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紧咬“两不愁三保障”不放松 ——杭州与恩施携手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时间:2019-12-01 23:47:31来源:恩施日报作者:汪书宇 胡建亮

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志,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

自2016年底东西部扶贫协作让杭州与恩施结缘以来,两地共同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立足“恩施所需、杭州所能”,深化学校、医院结对帮扶,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补齐民生短板等,打响了一场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歼灭战。

仅2019年,杭州市就投入帮扶资金3.8亿元,其中近三分之一用于解决恩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补齐硬件短板培育医疗队伍  让百姓病有所依

10月14日,杭州市桐庐县卫健局支援巴东医疗服务队再次来到巴东县,开展医疗帮扶工作。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第一党支部党员、心内科医师朱利燕用休息时间,参加巴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义诊队伍开展的义诊活动。

恩施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州因病致贫人员达到8.5万人。脱贫攻坚,健康扶贫首当其冲。杭恩两地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重中之重,深入开展医疗扶贫协作,大力培育当地医疗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基层医院医疗诊治水平。

“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杭州市政府投入500万元实施“智慧医疗工程”。截至11月中旬,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会诊中心已接到病理诊断申请196例,已下达诊断报告96例,极大地方便基层群众就医。

“今后就在这里看病,医院条件好,离家又近!”随着建始县业州镇卫生院血液透析室的成立,当地居民终于告别了看病难、看病远的难题。去年起,杭州市滨江区结对建始,通过资金支持、人才培训与社会援助“三位一体”提升建始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今年,杭州市投入2200余万元,建设乡镇(村)卫生室、养老院等18所。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采购8部救护车、多部数字DR设备、血液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仪、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杭州丁香园“基层医生赋能计划”落户建始,向建始捐助课程产品与平台服务,总价值不低于290万元。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2018年5月9日,杭州市卫生计生委首批选派54名医疗、卫生信息化专家,赴恩施州开展医疗技术支援、信息化建设指导。截至目前,已派出医生162人次赴恩施帮助“除病根、拔穷根”。

在前不久召开的2019年中国胸痛中心大会上,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胸痛中心正式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这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结对共建的结果。杭州临安区支持鹤峰县中心医院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杭州萧山区中医院院长全仁夫到利川市民族中医院为患者开展多节段OLIF手术,填补全州脊柱外科领域技术空白;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在建始首次开展“经闪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在咸丰完成当地首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在杭州市师范大学周雪华教授帮助下,发起“聪慧行动”公益项目落户恩施,计划3年内投入1000万元,为恩施州100名18岁以下的贫困听障儿童进行免费人工耳蜗移植手术,目前已实施手术10余例……一个个对口帮扶项目扎根大山,一项项医疗技术落地,极大地补齐了恩施医疗设施硬件短板。

先进的医疗技术,不仅为患者减轻病痛,更开阔了基层医护人员的眼界。截至目前,杭州已有61家医院结对帮扶恩施州78家医院,帮助恩施开展乡村医生培训、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培训、临床业务技能培训和临床重点学科创建培训2000余人次,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正在形成。 

政府、学校、企业组团帮扶  让孩子学有所成

每周五上午9点半,来自美国的外教HeatherG准时出现在屏幕中,给鹤峰县实验小学506班学生上一堂纯正的英语课。外教在西半球,学生在东半球,通过一张互联网,学生和外教“面对面”进行英文交流。在杭州援派教师刘珂羽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VIPKID外教公益课堂中来。杭州市捐建鹤峰县“全域智慧教育项目”价值260万元的远程通信设备,鹤峰县42所学校与杭州上城区实现“学生同上一堂课、老师同步研修、名师同步培养、资源同步共享”。杭州与恩施携手共建“空中课堂”“神奇课堂”等远程共享教育项目,通过“互联网+教育”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形成“四点半学堂”“一米阳光公益课堂”“美央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等独具特色的教育帮扶品牌。

因为有爱,不再孤单。巴东县东瀼口阳光小学是恩施州唯一集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公益性民办教育机构,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占八成以上。其中,近半数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四成为低保户和单亲家庭孩子,另外还有残障儿童19名。杭州市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投入300万元,建成留守儿童公寓,内设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室、亲情视频室、资料档案室、假日游戏室、假日影视厅、音乐室、展示大厅等功能室。杭州市动员侨商协会、云集公司、浙金中心等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价值50万元的运动器械、音乐教室、电脑、书籍、书包、御寒用品等,改善学生的学习、住宿条件。

今年初,杭恩两地开展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活动,131所杭州学校结对帮扶恩施州128所学校,涉及2032名教师,开展“一对一”帮扶264次;开展网络协同教研线上38次、线下89次,现场送教支教86次,教师参与学习研讨4522人次,学生交流上课222次,惠及36632名学生。

杭恩两地采取市州、区县、学校三级联动配合模式,即杭州市教育局与州教育局组织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两地市州机关幼儿园和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结对;杭州市各区教育局与恩施州各县市教育局组织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对;各结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围绕所需所能,灵活自主开展活动。

不仅如此,杭州市还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力量,踊跃投身教育扶贫事业。11月3日,建始县长梁镇桂花小学迎来远方的贵客——杭州市滨江区委统战部及滨江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的企业家们,他们为桂花小学送来捐赠款80万元,用于新建综合楼。浙江杰立建设集团投入300万元,以“交钥匙工程”方式,建设恩施市刘家河小学,破解农村儿童就近上学难题。

像这样的爱心之举,在杭恩之间并不少见。杭州爱心企业为恩施州7所中小学捐赠九阳希望厨房设备,总价值62.504万元;对利川市1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新生实施帮扶,每生5000元;为来凤县大河镇中心小学捐赠课外书籍3万余册,捐助资金1万元……今年以来,杭州各类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对恩施州给予大量援助帮扶,捐款捐物8700余万元,主要用于解决教育等“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真金白银”打造民生工程  提高贫困群众福祉

在咸丰县坪坝营镇,一座承载着杭州余杭区和咸丰县人民深厚友谊的杭恩坪坝营水库,正如火如荼加紧建设。

杭恩坪坝营水库总投资近3000万元,余杭区投入帮扶资金800万元。作为今年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项目,该水库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坪坝营镇杨洞片区22个行政村、2.62万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无独有偶。日前,在利川市建南镇箭竹溪小学,随着净水设备安装完成,白花花的自来水喷涌而出,900多名师生欢呼雀跃。这要归功于杭州萧山区“雪中送炭”。

去年,利川市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摸底调查,全市26.01万农村人口饮水存在不安全因素,26所农村学校存在饮用水钙质过重、细菌超标、水质浑浊等问题。

萧山区各界筹集爱心帮扶资金70万元,于8月初正式启动饮水工程。截至目前,26所学校净水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并投用,受益师生11071人。

为破解住房安全难题,杭州市还投入727万元用于利川市贫困户危房改造,惠及全市6380余名贫困人口。

杭州市先后投入5300余万元,用于解决恩施州农村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和乡村道路建设,极大缓解了群众饮水难、出行难、住房难等问题,为当地打造了“留得下”的民生工程。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东西协作    
资讯播报

紧咬“两不愁三保障”不放松 ——杭州与恩施携手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时间:2019-12-01 23:47:31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汪书宇 胡建亮

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志,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

自2016年底东西部扶贫协作让杭州与恩施结缘以来,两地共同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立足“恩施所需、杭州所能”,深化学校、医院结对帮扶,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补齐民生短板等,打响了一场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歼灭战。

仅2019年,杭州市就投入帮扶资金3.8亿元,其中近三分之一用于解决恩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补齐硬件短板培育医疗队伍  让百姓病有所依

10月14日,杭州市桐庐县卫健局支援巴东医疗服务队再次来到巴东县,开展医疗帮扶工作。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第一党支部党员、心内科医师朱利燕用休息时间,参加巴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义诊队伍开展的义诊活动。

恩施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州因病致贫人员达到8.5万人。脱贫攻坚,健康扶贫首当其冲。杭恩两地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重中之重,深入开展医疗扶贫协作,大力培育当地医疗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基层医院医疗诊治水平。

“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杭州市政府投入500万元实施“智慧医疗工程”。截至11月中旬,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会诊中心已接到病理诊断申请196例,已下达诊断报告96例,极大地方便基层群众就医。

“今后就在这里看病,医院条件好,离家又近!”随着建始县业州镇卫生院血液透析室的成立,当地居民终于告别了看病难、看病远的难题。去年起,杭州市滨江区结对建始,通过资金支持、人才培训与社会援助“三位一体”提升建始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今年,杭州市投入2200余万元,建设乡镇(村)卫生室、养老院等18所。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采购8部救护车、多部数字DR设备、血液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仪、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杭州丁香园“基层医生赋能计划”落户建始,向建始捐助课程产品与平台服务,总价值不低于290万元。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2018年5月9日,杭州市卫生计生委首批选派54名医疗、卫生信息化专家,赴恩施州开展医疗技术支援、信息化建设指导。截至目前,已派出医生162人次赴恩施帮助“除病根、拔穷根”。

在前不久召开的2019年中国胸痛中心大会上,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胸痛中心正式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这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结对共建的结果。杭州临安区支持鹤峰县中心医院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杭州萧山区中医院院长全仁夫到利川市民族中医院为患者开展多节段OLIF手术,填补全州脊柱外科领域技术空白;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在建始首次开展“经闪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在咸丰完成当地首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在杭州市师范大学周雪华教授帮助下,发起“聪慧行动”公益项目落户恩施,计划3年内投入1000万元,为恩施州100名18岁以下的贫困听障儿童进行免费人工耳蜗移植手术,目前已实施手术10余例……一个个对口帮扶项目扎根大山,一项项医疗技术落地,极大地补齐了恩施医疗设施硬件短板。

先进的医疗技术,不仅为患者减轻病痛,更开阔了基层医护人员的眼界。截至目前,杭州已有61家医院结对帮扶恩施州78家医院,帮助恩施开展乡村医生培训、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培训、临床业务技能培训和临床重点学科创建培训2000余人次,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正在形成。 

政府、学校、企业组团帮扶  让孩子学有所成

每周五上午9点半,来自美国的外教HeatherG准时出现在屏幕中,给鹤峰县实验小学506班学生上一堂纯正的英语课。外教在西半球,学生在东半球,通过一张互联网,学生和外教“面对面”进行英文交流。在杭州援派教师刘珂羽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VIPKID外教公益课堂中来。杭州市捐建鹤峰县“全域智慧教育项目”价值260万元的远程通信设备,鹤峰县42所学校与杭州上城区实现“学生同上一堂课、老师同步研修、名师同步培养、资源同步共享”。杭州与恩施携手共建“空中课堂”“神奇课堂”等远程共享教育项目,通过“互联网+教育”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形成“四点半学堂”“一米阳光公益课堂”“美央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等独具特色的教育帮扶品牌。

因为有爱,不再孤单。巴东县东瀼口阳光小学是恩施州唯一集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公益性民办教育机构,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占八成以上。其中,近半数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四成为低保户和单亲家庭孩子,另外还有残障儿童19名。杭州市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投入300万元,建成留守儿童公寓,内设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室、亲情视频室、资料档案室、假日游戏室、假日影视厅、音乐室、展示大厅等功能室。杭州市动员侨商协会、云集公司、浙金中心等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价值50万元的运动器械、音乐教室、电脑、书籍、书包、御寒用品等,改善学生的学习、住宿条件。

今年初,杭恩两地开展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活动,131所杭州学校结对帮扶恩施州128所学校,涉及2032名教师,开展“一对一”帮扶264次;开展网络协同教研线上38次、线下89次,现场送教支教86次,教师参与学习研讨4522人次,学生交流上课222次,惠及36632名学生。

杭恩两地采取市州、区县、学校三级联动配合模式,即杭州市教育局与州教育局组织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两地市州机关幼儿园和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结对;杭州市各区教育局与恩施州各县市教育局组织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对;各结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围绕所需所能,灵活自主开展活动。

不仅如此,杭州市还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力量,踊跃投身教育扶贫事业。11月3日,建始县长梁镇桂花小学迎来远方的贵客——杭州市滨江区委统战部及滨江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的企业家们,他们为桂花小学送来捐赠款80万元,用于新建综合楼。浙江杰立建设集团投入300万元,以“交钥匙工程”方式,建设恩施市刘家河小学,破解农村儿童就近上学难题。

像这样的爱心之举,在杭恩之间并不少见。杭州爱心企业为恩施州7所中小学捐赠九阳希望厨房设备,总价值62.504万元;对利川市1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新生实施帮扶,每生5000元;为来凤县大河镇中心小学捐赠课外书籍3万余册,捐助资金1万元……今年以来,杭州各类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对恩施州给予大量援助帮扶,捐款捐物8700余万元,主要用于解决教育等“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真金白银”打造民生工程  提高贫困群众福祉

在咸丰县坪坝营镇,一座承载着杭州余杭区和咸丰县人民深厚友谊的杭恩坪坝营水库,正如火如荼加紧建设。

杭恩坪坝营水库总投资近3000万元,余杭区投入帮扶资金800万元。作为今年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项目,该水库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坪坝营镇杨洞片区22个行政村、2.62万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无独有偶。日前,在利川市建南镇箭竹溪小学,随着净水设备安装完成,白花花的自来水喷涌而出,900多名师生欢呼雀跃。这要归功于杭州萧山区“雪中送炭”。

去年,利川市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摸底调查,全市26.01万农村人口饮水存在不安全因素,26所农村学校存在饮用水钙质过重、细菌超标、水质浑浊等问题。

萧山区各界筹集爱心帮扶资金70万元,于8月初正式启动饮水工程。截至目前,26所学校净水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并投用,受益师生11071人。

为破解住房安全难题,杭州市还投入727万元用于利川市贫困户危房改造,惠及全市6380余名贫困人口。

杭州市先后投入5300余万元,用于解决恩施州农村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和乡村道路建设,极大缓解了群众饮水难、出行难、住房难等问题,为当地打造了“留得下”的民生工程。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