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以文化的视角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云南怒江对口帮扶工作

时间:2019-08-30 11:09:18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王拙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缅、滇印、滇藏结合部,有长达449.5公里的国界线,其北接西藏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靠丽江市,西南连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集中片区,因民族成分的复杂性、民族习俗文化多样性、文化贫困等诸多原因,在历史、自然、民族宗教及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下,依靠一般的经济增长带动区域发展的扶贫手段亦难凑效,加之脱贫致富周期性较长,贫困区域具有连片性[1],被国家定位为全国三个特殊贫困地区之一,因此对怒江的贫困帮扶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中央和省对珠海市充分信任,战略布署该市对口怒江傈僳自治州的扶贫协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协调下,截止到2018年底,该市已在产业帮扶,增强内生动力、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建设、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建设怒江特色农业、发展旅游产业以及建立两地干部和专业人才交流机制等方面大力推进,全面实施,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全心全力助力怒江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文旨在以文化的视野,分析怒江片区贫困成因,并以文化的角度阐释主流文化如何包容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以教育扶贫为根本,以及对贫困地区消极文化观念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焕发片区少数民族文化自信,激发原居民内在原生动力,采取精准文化扶贫措施,加快怒江州实现脱贫致富之最终目的。

一、消极贫困文化观念、文化贫困是形成怒江贫困最重要原因

(一)消极贫困文化以及文化贫困简述

所谓消极贫困文化观念是指贫困地区的民众因长期生活在贫困状态中而逐渐固化的自卑、无助、缺乏安全、不求上进、视野狭窄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以及安于贫困的一种生活方式[2]。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注意到,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族群集中贫困,与其固有的文化习俗密切相关,长期累积的群体思维习惯和世界观,对于贫困者而言,既是适应自然环境的表现,也是维护自身生存的盾牌。云南怒江集“老、少、边、穷”诸多因素于一体,少数民族聚中、民族组织纷杂,民族风俗习惯各具特色,人口较少以及直过民族接受教育水平低下,因此,怒江片区消极贫困文化现象突出。比如,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的幸福观;不求甚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经济观;“等、靠、要”的度日观【3】。贫困与其拥有的这些思想观念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文化贫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贫困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滞后于时代发展,从而导致这些国家或地区陷入落后困境。狭义的文化贫困是指导家庭或个人在知识水平、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其生存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4]。 所谓“消极贫困文化”简言之,即人们在思想形态上安贫守困的观念体系,并非文化知识可以归纳总结的,而文化贫困属于知识层面,包括知识匮乏、文化水平低下以及文化修养缺乏等,对应的是个体的智慧与才略,与“知识”一词相近义,和“文化贫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滇西片区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低,人均受教育程度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既使在云南省也是最低的。地处滇西片区的怒江自治州消极贫困文化具有原发性、累积性和顽固性,文化贫困与经济困顿相互影响,互为反作用,因文化贫困出现的科技推广和劳动力转移困难,是当前扶贫工作最为艰巨的任务。科技推广难,造成生产效率低、产出低、收入低。劳动力转移困难,形成工资性出入低。两项相加,直接导致经济贫困。

(二)消极贫困文化观念对贫困程度的加剧效应

首先,消极贫困文化形成了怒江片区贫困程度的加剧效应。怒江片区少数民族长期贫困的最重要的根源在于贫困文化中消极固化的思维习惯和习俗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内容包括生活习惯、风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民族历史和人文景观等【5】。具体体现在滇西南片区长期形成的独有的民族文化特性,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酷的生存环境,使得世居民族养成了适者生存的能力和技巧,这种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的勇气与动力,既是怒江片区少数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安土重迁、老守田园、倚重农稼、热情豪迈、邻里相帮、重情重义的民俗特点又维护了民族的和睦相亲。另一方面,也孕育了一些不利于消除贫困的元素,可能导致甚至固化贫困【6】。从经济上看,怒江片区重农抑商、缺乏商业意识;固步自封,大锅饭平均思想严重,营商环境不足;非理智的消费观念,如平时节省与节庆铺张浪费等消极民族文化习俗,不仅不利于资产变现和财富积累,并且使得本来就贫困的生活更加拮据,这些传统习惯往往又加剧该区域的贫困程度。

其次,对少数民族精神、意志、身体的影响。在消极贫困文化观念统制下,目光短浅、视野狭窄,求神问卦的占卜文化盛行;生存环境恶劣,酗酒买醉,不信今生信来世的封建迷信盛行;重男轻女、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的小农意识形成的不健康生育观,又造成低龄养育、低质量养育和多养,不仅增加家庭负担和生育风险,还出现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在消极贫困文化统制下,行为散漫、精神懈怠、信仰缺乏等现象十分普遍。

(三)消极贫困文化观念对扶贫攻坚工作的影响

消极贫困文化观念不仅是形成和加剧贫困的重要推手,根深蒂固的消极文化观念还会造成已脱贫的群体“返贫”以及出现贫困的“潜伏”现象。消极贫困文化的广泛性以及根深蒂固的特征,使其具有与物质贫穷息亡的不同步性,往往出现的是,即使物质上的帮扶已经完成,而文化上的贫瘠与落后仍就存附,这是贫困地区帮扶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消极贫困文化观念的相对独立性决定每个人的生存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而保有这种观念的群体性又以固有的文化特点传承贫困生产方式,通过代际传递使贫困延续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这种观念具有复制和滋生贫困的功能【7】。即使物质贫困已经消亡,但是消极落后观念的相对独立性和消亡的滞后性仍然对贫困群体成员的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产生影响【8】。

 共同富裕,不让一个民族掉队,是国家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重要国策,一方面,由于怒江片区消极落后的民族传统习俗和集体性教育水准低下,纵使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使之摆脱贫困,在片区消极贫困文化的影响下,思想颓废、意志消沉、观念守旧、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思想习惯,只能短暂地让贫困地区挣脱财富上的贫穷,思维的惯性、强大的文化基因仍会导致许多已经脱贫的人又重新沦为贫困者;另一方面,消极贫困文化还会使那些已经摆脱了物质贫困者成为潜在的未来贫困群体,把贫困潜伏下来,即形成贫困的潜伏效应[9]。消极贫困文化观念与文化贫困,是高悬边贫地区居民头顶的两把利剑。

二、贫困文化观念以及文化贫困下的对怒江精准扶贫措施

(一)物质帮扶与文化帮扶相结合

自1979以来,中国在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受得国内外广泛关注和赞誉,但当前我国扶贫形势依然严峻,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基于消极贫困文化观念的顽固与强大,物质扶贫目标的实现并不代表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彻底完成,换而言之,贫困地区物质扶贫已经完成,并不标志着文化脱贫的曙光普照;住上新楼吃穿不愁的边贫群体,并不意味着沉潜的贫困基因就不存在,长期的扶贫工作经验证明,在物质帮扶完成后再次出现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对怒江物质帮扶的同时,应当思考如何准确进行文化扶贫,怎样正确解决因消极贫困文化灭亡的延迟性而出现的再次返贫以及贫困的潜伏问题,开展有深度、有广度、有效度的精准文化扶贫措施,在识别确定贫困对象时,不仅要考虑物质贫匮群众,需要更多考虑物质帮扶任务完成而贫困文化基因仍旧强大的族群,并对其实施物质扶贫与思想观念扶贫相结合的策略,把扶智、扶财、扶物统一到扶人上来,在贫困群体实现脱贫目标后,统筹谋划,综合考虑,以更大格局更长远目标把文化帮扶放工作放在首位,有针对性开展对贫困落后文化改良活动,防止出现返贫现象。

(二)挖掘少数民族文化里的积极因素,实现精准扶贫新突破

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构建云南怒江片区反贫困语系的关键。要实现怒江各少数民族的彻底脱贫,必须考虑主流文化和区域民族文化构成的相互关连和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吸取民族文化精华,让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对主流文化发挥反哺作用,实现该片区精准扶贫战略的新突破,让生活在贫困状态中的贫困群体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国内外的扶贫实践证明,在对贫困地区援建扶助的过程中,如果主流文化强势霸蛮,贫困地区文化必将失去平等对话的机会,文化的强行嫁接,必将破坏受扶助群体改变贫困的话语格局,文化交流上的粗暴简单,往往导致贫困随着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被切割定型成撕裂式发展,进而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增长的核心之外,处于经济边缘地带,更难以在不断扩大的经济总量上受益。因此,在实施推行精准扶贫工作纲略时,应当充分考虑贫困片区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使其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受到尊重,从而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价值的认可度,焕发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找到处于弱势文化话语格局中适应生存的新方式,从而开发利用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怒江边境区域民族文化旅游佳品,走持续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三)扶贫大计重在教育为先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习总书记在脱贫论中讲道:“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精准扶贫”,扶贫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中国乡村改造运动先驱晏阳初先生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平民教育应着力于培养“四力兼备”的新民,主张以文艺教育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冶穷,增进生产力;以卫生教育冶弱,发育健康力;以公民教育治私,训练团结力。梁漱溟先生也认为“吾国民生穷困,其要点实在于知识技能缺乏,纵有资金,亦难运用;且因循而流于懒惰,以至于利弃于地,力余其身。”由此可见,“扶贫要扶智,脱贫先脱愚”,而“扶智”、“脱愚”的关键是发展教育[10]。如何让怒江片区群众从贫穷的陷阵中走出,切断贫困基因在地理区域、各阶层、家庭由前代传递后代,后代又重复前一代的贫困境遇之脐带,应首先考虑推行教育扶贫的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改良贫困文化土壤,把“扶心”“扶智”“扶财”统一至“扶教”“扶人”上,打破怒江片区贫困人口消极被动和不敢为的困局,打好精准脱贫组合拳,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怒江片区民群体走出穷困泥潭。

(四)通过立法鼓励社会机构参与扶智工程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信奉自由主义理论,一些专门研究此类问题的专家学者所著书立传,提出公共权力过多干预救助贫困人群,对社会经济动行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他们认为,对社会贫困问题不应该采用政府介入的方式,而应该将其转由在民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会以及经过长期发展并已成熟的慈善团体等民间组织,承担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责任。经济大萧条之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逐渐被美国政府所接受,政府开始介入社会保障领域,下力气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来救助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经过近70年的发展补充,目前美国已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

通过对美国减困扶贫政策的分析,不难发现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众评价的三套马车共同承担了整个社会对贫困人群的帮扶救助任务,他们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平衡。具体分析,即是政府主导设计扶贫政策体系的框架,资金主要由联邦州、地方政府来统筹,实行项目化管理,由政府统一实施监督;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和承担整个扶贫解困政策体系的运行,包括民意采集项目的实施,部分资金的存储保管等;扶贫减困政策体系运行情况好不好,效果怎么样,最终由民众来衡量评判,如果满意就用选票来支持某个团队或政党,反之依然。

尽管美国扶贫救困体系非常发达,扶贫资金来源渠道众多,资金量充裕,社会保障和贫困救助品种较多、体系健全,同时,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在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不容小觑,美国推行扶贫项目化管理制度,政府负责制定扶贫项目准入资质准许条件、对实施主体进行挑选、对实施进程进行监督、对项目收益进行评估,政府还通过金融、财政等多种措施进行调配,最大可能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调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大规模兴起美国社会福利民营化运动,由非政府组织来实施扶贫项目成为趋势,非政府组织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实施并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这种模式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定有效率的服务。

对怒江片区的消极贫困文化进行改良,实施精准文化扶贫涉及宗教信仰、教育科技、民族传统、社会角色等诸多元素,需要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需要既懂经营又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人才,尝试学习美国扶贫模式,严把项目承接者资质,既可以实现专业事情交由专业人士运作实施,又可节约成本和时间,最终达到文化帮扶的最优效果。

三、珠海市对口怒江州扶贫协作的几点建议

怒江资源禀赋奇绝,自然风光丰富壮美,又独具一帜,鲜明强烈的民族文化风俗多姿多彩。在对怒江物质帮扶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当主流文化在为特殊贫困群体的生存、发展遇到困难或者效果甚微时,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提供一些新选择的可能。应该充分考虑,战略实施对怒江片区精准扶贫的同时,充分利用、合理保护、多方发展边区民族习俗传统应放在首位,指引启发本土原居民摈弃消极文化的影响;探讨研究实施民族贫困具体情况时,对民族文化习性的特珠性应给予充分尊重,对少数民族文化实行包容接纳的柔性策略,防止主流文化强制碾压挤占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空间,否则,片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被破坏,文化习俗的合理诉求被覆盖,极易造成文化上的冲突,不仅达不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还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珠海对口怒江帮扶协作开发工作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在政府坚定有力的领导和推动下,全市思想统一、责任落实、行动迅速,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支持怒江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全方位扶贫协作格局已经出现,是时候以文化的视角,深度思考对怒江片区的对口帮扶工作,调整精准扶贫减困政策,构建物质扶贫与文化扶困融合体系,绘制怒江片区百年发展之宏伟蓝图。

(一)着力提高怒江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普及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扩大高中阶段受教育范围;实施与发达地区优质师资共享共建项目、设立名师工作室,建立中学老师“两江(珠江\怒江)锄园夯基”项目,探索怒江片区外语教师出国研修项目。

(二)着力提高怒江职业教育学院办学水平,并以此为平台,实施怒江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深耕”项目,即对片区高中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展基本技能培训,确保新增长的劳动力,都能接受到相对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旨在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共支持,从而满足二、三产业的技术技能需要。

(三)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成立怒江技术应用学院,实施怒江城市技术工人“专精”项目,专司培养旅游、卫生、幼儿教育、汽车修理、电工、基建、养殖等专业技术人材,实现产业工人技术化、本土化和现代化,力争实现办好一所学院、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四)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广东教育优势资源,成立怒江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修学院、怒江民族文化保护学院、怒江文化产业研究学院、怒江旅游学院、怒江体育学院等专业院校,实施怒江干部教育培训“助力”项目,构建怒江高等教育立体空间和纵深格局,调整改变人才教育方式方法,推动高等教育有效落地并服务于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形成“产学研教”相互配套、相互合作、有效融合的新机制,并最终达到新兴产业培训发展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优质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的目标。

(五)政府主导,营销大型文体活动,如“唱响怒江”、“舞动怒江”等大型原生态文艺活动,营销“怒玩怒江”、“划越怒江”(野水皮划艇)等大型国际性文体活动,发散怒江品味,提升怒江形象,扩大怒江国际国内知名度,焕发多民族文化自信心。

(六)编制怒江重点旅游建设项目规划,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分类、评价,建立旅游数据库。鼓励扶持境内外资本到怒江开发具有本土持色并融合历史、人文内涵的旅游线路、旅游商品、乡村旅游活动等,打造怒江旅游国际品牌。鼓励支持具有民俗风情、民族特点的名村、名镇发展旅游业,开发文化产业和传统手工业,推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教育、音乐、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七)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海作为湾区核心城市的地缘优势,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架接香港、澳门与怒江的联系,鼓励引进境外财团进入怒江参与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益项目建设,挖掘保护展示怒江原生态物质和非物质文 化遗产。

(八)成立怒江电影拍摄基地、美术创作基地、文学采风基地等文产项目,打造怒江形象公益宣传片,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展示怒江,使之形成国际国内文化艺术人才的聚集效应。

一百多年前,英国传教士伯格理克服千难万险来到滇西南,他不避艰险,不畏辛苦,为了发展建设这片土地,他无所惧怕,以身殉命。正是他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奉献精神,在中国西南最贫穷落后的地方传播了西方文明和科学知识,给当地带来文明之光。今天,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珠海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布署下,定能将文明富裕之光普洒怒江。(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参考文献:

【1】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报告(2014)---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会,2014:199-200

[2]付耀华 石兴安贫困文化视域下滇西边境片区精准扶贫研究 [A]2016:09-32

【3】陈雪“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J】中国扶贫,2013(3):90-91

【4】陈雪“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J】中国扶贫,2013(3):90-91

【5】辛秋水走向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0

【6】张赟传统文化习俗对民族地区贫困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1):52

【7】付少平贫困文化与文化扶贫的战略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73

【8】郭晓君,郝宗珍消除文化贫困:问题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4(8):43-44

[9] 付耀华 石兴安贫困文化视域下滇西边境片区精准扶贫研究 [A]2016:09-32

[10] 丁忠兰云南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6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调查研究    
观察思考

以文化的视角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云南怒江对口帮扶工作

时间:2019-08-30 11:09:18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王拙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缅、滇印、滇藏结合部,有长达449.5公里的国界线,其北接西藏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靠丽江市,西南连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集中片区,因民族成分的复杂性、民族习俗文化多样性、文化贫困等诸多原因,在历史、自然、民族宗教及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下,依靠一般的经济增长带动区域发展的扶贫手段亦难凑效,加之脱贫致富周期性较长,贫困区域具有连片性[1],被国家定位为全国三个特殊贫困地区之一,因此对怒江的贫困帮扶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中央和省对珠海市充分信任,战略布署该市对口怒江傈僳自治州的扶贫协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协调下,截止到2018年底,该市已在产业帮扶,增强内生动力、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建设、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建设怒江特色农业、发展旅游产业以及建立两地干部和专业人才交流机制等方面大力推进,全面实施,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全心全力助力怒江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文旨在以文化的视野,分析怒江片区贫困成因,并以文化的角度阐释主流文化如何包容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以教育扶贫为根本,以及对贫困地区消极文化观念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焕发片区少数民族文化自信,激发原居民内在原生动力,采取精准文化扶贫措施,加快怒江州实现脱贫致富之最终目的。

一、消极贫困文化观念、文化贫困是形成怒江贫困最重要原因

(一)消极贫困文化以及文化贫困简述

所谓消极贫困文化观念是指贫困地区的民众因长期生活在贫困状态中而逐渐固化的自卑、无助、缺乏安全、不求上进、视野狭窄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以及安于贫困的一种生活方式[2]。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注意到,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族群集中贫困,与其固有的文化习俗密切相关,长期累积的群体思维习惯和世界观,对于贫困者而言,既是适应自然环境的表现,也是维护自身生存的盾牌。云南怒江集“老、少、边、穷”诸多因素于一体,少数民族聚中、民族组织纷杂,民族风俗习惯各具特色,人口较少以及直过民族接受教育水平低下,因此,怒江片区消极贫困文化现象突出。比如,听天由命,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的幸福观;不求甚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经济观;“等、靠、要”的度日观【3】。贫困与其拥有的这些思想观念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文化贫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贫困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滞后于时代发展,从而导致这些国家或地区陷入落后困境。狭义的文化贫困是指导家庭或个人在知识水平、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其生存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4]。 所谓“消极贫困文化”简言之,即人们在思想形态上安贫守困的观念体系,并非文化知识可以归纳总结的,而文化贫困属于知识层面,包括知识匮乏、文化水平低下以及文化修养缺乏等,对应的是个体的智慧与才略,与“知识”一词相近义,和“文化贫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滇西片区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低,人均受教育程度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既使在云南省也是最低的。地处滇西片区的怒江自治州消极贫困文化具有原发性、累积性和顽固性,文化贫困与经济困顿相互影响,互为反作用,因文化贫困出现的科技推广和劳动力转移困难,是当前扶贫工作最为艰巨的任务。科技推广难,造成生产效率低、产出低、收入低。劳动力转移困难,形成工资性出入低。两项相加,直接导致经济贫困。

(二)消极贫困文化观念对贫困程度的加剧效应

首先,消极贫困文化形成了怒江片区贫困程度的加剧效应。怒江片区少数民族长期贫困的最重要的根源在于贫困文化中消极固化的思维习惯和习俗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内容包括生活习惯、风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民族历史和人文景观等【5】。具体体现在滇西南片区长期形成的独有的民族文化特性,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酷的生存环境,使得世居民族养成了适者生存的能力和技巧,这种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的勇气与动力,既是怒江片区少数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安土重迁、老守田园、倚重农稼、热情豪迈、邻里相帮、重情重义的民俗特点又维护了民族的和睦相亲。另一方面,也孕育了一些不利于消除贫困的元素,可能导致甚至固化贫困【6】。从经济上看,怒江片区重农抑商、缺乏商业意识;固步自封,大锅饭平均思想严重,营商环境不足;非理智的消费观念,如平时节省与节庆铺张浪费等消极民族文化习俗,不仅不利于资产变现和财富积累,并且使得本来就贫困的生活更加拮据,这些传统习惯往往又加剧该区域的贫困程度。

其次,对少数民族精神、意志、身体的影响。在消极贫困文化观念统制下,目光短浅、视野狭窄,求神问卦的占卜文化盛行;生存环境恶劣,酗酒买醉,不信今生信来世的封建迷信盛行;重男轻女、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的小农意识形成的不健康生育观,又造成低龄养育、低质量养育和多养,不仅增加家庭负担和生育风险,还出现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在消极贫困文化统制下,行为散漫、精神懈怠、信仰缺乏等现象十分普遍。

(三)消极贫困文化观念对扶贫攻坚工作的影响

消极贫困文化观念不仅是形成和加剧贫困的重要推手,根深蒂固的消极文化观念还会造成已脱贫的群体“返贫”以及出现贫困的“潜伏”现象。消极贫困文化的广泛性以及根深蒂固的特征,使其具有与物质贫穷息亡的不同步性,往往出现的是,即使物质上的帮扶已经完成,而文化上的贫瘠与落后仍就存附,这是贫困地区帮扶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消极贫困文化观念的相对独立性决定每个人的生存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而保有这种观念的群体性又以固有的文化特点传承贫困生产方式,通过代际传递使贫困延续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这种观念具有复制和滋生贫困的功能【7】。即使物质贫困已经消亡,但是消极落后观念的相对独立性和消亡的滞后性仍然对贫困群体成员的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产生影响【8】。

 共同富裕,不让一个民族掉队,是国家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重要国策,一方面,由于怒江片区消极落后的民族传统习俗和集体性教育水准低下,纵使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使之摆脱贫困,在片区消极贫困文化的影响下,思想颓废、意志消沉、观念守旧、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思想习惯,只能短暂地让贫困地区挣脱财富上的贫穷,思维的惯性、强大的文化基因仍会导致许多已经脱贫的人又重新沦为贫困者;另一方面,消极贫困文化还会使那些已经摆脱了物质贫困者成为潜在的未来贫困群体,把贫困潜伏下来,即形成贫困的潜伏效应[9]。消极贫困文化观念与文化贫困,是高悬边贫地区居民头顶的两把利剑。

二、贫困文化观念以及文化贫困下的对怒江精准扶贫措施

(一)物质帮扶与文化帮扶相结合

自1979以来,中国在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受得国内外广泛关注和赞誉,但当前我国扶贫形势依然严峻,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基于消极贫困文化观念的顽固与强大,物质扶贫目标的实现并不代表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彻底完成,换而言之,贫困地区物质扶贫已经完成,并不标志着文化脱贫的曙光普照;住上新楼吃穿不愁的边贫群体,并不意味着沉潜的贫困基因就不存在,长期的扶贫工作经验证明,在物质帮扶完成后再次出现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对怒江物质帮扶的同时,应当思考如何准确进行文化扶贫,怎样正确解决因消极贫困文化灭亡的延迟性而出现的再次返贫以及贫困的潜伏问题,开展有深度、有广度、有效度的精准文化扶贫措施,在识别确定贫困对象时,不仅要考虑物质贫匮群众,需要更多考虑物质帮扶任务完成而贫困文化基因仍旧强大的族群,并对其实施物质扶贫与思想观念扶贫相结合的策略,把扶智、扶财、扶物统一到扶人上来,在贫困群体实现脱贫目标后,统筹谋划,综合考虑,以更大格局更长远目标把文化帮扶放工作放在首位,有针对性开展对贫困落后文化改良活动,防止出现返贫现象。

(二)挖掘少数民族文化里的积极因素,实现精准扶贫新突破

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构建云南怒江片区反贫困语系的关键。要实现怒江各少数民族的彻底脱贫,必须考虑主流文化和区域民族文化构成的相互关连和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吸取民族文化精华,让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对主流文化发挥反哺作用,实现该片区精准扶贫战略的新突破,让生活在贫困状态中的贫困群体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国内外的扶贫实践证明,在对贫困地区援建扶助的过程中,如果主流文化强势霸蛮,贫困地区文化必将失去平等对话的机会,文化的强行嫁接,必将破坏受扶助群体改变贫困的话语格局,文化交流上的粗暴简单,往往导致贫困随着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被切割定型成撕裂式发展,进而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增长的核心之外,处于经济边缘地带,更难以在不断扩大的经济总量上受益。因此,在实施推行精准扶贫工作纲略时,应当充分考虑贫困片区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使其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受到尊重,从而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价值的认可度,焕发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找到处于弱势文化话语格局中适应生存的新方式,从而开发利用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怒江边境区域民族文化旅游佳品,走持续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三)扶贫大计重在教育为先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习总书记在脱贫论中讲道:“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精准扶贫”,扶贫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中国乡村改造运动先驱晏阳初先生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平民教育应着力于培养“四力兼备”的新民,主张以文艺教育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冶穷,增进生产力;以卫生教育冶弱,发育健康力;以公民教育治私,训练团结力。梁漱溟先生也认为“吾国民生穷困,其要点实在于知识技能缺乏,纵有资金,亦难运用;且因循而流于懒惰,以至于利弃于地,力余其身。”由此可见,“扶贫要扶智,脱贫先脱愚”,而“扶智”、“脱愚”的关键是发展教育[10]。如何让怒江片区群众从贫穷的陷阵中走出,切断贫困基因在地理区域、各阶层、家庭由前代传递后代,后代又重复前一代的贫困境遇之脐带,应首先考虑推行教育扶贫的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改良贫困文化土壤,把“扶心”“扶智”“扶财”统一至“扶教”“扶人”上,打破怒江片区贫困人口消极被动和不敢为的困局,打好精准脱贫组合拳,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怒江片区民群体走出穷困泥潭。

(四)通过立法鼓励社会机构参与扶智工程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信奉自由主义理论,一些专门研究此类问题的专家学者所著书立传,提出公共权力过多干预救助贫困人群,对社会经济动行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他们认为,对社会贫困问题不应该采用政府介入的方式,而应该将其转由在民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会以及经过长期发展并已成熟的慈善团体等民间组织,承担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责任。经济大萧条之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逐渐被美国政府所接受,政府开始介入社会保障领域,下力气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来救助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经过近70年的发展补充,目前美国已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

通过对美国减困扶贫政策的分析,不难发现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众评价的三套马车共同承担了整个社会对贫困人群的帮扶救助任务,他们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平衡。具体分析,即是政府主导设计扶贫政策体系的框架,资金主要由联邦州、地方政府来统筹,实行项目化管理,由政府统一实施监督;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和承担整个扶贫解困政策体系的运行,包括民意采集项目的实施,部分资金的存储保管等;扶贫减困政策体系运行情况好不好,效果怎么样,最终由民众来衡量评判,如果满意就用选票来支持某个团队或政党,反之依然。

尽管美国扶贫救困体系非常发达,扶贫资金来源渠道众多,资金量充裕,社会保障和贫困救助品种较多、体系健全,同时,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在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不容小觑,美国推行扶贫项目化管理制度,政府负责制定扶贫项目准入资质准许条件、对实施主体进行挑选、对实施进程进行监督、对项目收益进行评估,政府还通过金融、财政等多种措施进行调配,最大可能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调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大规模兴起美国社会福利民营化运动,由非政府组织来实施扶贫项目成为趋势,非政府组织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实施并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这种模式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定有效率的服务。

对怒江片区的消极贫困文化进行改良,实施精准文化扶贫涉及宗教信仰、教育科技、民族传统、社会角色等诸多元素,需要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需要既懂经营又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人才,尝试学习美国扶贫模式,严把项目承接者资质,既可以实现专业事情交由专业人士运作实施,又可节约成本和时间,最终达到文化帮扶的最优效果。

三、珠海市对口怒江州扶贫协作的几点建议

怒江资源禀赋奇绝,自然风光丰富壮美,又独具一帜,鲜明强烈的民族文化风俗多姿多彩。在对怒江物质帮扶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当主流文化在为特殊贫困群体的生存、发展遇到困难或者效果甚微时,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提供一些新选择的可能。应该充分考虑,战略实施对怒江片区精准扶贫的同时,充分利用、合理保护、多方发展边区民族习俗传统应放在首位,指引启发本土原居民摈弃消极文化的影响;探讨研究实施民族贫困具体情况时,对民族文化习性的特珠性应给予充分尊重,对少数民族文化实行包容接纳的柔性策略,防止主流文化强制碾压挤占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空间,否则,片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被破坏,文化习俗的合理诉求被覆盖,极易造成文化上的冲突,不仅达不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还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珠海对口怒江帮扶协作开发工作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在政府坚定有力的领导和推动下,全市思想统一、责任落实、行动迅速,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支持怒江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全方位扶贫协作格局已经出现,是时候以文化的视角,深度思考对怒江片区的对口帮扶工作,调整精准扶贫减困政策,构建物质扶贫与文化扶困融合体系,绘制怒江片区百年发展之宏伟蓝图。

(一)着力提高怒江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普及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扩大高中阶段受教育范围;实施与发达地区优质师资共享共建项目、设立名师工作室,建立中学老师“两江(珠江\怒江)锄园夯基”项目,探索怒江片区外语教师出国研修项目。

(二)着力提高怒江职业教育学院办学水平,并以此为平台,实施怒江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深耕”项目,即对片区高中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展基本技能培训,确保新增长的劳动力,都能接受到相对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旨在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共支持,从而满足二、三产业的技术技能需要。

(三)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成立怒江技术应用学院,实施怒江城市技术工人“专精”项目,专司培养旅游、卫生、幼儿教育、汽车修理、电工、基建、养殖等专业技术人材,实现产业工人技术化、本土化和现代化,力争实现办好一所学院、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四)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广东教育优势资源,成立怒江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修学院、怒江民族文化保护学院、怒江文化产业研究学院、怒江旅游学院、怒江体育学院等专业院校,实施怒江干部教育培训“助力”项目,构建怒江高等教育立体空间和纵深格局,调整改变人才教育方式方法,推动高等教育有效落地并服务于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形成“产学研教”相互配套、相互合作、有效融合的新机制,并最终达到新兴产业培训发展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优质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的目标。

(五)政府主导,营销大型文体活动,如“唱响怒江”、“舞动怒江”等大型原生态文艺活动,营销“怒玩怒江”、“划越怒江”(野水皮划艇)等大型国际性文体活动,发散怒江品味,提升怒江形象,扩大怒江国际国内知名度,焕发多民族文化自信心。

(六)编制怒江重点旅游建设项目规划,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分类、评价,建立旅游数据库。鼓励扶持境内外资本到怒江开发具有本土持色并融合历史、人文内涵的旅游线路、旅游商品、乡村旅游活动等,打造怒江旅游国际品牌。鼓励支持具有民俗风情、民族特点的名村、名镇发展旅游业,开发文化产业和传统手工业,推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教育、音乐、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七)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海作为湾区核心城市的地缘优势,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架接香港、澳门与怒江的联系,鼓励引进境外财团进入怒江参与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益项目建设,挖掘保护展示怒江原生态物质和非物质文 化遗产。

(八)成立怒江电影拍摄基地、美术创作基地、文学采风基地等文产项目,打造怒江形象公益宣传片,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展示怒江,使之形成国际国内文化艺术人才的聚集效应。

一百多年前,英国传教士伯格理克服千难万险来到滇西南,他不避艰险,不畏辛苦,为了发展建设这片土地,他无所惧怕,以身殉命。正是他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奉献精神,在中国西南最贫穷落后的地方传播了西方文明和科学知识,给当地带来文明之光。今天,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珠海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布署下,定能将文明富裕之光普洒怒江。(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参考文献:

【1】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报告(2014)---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会,2014:199-200

[2]付耀华 石兴安贫困文化视域下滇西边境片区精准扶贫研究 [A]2016:09-32

【3】陈雪“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J】中国扶贫,2013(3):90-91

【4】陈雪“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J】中国扶贫,2013(3):90-91

【5】辛秋水走向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0

【6】张赟传统文化习俗对民族地区贫困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1):52

【7】付少平贫困文化与文化扶贫的战略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73

【8】郭晓君,郝宗珍消除文化贫困:问题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4(8):43-44

[9] 付耀华 石兴安贫困文化视域下滇西边境片区精准扶贫研究 [A]2016:09-32

[10] 丁忠兰云南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6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