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张延军:运用生物技术为湘西培育健康农业

时间:2019-09-04 14:38:33来源:济南日报作者:张敏

微信图片_20190904143727.jpg

“张教授,用了你推荐的微生物菌剂,今年豇豆产量翻倍,竹架都快压弯了,看着满架层层累累的豇豆,感觉像在梦里,是新技术圆了我的农业梦。”近日,湘西州凤凰县蔬菜种植大户吴文峰兴奋地对张延军说道。

2018年9月,受天桥区派遣,张延军作为农业技术专家奔赴湘西,加入到东西部协作扶贫的大军中,近一年时间里,张延军把新型的农业理念和农业科技产品带到湘西贫困地区,为当地农民带去脱贫致富的希望。

和“农业癌症”说再见 追高鲁村试点见成效

2018年9月11日,刚刚抵达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的张延军不顾旅途劳顿,放下行李就深入山区,到廖家桥、腊尔山等10余个乡镇的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采集土壤样本,深入调研。

“湘西当地有一种红心猕猴桃,是当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也是凤凰农产品的支柱产业,地头收购价能达到15元一斤,然而,我发现当地大部分农户都不愿种植红心猕猴桃,反而种植售价比较低的普通黄心猕猴桃。”张延军说。

经过走访后,张延军了解到,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率非常高,在农业领域有着“农业癌症”之称,严重的区域红心猕猴桃患病率能达到80%以上,尤其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基本不敢种,一旦发病,猕猴桃植株立即死亡,地处武陵山区的凤凰县农户只能放弃种植。

“咱不能让老百姓捧着金饭碗要饭。”张延军决心,农业技术帮扶先从红心猕猴桃下手。

2018年10月,张延军在海拔800米的凤凰县腊尔山镇追高鲁村系统使用生物技术种植了0.3公顷示范田,并运用了山东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靠山多霸”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近一年过去了,示范田里的红心猕猴桃植株长势良好,也没有出现溃疡病等病害,良好的控制效果吸引了当地众多农业科技专家和种植户前往观摩。

张延军说,目前已经和当地农业局达成基本协议,今年秋季,利用秋施肥的有利时机,选取部分示范点,把新型生物技术在病害严重的种植区域展开,以点带面,用生物技术解决溃疡病问题,为凤凰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做好技术保障。

微信图片_20190904143734.jpg

微生物菌剂进湘西 作物增产农民增收

连茬种植是我国目前农作物无可避免的种植模式,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作物的自毒作用,重茬和有害病菌突变造成的死苗烂棵现象越来越重,大气污染(如酸雨等)让很多苗木濒临死亡,化学药剂已经无法做到有效防治。当前,湘西州农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针对湘西当前农业现状,张延军果断选择运用生物技术,使用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菌群,从根本上解决作物与土壤良性循环问题,实现现代农业绿色、环保、高产、优质、高效的良性、和谐、快速发展。

据张延军介绍,目前,微生物在农业上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需要新品种的开发不断扩大,微生物肥料现已明显形成由豆科作物接种剂向非豆科作物肥料转化;由单一接种剂向复合生物肥转化;由单一菌种向复合菌种转化;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由用无芽胞菌种生产向用有芽胞菌种生产转化等发展趋势。

“十五”期间“863”项目成果,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洋局生物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靠山博士的新一代科研成果“靠山多霸”微生物菌剂在这个理念下营运而生。

“在凤凰县多点试用微生物菌剂后,当地农作物种植取得良好效果,在替代和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的同时,改良土壤,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品质,使农作物达到绿色无公害的目的,农民实现能增产增收,脱贫就有希望。”

加快试点 让更多湘西农民接受新技术

在湘西近一年,除了防治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张延军利用生物技术为当地农业企业和农户带去更多惊喜。

7月20日,张延军的手机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凤凰县当地一家农业企业数百亩水稻患上稻瘟病,若不及时控制,将大幅度减产,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然而因患病多日,喷洒普通农药已经来不及了,经过多方打听,该企业负责人找到了张延军。

面对紧急情况,张延军当机立断:“马上使用化学杀菌剂控制,以免病态发展不好控制,再喷洒生物制剂。”随后,张延军将生物制剂型号和喷洒比例发送给该负责人。几天后,该负责人发来喜讯:“感谢张教授,感谢生物技术,几百亩水稻有救了,喷洒生物制剂后,稻瘟病控制良好,水稻已经开始恢复。”

“感谢济南来的张教授带来了新技术,让我们农民实现高产增收。”提起张延军,吴文峰感激地说。凤凰县蔬菜种植大户,流转了当地近百亩土地种植蔬菜,雇佣当地多位贫困户在蔬菜种植基地打工,在将张延军带来的生物技术及种植理念运用到基地后,蔬菜产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这种的比平时买的口感好,甜、脆,渣少。”在张延军指导下种植的豆角收获后,吴文峰把自己的豆角和在集市上买的豆角送到一家企业食堂,让该企业数十名职工点评,职工的好评更让吴文峰坚定了运用生物技术的信心。“以后我要把新技术推广出去,让乡亲们感受科技农业的力量。”

“和济南的干冷不同,湘西冬季多阴天,气候湿冷。”张延军今年61岁,已过花甲之年,身体仍十分硬朗,然而刚去湘西的时候还是很不适应,刚到湘西的几个月,血压一直在180多毫米汞柱高位,同事都劝他去医院,他婉言拒绝,硬是坚持了下来。

气候不适应、身体不适,这些张延军都没放在心上,张延军常说,“攻克技术不难,难的是改变农民的理念。”湘西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户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种植技术,相对东部地区的农民来说,更难接受新技术。

“推广新理念没有捷径,只能增加试点,让农民切切实实看到新技术带来的效益。”张延军计划,近年在湘西尽可能多地增加生物技术试点,同时,利用冬闲时间,下乡进村给更多农户传授新技术,灌输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扶贫人物    

张延军:运用生物技术为湘西培育健康农业

时间:2019-09-04 14:38:33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张敏

微信图片_20190904143727.jpg

“张教授,用了你推荐的微生物菌剂,今年豇豆产量翻倍,竹架都快压弯了,看着满架层层累累的豇豆,感觉像在梦里,是新技术圆了我的农业梦。”近日,湘西州凤凰县蔬菜种植大户吴文峰兴奋地对张延军说道。

2018年9月,受天桥区派遣,张延军作为农业技术专家奔赴湘西,加入到东西部协作扶贫的大军中,近一年时间里,张延军把新型的农业理念和农业科技产品带到湘西贫困地区,为当地农民带去脱贫致富的希望。

和“农业癌症”说再见 追高鲁村试点见成效

2018年9月11日,刚刚抵达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的张延军不顾旅途劳顿,放下行李就深入山区,到廖家桥、腊尔山等10余个乡镇的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采集土壤样本,深入调研。

“湘西当地有一种红心猕猴桃,是当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也是凤凰农产品的支柱产业,地头收购价能达到15元一斤,然而,我发现当地大部分农户都不愿种植红心猕猴桃,反而种植售价比较低的普通黄心猕猴桃。”张延军说。

经过走访后,张延军了解到,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率非常高,在农业领域有着“农业癌症”之称,严重的区域红心猕猴桃患病率能达到80%以上,尤其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基本不敢种,一旦发病,猕猴桃植株立即死亡,地处武陵山区的凤凰县农户只能放弃种植。

“咱不能让老百姓捧着金饭碗要饭。”张延军决心,农业技术帮扶先从红心猕猴桃下手。

2018年10月,张延军在海拔800米的凤凰县腊尔山镇追高鲁村系统使用生物技术种植了0.3公顷示范田,并运用了山东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靠山多霸”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近一年过去了,示范田里的红心猕猴桃植株长势良好,也没有出现溃疡病等病害,良好的控制效果吸引了当地众多农业科技专家和种植户前往观摩。

张延军说,目前已经和当地农业局达成基本协议,今年秋季,利用秋施肥的有利时机,选取部分示范点,把新型生物技术在病害严重的种植区域展开,以点带面,用生物技术解决溃疡病问题,为凤凰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做好技术保障。

微信图片_20190904143734.jpg

微生物菌剂进湘西 作物增产农民增收

连茬种植是我国目前农作物无可避免的种植模式,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作物的自毒作用,重茬和有害病菌突变造成的死苗烂棵现象越来越重,大气污染(如酸雨等)让很多苗木濒临死亡,化学药剂已经无法做到有效防治。当前,湘西州农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针对湘西当前农业现状,张延军果断选择运用生物技术,使用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菌群,从根本上解决作物与土壤良性循环问题,实现现代农业绿色、环保、高产、优质、高效的良性、和谐、快速发展。

据张延军介绍,目前,微生物在农业上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需要新品种的开发不断扩大,微生物肥料现已明显形成由豆科作物接种剂向非豆科作物肥料转化;由单一接种剂向复合生物肥转化;由单一菌种向复合菌种转化;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由用无芽胞菌种生产向用有芽胞菌种生产转化等发展趋势。

“十五”期间“863”项目成果,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洋局生物活性物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靠山博士的新一代科研成果“靠山多霸”微生物菌剂在这个理念下营运而生。

“在凤凰县多点试用微生物菌剂后,当地农作物种植取得良好效果,在替代和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的同时,改良土壤,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品质,使农作物达到绿色无公害的目的,农民实现能增产增收,脱贫就有希望。”

加快试点 让更多湘西农民接受新技术

在湘西近一年,除了防治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张延军利用生物技术为当地农业企业和农户带去更多惊喜。

7月20日,张延军的手机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凤凰县当地一家农业企业数百亩水稻患上稻瘟病,若不及时控制,将大幅度减产,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然而因患病多日,喷洒普通农药已经来不及了,经过多方打听,该企业负责人找到了张延军。

面对紧急情况,张延军当机立断:“马上使用化学杀菌剂控制,以免病态发展不好控制,再喷洒生物制剂。”随后,张延军将生物制剂型号和喷洒比例发送给该负责人。几天后,该负责人发来喜讯:“感谢张教授,感谢生物技术,几百亩水稻有救了,喷洒生物制剂后,稻瘟病控制良好,水稻已经开始恢复。”

“感谢济南来的张教授带来了新技术,让我们农民实现高产增收。”提起张延军,吴文峰感激地说。凤凰县蔬菜种植大户,流转了当地近百亩土地种植蔬菜,雇佣当地多位贫困户在蔬菜种植基地打工,在将张延军带来的生物技术及种植理念运用到基地后,蔬菜产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这种的比平时买的口感好,甜、脆,渣少。”在张延军指导下种植的豆角收获后,吴文峰把自己的豆角和在集市上买的豆角送到一家企业食堂,让该企业数十名职工点评,职工的好评更让吴文峰坚定了运用生物技术的信心。“以后我要把新技术推广出去,让乡亲们感受科技农业的力量。”

“和济南的干冷不同,湘西冬季多阴天,气候湿冷。”张延军今年61岁,已过花甲之年,身体仍十分硬朗,然而刚去湘西的时候还是很不适应,刚到湘西的几个月,血压一直在180多毫米汞柱高位,同事都劝他去医院,他婉言拒绝,硬是坚持了下来。

气候不适应、身体不适,这些张延军都没放在心上,张延军常说,“攻克技术不难,难的是改变农民的理念。”湘西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户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种植技术,相对东部地区的农民来说,更难接受新技术。

“推广新理念没有捷径,只能增加试点,让农民切切实实看到新技术带来的效益。”张延军计划,近年在湘西尽可能多地增加生物技术试点,同时,利用冬闲时间,下乡进村给更多农户传授新技术,灌输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