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挥基层组织带动作用 激发贫困户自身动力 ——记宁夏辽坡村通过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成效

时间:2020-06-09 22:26:26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精准扶贫对于一个缺水、贫瘠、干旱的地区而言,如何去发现和挖掘资源优势,是给予扶贫人的一种思考,也是给予贫困人口的一种命题,宁夏海原县三河镇辽坡村实施的精准产业扶贫之路,却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深思。

辽坡村位于宁夏海原县东南部,距离海原县城52公里,距离固原原州区42公里,隶属于海原县三河镇管辖。全村人口1325户5325人,全村有耕地8500亩,其中扬黄罐区水浇地4566亩,是一个典型的西部传统村落。2014年该村全村常驻人口977户4552人,当年的贫困人口194户985人,贫困发生率为21.6%,全村尚未形成清晰的产业发展格局,群众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外出务工,农业产值匮乏。当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320元。重点贫困村的帽子犹如一座泰山压在全村百姓头顶,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命题,待去破解。

2014年以来,借助国家新一轮产业扶贫政策,辽坡村围绕全村“一特两主三辅”的产业发展布局,在贫困村中率先抓住产业扶贫发展道路,硬生生走出来一条精准扶贫的路子。全村从2014年开始借助“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发展以高端肉牛养殖的产业,全村形成了高端肉牛养殖示范村,2019年底人均收入达到8775元,未脱贫人口下降到10户51人,形成了养殖、种植、劳务创收以及道路交通输运的四大产业发展格局。全村人口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一个昔日重点贫困村一跃发展成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典型村。梳理起五年来的经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带领和激发群众的自身动力,使得产业发展走出一条耐人可歌可赞的路子。

解决贫困问题关键点在于人,而解决人的问题重要在于思想。传统的种植、养殖模式和等靠要的思想是制约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2016年3月,新一轮扶贫干部进行调整,时任中卫市海兴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副局长马百宝同志受组织委派,被派往辽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与三河镇两名干部,一同组成三人扶贫工作队进驻辽坡村进行驻村帮扶。入村的第一天,驻村第一书记首先跑遍了全村所有党员的家,登门拜访,逐一请教和求教,听取党员对于全村发展的建议和意见。通过为期半个月调查研究,新的驻村工作队确定了发展思路:从改变思想观念开始,紧盯辽坡村实际,大力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这对于很多的贫困群众而言,一时难以理解,传统的扶贫模式已经让群众习惯了发钱发物,怎么到了这支扶贫队变成了发展产业?带着疑问,好多人纷纷找到第一书记问个明白,驻村的第一项工作就从解释思路和宣传政策开始了。当时的辽坡村人们总能看见第一书记带领一些党员和村干部挨家挨户的进出,与群众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盘地而坐面对面、轻松愉悦的交谈,谈笑,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的“五个精准”、“六个一批”以及“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结合辽坡实际细致耐心的解释,经过一遍遍的宣传和解释,群众逐步认可了驻村工作队的发展思路。在与群众广泛接触后,群众从疑虑变成认可,同时也担心驻村第一书记干个一年半载就走了,制定的发展规划如何得到长期的坚持执行?为了消除群众再次出现的顾虑,在党员和村组干部大会上,驻村第一书记带头表态:脱贫攻坚不结束、全村有一户有一人未脱贫新来的驻村工作队绝对不走,辽坡村未来的发展新的驻村工作队不仅要见证更要参与。会议当场响起来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起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马百宝明白了作为党员的职责和担当将于辽坡村未来几年结下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五个年头,直到今天依然与辽坡村百姓一道奋战脱贫攻坚一线。

辽坡村老党员杨志莲发现,新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对于党员作用的发挥特别重视,鼓励党员进行全村范围内的产业发展布局和扶贫政策的宣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通过带领村组干部、党员进行反复学习体会,并结合学习成果,与全村党员、村组干部进行产业发展方面的谋划和计划,制定出了全村2016-2020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特两主三辅”的产业发展格局,明确了全村生态高端肉牛养殖的特色产业,高产养养殖和玉米种植(青储)两项主要产业,劳务创收、交通运输、妇女手工加工的三项辅助产业。在明确了各项发展布局以后,通过对村组干部、党员的多层次和角度的培训,统一了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通过广泛深入宣传,群众对主动产业扶贫产业发展的思想呼声越来越高、党员对于带领群众发展的意愿越来越重视。全村54名党员,其中有自身发展能力和潜力的有12名,党员首先响应,率先垂范建起来养殖大棚进行高端肉牛的养殖,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带动,群众看到了党员身上发生的改变,纷纷来到村部,找到驻村第一书记要求进行养殖产业,可喜的局面到来了,通过一名党员带动10户建档立卡户,2017年初全村120户建档立卡户信心满满的投入到肉牛养殖队伍中,后来逐步有建档立卡户主动加入,2019年底全村养殖户从原来不足100户发展到了590户,全村肉牛存栏从不足500头发展到了4500头,百姓的钱袋子因为养牛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从思想概念的引领改变,到党员带动典型贫困户,再到整体带动,辽坡村村民将吃苦耐劳的秉性发挥到了极致,硬生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致富的路子。

脱贫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至关重要。2010年底华润集团定点帮扶海原县。2012年华润正式进驻海原,制定了以产业发展扶贫为核心的基础母牛银行造血扶贫模式,给辽坡村发展高端肉牛养殖带来了机遇和希望。哪一年辽坡的百姓中相互传送的一句话是:“中央的企业过来给大家发牛来了,养牛的日子有奔头了”,华润通过“赊销投母”和“基地收犊”方式运行,针对每头价值1万元的基础母牛,华润提供6000元的赊销款,政府提供2000元帮扶资金,农户只需自筹2000元,就可以领回一头优质基础母牛。这样每个农户只用花4000元到10000元认养2-5头基础母牛,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小型的家庭农场,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同时农户饲养基础母牛1年后即可产下牛犊,产下的母牛犊,农户会留存养育,用以扩大规模;产下的公牛犊将作为肉牛,在农户家散养育肥10-12个月后,再由华润回购至肉牛养殖基地,抵顶农户每头6000元的赊销款。华润将回购的肉牛在基地集中加速育肥后统一对外销售,收回来赊销款将继续扶持更多的农户开办家庭农场。通过几年的发展看出,华润创立的输血扶贫模式,逐步得到政府、社会和贫困群众的认可,在海原大地开始开花结果,以辽坡村为例从2013年开始,全村赊销华润基础母牛累计达到566头,整体带动了全村建档立卡户产业的发展。通过基础母牛发展,全村养殖户从最初的户均不足3头规模逐步发展壮大成10-20头,养殖输入较以前成倍增长,普遍达到3-5万元,最高达到10万元以上。而今,华润6万头高端肉牛全产业链精深加工基地落户海兴开发区,未来三年将形成高端肉牛精细化分割加工、牛生物制药、国家储备肉等全产业链,将实现年产值13亿元,创税6500万元,可带动1200人在相关产业就业,带动海原县以及固原、同心等周边市县群众牛羊养殖积极性,推动牛羊养殖、精深加工、商贸物流等行业快速发展,助推海原脱贫攻坚。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纪实综述    
资讯播报

发挥基层组织带动作用 激发贫困户自身动力 ——记宁夏辽坡村通过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成效

时间:2020-06-09 22:26:26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精准扶贫对于一个缺水、贫瘠、干旱的地区而言,如何去发现和挖掘资源优势,是给予扶贫人的一种思考,也是给予贫困人口的一种命题,宁夏海原县三河镇辽坡村实施的精准产业扶贫之路,却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深思。

辽坡村位于宁夏海原县东南部,距离海原县城52公里,距离固原原州区42公里,隶属于海原县三河镇管辖。全村人口1325户5325人,全村有耕地8500亩,其中扬黄罐区水浇地4566亩,是一个典型的西部传统村落。2014年该村全村常驻人口977户4552人,当年的贫困人口194户985人,贫困发生率为21.6%,全村尚未形成清晰的产业发展格局,群众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外出务工,农业产值匮乏。当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320元。重点贫困村的帽子犹如一座泰山压在全村百姓头顶,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命题,待去破解。

2014年以来,借助国家新一轮产业扶贫政策,辽坡村围绕全村“一特两主三辅”的产业发展布局,在贫困村中率先抓住产业扶贫发展道路,硬生生走出来一条精准扶贫的路子。全村从2014年开始借助“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发展以高端肉牛养殖的产业,全村形成了高端肉牛养殖示范村,2019年底人均收入达到8775元,未脱贫人口下降到10户51人,形成了养殖、种植、劳务创收以及道路交通输运的四大产业发展格局。全村人口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一个昔日重点贫困村一跃发展成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典型村。梳理起五年来的经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带领和激发群众的自身动力,使得产业发展走出一条耐人可歌可赞的路子。

解决贫困问题关键点在于人,而解决人的问题重要在于思想。传统的种植、养殖模式和等靠要的思想是制约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2016年3月,新一轮扶贫干部进行调整,时任中卫市海兴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副局长马百宝同志受组织委派,被派往辽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与三河镇两名干部,一同组成三人扶贫工作队进驻辽坡村进行驻村帮扶。入村的第一天,驻村第一书记首先跑遍了全村所有党员的家,登门拜访,逐一请教和求教,听取党员对于全村发展的建议和意见。通过为期半个月调查研究,新的驻村工作队确定了发展思路:从改变思想观念开始,紧盯辽坡村实际,大力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这对于很多的贫困群众而言,一时难以理解,传统的扶贫模式已经让群众习惯了发钱发物,怎么到了这支扶贫队变成了发展产业?带着疑问,好多人纷纷找到第一书记问个明白,驻村的第一项工作就从解释思路和宣传政策开始了。当时的辽坡村人们总能看见第一书记带领一些党员和村干部挨家挨户的进出,与群众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盘地而坐面对面、轻松愉悦的交谈,谈笑,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的“五个精准”、“六个一批”以及“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结合辽坡实际细致耐心的解释,经过一遍遍的宣传和解释,群众逐步认可了驻村工作队的发展思路。在与群众广泛接触后,群众从疑虑变成认可,同时也担心驻村第一书记干个一年半载就走了,制定的发展规划如何得到长期的坚持执行?为了消除群众再次出现的顾虑,在党员和村组干部大会上,驻村第一书记带头表态:脱贫攻坚不结束、全村有一户有一人未脱贫新来的驻村工作队绝对不走,辽坡村未来的发展新的驻村工作队不仅要见证更要参与。会议当场响起来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起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马百宝明白了作为党员的职责和担当将于辽坡村未来几年结下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五个年头,直到今天依然与辽坡村百姓一道奋战脱贫攻坚一线。

辽坡村老党员杨志莲发现,新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对于党员作用的发挥特别重视,鼓励党员进行全村范围内的产业发展布局和扶贫政策的宣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通过带领村组干部、党员进行反复学习体会,并结合学习成果,与全村党员、村组干部进行产业发展方面的谋划和计划,制定出了全村2016-2020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特两主三辅”的产业发展格局,明确了全村生态高端肉牛养殖的特色产业,高产养养殖和玉米种植(青储)两项主要产业,劳务创收、交通运输、妇女手工加工的三项辅助产业。在明确了各项发展布局以后,通过对村组干部、党员的多层次和角度的培训,统一了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通过广泛深入宣传,群众对主动产业扶贫产业发展的思想呼声越来越高、党员对于带领群众发展的意愿越来越重视。全村54名党员,其中有自身发展能力和潜力的有12名,党员首先响应,率先垂范建起来养殖大棚进行高端肉牛的养殖,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带动,群众看到了党员身上发生的改变,纷纷来到村部,找到驻村第一书记要求进行养殖产业,可喜的局面到来了,通过一名党员带动10户建档立卡户,2017年初全村120户建档立卡户信心满满的投入到肉牛养殖队伍中,后来逐步有建档立卡户主动加入,2019年底全村养殖户从原来不足100户发展到了590户,全村肉牛存栏从不足500头发展到了4500头,百姓的钱袋子因为养牛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从思想概念的引领改变,到党员带动典型贫困户,再到整体带动,辽坡村村民将吃苦耐劳的秉性发挥到了极致,硬生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致富的路子。

脱贫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至关重要。2010年底华润集团定点帮扶海原县。2012年华润正式进驻海原,制定了以产业发展扶贫为核心的基础母牛银行造血扶贫模式,给辽坡村发展高端肉牛养殖带来了机遇和希望。哪一年辽坡的百姓中相互传送的一句话是:“中央的企业过来给大家发牛来了,养牛的日子有奔头了”,华润通过“赊销投母”和“基地收犊”方式运行,针对每头价值1万元的基础母牛,华润提供6000元的赊销款,政府提供2000元帮扶资金,农户只需自筹2000元,就可以领回一头优质基础母牛。这样每个农户只用花4000元到10000元认养2-5头基础母牛,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小型的家庭农场,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同时农户饲养基础母牛1年后即可产下牛犊,产下的母牛犊,农户会留存养育,用以扩大规模;产下的公牛犊将作为肉牛,在农户家散养育肥10-12个月后,再由华润回购至肉牛养殖基地,抵顶农户每头6000元的赊销款。华润将回购的肉牛在基地集中加速育肥后统一对外销售,收回来赊销款将继续扶持更多的农户开办家庭农场。通过几年的发展看出,华润创立的输血扶贫模式,逐步得到政府、社会和贫困群众的认可,在海原大地开始开花结果,以辽坡村为例从2013年开始,全村赊销华润基础母牛累计达到566头,整体带动了全村建档立卡户产业的发展。通过基础母牛发展,全村养殖户从最初的户均不足3头规模逐步发展壮大成10-20头,养殖输入较以前成倍增长,普遍达到3-5万元,最高达到10万元以上。而今,华润6万头高端肉牛全产业链精深加工基地落户海兴开发区,未来三年将形成高端肉牛精细化分割加工、牛生物制药、国家储备肉等全产业链,将实现年产值13亿元,创税6500万元,可带动1200人在相关产业就业,带动海原县以及固原、同心等周边市县群众牛羊养殖积极性,推动牛羊养殖、精深加工、商贸物流等行业快速发展,助推海原脱贫攻坚。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