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朱钦万:13年的坚守

时间:2020-03-16 11:11:15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文/周鹏程 图/刘朝明

QQ截图20200316113213.jpg

朱钦万深入巫山县抱龙镇洛阳村向村社干部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1

我对重庆市巫山是亲切的。

很早就读过不少关于巫山的诗歌,巫山云雨更是让人无限遐想。作家黄济人评价说,舒婷写活了一块石头,那是神女峰。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巫山高》把巫山神秘的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巫山高,高几许?我第一次去巫山是12年前,采访渝宜高速公路的建设者,当时,在库区热火朝天的建设中,渝宜高速公路穿过群山峻岭,承载数百万库区儿女的千年期盼。后来我创作的报告文学《巫山放歌》发表在《重庆日报》。

光阴荏苒,时隔12年后,我再次来到巫山。这次是和脱贫攻坚这个话题有关。

其实,也是慕名而来。

听说重庆扶贫系统有一位“奇人”,堪称扶贫豪杰,放弃“高官厚禄”,舍生忘死奋战在脱贫攻坚的前线。

“如果你要写巫山的扶贫干部,扶贫办主任朱钦万是典型,他完全可以代表巫山扶贫干部的形象,他真是穷人的贴心人。没架子,务实,是共产党培养的好干部。”在动车上,我巧遇一位巫山人,他从在重庆的儿子家里回巫山,我也从重庆坐动车到万州,后转乘大巴去巫山。

这位老乡姓陶,大约50岁左右,他说,他最早住在巫山县的庙堂乡,原庙堂乡号称“巫山西藏”,不仅土地贫瘠,房子是老土房,野猪成群,而且不通公路与电话,常年饱受肩挑背磨之苦。……10年前庙堂整个乡集体搬迁,负责搬迁工作的干部就是朱钦万,大家对他印象特别深刻。庙堂整乡搬迁开全国先河,真正使居住在高寒山区的贫困老百姓斩断穷根。这位老乡在搬迁安置点生活了11年,感觉像换了人间,与庙堂乡祖辈的生活完全是天囊之别。

“你去采访他嘛!”在万州北站,我们分道扬镳。

带着大有收获的感觉,我奔向巫山,内心不由自主的说了一句:

我一定要见到他!  

2

“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抬眼一看,只觉就一副中等身材,很平凡。 有刚也有柔,有勇也有谋。”这是一位记者2013年在一篇报道里刻画的朱钦万的形象。

时过境迁,一直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苦战的朱钦万,现在像个啥样?

国字脸,头发白,皮肤黝黑,地地道道的巫山话,这是朱钦万给我的第一印象。

开口并没有再说:“干我们这行就是与穷人打交道。”因为巫山早已经脱贫摘帽了。

朱钦万是2008年2月从县农办调到县扶贫办任副主任,分管生态扶贫搬迁。2009年任扶贫办主任至今。

一晃13年。

13年中,领导几次找他谈话,说他工作太辛苦、太卖命了,给他“升”一下,但是他回绝了领导的好意。因为他热爱上了扶贫工作,不能半途而废,他认为自己还可以继续给巫山的贫困户做点事情。

要说朱钦万的扶贫经历,就必须从庙堂乡说起。

因为他的名气就是在庙堂大搬迁中“搬”出来的,第一个辉煌业绩就是在那里书写的。

庙堂是个什么地方?很早以前我在一篇博文里了解到“重庆第一穷乡”就是巫山庙堂乡。当地的一个青年村官在博文里这样写道: 

巫山庙堂乡,与湖北神农架接壤,平均海拔1700米。村民大多在1000米至2400米的中高山上耕作。

庙堂几乎没有平地,大多耕地在半山,四肢并用才能爬上去。无法浇水、施肥,只能春天站在高坡“天女散花”播种,然后坐等秋天收成。

这里离县城165公里,1999年以前没有公路,出门只能步行。1991年,新园村村民吴祖香左脚被毒蛇咬伤,无法抬出山医治,丈夫杨元忠只好在赤脚医生陶忠敏指导下,用锯子硬生生锯断妻子的伤腿。

1999年,付出好几条生命代价,山民终于在悬崖上抠出一条不足2米宽的天路。这里闭塞,乡政府好几次接到通知,匆匆赶到县城开会,发现会已开了一个月。公路通了10年,死了上百人。一旦公路上出车祸,大家都不会问“死了多少人”,而是直接问“车上有多少人”?

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这是庙堂的真实写照。 微信截图_20200316113227.png这就是领导们牵肠挂肚的庙堂。

朱钦万负责庙堂的扶贫生态搬迁工作,他曾十几次去那里。搬迁前看到的一些情况让他触目惊心:

庙堂村的黄会宝,全家4口人。3个孩子睡在一个大筐里,盖树叶御寒;他本人用木头圈一个长方形的框,睡在框中,盖的是杂草,就这么过冬。

文庙村的曹学弟、袁孝英夫妇都已60多岁。儿子、媳妇病故后,他俩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抚养两个10多岁的孙子。上午9点过端出来的是头天晚饭剩下的半脸盆水煮洋芋。新园农民张国成,一家4口人,妻子是哑巴,12岁的儿子和10岁的女儿均已失学。全家住在一个高不到1.8米的草棚里……

生存环境十分糟糕:

庙堂面积82平方公里,岩石占总面积的80%以上,全乡4540亩耕地(全是旱地)就嵌在岩石缝里,90%的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不少坡地在60度以上,当地农民说:这些旱地,只要连续干旱7天,泥土就会顺坡哗哗往下流。

“穷乡庙堂!”不用动脑筋就可以这样总结。

现实无法改变,何必苦苦死守?没有退路,也别无选择——搬出大山!

朱钦万给全乡人民作搬迁动员工作。

搬!市上定了调的,县委拍了板的。

搬?说起容易,做起难,搬迁工作千头万绪。

再难,拼了命也得搬!朱钦万给老百姓表态,给县领导表态,给市领导表态。

怎么搬?往哪里搬?老百姓很关心。

搬迁方案出台后,乡政府搞了一个调查,99%的人愿意搬迁。但27名干部,嘴皮磨了两个月,却不见行动。朱钦万带着干部一户一户上门探虚实、作动员。

2008年5月,上面说不能往县城搬了,老百姓情绪陷入低谷。朱钦万再去发动,再掀高潮。

乌龙安置点建设,土地矛盾突出,老百姓阻拦不准动工!关键时刻,怎能“扯拐”!还是他跑到现场,顶“风头”,打“嘴仗”,蹲点解决……

他这一忙,直忙到2010年8月底——完成庙堂整乡搬迁,有着“重庆第一穷乡”称号的庙堂乡,从巫山的行政建制中永久消失。

庙堂人搬出大山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第一次触摸到生活的绚丽质感。

原来在庙堂开办小鸡孵化的吴应宝,搬迁到两坪乡仙桥集中安置点后,将小鸡孵化机器也搬到那里去,重新开了办一个新的小鸡孵化场,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并带动了周边更多的老百姓发家致富。

村民罗来才从小就在庙堂村7组生活。强壮精明的他虽然通过勤劳挣得了一幢砖瓦房,还种了2亩烤烟,养了几头肥壮的猪,但由于居住环境恶劣,多年来娶媳妇的梦一直没圆。搬迁到起阳村后,不久处上对象并结了婚。

搬迁后,庙堂人发家致富的梦想一天天变得真实起来。

随着庙堂人走出大山的脚步,曾经穷困潦倒的庙堂人也就和贫穷彻底告别了!

3

还是说搬迁的事。

这是朱钦万又一个大手笔。

2017年,巫山县扶贫办收到县人大提案,重点建议《关于建设邓家乡场镇集中安置点的建议》后,朱钦万决定亲自抓这个提议。

在他的统筹下,安置点问题解决,当地村容村貌得到改变。被安置户几乎没掏什么钱,就住进了两楼一底的小楼房,不仅交通方便了,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巫山,峡谷幽深、岩溶繁多,山地面积占全县的96%,1.2万户贫困户(占全县贫困户数的一半)生活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山区,土地贫瘠、生产落后、经济匮乏、生活极其艰难。

这样的脱贫难度,可想而知。怎么办?

易地扶贫搬迁自然成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到2018年8月,巫山脱贫摘帽时,全县累计搬迁11万余群众,实现了青山金山两相宜。

树挪死,人挪活。

只有挪了穷窝,才可能斩断穷根。

回想起几年前的状况,村民杨永田眉头紧锁。因为患病,他无法干重体力活,成了贫困户。少了他这个“顶梁柱”,全家在高山上仅仅靠传统种植、养殖业讨生活,日子举步维艰。

邓家土家族乡是一个典型的高山偏远乡镇。这里拥有巫山所有乡镇中的“4个最”:距县城最远(126公里)、海拔最高(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680米)、人口最少(4000余人)、场镇最小(一条独街不到400米)。“山上雾满坡,山高路陡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头,又缺吃来又缺喝”的民谣,是当地恶劣生存环境的真实体现。

杨永田不忍心看着家人过苦日子,誓要脱贫的他想了很多办法,但现实就摆在眼前——在海拔1550米的大山中,土地贫瘠,石多土少,就连下山赶场都要走一个小时。

要治穷根,就得搬迁下山,改变原有生产生活方式。朱钦万的苦口破心,让更多巫山人认识到了这一点。

2016年,杨永田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尽管知道政策优厚,但没有亲眼见到政策下来,他还是很忐忑:害怕自己凑不出建房的钱,害怕政策落下来,自己却享受不到。

他给朱钦万打电话咨询,朱钦万的话给了他“定心丸”吃。天遂人愿——当年,根据政府的统一规划,杨永田在伍绪村安置点花7万元建了新房,按照易地搬迁扶贫政策,他们一家得到了5.2万元的补助,加上原来的房子处于地灾点,还叠加享受到了涉煤地灾户补偿,因此他几乎没花什么钱就住进了新房。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不仅仅是要保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这对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巫山而言,势在必行。

朱钦万算过三笔账:

一是经济账。生活在深山边远地区的窎远户57863人,占巫山贫困人数的63.8%,在这些地方搞建设,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高,利用率低。以原庙堂乡为例,仅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就需投资2亿元以上,而当年实施整乡搬迁只投入了4000万元。

二是民生账。巫山绝大多数高寒边远山区仍处于典型的粮猪型二元产业结构,农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难度极大,而通过搬迁改进生产方式,扶持培育致富产业,配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子女读书、看病就医、文体服务等,可让贫困群众过上新生活。

三是生态账。巫山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区,境内4个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占巫山土地面积的51%,这些区域内有原住居民约6万人,频繁的人为活动对生态功能破坏较大,人兽争地矛盾突出。实施易地搬迁,可有效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筑牢三峡库区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功能完整。

朱钦万根据市里的指导意见和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结合巫山实际不断创新。在统筹资源方面,将搬迁与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建成集中安置点337个;在安置方式上,采取集中安置、插花安置、进城进镇安置等5种方式,充分遵照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在资金筹措上,以政府投入和银行融资为主,农户自筹为辅,有效化解了贫困户建房大额负债的难题,搬迁群众户均负债控制在1万元以内。

种种措施,让巫山搬出了“加速度”,创造了巫山经验。 

4

故事一:

巫山建平乡春晓村是市级贫困村。

但是这里有一个制高点就是望天坪,被人忽略了。这里对面就是县城,山顶县电视台转播塔尖的射灯,每晚都把明亮的灯光打到县城的上空;而且,它的脚下,就是长江。

1000米以上,土地瘠薄。如何让春晓村脱贫?

朱钦万决定亲自去探路。

他与转播塔下最穷的吴宝清套近乎,在他家里住了一天。白天在山上转悠,看山上,看地里;晚上在床上“散吹”,聊生计,聊脱贫……

交谈中,吴宝清讲了一件事:有一天,一帮城里人到望天坪耍,照完相肚子饿了,到他家里想买点吃的。可是吴宝清自己都愁没有吃的,哪有卖的?

朱钦万想没有道理端“金饭碗”,还讨饭吃!吴宝清的话突然激发了朱钦万的灵感:开发望天坪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

后来,由扶贫办牵头,旅游等部门配合开展的一系列培训在望天坪举行;很快,望天坪农房纳入全县首批风貌改造,室内添置了由扶贫资金资助购买的床铺及餐具等。

不到一年,望天坪度夏,住农家屋,吃农家饭,领田园风光……火了起来。

就靠办农家乐,春晓村有的农户脱贫致富了,原来打工外出的人又都回来了。

 

故事二:

有一年夏天,朱钦万冒着大雨到三溪乡考察扶贫工作。刚走到桂坪村,就听见一个农家传来凄惨的哭声。

怎么回事?他条件反射般地循声去看,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下了一夜的雨,河里涨水了,娃儿早上去河对面的学校上学被冲走……”一位村民擦着泪介绍。

“难道就没有一座过河桥?”朱钦万几乎是喊着问。

“没有。要是有桥过河那就积了天大的德哟。”村民说,就因为没桥可行,这几年被河水冲走了好几个涉水上学的娃娃了。

既然洪水无情,怎敢视而不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朱钦万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飞快地用笔记下了什么……

随后,他还了解到被三溪河阻隔的、只能蹚水的村民,多达好几十户。没有桥,危险就存在,悲剧就没完。

回城后,他“小题大做”,主持召开扶贫办领导班子成员会议,议定“戴帽”拨付几万元扶贫款,专门用于架设桂坪人行过河桥。

半年后,一个姓向的老百姓打来电话报喜:桥通了,感谢了!

 

故事三:

平河乡陶湾村姓陶的一村民,直接给朱钦万打来电话,反映当地吃水几十年来一直没得到解决,希望扶贫办出手为村民排忧解难。

接到电话,朱钦万心情十分沉重。两天后,他亲自奔赴现场调查研究,发现该村并不差蓄水池,而是缺少水源。水池经过日晒夜露不能蓄水。

怎么办?朱钦万同当地村干部与村民坐下来,耐心商讨解决办法。

村民告诉他,在竹贤乡石沟村找到了一股自然水源,可里程长达20多公里,而且跨乡,难度不言而喻。看到一双双焦灼与期盼的眼神,朱钦万现场拍板:就是拼了命也要把水引过来。于是,他四处奔波,多方协调,到取水点察看,给农户作工作,一个大胆的方案形成了。

筹集资金60多万元,整修蓄水池、在悬崖壁岩上架管道,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2012年11月28日,将相距20多公里以外的水引到了陶湾村。看到白哗哗的自来水,村民一片欢腾,有的甚至激动得掉下眼泪。

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人们称为的“神水”已被村民饮用,当地村民自发地要送锦旗,朱钦万谢绝了。 QQ截图20200316113245.jpg朱钦万在巫山县建平乡望天坪指导乡村旅游发展

故事四:

2019年3月,巫山官渡镇大塘村。

一行人在村里走来走去,不时挥手指指这里,指指那里......曾经的贫困村,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了,但是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在脱贫的基础上,寻找致富之道?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镇、村干部。

“大家看,这里有山有水,风景好。春赏花,秋采果,四季垂钓……处处隐藏着乡村旅游商机。”

“发展乡村旅游好!”

“我们先给你们支持90万元作为前期启动资金。”

现场拍板的人就是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

他这样一表态,给陪同调研的村干部极大的惊喜和信心。

如何“扶上马,再送一程”?

朱钦万说到做到,很快90万扶贫资金到位,村里有序规划,一个美丽的田园风光村落悄然突显.....

2019年11月, 朱钦万再到大塘村调研,发现这里大变了!

土罐、石磨、瓦盆、石板路、粗麻绳……成为装饰乡村的美景。好一派幽静舒适的环境,林间小道花果飘香。乡村成了旅游公园,乡间道路、农家小屋,处处都是景观。

发展旅游需要资金。朱钦万再次表态,给大塘村追加扶贫资金150万元!

    至此,大塘村投入扶贫资金24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500万元,顷力打造乡村旅游。一年时间,效果明显,成为巫山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一个缩影。

......

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我们能发现什么呢?

有人说,他这个扶贫办主任什么都管——哪个村没水吃了,他要管;哪个乡没有桥过河,他要管;哪个村小上课没桌椅板凳了,他也要管。

“连过河、吃水、上学都成问题,还谈什么脱贫致富!”对此,朱钦万一点不含糊。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管好这些事,朱钦万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坚守13年!

还在继续坚守!

巫山县扶贫办在朱钦万的带领下,荣获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连续5年获得市级扶贫业务考核一等奖。2014年,朱钦万荣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2018年巫山县接受国家检查,成功脱贫摘帽。 

5

13年不变,一直进出那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在扶贫路上,朱钦万熬白了头发,为啥?

13年不变,每一天清晨,扶贫办的第一盏灯是他打开。

13年不变,每一次单位加班,办公楼里都有他的身影。

2018年6月16日,距离国检还有两天。

朱钦万已经连续几天没有休息。躺在办公室正想“眯”一下,马上有几件重要的工作要处理。突然手机响了,是家里打来的电话。

“老朱,快回来,母亲病得严重!”

“你们先把她送进医院,我处理完事情就过来。”

他也想马上去医院,但是还有一大堆的公务需要紧急处理,他只好十分内疚给家人回复,叫兄弟姊妹照顾。

可是那不是一会儿就过去得了的,那一次,直到深夜他才忙完工作。他赶到医院时,80多岁的母亲已经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谁都知道,在县扶贫办,朱钦万坚持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找医生坚持在办公室边输液边工作。在“国检”和考核期间,两次带病坚守在第一线,几次晕倒在楼梯间,直到检查组离开,才到医院住院手术治疗。

这就是朱钦万,一个近似工作狂的扶贫干部。

近几年,他常常应邀到市委党校、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县委党校、县委中心学习组讲解脱贫攻坚相关理论和业务知识。

但他最爱讲的是,一个共产党的扶贫干部心里必须装着老百姓的生活冷暖。

用心、用情、用力、尽责,这8个字或许是他13年扶贫路上呕心沥血的深度浓缩。

在县扶贫办食堂吃过午饭,为了不过多打扰他,我们握手道别。

从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巫山农村进一步变化的希望。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扶贫人物    

朱钦万:13年的坚守

时间:2020-03-16 11:11:15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文/周鹏程 图/刘朝明

QQ截图20200316113213.jpg

朱钦万深入巫山县抱龙镇洛阳村向村社干部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1

我对重庆市巫山是亲切的。

很早就读过不少关于巫山的诗歌,巫山云雨更是让人无限遐想。作家黄济人评价说,舒婷写活了一块石头,那是神女峰。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巫山高》把巫山神秘的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巫山高,高几许?我第一次去巫山是12年前,采访渝宜高速公路的建设者,当时,在库区热火朝天的建设中,渝宜高速公路穿过群山峻岭,承载数百万库区儿女的千年期盼。后来我创作的报告文学《巫山放歌》发表在《重庆日报》。

光阴荏苒,时隔12年后,我再次来到巫山。这次是和脱贫攻坚这个话题有关。

其实,也是慕名而来。

听说重庆扶贫系统有一位“奇人”,堪称扶贫豪杰,放弃“高官厚禄”,舍生忘死奋战在脱贫攻坚的前线。

“如果你要写巫山的扶贫干部,扶贫办主任朱钦万是典型,他完全可以代表巫山扶贫干部的形象,他真是穷人的贴心人。没架子,务实,是共产党培养的好干部。”在动车上,我巧遇一位巫山人,他从在重庆的儿子家里回巫山,我也从重庆坐动车到万州,后转乘大巴去巫山。

这位老乡姓陶,大约50岁左右,他说,他最早住在巫山县的庙堂乡,原庙堂乡号称“巫山西藏”,不仅土地贫瘠,房子是老土房,野猪成群,而且不通公路与电话,常年饱受肩挑背磨之苦。……10年前庙堂整个乡集体搬迁,负责搬迁工作的干部就是朱钦万,大家对他印象特别深刻。庙堂整乡搬迁开全国先河,真正使居住在高寒山区的贫困老百姓斩断穷根。这位老乡在搬迁安置点生活了11年,感觉像换了人间,与庙堂乡祖辈的生活完全是天囊之别。

“你去采访他嘛!”在万州北站,我们分道扬镳。

带着大有收获的感觉,我奔向巫山,内心不由自主的说了一句:

我一定要见到他!  

2

“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抬眼一看,只觉就一副中等身材,很平凡。 有刚也有柔,有勇也有谋。”这是一位记者2013年在一篇报道里刻画的朱钦万的形象。

时过境迁,一直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苦战的朱钦万,现在像个啥样?

国字脸,头发白,皮肤黝黑,地地道道的巫山话,这是朱钦万给我的第一印象。

开口并没有再说:“干我们这行就是与穷人打交道。”因为巫山早已经脱贫摘帽了。

朱钦万是2008年2月从县农办调到县扶贫办任副主任,分管生态扶贫搬迁。2009年任扶贫办主任至今。

一晃13年。

13年中,领导几次找他谈话,说他工作太辛苦、太卖命了,给他“升”一下,但是他回绝了领导的好意。因为他热爱上了扶贫工作,不能半途而废,他认为自己还可以继续给巫山的贫困户做点事情。

要说朱钦万的扶贫经历,就必须从庙堂乡说起。

因为他的名气就是在庙堂大搬迁中“搬”出来的,第一个辉煌业绩就是在那里书写的。

庙堂是个什么地方?很早以前我在一篇博文里了解到“重庆第一穷乡”就是巫山庙堂乡。当地的一个青年村官在博文里这样写道: 

巫山庙堂乡,与湖北神农架接壤,平均海拔1700米。村民大多在1000米至2400米的中高山上耕作。

庙堂几乎没有平地,大多耕地在半山,四肢并用才能爬上去。无法浇水、施肥,只能春天站在高坡“天女散花”播种,然后坐等秋天收成。

这里离县城165公里,1999年以前没有公路,出门只能步行。1991年,新园村村民吴祖香左脚被毒蛇咬伤,无法抬出山医治,丈夫杨元忠只好在赤脚医生陶忠敏指导下,用锯子硬生生锯断妻子的伤腿。

1999年,付出好几条生命代价,山民终于在悬崖上抠出一条不足2米宽的天路。这里闭塞,乡政府好几次接到通知,匆匆赶到县城开会,发现会已开了一个月。公路通了10年,死了上百人。一旦公路上出车祸,大家都不会问“死了多少人”,而是直接问“车上有多少人”?

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这是庙堂的真实写照。 微信截图_20200316113227.png这就是领导们牵肠挂肚的庙堂。

朱钦万负责庙堂的扶贫生态搬迁工作,他曾十几次去那里。搬迁前看到的一些情况让他触目惊心:

庙堂村的黄会宝,全家4口人。3个孩子睡在一个大筐里,盖树叶御寒;他本人用木头圈一个长方形的框,睡在框中,盖的是杂草,就这么过冬。

文庙村的曹学弟、袁孝英夫妇都已60多岁。儿子、媳妇病故后,他俩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抚养两个10多岁的孙子。上午9点过端出来的是头天晚饭剩下的半脸盆水煮洋芋。新园农民张国成,一家4口人,妻子是哑巴,12岁的儿子和10岁的女儿均已失学。全家住在一个高不到1.8米的草棚里……

生存环境十分糟糕:

庙堂面积82平方公里,岩石占总面积的80%以上,全乡4540亩耕地(全是旱地)就嵌在岩石缝里,90%的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不少坡地在60度以上,当地农民说:这些旱地,只要连续干旱7天,泥土就会顺坡哗哗往下流。

“穷乡庙堂!”不用动脑筋就可以这样总结。

现实无法改变,何必苦苦死守?没有退路,也别无选择——搬出大山!

朱钦万给全乡人民作搬迁动员工作。

搬!市上定了调的,县委拍了板的。

搬?说起容易,做起难,搬迁工作千头万绪。

再难,拼了命也得搬!朱钦万给老百姓表态,给县领导表态,给市领导表态。

怎么搬?往哪里搬?老百姓很关心。

搬迁方案出台后,乡政府搞了一个调查,99%的人愿意搬迁。但27名干部,嘴皮磨了两个月,却不见行动。朱钦万带着干部一户一户上门探虚实、作动员。

2008年5月,上面说不能往县城搬了,老百姓情绪陷入低谷。朱钦万再去发动,再掀高潮。

乌龙安置点建设,土地矛盾突出,老百姓阻拦不准动工!关键时刻,怎能“扯拐”!还是他跑到现场,顶“风头”,打“嘴仗”,蹲点解决……

他这一忙,直忙到2010年8月底——完成庙堂整乡搬迁,有着“重庆第一穷乡”称号的庙堂乡,从巫山的行政建制中永久消失。

庙堂人搬出大山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第一次触摸到生活的绚丽质感。

原来在庙堂开办小鸡孵化的吴应宝,搬迁到两坪乡仙桥集中安置点后,将小鸡孵化机器也搬到那里去,重新开了办一个新的小鸡孵化场,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并带动了周边更多的老百姓发家致富。

村民罗来才从小就在庙堂村7组生活。强壮精明的他虽然通过勤劳挣得了一幢砖瓦房,还种了2亩烤烟,养了几头肥壮的猪,但由于居住环境恶劣,多年来娶媳妇的梦一直没圆。搬迁到起阳村后,不久处上对象并结了婚。

搬迁后,庙堂人发家致富的梦想一天天变得真实起来。

随着庙堂人走出大山的脚步,曾经穷困潦倒的庙堂人也就和贫穷彻底告别了!

3

还是说搬迁的事。

这是朱钦万又一个大手笔。

2017年,巫山县扶贫办收到县人大提案,重点建议《关于建设邓家乡场镇集中安置点的建议》后,朱钦万决定亲自抓这个提议。

在他的统筹下,安置点问题解决,当地村容村貌得到改变。被安置户几乎没掏什么钱,就住进了两楼一底的小楼房,不仅交通方便了,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巫山,峡谷幽深、岩溶繁多,山地面积占全县的96%,1.2万户贫困户(占全县贫困户数的一半)生活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山区,土地贫瘠、生产落后、经济匮乏、生活极其艰难。

这样的脱贫难度,可想而知。怎么办?

易地扶贫搬迁自然成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到2018年8月,巫山脱贫摘帽时,全县累计搬迁11万余群众,实现了青山金山两相宜。

树挪死,人挪活。

只有挪了穷窝,才可能斩断穷根。

回想起几年前的状况,村民杨永田眉头紧锁。因为患病,他无法干重体力活,成了贫困户。少了他这个“顶梁柱”,全家在高山上仅仅靠传统种植、养殖业讨生活,日子举步维艰。

邓家土家族乡是一个典型的高山偏远乡镇。这里拥有巫山所有乡镇中的“4个最”:距县城最远(126公里)、海拔最高(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680米)、人口最少(4000余人)、场镇最小(一条独街不到400米)。“山上雾满坡,山高路陡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头,又缺吃来又缺喝”的民谣,是当地恶劣生存环境的真实体现。

杨永田不忍心看着家人过苦日子,誓要脱贫的他想了很多办法,但现实就摆在眼前——在海拔1550米的大山中,土地贫瘠,石多土少,就连下山赶场都要走一个小时。

要治穷根,就得搬迁下山,改变原有生产生活方式。朱钦万的苦口破心,让更多巫山人认识到了这一点。

2016年,杨永田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尽管知道政策优厚,但没有亲眼见到政策下来,他还是很忐忑:害怕自己凑不出建房的钱,害怕政策落下来,自己却享受不到。

他给朱钦万打电话咨询,朱钦万的话给了他“定心丸”吃。天遂人愿——当年,根据政府的统一规划,杨永田在伍绪村安置点花7万元建了新房,按照易地搬迁扶贫政策,他们一家得到了5.2万元的补助,加上原来的房子处于地灾点,还叠加享受到了涉煤地灾户补偿,因此他几乎没花什么钱就住进了新房。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不仅仅是要保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这对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巫山而言,势在必行。

朱钦万算过三笔账:

一是经济账。生活在深山边远地区的窎远户57863人,占巫山贫困人数的63.8%,在这些地方搞建设,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高,利用率低。以原庙堂乡为例,仅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就需投资2亿元以上,而当年实施整乡搬迁只投入了4000万元。

二是民生账。巫山绝大多数高寒边远山区仍处于典型的粮猪型二元产业结构,农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难度极大,而通过搬迁改进生产方式,扶持培育致富产业,配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子女读书、看病就医、文体服务等,可让贫困群众过上新生活。

三是生态账。巫山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区,境内4个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占巫山土地面积的51%,这些区域内有原住居民约6万人,频繁的人为活动对生态功能破坏较大,人兽争地矛盾突出。实施易地搬迁,可有效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筑牢三峡库区生态屏障,维护生态功能完整。

朱钦万根据市里的指导意见和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结合巫山实际不断创新。在统筹资源方面,将搬迁与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建成集中安置点337个;在安置方式上,采取集中安置、插花安置、进城进镇安置等5种方式,充分遵照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在资金筹措上,以政府投入和银行融资为主,农户自筹为辅,有效化解了贫困户建房大额负债的难题,搬迁群众户均负债控制在1万元以内。

种种措施,让巫山搬出了“加速度”,创造了巫山经验。 

4

故事一:

巫山建平乡春晓村是市级贫困村。

但是这里有一个制高点就是望天坪,被人忽略了。这里对面就是县城,山顶县电视台转播塔尖的射灯,每晚都把明亮的灯光打到县城的上空;而且,它的脚下,就是长江。

1000米以上,土地瘠薄。如何让春晓村脱贫?

朱钦万决定亲自去探路。

他与转播塔下最穷的吴宝清套近乎,在他家里住了一天。白天在山上转悠,看山上,看地里;晚上在床上“散吹”,聊生计,聊脱贫……

交谈中,吴宝清讲了一件事:有一天,一帮城里人到望天坪耍,照完相肚子饿了,到他家里想买点吃的。可是吴宝清自己都愁没有吃的,哪有卖的?

朱钦万想没有道理端“金饭碗”,还讨饭吃!吴宝清的话突然激发了朱钦万的灵感:开发望天坪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

后来,由扶贫办牵头,旅游等部门配合开展的一系列培训在望天坪举行;很快,望天坪农房纳入全县首批风貌改造,室内添置了由扶贫资金资助购买的床铺及餐具等。

不到一年,望天坪度夏,住农家屋,吃农家饭,领田园风光……火了起来。

就靠办农家乐,春晓村有的农户脱贫致富了,原来打工外出的人又都回来了。

 

故事二:

有一年夏天,朱钦万冒着大雨到三溪乡考察扶贫工作。刚走到桂坪村,就听见一个农家传来凄惨的哭声。

怎么回事?他条件反射般地循声去看,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下了一夜的雨,河里涨水了,娃儿早上去河对面的学校上学被冲走……”一位村民擦着泪介绍。

“难道就没有一座过河桥?”朱钦万几乎是喊着问。

“没有。要是有桥过河那就积了天大的德哟。”村民说,就因为没桥可行,这几年被河水冲走了好几个涉水上学的娃娃了。

既然洪水无情,怎敢视而不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朱钦万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飞快地用笔记下了什么……

随后,他还了解到被三溪河阻隔的、只能蹚水的村民,多达好几十户。没有桥,危险就存在,悲剧就没完。

回城后,他“小题大做”,主持召开扶贫办领导班子成员会议,议定“戴帽”拨付几万元扶贫款,专门用于架设桂坪人行过河桥。

半年后,一个姓向的老百姓打来电话报喜:桥通了,感谢了!

 

故事三:

平河乡陶湾村姓陶的一村民,直接给朱钦万打来电话,反映当地吃水几十年来一直没得到解决,希望扶贫办出手为村民排忧解难。

接到电话,朱钦万心情十分沉重。两天后,他亲自奔赴现场调查研究,发现该村并不差蓄水池,而是缺少水源。水池经过日晒夜露不能蓄水。

怎么办?朱钦万同当地村干部与村民坐下来,耐心商讨解决办法。

村民告诉他,在竹贤乡石沟村找到了一股自然水源,可里程长达20多公里,而且跨乡,难度不言而喻。看到一双双焦灼与期盼的眼神,朱钦万现场拍板:就是拼了命也要把水引过来。于是,他四处奔波,多方协调,到取水点察看,给农户作工作,一个大胆的方案形成了。

筹集资金60多万元,整修蓄水池、在悬崖壁岩上架管道,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2012年11月28日,将相距20多公里以外的水引到了陶湾村。看到白哗哗的自来水,村民一片欢腾,有的甚至激动得掉下眼泪。

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人们称为的“神水”已被村民饮用,当地村民自发地要送锦旗,朱钦万谢绝了。 QQ截图20200316113245.jpg朱钦万在巫山县建平乡望天坪指导乡村旅游发展

故事四:

2019年3月,巫山官渡镇大塘村。

一行人在村里走来走去,不时挥手指指这里,指指那里......曾经的贫困村,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了,但是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在脱贫的基础上,寻找致富之道?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镇、村干部。

“大家看,这里有山有水,风景好。春赏花,秋采果,四季垂钓……处处隐藏着乡村旅游商机。”

“发展乡村旅游好!”

“我们先给你们支持90万元作为前期启动资金。”

现场拍板的人就是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

他这样一表态,给陪同调研的村干部极大的惊喜和信心。

如何“扶上马,再送一程”?

朱钦万说到做到,很快90万扶贫资金到位,村里有序规划,一个美丽的田园风光村落悄然突显.....

2019年11月, 朱钦万再到大塘村调研,发现这里大变了!

土罐、石磨、瓦盆、石板路、粗麻绳……成为装饰乡村的美景。好一派幽静舒适的环境,林间小道花果飘香。乡村成了旅游公园,乡间道路、农家小屋,处处都是景观。

发展旅游需要资金。朱钦万再次表态,给大塘村追加扶贫资金150万元!

    至此,大塘村投入扶贫资金24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500万元,顷力打造乡村旅游。一年时间,效果明显,成为巫山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一个缩影。

......

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我们能发现什么呢?

有人说,他这个扶贫办主任什么都管——哪个村没水吃了,他要管;哪个乡没有桥过河,他要管;哪个村小上课没桌椅板凳了,他也要管。

“连过河、吃水、上学都成问题,还谈什么脱贫致富!”对此,朱钦万一点不含糊。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管好这些事,朱钦万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坚守13年!

还在继续坚守!

巫山县扶贫办在朱钦万的带领下,荣获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连续5年获得市级扶贫业务考核一等奖。2014年,朱钦万荣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2018年巫山县接受国家检查,成功脱贫摘帽。 

5

13年不变,一直进出那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在扶贫路上,朱钦万熬白了头发,为啥?

13年不变,每一天清晨,扶贫办的第一盏灯是他打开。

13年不变,每一次单位加班,办公楼里都有他的身影。

2018年6月16日,距离国检还有两天。

朱钦万已经连续几天没有休息。躺在办公室正想“眯”一下,马上有几件重要的工作要处理。突然手机响了,是家里打来的电话。

“老朱,快回来,母亲病得严重!”

“你们先把她送进医院,我处理完事情就过来。”

他也想马上去医院,但是还有一大堆的公务需要紧急处理,他只好十分内疚给家人回复,叫兄弟姊妹照顾。

可是那不是一会儿就过去得了的,那一次,直到深夜他才忙完工作。他赶到医院时,80多岁的母亲已经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谁都知道,在县扶贫办,朱钦万坚持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找医生坚持在办公室边输液边工作。在“国检”和考核期间,两次带病坚守在第一线,几次晕倒在楼梯间,直到检查组离开,才到医院住院手术治疗。

这就是朱钦万,一个近似工作狂的扶贫干部。

近几年,他常常应邀到市委党校、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县委党校、县委中心学习组讲解脱贫攻坚相关理论和业务知识。

但他最爱讲的是,一个共产党的扶贫干部心里必须装着老百姓的生活冷暖。

用心、用情、用力、尽责,这8个字或许是他13年扶贫路上呕心沥血的深度浓缩。

在县扶贫办食堂吃过午饭,为了不过多打扰他,我们握手道别。

从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巫山农村进一步变化的希望。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