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安徽五河县: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五色”产业扶贫

时间:2019-12-24 11:46:45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焦洋

安徽省五河县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种养结合”原则,谋划完善项目储备,调整产业扶贫结构,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今年以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532万元、实施产业项目91个,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4515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红色产业。依托现有现代农业合作社,深度打造产销一体利益最大化的运营机制。其中朱顶镇陈台村的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红泡椒、有机菠菜等高效经济作物1800亩,支持贫困户承包蔬菜种植大棚15个,每个大棚年收益1.5万元左右。同时,通过脱贫攻坚项目库谋划,利用贫困村集体土地建设1间辣椒深加工厂房和1座冷藏库,用于生产、储存泡椒、辣椒酱等二次产业商品,已引进剁椒深加工设备1套,可日收购加工辣椒10吨左右,带动贫困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大力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利用吸纳务工、订单生产、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渔、粮渔双赢”。目前,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4.3万亩,亩均产值达1万余元,累计吸纳贫困户就业2000余人,人均年增收1500余元。

金色产业。依托县内粮油农业龙头企业,引导贫困户发展优质水稻,通过订单收购方式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支持沟东村发挥3000多亩梨园优势,借助电商平台,线上销售黄金梨逾50万斤,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建成50个光伏电站,全部完成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设备级运行数据接入试点工作;完善光伏收益分配方案,通过设置公益岗位、折股量化分红等方式,实现70%以上光伏收益直接用于贫困户增收。1至10月,50个光伏电站累计发电收益295.98万元,带动171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200余元。对稻草、麦秆、苇叶等集中收储再利用,结合村级扶贫车间建设,组织贫困户和闲散富余劳动力在家编制扫帚、草绳等草编产品,统一组织销售,实现环境整治和脱贫致富两不误。目前,全县有扫帚等草编生产加工厂17家、草绳编织机100余台,年产值10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月均增收1200余元。

绿色产业。建成蔬菜扶贫产业基地近1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基地超5000亩,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市场”等销售模式带动15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其中贫困户户均收益超2000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支持标准化草坪基地建设发展。其中,头铺镇安淮村草坪基地流转土地680余亩,年均可供应优质草坪90余万平方,带动20余贫困户增收脱贫。引导贫困户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等规模化经营。其中,浍南镇朱袁村建成特色经济林基地面积700余亩,带动9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白色产业。支持龙头企业扩大奶业加工,鼓励拥有4万头奶牛、日产鲜奶600吨的奶业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不断拓展全产业链条,实现“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产品加工”一体化发展。其中,配套的草业公司流转土地10万亩,建成优质苜蓿种植基地,带动5个贫困村、161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建成年产4万吨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项目、朱顶镇食用菌种植扶贫基地、新集镇贫困户自建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等各类双孢菇生产基地。其中,新集镇依托专业菌业公司,整合扶贫资金、村级发展资金362万元集中连片发展双孢菇食用菌种植,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解决40余人就业难题。

黑色产业。其中,大新镇黑木耳种植扶贫基地项目吸纳贫困劳动力500余人次,助力12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增加村集体资产收入约15万元。鼓励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集中流转土地,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去年以来,吸引100余家现代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流转土地13万多亩,土地分红总收入9750余万元、吸纳贫困户400余人就业。其中,申集镇大雁养殖专业合作社场地占地总面积260亩、河面700亩,年育雏7至8万只,通过“公司+基地+养殖户+销售”集团化模式,在全国128个点联合销售,带动120多户群众增收。(作者单位:五河县扶贫开发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标签地方声音    
部委省市

安徽五河县: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五色”产业扶贫

时间:2019-12-24 11:46:45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焦洋

安徽省五河县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种养结合”原则,谋划完善项目储备,调整产业扶贫结构,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今年以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532万元、实施产业项目91个,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4515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红色产业。依托现有现代农业合作社,深度打造产销一体利益最大化的运营机制。其中朱顶镇陈台村的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红泡椒、有机菠菜等高效经济作物1800亩,支持贫困户承包蔬菜种植大棚15个,每个大棚年收益1.5万元左右。同时,通过脱贫攻坚项目库谋划,利用贫困村集体土地建设1间辣椒深加工厂房和1座冷藏库,用于生产、储存泡椒、辣椒酱等二次产业商品,已引进剁椒深加工设备1套,可日收购加工辣椒10吨左右,带动贫困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大力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利用吸纳务工、订单生产、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渔、粮渔双赢”。目前,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4.3万亩,亩均产值达1万余元,累计吸纳贫困户就业2000余人,人均年增收1500余元。

金色产业。依托县内粮油农业龙头企业,引导贫困户发展优质水稻,通过订单收购方式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支持沟东村发挥3000多亩梨园优势,借助电商平台,线上销售黄金梨逾50万斤,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建成50个光伏电站,全部完成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设备级运行数据接入试点工作;完善光伏收益分配方案,通过设置公益岗位、折股量化分红等方式,实现70%以上光伏收益直接用于贫困户增收。1至10月,50个光伏电站累计发电收益295.98万元,带动171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200余元。对稻草、麦秆、苇叶等集中收储再利用,结合村级扶贫车间建设,组织贫困户和闲散富余劳动力在家编制扫帚、草绳等草编产品,统一组织销售,实现环境整治和脱贫致富两不误。目前,全县有扫帚等草编生产加工厂17家、草绳编织机100余台,年产值10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月均增收1200余元。

绿色产业。建成蔬菜扶贫产业基地近1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基地超5000亩,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市场”等销售模式带动15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其中贫困户户均收益超2000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支持标准化草坪基地建设发展。其中,头铺镇安淮村草坪基地流转土地680余亩,年均可供应优质草坪90余万平方,带动20余贫困户增收脱贫。引导贫困户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等规模化经营。其中,浍南镇朱袁村建成特色经济林基地面积700余亩,带动9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白色产业。支持龙头企业扩大奶业加工,鼓励拥有4万头奶牛、日产鲜奶600吨的奶业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不断拓展全产业链条,实现“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产品加工”一体化发展。其中,配套的草业公司流转土地10万亩,建成优质苜蓿种植基地,带动5个贫困村、161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建成年产4万吨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项目、朱顶镇食用菌种植扶贫基地、新集镇贫困户自建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等各类双孢菇生产基地。其中,新集镇依托专业菌业公司,整合扶贫资金、村级发展资金362万元集中连片发展双孢菇食用菌种植,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解决40余人就业难题。

黑色产业。其中,大新镇黑木耳种植扶贫基地项目吸纳贫困劳动力500余人次,助力12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增加村集体资产收入约15万元。鼓励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集中流转土地,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去年以来,吸引100余家现代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流转土地13万多亩,土地分红总收入9750余万元、吸纳贫困户400余人就业。其中,申集镇大雁养殖专业合作社场地占地总面积260亩、河面700亩,年育雏7至8万只,通过“公司+基地+养殖户+销售”集团化模式,在全国128个点联合销售,带动120多户群众增收。(作者单位:五河县扶贫开发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