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云南宾川县:打造产业扶贫“萂村模式”

时间:2020-09-03 16:14:25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宾川县扶贫办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依托县域葡萄产业发展优势,成功探索出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萂村模式,在萂村建立起200亩标准温室大棚扶贫车间阳光玫瑰葡萄生产基地,为产业扶贫提供了实践样本

20200903159912134938.jpg

一、贫困概况

萂村位于大理州宾川县西部,大理洱海东面,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千年白族古村落之一,历史文化厚重,是南诏末代大义宁国(公元930937年)国王杨干贞的故里,萂村王者地,白乡古遗风是对萂村的标注,曾是茶马古道驿站。全村8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17606348人,白族占91%。解放后,改革开放以来,萂村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多数农户摆脱贫困,走上了小康发展之路。但因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农户自身发展能力差异影响,萂村农民收入呈现贫富两极化,村集体经济收入多年为零,导致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运转困难、战斗力不强,带领贫困人口脱贫的能力和作用发挥不足。2013年末,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358万元(种植业收入占52.04%,养殖业收入占29.28%),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6612 人,贫困发生率高达9.86%,致贫原因为缺技术占62.09%、因残占13.24%、缺劳力占8.33%、缺土地占7.19%,是全县5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

20200903159912136763.jpg

二、政策举措

(一)土地连片流转支持。大营镇党委政府和萂村党总支及村委会负责基地建设土地连片流转,在公平公正依法的基础上,以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市场主体,以略高于土地流转市场价格,科学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和期限,让农民自愿流转土地,有效解决了项目实施无集中连片用地的难题。

(二)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县政府统一安排四位一体项目专项扶贫资金260万元、扶贫整村推进资金30万元等财政性项目资金,专项支持基地道路设施建设,解决了项目交通基础设施短缺难题。

(三)金融扶贫政策支持。对基地建设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3年期5万元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办质押方式由企业向县农商行贷款、合作社以金果贷金融产品为抵押向富滇银行贷款三项1500万元资金支持,有效破解了项目建设和运营资金瓶颈。

(四)校企社联合技术支持。县政府及项目运营龙头企业——县华侨庄园积极协调和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院校走校企社技术合作,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对口帮扶机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三、主要做法

萂村模式采取以贫困户产业增收为核心,葡萄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强弱结合、合作互补、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建立起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科技体系、金融机构、贫困户与葡萄基地5+1精准对接,投资1500万元建设200亩标准温室大棚扶贫车间阳光玫瑰葡萄生产基地。

(一)基地建设运营方法。一是村党总支(支部)。通过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发挥好群众主体作用,牵头组建项目管理主体宾川县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科学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和期限,让农民主动自愿流转土地200亩,租期20年,实现基地建设用地集中连片。二是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隶属于萂村党总支,合作社成员由部分村组干部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组成,与运营企业共同建成基地后,将基地托管给运营企业,负责基地运营监管,并以葡萄水果权证作为抵押,由合作社作为贷款主体向金融机构贷款1000万元作为项目建设资金。三是宾川华侨庄园。按照基地托管合作协议,具体负责基地运营管理,为基地建设提供项目规划、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同时采用互联网+”模式对葡萄生产全过程、葡萄品质品牌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和销售,切实解决葡萄产销对接。四是科技支撑体系。由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华侨庄园、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由企业和院校派葡萄技术专家对葡萄基地生产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五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合作、入股分红的方式参与基地建设。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贷款主体,由挂钩帮扶责任人担保,获得金融机构产业扶贫贷款500万元,以入股形式投资基地建设。

(二)管理及收益分配。一是基地建设。由合作社与基地建设运营管理龙头企业——华侨庄园签订合作协议,由龙头企业托管运营。二是收益分配。2016—2018年度,企业重点给予技术和销售支持,将利润的5%作为企业分成,将60%用于贫困户分红,20%用于生产管理,15%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2020年盈利重点调整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其中:60%用于归还银行贷款,20%用于贫困户分红,15%用于村集体经济,5%用于企业服务费。2020—2021年将所有贷款还清后,200亩基地将成为村集体资产,村集体将资产转租给企业,每年收取100万元租金,实现资产性稳定收益。

20200903159912139331.jpg

四、取得的主要成效

2016-2019年基地葡萄收益1200多万元,4年来的运营实践,萂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精准扶贫中增加了收入,2016年,萂村贫困村脱贫出列,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400多元增加到了8600多元。

(一)实现了基层服务稳步提升。通过集体土地流转部分及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综合管理服务,萂村村集体获取年收益5万元以上收入。萂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树立起来,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贫困户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很多贫困群众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改变,由要我脱贫我要脱贫,由坐等看动手干,脱贫志气和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

(二)实现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贫困群众通过参与葡萄产业基地生产经营实现了稳定增收。一是土地流转固定取得收入。2016年,201户农户获得2016年至2021年土地流转租金及青苗补助费合计为195万元。二是按劳取酬增加务工收入。优先录用建档立卡户,务工人员每人每天可获得80100元的务工收入,四年累计获得基地务工收入350万元。三是入股萂村模式取得分红收入。2017年至2019年贫困户累计获得分红199.76万元,人均分红达3200元。

(三)实现了萂村模式提升推广。通过萂村扶贫基地建设,萂村葡萄种植模式已由传统种植方式向设施农业转变,在萂村形成了3500亩葱蒜、葡萄、冬桃等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在该模式示范带动下,全县先后打造出蔡甸村党组织+合作农场+托管、新庄党支部+红色旅游+农户农旅文融合发展型,得底么党支部+互联网+农户等模式,县内21户企业、88个合作社、11个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有产业发展条件的99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利益连接全覆盖,户均增收5000元,有效防止了返贫致贫。

五、经验启示

(一)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干。必须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落实好政府和行业部门在产业扶贫中的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服务,在脱贫攻坚中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富,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双促进、双提高。

(二)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萂村模式”的内涵和功能作用。萂村模式是新时期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党建扶贫双推进的一项创新与实践,在精准扶贫中为企业社会化扶贫、金融机构扶贫信贷、贫困户贷款难、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等难题破解,找准了切入点、支撑点、化解点、着力点。

(三)必须找出比较优势,确立县域主导产业是推进产业扶贫能否精准增收和成败之关键。萂村葡萄基地产业扶贫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从科学认识地方自然、地理、气候等天赋条件,寻找发现当地光照充足、热量充沛、葡萄早熟作为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

(四)必须重视利益联结,发挥和保护好市场主体“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内在动力。萂村模式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建立和实现了村级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科技部门、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要素的市场化资源配置,非常值得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使模式在发展中升级,由扶贫产业模式转变成为现代产业模式。

(宾川县扶贫办)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云南、宾川县、产业扶贫    
乡村发展

云南宾川县:打造产业扶贫“萂村模式”

时间:2020-09-03 16:14:25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宾川县扶贫办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依托县域葡萄产业发展优势,成功探索出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萂村模式,在萂村建立起200亩标准温室大棚扶贫车间阳光玫瑰葡萄生产基地,为产业扶贫提供了实践样本

20200903159912134938.jpg

一、贫困概况

萂村位于大理州宾川县西部,大理洱海东面,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千年白族古村落之一,历史文化厚重,是南诏末代大义宁国(公元930937年)国王杨干贞的故里,萂村王者地,白乡古遗风是对萂村的标注,曾是茶马古道驿站。全村8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17606348人,白族占91%。解放后,改革开放以来,萂村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多数农户摆脱贫困,走上了小康发展之路。但因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农户自身发展能力差异影响,萂村农民收入呈现贫富两极化,村集体经济收入多年为零,导致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运转困难、战斗力不强,带领贫困人口脱贫的能力和作用发挥不足。2013年末,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358万元(种植业收入占52.04%,养殖业收入占29.28%),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6612 人,贫困发生率高达9.86%,致贫原因为缺技术占62.09%、因残占13.24%、缺劳力占8.33%、缺土地占7.19%,是全县5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

20200903159912136763.jpg

二、政策举措

(一)土地连片流转支持。大营镇党委政府和萂村党总支及村委会负责基地建设土地连片流转,在公平公正依法的基础上,以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市场主体,以略高于土地流转市场价格,科学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和期限,让农民自愿流转土地,有效解决了项目实施无集中连片用地的难题。

(二)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县政府统一安排四位一体项目专项扶贫资金260万元、扶贫整村推进资金30万元等财政性项目资金,专项支持基地道路设施建设,解决了项目交通基础设施短缺难题。

(三)金融扶贫政策支持。对基地建设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3年期5万元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办质押方式由企业向县农商行贷款、合作社以金果贷金融产品为抵押向富滇银行贷款三项1500万元资金支持,有效破解了项目建设和运营资金瓶颈。

(四)校企社联合技术支持。县政府及项目运营龙头企业——县华侨庄园积极协调和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院校走校企社技术合作,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对口帮扶机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三、主要做法

萂村模式采取以贫困户产业增收为核心,葡萄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强弱结合、合作互补、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建立起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科技体系、金融机构、贫困户与葡萄基地5+1精准对接,投资1500万元建设200亩标准温室大棚扶贫车间阳光玫瑰葡萄生产基地。

(一)基地建设运营方法。一是村党总支(支部)。通过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发挥好群众主体作用,牵头组建项目管理主体宾川县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科学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和期限,让农民主动自愿流转土地200亩,租期20年,实现基地建设用地集中连片。二是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隶属于萂村党总支,合作社成员由部分村组干部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组成,与运营企业共同建成基地后,将基地托管给运营企业,负责基地运营监管,并以葡萄水果权证作为抵押,由合作社作为贷款主体向金融机构贷款1000万元作为项目建设资金。三是宾川华侨庄园。按照基地托管合作协议,具体负责基地运营管理,为基地建设提供项目规划、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同时采用互联网+”模式对葡萄生产全过程、葡萄品质品牌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和销售,切实解决葡萄产销对接。四是科技支撑体系。由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华侨庄园、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由企业和院校派葡萄技术专家对葡萄基地生产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五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合作、入股分红的方式参与基地建设。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贷款主体,由挂钩帮扶责任人担保,获得金融机构产业扶贫贷款500万元,以入股形式投资基地建设。

(二)管理及收益分配。一是基地建设。由合作社与基地建设运营管理龙头企业——华侨庄园签订合作协议,由龙头企业托管运营。二是收益分配。2016—2018年度,企业重点给予技术和销售支持,将利润的5%作为企业分成,将60%用于贫困户分红,20%用于生产管理,15%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2020年盈利重点调整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其中:60%用于归还银行贷款,20%用于贫困户分红,15%用于村集体经济,5%用于企业服务费。2020—2021年将所有贷款还清后,200亩基地将成为村集体资产,村集体将资产转租给企业,每年收取100万元租金,实现资产性稳定收益。

20200903159912139331.jpg

四、取得的主要成效

2016-2019年基地葡萄收益1200多万元,4年来的运营实践,萂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精准扶贫中增加了收入,2016年,萂村贫困村脱贫出列,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400多元增加到了8600多元。

(一)实现了基层服务稳步提升。通过集体土地流转部分及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综合管理服务,萂村村集体获取年收益5万元以上收入。萂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树立起来,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贫困户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很多贫困群众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改变,由要我脱贫我要脱贫,由坐等看动手干,脱贫志气和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

(二)实现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贫困群众通过参与葡萄产业基地生产经营实现了稳定增收。一是土地流转固定取得收入。2016年,201户农户获得2016年至2021年土地流转租金及青苗补助费合计为195万元。二是按劳取酬增加务工收入。优先录用建档立卡户,务工人员每人每天可获得80100元的务工收入,四年累计获得基地务工收入350万元。三是入股萂村模式取得分红收入。2017年至2019年贫困户累计获得分红199.76万元,人均分红达3200元。

(三)实现了萂村模式提升推广。通过萂村扶贫基地建设,萂村葡萄种植模式已由传统种植方式向设施农业转变,在萂村形成了3500亩葱蒜、葡萄、冬桃等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在该模式示范带动下,全县先后打造出蔡甸村党组织+合作农场+托管、新庄党支部+红色旅游+农户农旅文融合发展型,得底么党支部+互联网+农户等模式,县内21户企业、88个合作社、11个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有产业发展条件的99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利益连接全覆盖,户均增收5000元,有效防止了返贫致贫。

五、经验启示

(一)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干。必须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落实好政府和行业部门在产业扶贫中的政策支持和机制创新服务,在脱贫攻坚中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富,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双促进、双提高。

(二)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萂村模式”的内涵和功能作用。萂村模式是新时期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党建扶贫双推进的一项创新与实践,在精准扶贫中为企业社会化扶贫、金融机构扶贫信贷、贫困户贷款难、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等难题破解,找准了切入点、支撑点、化解点、着力点。

(三)必须找出比较优势,确立县域主导产业是推进产业扶贫能否精准增收和成败之关键。萂村葡萄基地产业扶贫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从科学认识地方自然、地理、气候等天赋条件,寻找发现当地光照充足、热量充沛、葡萄早熟作为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

(四)必须重视利益联结,发挥和保护好市场主体“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内在动力。萂村模式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建立和实现了村级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科技部门、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要素的市场化资源配置,非常值得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使模式在发展中升级,由扶贫产业模式转变成为现代产业模式。

(宾川县扶贫办)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