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联三带建三园”:助推产业脱贫

时间:2019-12-31 16:43:2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本刊记者 周艳

甘肃陇西县柯寨镇以“决战2019实现整体脱贫、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按照“突出党建引领、创新扶贫模式、打造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创新“三联三带建三园”产业脱贫模式,激活抓党建促脱贫的新动能,着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进程,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蜕变”之路。

“三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坚持党组织建设和产业发展融合推进,党员先锋模范和群众内力激发同步发展,建立党委政府联企业、企业支部联党员、党员能人联农户的“三联”模式,有效发挥党建引领发展和凝聚合力作用。

党委政府联企业。按照党领民办的原则,以镇党委为引领,组织引导全镇69家合作社成立柯寨镇富民产业联合社,并设立党总支部,集聚发展合力,建成集中经营、抱团发展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并在陇西正昌农副产品购销合作社、柯寨有机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陇西县盛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8个带动能力强、作用发挥好的合作社设立党支部,充分发挥镇党委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决策规划、组织协调、督促落实作用。

企业支部联党员。以企业支部为阵地,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以技术服务为重点,以帮扶带动为抓手,创建技术服务、示范试验、生产互助、经营销售4个党小组,真正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党员能人联农户。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推行“1213”党员帮带模式(1名支委委员帮带2名党员,1名党员帮带3名贫困户),按照“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方式,在实施党员责任区帮带、党员先行承包带动、党员能人结对帮带等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项目带动、产业带动、劳务带动作用发挥,先后把全镇171户联系户培养成率先脱贫示范户、产业发展示范户。

“三带”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柯寨镇按照党支部引领、实体带动的理念,按照“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大融合扶贫思路,建立企业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三带”方式,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收入”的产业扶贫格局。

企业带合作社。镇党委紧贴优势产业实际,发挥纽带作用强化龙头企业和当地合作社的利益联结,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吸纳当地弱小合作社加入镇富民产业联合社,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采用“五统一分一保”管理运营模式,发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综合协调作用,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中单打独斗、品质不一的现状,解决了部分合作社有产品无市场、有市场无产品以及发展融资难题。

合作社带基地。以订单农业为抓手,发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协调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产业种类和数量,并通过田间车间、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打造“向盛金银花”“艳阳天辣椒”“鲁班山马铃薯”等柯寨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基地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合作社的繁荣局面。

基地带农户。以“围绕一个基地,推广一批技术、带动一批农户”为重点,采用“政府帮扶、基地引领、农户分红”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建立种植、养殖基地,流转或托管贫困户土地,支持贫困户贷资入股或土地入股,优先雇用贫困户在基地务工,使农户获得土地流转租金、经营收入分红、劳务报酬等多重收入,真正带动农户融入大产业中来,真正同基地形成利益共同体,确保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稳定增收。

“三园”提升示范带动水平

柯寨镇按照产业布局、优势互补、协同配套原则,立足自身产业实际,在与县域产业发展的对接融合中找准位置,按照镇“双千六百”(建成2个1000亩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基地,建成300亩金银花种植及200亩黄芪育苗基地、100亩“光伏+”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300亩党参种植基地、300亩黄芩种植基地、500亩马铃薯原原种种植基地、300亩黄芩种植基地)产业布局,整合现有资源,全力打造脱贫致富奔小康创业园、示范园、托管园三个产业园区,通过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

自建自管建成创业园。针对当地崖坪村外出务工人员少、群众积极性高,且灌溉交通便利、距离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近的区位优势,通过流转土地、补贴农资、田间建设等措施,全力打造800亩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创业园,为当地经济发展培育新的产业支撑。

示范试验建成示范园。针对当地张家湾和刘家掌村中药材种植基础好、群众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因连茬种植导致病虫害严重、品质下降的问题,由镇党委联系甘肃农业大学、省市农科院以及县农技中心,开展“新技术先学、新品种先试、新设施先用”行动。引进新品种,推广地膜露头栽植技术,示范试验生物菌、保水剂、连茬剂,建成占地1000 亩的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园,中药材有效成分明显提高,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代管服务建成托管园。针对当地鲁班山村外出务工人员多、耕地面积大,部分土地撂荒的实际,镇党委联合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进裕兴农牧公司流转土地500亩,创建马铃薯原种扩繁脱贫奔康托管园。同时,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113万元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入股企业,按“流转+固定+收益分红”模式分配收益,亩均可实现1800元纯收入,在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三联三带建三园”:助推产业脱贫

时间:2019-12-31 16:43:2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本刊记者 周艳

甘肃陇西县柯寨镇以“决战2019实现整体脱贫、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按照“突出党建引领、创新扶贫模式、打造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创新“三联三带建三园”产业脱贫模式,激活抓党建促脱贫的新动能,着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进程,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蜕变”之路。

“三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坚持党组织建设和产业发展融合推进,党员先锋模范和群众内力激发同步发展,建立党委政府联企业、企业支部联党员、党员能人联农户的“三联”模式,有效发挥党建引领发展和凝聚合力作用。

党委政府联企业。按照党领民办的原则,以镇党委为引领,组织引导全镇69家合作社成立柯寨镇富民产业联合社,并设立党总支部,集聚发展合力,建成集中经营、抱团发展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并在陇西正昌农副产品购销合作社、柯寨有机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陇西县盛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8个带动能力强、作用发挥好的合作社设立党支部,充分发挥镇党委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决策规划、组织协调、督促落实作用。

企业支部联党员。以企业支部为阵地,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以技术服务为重点,以帮扶带动为抓手,创建技术服务、示范试验、生产互助、经营销售4个党小组,真正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党员能人联农户。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推行“1213”党员帮带模式(1名支委委员帮带2名党员,1名党员帮带3名贫困户),按照“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方式,在实施党员责任区帮带、党员先行承包带动、党员能人结对帮带等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项目带动、产业带动、劳务带动作用发挥,先后把全镇171户联系户培养成率先脱贫示范户、产业发展示范户。

“三带”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柯寨镇按照党支部引领、实体带动的理念,按照“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大融合扶贫思路,建立企业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三带”方式,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收入”的产业扶贫格局。

企业带合作社。镇党委紧贴优势产业实际,发挥纽带作用强化龙头企业和当地合作社的利益联结,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吸纳当地弱小合作社加入镇富民产业联合社,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采用“五统一分一保”管理运营模式,发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综合协调作用,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中单打独斗、品质不一的现状,解决了部分合作社有产品无市场、有市场无产品以及发展融资难题。

合作社带基地。以订单农业为抓手,发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协调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产业种类和数量,并通过田间车间、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打造“向盛金银花”“艳阳天辣椒”“鲁班山马铃薯”等柯寨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基地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合作社的繁荣局面。

基地带农户。以“围绕一个基地,推广一批技术、带动一批农户”为重点,采用“政府帮扶、基地引领、农户分红”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建立种植、养殖基地,流转或托管贫困户土地,支持贫困户贷资入股或土地入股,优先雇用贫困户在基地务工,使农户获得土地流转租金、经营收入分红、劳务报酬等多重收入,真正带动农户融入大产业中来,真正同基地形成利益共同体,确保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稳定增收。

“三园”提升示范带动水平

柯寨镇按照产业布局、优势互补、协同配套原则,立足自身产业实际,在与县域产业发展的对接融合中找准位置,按照镇“双千六百”(建成2个1000亩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基地,建成300亩金银花种植及200亩黄芪育苗基地、100亩“光伏+”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300亩党参种植基地、300亩黄芩种植基地、500亩马铃薯原原种种植基地、300亩黄芩种植基地)产业布局,整合现有资源,全力打造脱贫致富奔小康创业园、示范园、托管园三个产业园区,通过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

自建自管建成创业园。针对当地崖坪村外出务工人员少、群众积极性高,且灌溉交通便利、距离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近的区位优势,通过流转土地、补贴农资、田间建设等措施,全力打造800亩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创业园,为当地经济发展培育新的产业支撑。

示范试验建成示范园。针对当地张家湾和刘家掌村中药材种植基础好、群众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因连茬种植导致病虫害严重、品质下降的问题,由镇党委联系甘肃农业大学、省市农科院以及县农技中心,开展“新技术先学、新品种先试、新设施先用”行动。引进新品种,推广地膜露头栽植技术,示范试验生物菌、保水剂、连茬剂,建成占地1000 亩的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园,中药材有效成分明显提高,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代管服务建成托管园。针对当地鲁班山村外出务工人员多、耕地面积大,部分土地撂荒的实际,镇党委联合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进裕兴农牧公司流转土地500亩,创建马铃薯原种扩繁脱贫奔康托管园。同时,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113万元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入股企业,按“流转+固定+收益分红”模式分配收益,亩均可实现1800元纯收入,在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