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让教育之光照亮贫困人口前行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体会

时间:2020-06-17 14:33:00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郁贤莉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基层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教育扶贫的在脱贫攻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照总书记关于好老师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标准,坚决扛起自己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脱贫攻坚,教育扶贫。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进、亲自督战,锲而不舍抓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系统展现了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代基层教育工作者,要带头学深悟透,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坚决扛起职责担当,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生动记录了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深刻总结了攻坚战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准确把握和回答了新时代扶贫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深刻阐述了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的必然性。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深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信念,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担当,又是对历代先贤和革命先烈先辈对理想社会幸福生活向往的回应,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宗旨意识和深厚的爱民情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全球贫困治理的“中国智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成就,成为中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以天下为己任,心系人类发展,提出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彰显了大国领袖对于全球减贫事业的责任担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准确把握教育扶贫的在脱贫攻坚中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并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之一,帮我们理清了教育和扶贫的内在关系和工作要求。

第一,抓好教育是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习近平明确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是贫困群众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就强调,发展经济要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指出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这些都体现了他对教育在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真正可持续脱贫致富上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把握。

第二,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是影响社会分层和阶层流动的重要因素,不能很好地接受教育是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之一。要防止并改变贫困人口的阶层固化、贫困代际传递的现象,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发展教育。

第三,发展教育可以促进均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消除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教育资源享有上的不平等,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

三、坚决扛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脱贫攻坚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总书记关于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标准,坚决扛起责任担当,不断修炼过硬“内功”,守好“三尺讲台”主阵地。

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指出,“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好老师要树立崇高职业信念,既要做好“经师”,更要当好“人师”,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积极传播者,用好课堂讲坛,用学识、阅历、经验和实际行动激励广大学子,特别是其中的贫困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要培养道德情操。习近平同志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好老师要在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中实现道德追求,去除浮躁之气、远离功利之风,执着于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以模范行为引领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第三,要练就扎实学识。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在信息时代,更要求一名好老师,能始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让“一潭水”常满长清,才能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第四,要保持仁爱之心。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他强调,“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好老师要把这份爱体现到教学管理之中,时刻关注学生,特别是于贫困家庭的学生,持续有力地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作者:安徽省滁州市紫薇小学 郁贤莉)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标签调查研究    
观察思考

让教育之光照亮贫困人口前行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体会

时间:2020-06-17 14:33:00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郁贤莉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基层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教育扶贫的在脱贫攻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照总书记关于好老师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标准,坚决扛起自己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脱贫攻坚,教育扶贫。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进、亲自督战,锲而不舍抓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系统展现了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代基层教育工作者,要带头学深悟透,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坚决扛起职责担当,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生动记录了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深刻总结了攻坚战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准确把握和回答了新时代扶贫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深刻阐述了把解决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的必然性。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深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信念,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担当,又是对历代先贤和革命先烈先辈对理想社会幸福生活向往的回应,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宗旨意识和深厚的爱民情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全球贫困治理的“中国智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成就,成为中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以天下为己任,心系人类发展,提出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彰显了大国领袖对于全球减贫事业的责任担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准确把握教育扶贫的在脱贫攻坚中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并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之一,帮我们理清了教育和扶贫的内在关系和工作要求。

第一,抓好教育是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习近平明确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是贫困群众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就强调,发展经济要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指出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这些都体现了他对教育在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真正可持续脱贫致富上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把握。

第二,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是影响社会分层和阶层流动的重要因素,不能很好地接受教育是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之一。要防止并改变贫困人口的阶层固化、贫困代际传递的现象,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发展教育。

第三,发展教育可以促进均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消除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教育资源享有上的不平等,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

三、坚决扛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脱贫攻坚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总书记关于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标准,坚决扛起责任担当,不断修炼过硬“内功”,守好“三尺讲台”主阵地。

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指出,“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好老师要树立崇高职业信念,既要做好“经师”,更要当好“人师”,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积极传播者,用好课堂讲坛,用学识、阅历、经验和实际行动激励广大学子,特别是其中的贫困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要培养道德情操。习近平同志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好老师要在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中实现道德追求,去除浮躁之气、远离功利之风,执着于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以模范行为引领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第三,要练就扎实学识。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在信息时代,更要求一名好老师,能始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让“一潭水”常满长清,才能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第四,要保持仁爱之心。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他强调,“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好老师要把这份爱体现到教学管理之中,时刻关注学生,特别是于贫困家庭的学生,持续有力地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作者:安徽省滁州市紫薇小学 郁贤莉)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