脱贫,真正致富”。如今的何常明踌躇满志,以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为核心,发展壮大产业项目,发展1-2-3产业链,挖掘制作工艺品、艺术品;栽种各种花草和果树,既可观赏,又可采摘;养殖场后山十余亩鱼塘休闲垂钓,准备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花园式的“百年农场”。( 作者单位:湖北省通城县脱贫致攻坚宣传组 )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脱贫人物    

何常明:孔雀屏开致富来

时间:2019-08-12 10:50:16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刘建平 葛七甫

图片1.png

父亲早世,母亲病痛不断,还得抚养残疾的哥哥、供年幼的弟弟读书,家里负债累累,靠着亲朋好友的接济才勉强度日。湖北省通城县女青年何常明过早尝到人间辛苦。

“成为贫困户,坐着吃、睡着想,国家会救济你的,以后的日子不用愁了”。听了左邻右舍这样的话,何常明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改变家庭状况,何常明选择缀学外出打工,暗自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学习一项技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那一年,何常明16岁。

蓝孔雀,养殖简单,一次投资,多年受益,何常明把目光盯住了蓝孔雀。

2015年,母亲身体每况愈下,何常明只得返回麦市镇盘石村的,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思考如何养殖蓝孔雀。

盘石村铲子窝,三面环山,阳光充裕,土质干净,水源充足,是个养殖的好地方。

地方有了,等母亲病情稳定,何常明又踏上学习之旅——湖南益阳一孔雀养殖基地学技。何常明揣上仅有的5000元上路了,通过三个月的实践和理论学习,她初步掌握了养殖技巧。

2016年4月份,她筹借资金20万开始创办“百年农场”。为尽快完工,她一个人晚上还在劳动,弄得右手桡腕关节处被砸受伤,腕关节处韧带严重变形,经历千辛万苦,养殖基地终于初步完工,成功引种十组(一组为一公四母)种孔雀进行繁育,由于经验缺乏,最终才存活下两百来只小孔雀。

有了前车之鉴,她在2017年成功育苗1300多只,利用电商的便捷方式,在微信,快手,抖音上进行销售,利润10余万元。一时,她精神大振,打算用结余的400只食用商品孔雀预留做种和零售,加上原有种孔雀50只大干一场。

却天有不测风云,2018上半年,突如其来的几场大雨,导致养殖场孔雀大面积死亡,全部心血毁于一旦。

危难时候显身手。通城县委书记熊亚平来了,亲切详细的询问家庭情况,经营现状,鼓励她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荣辱观。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通城县畜牧局来人了,技术人员现场解剖并分析病因,制定抗病方案。

麦市镇政府分管精准扶贫的党委副书记胡娟、驻盘石村干部郑练平书记来了,送上慰问金,并帮她争取到了5万元无息贷款。

“有了领导的鼓励与支持,脱贫的道路再艰辛,我也会再接再厉”。她痛定思痛,重整思路,查找失败原因,改善经营模式。赶在产蛋之际,引进优质种孔雀进行繁育,成功育苗3000多只,当年赢利20多万元。

经历了各种风霜雨雪后,她深知个人能力有限,必须组建团队,分工合作,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将军菊”种植基地,一颗颗菊花生长正盛,贫困户何国忠正在洒水。“将军菊”具有高蛋白、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等功效,也是孔雀最喜欢食用的植物。

她以200元/亩流转荒芜的田地15亩种植“将军菊”,何国忠等3户贫困户成了产业工人,帮忙种植“将军菊”和打理养殖场内栏舍维护、消毒、卫生等日常工作,月工资2000元以上。

何国忠单身一人,30多岁还没成一个家,整日游荡,周旋在牌桌上,有了稳定的收入,何国忠年底准备娶媳妇呢!

种植高蛋白药用植物,既能节省饲料成本,又能提高孔雀肉的口感。为了更好的循环利用资源,她与村民合资挖了十余亩鱼塘,一是为了方面孔雀粪便清理,又可供鱼儿采食,既减少了土质污染,又节省鱼儿喂养的各项成本。

“一枝独秀不是春”。她改进了管理运营模式,分散养殖,提高产量。承诺凡在百年农场引种的贫困户,一律和享受饲料配方、回收种蛋、各种规格孔雀苗、食用蛋食用商品孔雀、代孵化、技术养殖和栏舍搭建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今年脱贫有希望”!通城大坪乡内冲村贫困户胡雪兵,2018年12月份引种3组蓝孔雀,今年清明节繁育孔雀苗40多只,按照当时市场价格,刚出壳的孔雀苗80元/只,一个月后200元/只,可胡雪兵舍不得卖,打算“滚雪球”致富。

江西修水县贫困户郑先生,有兴趣尝试养殖蓝孔雀。2018年10月份在百年农场引种了五组种孔雀。2019年4月份,母孔雀已经产蛋,通过孵化发现有60枚无精蛋,何常明在提供了孵化技术之余,帮他联络到了浙江开农庄的冷先生,并以每40元一枚的价格出售,同时达成一致意见可长期供货。

食用孔雀蛋和食用商品孔雀,何常明让贫困户与买家无缝对接,全程考虑买家的各种难题,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吸引了来自各地的20多家合作伙伴,做到南货南调,北货北调,既节省运输时间又能降低路途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我相信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勤劳肯干,跟着党的脚步,一定能够拔掉穷根,真正脱贫,真正致富”。如今的何常明踌躇满志,以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为核心,发展壮大产业项目,发展1-2-3产业链,挖掘制作工艺品、艺术品;栽种各种花草和果树,既可观赏,又可采摘;养殖场后山十余亩鱼塘休闲垂钓,准备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花园式的“百年农场”。( 作者单位:湖北省通城县脱贫致攻坚宣传组 )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