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扶贫大棚、光伏发电……天桥这个贫困村上演“变形记”

时间:2020-01-23 22:54:3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林忠礼 单蕴菁 苑文飒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255.jpg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林忠礼带领记者在天桥区桑梓店街道进行新春走基层采访。宋立鹏 摄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308.jpg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林忠礼带领记者在天桥区桑梓店街道进行新春走基层采访。宋立鹏 摄

腊月二十七,桑梓店街道彭家村家家户户正忙着蒸包子。这是村里过年的习俗,寓意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过去只能在大席上见到的食物,如今早已成了家常菜品。

地处桑梓店街道东北部的彭家村,现有村民133户,416人。过去,这是个典型的以农业种植为主的贫困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产业单一,村集体收益几乎为零。伴随着一条条扶贫路的延伸,一个个扶贫项目的开展,四年时间,彭家村由“靠天吃饭”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脱贫攻坚的“优等生”,村集体收益达到每年10万元,村民们期盼的好日子成了真。

村民打工不出村 “晒着太阳”来增收

驱车来到彭家村,4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在田间地头格外显眼。这是2017年彭家村村委会筹集61万元建成的产业扶贫大棚,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和红心火龙果。

记者走进火龙果种植大棚,看到长势旺盛的茎蔓攀附在支撑架上,几个未成熟的火龙果挂在枝头。在这里打工的吴志新说,4个大棚建成后,每年收益3万元,并且解决了本村及邻村劳动力滞留的问题。“这里离家近,干的是熟悉的农活,每天能挣80元,比在外打工舒心多了。”他告诉记者,“打工不出村”已成为周围几个村子的常态。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321.jpg

  火龙果种植大棚内,长势旺盛的茎蔓攀附在支撑架上。宋立鹏 摄

在彭家村,还有一处被村民戏称“晒着太阳”就能挣钱的地方,是2017年引进的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有效盘活了3亩8分闲置土地,还让村集体收益翻了好几番。

“原来这里种粮食收成一般,建上发电板以后,地都利用起来了,一年发电7、8万度,国家还额外给2万9的电费补贴,去年村里单这个项目的收益就有8万5,真想不到还有这种下力少、挣钱多的好事。”项目公益岗负责人孙有亮说。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330.jpg

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有效盘活了3亩8分闲置土地,还让村集体收益翻了好几番。宋立鹏 摄

2016年底,彭家村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借势扶贫大棚及光伏发电项目,彭家村增收11.5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000-4000元,真正实现了“脱贫不返贫”。

贫困户有了扶贫专岗 入不敷出变吃穿不愁

“自从村里建了扶贫大棚和光伏发电站,每年我们家都能收到6000多元的分红,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好了!”76岁的于学祯是彭家村唯一的贫困户,现在,她的脸上再也不见愁容。

于学祯家里有5口人,她和儿媳妇身患残疾,2个孩子正在上学,唯一的劳动力是正值青壮年的儿子。“家里有10亩地要种,他只能农闲时去市区打零工。”

土地收成不好,有时候只能收1季。除去种植成本,1年的收入不到2万,远不够5口人的支出。于学祯回忆道:“5年前,连孙女上大学的学费都交不起。”

就在一家人为学费发愁时,村委会的扶贫政策解了“燃眉之急”,教育补贴抵扣了孙女的学费。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347.jpg

  2019年,借势扶贫大棚及光伏发电项目,彭家村增收11.5万元。宋立鹏 摄

自此,于学祯家生活上的“担子”被街道和村委会挑了起来。她掰着手指头跟记者算起领到的补贴:每月残疾补助共600元,去年还新增了生活及护理补贴;除了孙女,孙子从小学开始每年领取800元的补贴,还有帮扶企业每年额外资助3000元;再加上扶贫大棚和光伏发电站项目分红、医疗保险、孝善扶贫……算着算着,她笑笑说:“领的钱我都算不清了。”

针对于学祯家的特殊情况,村委会特设了2个扶贫专岗,每个岗位每月工资400元。“平常就是给村委会擦擦桌子,扫扫这个小院,还有修剪院门口的绿化带。这活不累,还能锻炼身体,我干得也开心。”于学祯说。

村书记搞村建温暖民心 彭家村上演“变形记”

正在记者与于学祯交谈时,彭天强推门进了屋。他问道:“过年蒸包子面够不够?不够再给你送。”于学祯连忙摆手,说:“前几天发的那袋50斤的面,够我这老太太吃一年了!”说罢,于学祯转头向记者解释道:“上星期彭书记给村里的老人和贫困户送了油和面,我们这个书记可好了,给村里干了不少事,村里人都很感谢他。”

于学祯口中的“好书记”彭天强,2016年任职彭家村党支部书记。彼时看到村子里“出门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景象,他决心大干一番。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404.jpg

  大变样的村容村貌让村民看到了变化,也夯实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宋立鹏 摄

“村里都是土路,坑坑洼洼不好走”“平时没有活动场所”“晚上路太黑,出门不安全”……在了解了一圈村民需求后,彭天强带领村党支部多方衔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逐一击破难题。

2016年,彭家村村委会筹集60余万元铺设水泥路3200平米,排水管道500米;2017年筹集10万元用于建设广场和主干道绿化,健身器材、路灯安装及村内绿化建设也在同年内完成;2016年和2018年,先后2次修建村内公厕,2019年再次提升改造。

路宽敞了,路灯亮了,“三大堆”不见了,有地方活动了,外墙被宣传画填满了……大变样的村容村貌让村民看到了变化,也夯实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

彭天强“乘胜追击”,通过基层党建发动群众,开展宣讲政策、环境整治、结对帮扶等思想培训会,强化脱贫意识,转变群众思想。

在腊月二十三村里举办的春节联欢会上,彭天强又向村民承诺了几件小事:修缮胡同里下水井的井口;村里主干道装上减速带;村委会承担小麦灌溉产生的的电费,为村民减负。他总是想着,“有点福利就让群众享受”。他也相信,新的一年,通过全村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彭家村的日子将会更上一层楼。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新春走基层    
资讯播报

扶贫大棚、光伏发电……天桥这个贫困村上演“变形记”

时间:2020-01-23 22:54:3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林忠礼 单蕴菁 苑文飒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255.jpg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林忠礼带领记者在天桥区桑梓店街道进行新春走基层采访。宋立鹏 摄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308.jpg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林忠礼带领记者在天桥区桑梓店街道进行新春走基层采访。宋立鹏 摄

腊月二十七,桑梓店街道彭家村家家户户正忙着蒸包子。这是村里过年的习俗,寓意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过去只能在大席上见到的食物,如今早已成了家常菜品。

地处桑梓店街道东北部的彭家村,现有村民133户,416人。过去,这是个典型的以农业种植为主的贫困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产业单一,村集体收益几乎为零。伴随着一条条扶贫路的延伸,一个个扶贫项目的开展,四年时间,彭家村由“靠天吃饭”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脱贫攻坚的“优等生”,村集体收益达到每年10万元,村民们期盼的好日子成了真。

村民打工不出村 “晒着太阳”来增收

驱车来到彭家村,4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在田间地头格外显眼。这是2017年彭家村村委会筹集61万元建成的产业扶贫大棚,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和红心火龙果。

记者走进火龙果种植大棚,看到长势旺盛的茎蔓攀附在支撑架上,几个未成熟的火龙果挂在枝头。在这里打工的吴志新说,4个大棚建成后,每年收益3万元,并且解决了本村及邻村劳动力滞留的问题。“这里离家近,干的是熟悉的农活,每天能挣80元,比在外打工舒心多了。”他告诉记者,“打工不出村”已成为周围几个村子的常态。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321.jpg

  火龙果种植大棚内,长势旺盛的茎蔓攀附在支撑架上。宋立鹏 摄

在彭家村,还有一处被村民戏称“晒着太阳”就能挣钱的地方,是2017年引进的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有效盘活了3亩8分闲置土地,还让村集体收益翻了好几番。

“原来这里种粮食收成一般,建上发电板以后,地都利用起来了,一年发电7、8万度,国家还额外给2万9的电费补贴,去年村里单这个项目的收益就有8万5,真想不到还有这种下力少、挣钱多的好事。”项目公益岗负责人孙有亮说。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330.jpg

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有效盘活了3亩8分闲置土地,还让村集体收益翻了好几番。宋立鹏 摄

2016年底,彭家村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借势扶贫大棚及光伏发电项目,彭家村增收11.5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000-4000元,真正实现了“脱贫不返贫”。

贫困户有了扶贫专岗 入不敷出变吃穿不愁

“自从村里建了扶贫大棚和光伏发电站,每年我们家都能收到6000多元的分红,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好了!”76岁的于学祯是彭家村唯一的贫困户,现在,她的脸上再也不见愁容。

于学祯家里有5口人,她和儿媳妇身患残疾,2个孩子正在上学,唯一的劳动力是正值青壮年的儿子。“家里有10亩地要种,他只能农闲时去市区打零工。”

土地收成不好,有时候只能收1季。除去种植成本,1年的收入不到2万,远不够5口人的支出。于学祯回忆道:“5年前,连孙女上大学的学费都交不起。”

就在一家人为学费发愁时,村委会的扶贫政策解了“燃眉之急”,教育补贴抵扣了孙女的学费。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347.jpg

  2019年,借势扶贫大棚及光伏发电项目,彭家村增收11.5万元。宋立鹏 摄

自此,于学祯家生活上的“担子”被街道和村委会挑了起来。她掰着手指头跟记者算起领到的补贴:每月残疾补助共600元,去年还新增了生活及护理补贴;除了孙女,孙子从小学开始每年领取800元的补贴,还有帮扶企业每年额外资助3000元;再加上扶贫大棚和光伏发电站项目分红、医疗保险、孝善扶贫……算着算着,她笑笑说:“领的钱我都算不清了。”

针对于学祯家的特殊情况,村委会特设了2个扶贫专岗,每个岗位每月工资400元。“平常就是给村委会擦擦桌子,扫扫这个小院,还有修剪院门口的绿化带。这活不累,还能锻炼身体,我干得也开心。”于学祯说。

村书记搞村建温暖民心 彭家村上演“变形记”

正在记者与于学祯交谈时,彭天强推门进了屋。他问道:“过年蒸包子面够不够?不够再给你送。”于学祯连忙摆手,说:“前几天发的那袋50斤的面,够我这老太太吃一年了!”说罢,于学祯转头向记者解释道:“上星期彭书记给村里的老人和贫困户送了油和面,我们这个书记可好了,给村里干了不少事,村里人都很感谢他。”

于学祯口中的“好书记”彭天强,2016年任职彭家村党支部书记。彼时看到村子里“出门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景象,他决心大干一番。

微信图片_20200123223404.jpg

  大变样的村容村貌让村民看到了变化,也夯实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宋立鹏 摄

“村里都是土路,坑坑洼洼不好走”“平时没有活动场所”“晚上路太黑,出门不安全”……在了解了一圈村民需求后,彭天强带领村党支部多方衔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逐一击破难题。

2016年,彭家村村委会筹集60余万元铺设水泥路3200平米,排水管道500米;2017年筹集10万元用于建设广场和主干道绿化,健身器材、路灯安装及村内绿化建设也在同年内完成;2016年和2018年,先后2次修建村内公厕,2019年再次提升改造。

路宽敞了,路灯亮了,“三大堆”不见了,有地方活动了,外墙被宣传画填满了……大变样的村容村貌让村民看到了变化,也夯实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

彭天强“乘胜追击”,通过基层党建发动群众,开展宣讲政策、环境整治、结对帮扶等思想培训会,强化脱贫意识,转变群众思想。

在腊月二十三村里举办的春节联欢会上,彭天强又向村民承诺了几件小事:修缮胡同里下水井的井口;村里主干道装上减速带;村委会承担小麦灌溉产生的的电费,为村民减负。他总是想着,“有点福利就让群众享受”。他也相信,新的一年,通过全村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彭家村的日子将会更上一层楼。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