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北武昌:坚守初心担使命 步履铿锵奔小康

时间:2019-08-14 10:08:2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2019年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之年。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今年以来,武昌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驻村扶贫攻坚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与时俱进,着力创新,武昌区委、区政府、53家驻村帮扶单位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巩固工作,以攻坚之勇和“绣花”之功,咬定目标加油干,走出一条具有武昌特色的扶贫路子。

上下同行,攻坚合力更强大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武昌区扶贫办公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同向发力,奏出脱贫攻坚最强音。

有这样一班领导,不忘初心,履职尽责显担当。武昌区委、区政府定期学习、研究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今年上半年完成机构改革后,区政府办(扶贫办)挂牌等相关组织、人事和编制工作三定到位。区委常委会3次听取对口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和推进对口精准扶贫工作,并就扶贫落实进度提出工作要求。区委书记、区长轻车从简先后2次赴新洲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区政府分管区长5次赴新洲区三店街和徐古街,遍访23个村调研督导扶贫项目。

有这样一支队伍,牢记使命,躬耕一线为人民。这里,既有扎根基层16年还坚守在徐古街万岗村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雷本才,还有徐古街将军山村“贫困户贴心人”刘振华,更有徐古街长岗山村“产业扶贫带头人”周锦先、三店街杨湾村“最美扶贫人”李发斌、三店街东门村“扶贫代理人”徐光明……放眼武昌驻新洲区23个扶贫攻坚队,一个个忠于职守的身影挺拔如峰,一幕幕实干为民的场景气势如虹……今年以来,武昌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坚持因村选派、精准施策,全面覆盖,聚焦“准实”、真帮实扶的原则,新增派16个单位驻村,每工作队3-5人组成,共派遣扶贫队员85人累计370人次。目前,“三对一”和“二对一”的帮扶格局已经形成,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有这样一群党员,许党报国,忠诚尽职亮本色。武昌区23位驻村第一书记以抓党建促脱贫为指导思想,重点抓好驻点村的“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建强村级班子,提升为民办事水平,加强综合治理,为推进村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方面,他们结合村实际,开展了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强化群众监督提高村务公开透明度,带头讲党课,用扶贫领域中工作的实际典型例子引导村干部和党员群众早日脱贫,有效激发了村班子活力和村干部干事热情。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他们深入贯彻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着力抓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汲取不忘初心、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打赢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精准制导,攻坚保障更有力

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力。武昌区强政策、增投入、加项目、补短板,构建了多点发力的政策保障体系。

精准施策,强化落实。一是完善文件政策。武昌区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全区实际出发,先后下发“爱心助学”“推广提升互联网+社会扶贫”“扶贫政策须知”“防范灾害”“扶贫需求与投入”等5份文件,督促和指导各驻村工作队有序开展工作。二是制定扶贫攻坚作战图。建立一本工作台账,针对每个贫困户制定脱贫方案,制定年度帮扶实施计划等基础性工作任务。

精准发力,强化督导。一是完善监督,督促整改。每天驻村队员必须在QQ网上签到,每月专班实地督导:每单月区内调度,每双月与驻街村协商,每季度与新洲区召开联席会等,探索帮扶工作常态化。加强帮扶工作的暗访督导,区纪委、区政府督查室定期组织实地暗访检查,对驻村帮扶工作中发现的作风问题及时通报批评。区各帮扶单位结合国考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意见以及区督导室的暗访意见,成立专班制定整改方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排查,建立整改台账,按照时间节点逐项销号落实。二是完善考核,激励干劲。武昌区依据制定的《武昌区对口农村帮扶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分解绩效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村能按时完成计划目标任务。

精准投入,筹集资金。一方面自上而下,纵向到底,按照市委武发【2015】8号文件要求,今年年初,向新洲区拨付300万元的扶贫资金,并要求各对口帮扶单位结合扶贫产业实际按照5万元以上的标准支持所对口的贫困村。截止6月中旬,23支工作队筹措的258万元帮扶资金已全部到位。三年来,武昌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250万元。另一方面由点及面,横向到边,创新自选式扶贫资金帮扶举措,各对口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对所有的贫困户进行全覆盖性的走访慰问,不定期捐款捐物,将23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就学子女和学龄前儿童纳入教育帮扶范畴,对贫困户中每年考入大学的新生实施全程爱心助学。在今年“七一”建党节,各驻村工作队开展了“红色一日捐”活动,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捐款,并将动作”无疑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每个贫困户都行动起来,投身发展特色优势种养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创业就业阵营,种菜养虾、稻蛙共作……摆脱贫困,巩固脱贫成效,捐献的善款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一心,全面深化精准扶贫的“各项2019年武昌区在57个产业扶贫项目上迈出的每一个步伐,从容而坚定。

创新举措,攻坚亮点更鲜明

武昌区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向特色要活力,着力打造扶贫的武昌品牌,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新措施新经验。

多措并举再发力。2019年,武昌区按照“摘帽四不摘,脱贫不返贫”要求,将扶贫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三乡工程”“扶志扶智”和“3+1”扶贫政策同研究同部署。一是发展产业促脱贫。工作队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要求,严格落实产业帮扶“五到位”(项目规划论证到位、帮扶资金到位、“两委”组织到位、对象参与到位、队员跟踪到位)的工作机制,精准对接群众,形成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参与生产、实现就业,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共享产业红利。当前,23个驻村工作队谋划、支持特色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57个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翻一番。二是提供帮助助脱贫。各帮扶单位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多途径多方面解决贫困户的就业创业困难。一方面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指导,通过对接提供就业岗位等为贫困户找到就业路;另一方面主动帮助贫困户在市区寻店创业,杨湾村生产合作社依托本村特点,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在武昌区粮道街的支持下,选址在武昌区繁华地段成立了精准扶贫农副产品销售点,将村民生产的农副产品集中收购,运往销售点集中销售,通过各方力量的支持,很快形成了产销链,当年贫困户的收入大幅提高,部分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夯实工作惠民生。短板在哪里,政策就落实到哪里。2018年底新洲区23个贫困村完成423户、1367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全员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2019年,武昌区继续在“三不愁两保障”落实方面,全部贫困户及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兜底保障)、年度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完成率、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实际比例、贫困户饮水安全有保障实际比例均达到100%;当前建成百姓大舞台和文化广场23个,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成率达到100%。

正面引导鼓干劲。对内宣传做到人人须知。按照“讲得细、讲得深、讲得实”的工作要求,驻村队员每周至少2次深入结对户家中,全面准确宣传解读党的扶贫政策,使得扶贫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死角、全覆盖”,确保党的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家喻户晓。目前,贫困户政策知晓率达100%,贫困村、贫困户对帮扶项目认可度、满意度达100%。对外宣传树好单位形象。武昌区广泛运用媒体、网站、简报、报告会、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先进典型,营造打好脱贫攻坚战氛围。先后在省市媒体刊载反映武昌区扶贫工作的报道、动态20多篇条(含各帮扶单位数),其中央级媒体1篇,省级媒体7篇,市级媒体4篇。

脱贫不返贫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如期完成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攻克深度贫困的堡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武昌区各帮扶单位身上的担子不轻。越是困难重重,越需要“咬定目标使劲干”的行动。兑现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始终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步也不能松懈、一刻也不能停歇,方能在这项“历史性工程”中标注出武昌的奋斗和担当。(武汉市武昌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标签区县声音    
观察思考

湖北武昌:坚守初心担使命 步履铿锵奔小康

时间:2019-08-14 10:08:2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2019年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之年。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今年以来,武昌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驻村扶贫攻坚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与时俱进,着力创新,武昌区委、区政府、53家驻村帮扶单位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巩固工作,以攻坚之勇和“绣花”之功,咬定目标加油干,走出一条具有武昌特色的扶贫路子。

上下同行,攻坚合力更强大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武昌区扶贫办公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同向发力,奏出脱贫攻坚最强音。

有这样一班领导,不忘初心,履职尽责显担当。武昌区委、区政府定期学习、研究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今年上半年完成机构改革后,区政府办(扶贫办)挂牌等相关组织、人事和编制工作三定到位。区委常委会3次听取对口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和推进对口精准扶贫工作,并就扶贫落实进度提出工作要求。区委书记、区长轻车从简先后2次赴新洲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区政府分管区长5次赴新洲区三店街和徐古街,遍访23个村调研督导扶贫项目。

有这样一支队伍,牢记使命,躬耕一线为人民。这里,既有扎根基层16年还坚守在徐古街万岗村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雷本才,还有徐古街将军山村“贫困户贴心人”刘振华,更有徐古街长岗山村“产业扶贫带头人”周锦先、三店街杨湾村“最美扶贫人”李发斌、三店街东门村“扶贫代理人”徐光明……放眼武昌驻新洲区23个扶贫攻坚队,一个个忠于职守的身影挺拔如峰,一幕幕实干为民的场景气势如虹……今年以来,武昌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坚持因村选派、精准施策,全面覆盖,聚焦“准实”、真帮实扶的原则,新增派16个单位驻村,每工作队3-5人组成,共派遣扶贫队员85人累计370人次。目前,“三对一”和“二对一”的帮扶格局已经形成,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有这样一群党员,许党报国,忠诚尽职亮本色。武昌区23位驻村第一书记以抓党建促脱贫为指导思想,重点抓好驻点村的“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建强村级班子,提升为民办事水平,加强综合治理,为推进村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方面,他们结合村实际,开展了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强化群众监督提高村务公开透明度,带头讲党课,用扶贫领域中工作的实际典型例子引导村干部和党员群众早日脱贫,有效激发了村班子活力和村干部干事热情。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他们深入贯彻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着力抓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汲取不忘初心、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打赢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精准制导,攻坚保障更有力

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力。武昌区强政策、增投入、加项目、补短板,构建了多点发力的政策保障体系。

精准施策,强化落实。一是完善文件政策。武昌区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全区实际出发,先后下发“爱心助学”“推广提升互联网+社会扶贫”“扶贫政策须知”“防范灾害”“扶贫需求与投入”等5份文件,督促和指导各驻村工作队有序开展工作。二是制定扶贫攻坚作战图。建立一本工作台账,针对每个贫困户制定脱贫方案,制定年度帮扶实施计划等基础性工作任务。

精准发力,强化督导。一是完善监督,督促整改。每天驻村队员必须在QQ网上签到,每月专班实地督导:每单月区内调度,每双月与驻街村协商,每季度与新洲区召开联席会等,探索帮扶工作常态化。加强帮扶工作的暗访督导,区纪委、区政府督查室定期组织实地暗访检查,对驻村帮扶工作中发现的作风问题及时通报批评。区各帮扶单位结合国考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意见以及区督导室的暗访意见,成立专班制定整改方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排查,建立整改台账,按照时间节点逐项销号落实。二是完善考核,激励干劲。武昌区依据制定的《武昌区对口农村帮扶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分解绩效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村能按时完成计划目标任务。

精准投入,筹集资金。一方面自上而下,纵向到底,按照市委武发【2015】8号文件要求,今年年初,向新洲区拨付300万元的扶贫资金,并要求各对口帮扶单位结合扶贫产业实际按照5万元以上的标准支持所对口的贫困村。截止6月中旬,23支工作队筹措的258万元帮扶资金已全部到位。三年来,武昌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250万元。另一方面由点及面,横向到边,创新自选式扶贫资金帮扶举措,各对口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对所有的贫困户进行全覆盖性的走访慰问,不定期捐款捐物,将23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就学子女和学龄前儿童纳入教育帮扶范畴,对贫困户中每年考入大学的新生实施全程爱心助学。在今年“七一”建党节,各驻村工作队开展了“红色一日捐”活动,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捐款,并将动作”无疑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每个贫困户都行动起来,投身发展特色优势种养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创业就业阵营,种菜养虾、稻蛙共作……摆脱贫困,巩固脱贫成效,捐献的善款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一心,全面深化精准扶贫的“各项2019年武昌区在57个产业扶贫项目上迈出的每一个步伐,从容而坚定。

创新举措,攻坚亮点更鲜明

武昌区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向特色要活力,着力打造扶贫的武昌品牌,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新措施新经验。

多措并举再发力。2019年,武昌区按照“摘帽四不摘,脱贫不返贫”要求,将扶贫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三乡工程”“扶志扶智”和“3+1”扶贫政策同研究同部署。一是发展产业促脱贫。工作队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要求,严格落实产业帮扶“五到位”(项目规划论证到位、帮扶资金到位、“两委”组织到位、对象参与到位、队员跟踪到位)的工作机制,精准对接群众,形成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参与生产、实现就业,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共享产业红利。当前,23个驻村工作队谋划、支持特色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57个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翻一番。二是提供帮助助脱贫。各帮扶单位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多途径多方面解决贫困户的就业创业困难。一方面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指导,通过对接提供就业岗位等为贫困户找到就业路;另一方面主动帮助贫困户在市区寻店创业,杨湾村生产合作社依托本村特点,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在武昌区粮道街的支持下,选址在武昌区繁华地段成立了精准扶贫农副产品销售点,将村民生产的农副产品集中收购,运往销售点集中销售,通过各方力量的支持,很快形成了产销链,当年贫困户的收入大幅提高,部分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夯实工作惠民生。短板在哪里,政策就落实到哪里。2018年底新洲区23个贫困村完成423户、1367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全员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2019年,武昌区继续在“三不愁两保障”落实方面,全部贫困户及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兜底保障)、年度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完成率、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实际比例、贫困户饮水安全有保障实际比例均达到100%;当前建成百姓大舞台和文化广场23个,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成率达到100%。

正面引导鼓干劲。对内宣传做到人人须知。按照“讲得细、讲得深、讲得实”的工作要求,驻村队员每周至少2次深入结对户家中,全面准确宣传解读党的扶贫政策,使得扶贫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死角、全覆盖”,确保党的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家喻户晓。目前,贫困户政策知晓率达100%,贫困村、贫困户对帮扶项目认可度、满意度达100%。对外宣传树好单位形象。武昌区广泛运用媒体、网站、简报、报告会、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先进典型,营造打好脱贫攻坚战氛围。先后在省市媒体刊载反映武昌区扶贫工作的报道、动态20多篇条(含各帮扶单位数),其中央级媒体1篇,省级媒体7篇,市级媒体4篇。

脱贫不返贫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如期完成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攻克深度贫困的堡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武昌区各帮扶单位身上的担子不轻。越是困难重重,越需要“咬定目标使劲干”的行动。兑现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始终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步也不能松懈、一刻也不能停歇,方能在这项“历史性工程”中标注出武昌的奋斗和担当。(武汉市武昌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