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略阳:“五抓五促”打造产业脱贫升级版

时间:2019-11-25 10:14:4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王胜涛

QQ截图20191125101630.jpg

略阳作为深度贫困县,坚持把发展脱贫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放在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的核心地位,重视在领导主抓、政策配套、资源整合、服务管理和难题破解上不松劲,立足本县实际在探索实践中突出“五抓五促”综合施策,使全县脱贫产业加快发展,夯实了保脱贫、稳脱贫的关键基础。

(一)抓特色产业落实,促覆盖率提升。一是突出因地制宜规划布局,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出台了全县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实施方案》,结合实际高起点打造“三大特色产业区”、“四个特色产业带”,即:以金家河、八渡河等流域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区;以黑河、白河流域为主的略阳乌鸡产业发展区;以嘉陵江流域为主的干果产业发展区。以及以县城北环线沿线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以S309省道沿线为主的商品蔬菜产业带;以西片镇村为主的烤烟产业带;以东片镇村为主的茶叶产业带,做好了集约化与差异化发展结合的布局设计。二是突出团队分包靠牢责任。为保障略阳乌鸡、中药材、食用菌、中蜂、蚕桑等重点产业在脱贫攻坚期内实现突破,县上针对各个产业实行了“一名县级领导主抓、一套班子、一业一策、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显著增强了工作推动力。三是突出政策创新科学投入。一方面着眼对贫困户“多干多补”,将到户产业补助周期拉升为连补3年,以支持贫困户持续性增加项目和扩大生产。从2017-2019年,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贫困户产业项目15218万元。一方面对着眼为脱贫产业“排险减压”,对覆盖面广、风险较高的乌鸡和食用菌等大宗产业项目,探索引入了农业项目商业保险,对保费实行“农户自筹一点、财政补贴一点、公司优惠一点”。其中2019年,全县乌鸡共投保199单105.20万只、涉及贫困户1129户,累计已理赔864笔77.90万元。通过坚持在产业扶持、推动上采取过硬措施,农户创业积极性得到较好调动,目前中长期产业贫困户达到了10757多户。

(二)抓全产业链开发,促带贫主体成长。围绕破解“有资源难变现、有产业缺效益”的难题制约,县上先后出台略阳乌鸡、中药材、食用菌、中蜂等特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集中力量在壮大主体、打造品牌和突破中后端、提升附加值上下功夫,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一方面是不断强化龙头承载,通过配套政策持续推进,目前全县共培育现代农业园区13个、重点龙头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84个、家庭农场108个。其中2017-2019年,全县拿出6144万元财政涉农资金用于带贫经营主体培育,重点扶持了潜力好、带动实的经营主体250余个。另一方面是加快拉伸产业链条。其中:①力促略阳乌鸡“报晓当先”,通过制定乌鸡产品地方标准,推行“1+25”乌鸡保种选育、良种扩繁模式,建成乌鸡屠宰和乌鸡罐头熟食加工生产线3条,开发出了乌鸡宴、冷鲜鸡、乌鸡汤、乌鸡变蛋、乌鸡香菇酱等系列产品。通过基础的夯实,使略阳乌鸡获得央视“国家品牌计划-精准扶贫”广告支持,成功入驻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并趁势成立乌鸡产业发展平台公司,与中关村联盟、邦易投资、德州扒鸡等公司洽谈合作开发。②推动中药材产业“组团跟随”,杜仲、天麻、猪苓、黄精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促成7家企业入住食品医药工业园区,共建成中药饮片、片剂、提取生产线8条,现已开发出杜仲籽油软胶囊、杜仲雄花茶、天麻胶囊中药系列产品。同时,尤其注重对外牵手合作,与汉王药业、陕药集团签订协议,建立了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③引导食用菌、中蜂产业“另辟蹊径”,目前在打造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同时,还积极支持经营主体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农产品欧盟认证,有望获得出海“船票”。

(三)抓龙头典型示范,促带贫实效增强。着眼把贫困户更多更好的嵌入产业链条,全县突出订单收购、入股合作、入企务工、代管代养等带贫模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担当带贫社会责任,结合自身实际抓好探索示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双赢局面。一是培育了园区带动型典范。比如:支持科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金池院村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香菇园区+企业+移民安置点贫困户”模式,具体采用土地流转、入企务工、袋料托管、保底回收、入股分红五种方式共带动安置点贫困户49户,使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二是培育了跨产结合型典范,比如:支持长期经营酒楼的秦脉公司,在贫困村成立乌鸡养殖合作社作为原料供应基地,形成了“餐饮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目前公司共带动80余户贫困户,年收稳定“消化”农户乌鸡3万余只,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三是培育了流域辐射型典范,比如:支持山里人家蜂业公司在接官亭镇先后建立中蜂养殖基地8个,着重采取订单养殖、托管养殖带动农户,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共带动县内贫困户800余户,其中在林口村将95户贫困户全部都纳入了托管分红模式,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四是培育了电商牵手型典范。比如:由易岭电子商务精心推出电商扶贫“牵手计划”,与近300多户农户建立了协议合作关系、其中贫困户90多户,主要围绕热销土特产建立供货基地,实行以销签单、回收产品,每年销售帮扶对象农产品400万元以上。通过狠抓这几个类型带贫典范做好引领,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共生发展的积极性日益增强。目前,在全县直接带动贫困户达到5000余户以上,其中入股带动1300余户、户均分红1400元。

(四)抓科技培训服务,促发展能力增强。高度重视破解农户缺技术、产业“干不成”的突出难题,县上研究出台产业扶贫指导员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产业扶贫技术“110”指挥体系和产业扶贫指导员制度,着力整合农业、林业、科技等部分的专业技术力量,组建了由52名中级以上职称组成的县级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和15个科技小分队,在各村挂牌公示、分片包干,实现了技术服务“三转变三结合”。即:由技术培训向技术帮扶转变,实现技术培训与技术帮扶相结合;由洋专家向土专家转变,实现土专家与洋专家相结合;由课堂培训向现场实训转变,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平时专家团队按照技术“服务到村、指导到户”要求,按照技术培训计划和镇村动态需求,广泛开展脱贫产业技术大服务、大培训、大指导活动。目前已累计开展技术服务320余场次、19700余人次,其中贫困户17700余人次,涉及20余个产业类别、1万余户产业脱贫户。

(五)抓产权制度改革,促集体经济壮大。村一级“无资产、无收入”,造成村级自治“无米下锅”的现象在贫困县尤为突出。对此,县上抓紧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深入研究,出台了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为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规范指导。近两年来,通过全面盘活村级山林、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及时完成了全县15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工作。其中,用好脱贫政策下拨财政涉农资金2890万元,着力对全县95个重点贫困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了注资支持。在此基础上,积极在县内筛选略阳乌鸡、中药材、食用菌、蚕桑等发展势头较好的经营主体,推进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固定资产、土地和资金入股等方式进行合作,并将获得的股权收益在脱贫攻坚期内优先向贫困户分红,建立了“每户一股”的增收长效机制。目前,全县有6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取得经营性收益共计209.75万元,其中为贫困户分红54.1万元,其余用于公益岗位、小型公益事业、落实奖励补助等。全县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使普遍的“空壳村”问题实现一举清零。(作者单位陕西省略阳县脱贫办)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陕西略阳:“五抓五促”打造产业脱贫升级版

时间:2019-11-25 10:14:4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王胜涛

QQ截图20191125101630.jpg

略阳作为深度贫困县,坚持把发展脱贫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放在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的核心地位,重视在领导主抓、政策配套、资源整合、服务管理和难题破解上不松劲,立足本县实际在探索实践中突出“五抓五促”综合施策,使全县脱贫产业加快发展,夯实了保脱贫、稳脱贫的关键基础。

(一)抓特色产业落实,促覆盖率提升。一是突出因地制宜规划布局,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出台了全县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实施方案》,结合实际高起点打造“三大特色产业区”、“四个特色产业带”,即:以金家河、八渡河等流域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区;以黑河、白河流域为主的略阳乌鸡产业发展区;以嘉陵江流域为主的干果产业发展区。以及以县城北环线沿线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以S309省道沿线为主的商品蔬菜产业带;以西片镇村为主的烤烟产业带;以东片镇村为主的茶叶产业带,做好了集约化与差异化发展结合的布局设计。二是突出团队分包靠牢责任。为保障略阳乌鸡、中药材、食用菌、中蜂、蚕桑等重点产业在脱贫攻坚期内实现突破,县上针对各个产业实行了“一名县级领导主抓、一套班子、一业一策、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显著增强了工作推动力。三是突出政策创新科学投入。一方面着眼对贫困户“多干多补”,将到户产业补助周期拉升为连补3年,以支持贫困户持续性增加项目和扩大生产。从2017-2019年,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贫困户产业项目15218万元。一方面对着眼为脱贫产业“排险减压”,对覆盖面广、风险较高的乌鸡和食用菌等大宗产业项目,探索引入了农业项目商业保险,对保费实行“农户自筹一点、财政补贴一点、公司优惠一点”。其中2019年,全县乌鸡共投保199单105.20万只、涉及贫困户1129户,累计已理赔864笔77.90万元。通过坚持在产业扶持、推动上采取过硬措施,农户创业积极性得到较好调动,目前中长期产业贫困户达到了10757多户。

(二)抓全产业链开发,促带贫主体成长。围绕破解“有资源难变现、有产业缺效益”的难题制约,县上先后出台略阳乌鸡、中药材、食用菌、中蜂等特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集中力量在壮大主体、打造品牌和突破中后端、提升附加值上下功夫,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一方面是不断强化龙头承载,通过配套政策持续推进,目前全县共培育现代农业园区13个、重点龙头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84个、家庭农场108个。其中2017-2019年,全县拿出6144万元财政涉农资金用于带贫经营主体培育,重点扶持了潜力好、带动实的经营主体250余个。另一方面是加快拉伸产业链条。其中:①力促略阳乌鸡“报晓当先”,通过制定乌鸡产品地方标准,推行“1+25”乌鸡保种选育、良种扩繁模式,建成乌鸡屠宰和乌鸡罐头熟食加工生产线3条,开发出了乌鸡宴、冷鲜鸡、乌鸡汤、乌鸡变蛋、乌鸡香菇酱等系列产品。通过基础的夯实,使略阳乌鸡获得央视“国家品牌计划-精准扶贫”广告支持,成功入驻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并趁势成立乌鸡产业发展平台公司,与中关村联盟、邦易投资、德州扒鸡等公司洽谈合作开发。②推动中药材产业“组团跟随”,杜仲、天麻、猪苓、黄精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促成7家企业入住食品医药工业园区,共建成中药饮片、片剂、提取生产线8条,现已开发出杜仲籽油软胶囊、杜仲雄花茶、天麻胶囊中药系列产品。同时,尤其注重对外牵手合作,与汉王药业、陕药集团签订协议,建立了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③引导食用菌、中蜂产业“另辟蹊径”,目前在打造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同时,还积极支持经营主体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农产品欧盟认证,有望获得出海“船票”。

(三)抓龙头典型示范,促带贫实效增强。着眼把贫困户更多更好的嵌入产业链条,全县突出订单收购、入股合作、入企务工、代管代养等带贫模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担当带贫社会责任,结合自身实际抓好探索示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双赢局面。一是培育了园区带动型典范。比如:支持科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金池院村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香菇园区+企业+移民安置点贫困户”模式,具体采用土地流转、入企务工、袋料托管、保底回收、入股分红五种方式共带动安置点贫困户49户,使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二是培育了跨产结合型典范,比如:支持长期经营酒楼的秦脉公司,在贫困村成立乌鸡养殖合作社作为原料供应基地,形成了“餐饮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目前公司共带动80余户贫困户,年收稳定“消化”农户乌鸡3万余只,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三是培育了流域辐射型典范,比如:支持山里人家蜂业公司在接官亭镇先后建立中蜂养殖基地8个,着重采取订单养殖、托管养殖带动农户,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共带动县内贫困户800余户,其中在林口村将95户贫困户全部都纳入了托管分红模式,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四是培育了电商牵手型典范。比如:由易岭电子商务精心推出电商扶贫“牵手计划”,与近300多户农户建立了协议合作关系、其中贫困户90多户,主要围绕热销土特产建立供货基地,实行以销签单、回收产品,每年销售帮扶对象农产品400万元以上。通过狠抓这几个类型带贫典范做好引领,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共生发展的积极性日益增强。目前,在全县直接带动贫困户达到5000余户以上,其中入股带动1300余户、户均分红1400元。

(四)抓科技培训服务,促发展能力增强。高度重视破解农户缺技术、产业“干不成”的突出难题,县上研究出台产业扶贫指导员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产业扶贫技术“110”指挥体系和产业扶贫指导员制度,着力整合农业、林业、科技等部分的专业技术力量,组建了由52名中级以上职称组成的县级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和15个科技小分队,在各村挂牌公示、分片包干,实现了技术服务“三转变三结合”。即:由技术培训向技术帮扶转变,实现技术培训与技术帮扶相结合;由洋专家向土专家转变,实现土专家与洋专家相结合;由课堂培训向现场实训转变,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平时专家团队按照技术“服务到村、指导到户”要求,按照技术培训计划和镇村动态需求,广泛开展脱贫产业技术大服务、大培训、大指导活动。目前已累计开展技术服务320余场次、19700余人次,其中贫困户17700余人次,涉及20余个产业类别、1万余户产业脱贫户。

(五)抓产权制度改革,促集体经济壮大。村一级“无资产、无收入”,造成村级自治“无米下锅”的现象在贫困县尤为突出。对此,县上抓紧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深入研究,出台了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为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规范指导。近两年来,通过全面盘活村级山林、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及时完成了全县15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工作。其中,用好脱贫政策下拨财政涉农资金2890万元,着力对全县95个重点贫困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了注资支持。在此基础上,积极在县内筛选略阳乌鸡、中药材、食用菌、蚕桑等发展势头较好的经营主体,推进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固定资产、土地和资金入股等方式进行合作,并将获得的股权收益在脱贫攻坚期内优先向贫困户分红,建立了“每户一股”的增收长效机制。目前,全县有6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取得经营性收益共计209.75万元,其中为贫困户分红54.1万元,其余用于公益岗位、小型公益事业、落实奖励补助等。全县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使普遍的“空壳村”问题实现一举清零。(作者单位陕西省略阳县脱贫办)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