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南湘潭:昔日江畔贫困村 今日“茶花”别样红

时间:2020-06-19 17:40:16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喻名乐 陈静

江边有个茶花村,美丽但贫穷。曾经,从107国道湖南省湘潭县茶恩寺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经向阳渠堤,开车要“摇”半个小时,才到茶花村。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湖南省湘潭县茶恩寺镇茶花村悄然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发展产业两年村民收入翻番,创建“茶恩茶花”村级品牌,编制第一个村庄规划……茶花村逐渐成为两市(湘潭市、衡阳市)三县(湘潭县、衡东县、衡山县)交界处的明星村,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网红村”。

6月10日至12日,“记者在扶贫一线”采访团首站来到茶花村,解剖茶花村五年实现“三级跳”的深层次原因,揭示茶花村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蜕变密码。

选好“领头雁”、修出致富路——茶花村“跳出”贫困线

侯敬祖今年58岁,因肝病致贫。茶花村青山绿水间,侯敬祖有一间土砖祖屋,一扇木门“咯吱”作响,怎么也关不严实。因为贫困,妻子走了,儿女也不愿回家。像侯敬祖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茶花村有60户183人。全村669户3060人,近十分之一户是贫困户。

茶花村于2014年由原茶花、龙井、金宝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积8.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58亩、林地面积6590亩。这样一个有山有水有耕地的鱼米之乡,本该走在全县乃至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前沿。但由于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滞后,使它背上了“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产业不兴”的沉重包袱,没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014年,茶花村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2016年,曹炯芳同志履新湘潭,担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全市开展以村支书为主体的“领头雁”工程,让一批政治素养好、带富能力强、工作水平高的优秀党员脱颖而出,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选一个好支书,就能改变一个村。”2017年,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全市广泛动员在外工作的“经济能人”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在镇村干部的“游说”下,2017年4月,“经济能人”侯建荣回村。老侯此前经营一家建筑公司,每年收入有好几十万。“侯支书既有经济头脑,又有责任意识,还会做群众工作。他一回村,我们就看到了希望!”一直在大城市打工的“80后”侯俊被带动,回村担任村委会委员。

回村两个月后,侯建荣就启动了5.2公里向阳渠大堤拓宽硬化项目。2018年元月,道路通车,取名“金茶公路”。“从107国道茶恩寺集镇黄金坳拐弯,到茶花村开车不用10分钟。村域经济‘大动脉’拉通了。道路两旁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侯俊说,那一年把江边的砂石厂也关停了,再也看不到搭载砂石的大卡车把公路压得坑坑洼洼,村民个个拍手称赞。

自那以后,村里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变化:年久未修的21口水塘加固了,新增了三台200千伏安变压器,原有村级主干道全部拓宽硬化至5米,总建设规模1200多亩、总投资800万元的土地整治项目完成……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大幅改善,村里种养产业慢慢发展起来了。在外创业发展的青年王彬回村创办了村里的首个合作社——子曦蔬菜种植合作社,村里24户贫困户入社。村民收入水涨船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贫困户脱了贫摘了帽,茶花村“跳出”了贫困线。

发展小产业、扶智又扶志——茶花村“跳上”小康路

6月10日,是子曦蔬菜种植合作社的丝瓜上市的第9天。每天早上6点开始,合作社安排14名村民,大部分是贫困户,轮流采摘480亩流转土地里的丝瓜、瓠瓜、板栗南瓜。

“今天装箱一吨多蔬菜,刚刚发货,下午5点前运到岳塘区步步高物流基地。”王彬的哥哥王平翻开当天的订货单,丝瓜每公斤6元,送了843公斤,板栗南瓜每公斤3.6元,送了188公斤……

“合作社流转了村里680亩土地,种植白薯、丝瓜等9大类蔬菜,与步步高签订了长期购销协议,村里60户贫困户全部入了社,探索出了与贫困户利益联接,‘流、种、采、销’一条龙的产业扶贫路子。”侯建荣说,创建“子曦模式”的初衷,是巩固脱贫成果,带领村民稳定增收。村里像这样的合作社还有3个。村内80%的耕地完成流转。

茶花村有种植白薯的传统。“种白薯真的苦,三四月种,用竹筒在地里凿出一个个苗洞,六七月收,得晚上通宵收,白薯见光就黑,亩产纯收入不过3000元,赚点力气钱。”侯俊说,早几年村民没加入合作社,好不容易种出来的几百亩白薯滞销,贫困户急得直哭,返贫风险很大。

“现在种白薯不愁销路。”贫困户姚田力因病因学致贫,丈夫患有侏儒症,在外打工,她带着两个读书的孩子在家。“同样是种白薯,以前种和现在种完全不一样。”姚田力说,加入合作社,每年有固定的土地流转金、年底分红,来合作社采摘蔬菜,每天有100元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家里。

“姚田力只有40岁,以前不敢出门打工,现在能赚钱养家,不再伸手问丈夫要,她自信开朗多了。”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驻茶花村工作队队长谭铁军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摸清了全村贫困户底数和致贫原因,驻村干部和村班子一起,通过“一户一策+智志双扶”,让每一个贫困户都找到了自身价值。

为了让部分年老体弱的贫困户就业,村里还开发了8个公益性岗位。每天,侯敬祖、段正坤、夏国平、侯春良等贫困户就在湘衡堤、向阳渠和村道上清扫保洁。“每年村里给一万多工资,加上土地流转金和分红,现在手头略有富余。”这两年,侯敬祖家还发生了一件大喜事,原来风雨飘摇的土砖房,变成了两室一厅的砖瓦房。“去年孩子都回来过了年,还商量着把她娘给劝回来。”

贫困户侯谷平则联合谭乐书等6名贫困户,自己开发产业,成立谷平种养合作社,不仅脱了贫,而且“变身”致富带头人。侯谷平今年51岁,妻子聋哑,孩子读书,老母亲中风,因病因学致贫。去年喂了200多头猪,由于防疫得当,没受非洲猪瘟影响,净赚30万元。今年,他改养行情稳定、不易生病的土黄牛17头,还养了80箱蜂,种了金桔果树。“只要人勤快,就没有脱不了的贫。”6月11日,在山坳里放牛的侯谷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形式的扶贫,贫困户收入从2018年不到70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5万元。”谭铁军说,茶花村不仅被评为省“脱贫攻坚示范村”,而且推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实现更高质量、群众更加满意的全面小康。

树立村品牌、编制新蓝图——茶花村“跳进”振兴圈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执行终端,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的担当和奉献。”侯建荣至今都记得曹炯芳书记在村里讲党课时说的话。“基层党员要做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做绿水青山的守护人,做文明乡风的引领者。”侯建荣坦言,这也是编制村庄规划的初衷。

茶花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是湘潭市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的试点村之一。村后盾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邀请建筑设计院的专家们,为茶花村的乡村振兴“量身定制”了发展蓝图,将村级未来的产业发展思路、用地规划、环境治理、村规民约等内容全部写进了“规划书”里。

“村级发展最忌讳‘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新鲜出炉的《湘潭县茶恩寺镇茶花村村庄规划(2019—2025)》是市级编制的湘潭县第一个村庄规划,带着浓浓的‘茶花气息’,条条都回应着村民的期许,好用、能用、管用。”侯建荣说,规划很接地气,这次人居环境整治,村里26个垃圾箱设置的点位,就是规划定的。

“规划也能创造效益。”谭铁军说,基础设施占用土地,只要在规划范围内申报就合法合规,省去了很多麻烦。按照规划,村里拆除29处破败空心房,既提高了农村住宅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也约束了村民的建房行为。

“现在村里的产业发展,都是在产业规划指导下进行,包括‘茶恩茶花’品牌建设。”侯俊说,为提高村里土特产品品牌效益,去年村里创建村级品牌,引导合作社注册了“茶恩茶花”商标。如今,有着显著地域特色的“茶恩茶花”蜂蜜、藕粉等“茶花礼物”“茶花名片”,通过农村电商销售平台,开始为人熟知,达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效果。

6月11日,贫困户谭乐书和妻子王雪兰在树荫下,为自家产的蜂蜜贴“茶恩茶花”的商标。“贴了标,50元一瓶,不讲价,人家也愿意买。因为商标上有假一赔十的承诺,还有我们的联系方式,这就是品质保障。”谭乐书今年养了50箱蜂,以每公斤100元的价格,卖了50多公斤。“刚刚,在村里的‘银河商贸易购’电商平台,有人下单了5公斤蜂蜜,需要寄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上墅乡青年创业园。”谭乐书装瓶、贴标完毕,就打电话给电商平台的侯金林来接货。村级品牌“插上”电商的翅膀,走得更远,更有效益。(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扶贫办、《湘潭日报》社)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部委省市

湖南湘潭:昔日江畔贫困村 今日“茶花”别样红

时间:2020-06-19 17:40:16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喻名乐 陈静

江边有个茶花村,美丽但贫穷。曾经,从107国道湖南省湘潭县茶恩寺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经向阳渠堤,开车要“摇”半个小时,才到茶花村。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湖南省湘潭县茶恩寺镇茶花村悄然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发展产业两年村民收入翻番,创建“茶恩茶花”村级品牌,编制第一个村庄规划……茶花村逐渐成为两市(湘潭市、衡阳市)三县(湘潭县、衡东县、衡山县)交界处的明星村,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网红村”。

6月10日至12日,“记者在扶贫一线”采访团首站来到茶花村,解剖茶花村五年实现“三级跳”的深层次原因,揭示茶花村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蜕变密码。

选好“领头雁”、修出致富路——茶花村“跳出”贫困线

侯敬祖今年58岁,因肝病致贫。茶花村青山绿水间,侯敬祖有一间土砖祖屋,一扇木门“咯吱”作响,怎么也关不严实。因为贫困,妻子走了,儿女也不愿回家。像侯敬祖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茶花村有60户183人。全村669户3060人,近十分之一户是贫困户。

茶花村于2014年由原茶花、龙井、金宝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积8.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58亩、林地面积6590亩。这样一个有山有水有耕地的鱼米之乡,本该走在全县乃至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前沿。但由于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滞后,使它背上了“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产业不兴”的沉重包袱,没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014年,茶花村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2016年,曹炯芳同志履新湘潭,担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全市开展以村支书为主体的“领头雁”工程,让一批政治素养好、带富能力强、工作水平高的优秀党员脱颖而出,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选一个好支书,就能改变一个村。”2017年,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全市广泛动员在外工作的“经济能人”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在镇村干部的“游说”下,2017年4月,“经济能人”侯建荣回村。老侯此前经营一家建筑公司,每年收入有好几十万。“侯支书既有经济头脑,又有责任意识,还会做群众工作。他一回村,我们就看到了希望!”一直在大城市打工的“80后”侯俊被带动,回村担任村委会委员。

回村两个月后,侯建荣就启动了5.2公里向阳渠大堤拓宽硬化项目。2018年元月,道路通车,取名“金茶公路”。“从107国道茶恩寺集镇黄金坳拐弯,到茶花村开车不用10分钟。村域经济‘大动脉’拉通了。道路两旁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侯俊说,那一年把江边的砂石厂也关停了,再也看不到搭载砂石的大卡车把公路压得坑坑洼洼,村民个个拍手称赞。

自那以后,村里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变化:年久未修的21口水塘加固了,新增了三台200千伏安变压器,原有村级主干道全部拓宽硬化至5米,总建设规模1200多亩、总投资800万元的土地整治项目完成……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大幅改善,村里种养产业慢慢发展起来了。在外创业发展的青年王彬回村创办了村里的首个合作社——子曦蔬菜种植合作社,村里24户贫困户入社。村民收入水涨船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贫困户脱了贫摘了帽,茶花村“跳出”了贫困线。

发展小产业、扶智又扶志——茶花村“跳上”小康路

6月10日,是子曦蔬菜种植合作社的丝瓜上市的第9天。每天早上6点开始,合作社安排14名村民,大部分是贫困户,轮流采摘480亩流转土地里的丝瓜、瓠瓜、板栗南瓜。

“今天装箱一吨多蔬菜,刚刚发货,下午5点前运到岳塘区步步高物流基地。”王彬的哥哥王平翻开当天的订货单,丝瓜每公斤6元,送了843公斤,板栗南瓜每公斤3.6元,送了188公斤……

“合作社流转了村里680亩土地,种植白薯、丝瓜等9大类蔬菜,与步步高签订了长期购销协议,村里60户贫困户全部入了社,探索出了与贫困户利益联接,‘流、种、采、销’一条龙的产业扶贫路子。”侯建荣说,创建“子曦模式”的初衷,是巩固脱贫成果,带领村民稳定增收。村里像这样的合作社还有3个。村内80%的耕地完成流转。

茶花村有种植白薯的传统。“种白薯真的苦,三四月种,用竹筒在地里凿出一个个苗洞,六七月收,得晚上通宵收,白薯见光就黑,亩产纯收入不过3000元,赚点力气钱。”侯俊说,早几年村民没加入合作社,好不容易种出来的几百亩白薯滞销,贫困户急得直哭,返贫风险很大。

“现在种白薯不愁销路。”贫困户姚田力因病因学致贫,丈夫患有侏儒症,在外打工,她带着两个读书的孩子在家。“同样是种白薯,以前种和现在种完全不一样。”姚田力说,加入合作社,每年有固定的土地流转金、年底分红,来合作社采摘蔬菜,每天有100元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家里。

“姚田力只有40岁,以前不敢出门打工,现在能赚钱养家,不再伸手问丈夫要,她自信开朗多了。”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驻茶花村工作队队长谭铁军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摸清了全村贫困户底数和致贫原因,驻村干部和村班子一起,通过“一户一策+智志双扶”,让每一个贫困户都找到了自身价值。

为了让部分年老体弱的贫困户就业,村里还开发了8个公益性岗位。每天,侯敬祖、段正坤、夏国平、侯春良等贫困户就在湘衡堤、向阳渠和村道上清扫保洁。“每年村里给一万多工资,加上土地流转金和分红,现在手头略有富余。”这两年,侯敬祖家还发生了一件大喜事,原来风雨飘摇的土砖房,变成了两室一厅的砖瓦房。“去年孩子都回来过了年,还商量着把她娘给劝回来。”

贫困户侯谷平则联合谭乐书等6名贫困户,自己开发产业,成立谷平种养合作社,不仅脱了贫,而且“变身”致富带头人。侯谷平今年51岁,妻子聋哑,孩子读书,老母亲中风,因病因学致贫。去年喂了200多头猪,由于防疫得当,没受非洲猪瘟影响,净赚30万元。今年,他改养行情稳定、不易生病的土黄牛17头,还养了80箱蜂,种了金桔果树。“只要人勤快,就没有脱不了的贫。”6月11日,在山坳里放牛的侯谷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形式的扶贫,贫困户收入从2018年不到70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5万元。”谭铁军说,茶花村不仅被评为省“脱贫攻坚示范村”,而且推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实现更高质量、群众更加满意的全面小康。

树立村品牌、编制新蓝图——茶花村“跳进”振兴圈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执行终端,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的担当和奉献。”侯建荣至今都记得曹炯芳书记在村里讲党课时说的话。“基层党员要做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做绿水青山的守护人,做文明乡风的引领者。”侯建荣坦言,这也是编制村庄规划的初衷。

茶花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是湘潭市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的试点村之一。村后盾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邀请建筑设计院的专家们,为茶花村的乡村振兴“量身定制”了发展蓝图,将村级未来的产业发展思路、用地规划、环境治理、村规民约等内容全部写进了“规划书”里。

“村级发展最忌讳‘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新鲜出炉的《湘潭县茶恩寺镇茶花村村庄规划(2019—2025)》是市级编制的湘潭县第一个村庄规划,带着浓浓的‘茶花气息’,条条都回应着村民的期许,好用、能用、管用。”侯建荣说,规划很接地气,这次人居环境整治,村里26个垃圾箱设置的点位,就是规划定的。

“规划也能创造效益。”谭铁军说,基础设施占用土地,只要在规划范围内申报就合法合规,省去了很多麻烦。按照规划,村里拆除29处破败空心房,既提高了农村住宅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也约束了村民的建房行为。

“现在村里的产业发展,都是在产业规划指导下进行,包括‘茶恩茶花’品牌建设。”侯俊说,为提高村里土特产品品牌效益,去年村里创建村级品牌,引导合作社注册了“茶恩茶花”商标。如今,有着显著地域特色的“茶恩茶花”蜂蜜、藕粉等“茶花礼物”“茶花名片”,通过农村电商销售平台,开始为人熟知,达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效果。

6月11日,贫困户谭乐书和妻子王雪兰在树荫下,为自家产的蜂蜜贴“茶恩茶花”的商标。“贴了标,50元一瓶,不讲价,人家也愿意买。因为商标上有假一赔十的承诺,还有我们的联系方式,这就是品质保障。”谭乐书今年养了50箱蜂,以每公斤100元的价格,卖了50多公斤。“刚刚,在村里的‘银河商贸易购’电商平台,有人下单了5公斤蜂蜜,需要寄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上墅乡青年创业园。”谭乐书装瓶、贴标完毕,就打电话给电商平台的侯金林来接货。村级品牌“插上”电商的翅膀,走得更远,更有效益。(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扶贫办、《湘潭日报》社)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