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央党校“用真情”“集众智” 全力帮扶墨江县

时间:2020-09-11 14:52:33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100万元诚海养牛场项目12.jpg

一、背景情况

墨江是云南省88个贫困县之一,共有144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57个)、24518户9839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31.8%。截止2019年末,已实现14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3362户94704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9%,2020年6月可实现剩余贫困1156户3687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以下简称校(院))自2015年9月定点帮扶墨江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始终把墨江脱贫摘帽作为校(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集中优势、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深化对墨江的定点扶贫工作,着力在教育培训扶贫、选派干部挂职扶贫、发展产业项目扶贫、动员社会力量扶贫等方面精准施策,下真力、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

二、基本做法

(一)凝聚合力,用心织密“帮扶网”

找准立足点,整合单位、干部帮扶力量,着力织密“帮扶网”。一是健全机构,确保“有责促事”。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以分管副校(院)长为组长,办公厅、组织部等二十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厅综合处,统筹协调扶贫工作。建立健全定点扶贫工作责任、沟通协调、干部挂职扶贫、综合帮扶、干部培训、信息互通和考核激励共六方面工作机制,定期听取定点扶贫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定点扶贫工作,推动定点扶贫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二是选好干部,确保“有人理事”。坚持把培养锻炼干部与定点扶贫工作有机结合,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扶贫工作的干部分批到墨江挂职锻炼。先后选派4批6名干部分别到县、镇、村挂职,进一步贴近群众、靠近一线,帮助群众找准脱贫致富路子。三是筹措资金,确保“有钱办事”。校(院)领导先后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和普洱市政府,为墨江脱贫攻坚把脉会诊,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校(院)领导主动深入墨江调研23批160余人次,积极协调麦盛资本集团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为村互联网科技研究中心、每日优鲜集团、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到墨江实地考察调研对接。通过深入调研争取国家扶贫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助力墨江脱贫攻坚。目前,共直接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1973.5万元。

(二)共同给力,找准攻坚“突破口”

结合墨江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小散弱的实际,校(院)帮助墨江制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产业发展、加大干部培训等帮扶措施。协调部分资金、引进一批增收项目,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帮助解决发展短板。一是夯实基础补短板。帮助协调碧溪至双龙段高速公路项目、原省道246线三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墨江三中建设项目、墨江县河库连通与补水工程、帮轰水库建设项目、CD级危房改造项目、滑坡避险搬迁和滑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墨江县城北部区开发建设等项目,解决基础设施短板问题。二是培植强弱项产业。立足墨江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途径,细致掌握墨江发展现状,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和旅游发展新途径,补齐墨江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和收入的短板。截至目前,成功举办“特色文化”旅游论坛,邀请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研究专家、学者把脉墨江。每年拨付扶贫项目资金用于帮助挂钩乡镇用于产业发展,拓展农户增收致富途径,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三是消费扶贫植优势。以“消费扶贫年”为契机,利用电商、展销会、工会购买等方式,从墨江优质农特产品进校(院)入手,在党校社区广场举办扶贫县农特产品展,同时引进学员和教职工餐厅,有效解决墨江生态优质农产品卖“难”、价“低”等问题,切实帮助创业群体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目前,共帮助购买和帮助销售农副产品129.7万元。

(三)全面发力,聚焦脱贫“短板项”

发挥校(院)优势,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一是牵线搭桥,搭建社会扶贫新平台。发挥校(院)智力、交流、资源平台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协调国开行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墨江签订《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脱贫攻坚规划咨询报告》;争取国开行100万元资金,重点解决事关民生、制约脱贫的突出问题。二是内培外联,实践互联网+扶贫新模式。2017年时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带队深入墨江考察调研精准扶贫工作,邀请国机集团、伊利集团、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黑土麦田公益机构组成扶贫项目专家组实地考察调研,并在墨江举办“互联网+精准扶贫”培训座谈会。2018年协调北京为村互联网科技研究中心与墨江签订“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为村”微信公众号软件及服务采购协议,为墨江减免上线“为村”微信公众号软件及服务费159万元。2019年副校(院)长谢春涛赴墨江县出席校(院)暑期送教暨墨江县党组织书记理论培训班开班式,并调研定点扶贫工作。三是志智双扶,开辟教育扶贫新途径。在龙坝中学建立扶贫助学基金,连续4年每年投入5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协调社会力量,先后为雅邑镇捐赠电视机181台、电脑100台、空调24台,折合人民币50万元;捐赠校(院)全体党员党费20万元;为雅邑镇中学捐赠图书26箱,折合人民币5万元;投入20万元,完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部委托县委党校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研究”工作。四是凝心聚力,拓宽文化扶贫新渠道。坝利村居住的少数民族均为哈尼族,坝利村民小组群众属哈尼族中的白宏支系,传统文化保存完整。为进一步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2018年7月建成哈尼族乡愁台,涉及哈尼族三大传统节日——密素扎、甫玛突、苦扎扎。2018年10月,坝利组乡愁台作为全县基层党建现场推进会观摩点之一,获得广大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校(院)在《学习时报》上专题宣传挂钩帮扶点的工作开展情况。云南电视台“聚焦云南”栏目,为墨江专题宣传报道定点帮扶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形成全员齐攻坚的良好氛围。

(四)多点着力,上下构筑“智力墙”

着眼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认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精准扶贫方略。一是向上选派干部培训。整合培训资源,积极为墨江脱贫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共开展16批次290名墨江乡(镇)主要领导和县级部门(单位)领导、教师、致富带头人等到校(院)进行专题培训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交流和培训等方式,引导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开展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向下输送专业人才。发挥教授专家优势,送教下乡增强全县干部职工和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帮助贫困村民逐步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其学技术、找门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校(院)精心组织选派专家深入墨江开展“送教下基层”干部培训和开展专题讲座,共有2300余名干部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互联网+县域经济发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形势”、“领导干部的辩证思维与领导力”等课题,集中探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综合改革”、“特色文化产业与绿色发展”等专题,为助力墨江如期脱贫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向内激发群众动力。2017年11月,在雅邑镇坝利村成立普洱市首家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利村“驻村工作队新时代讲习所”;2018年4月,又成立“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全面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注重“讲”“习”并重,让广大党员和群众“听得到”“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同时,协调腾讯为村项目负责人和腾讯为村助教深入墨江,对首批上线的30个村(社区)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

三、经验启示

(一)注入“源头活水”,激发内生动力,是定点帮扶的落脚点。

立足帮扶对象实际,充分发挥定点扶贫单位优势,通过一系列“智志双扶”措施,变“输血”为“造血”,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注入强大持久的不竭动力。

一是在“扶智”上出实招,坚持不懈扶知识、扶技术、扶教育,提高基层干部攻坚作战的能力。通过“墨江干部进北京”和送教下基层的方式,对“提升领导干部的决策力与执行力”、“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兰考脱贫案例”、“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等课题进行培训,引导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开展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助力。

二是在“扶志”上下硬功,坚持不懈扶志气、扶观念、扶信心,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按照“扶贫必先扶志”的思路,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发挥村规民约作用,规范群众言行、增强诚信观念、规矩意识,引导其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困难、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三是在“扶制”上见真章,坚持不懈强责任、强产业、强长效,提升基层制度化、规范化落实工作的能力。积极选派优秀干部深入基层,分别到县、镇、村挂职,与基层群众结对,建立扶贫档案,把产业作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出列、稳定脱贫的重要依托,科学规划产业扶贫项目,协调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生态养殖产业、种植业,完善产业支撑体系,激活扶贫“造血”功能。同时,建立帮扶任务共担、工作难题共商、资源资金共用的“捆绑”模式,与各级干部一起承担挂片联乡、包村包组、到户到人责任,切实提升帮扶工作整体成效。

(二)注重对口部门优势,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

打通农业生产、流通和销售通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衔接、渠道推广宣传推介并重,让消费扶贫从点到线及面,形成浪潮涌动之势,进一步扩大消费扶贫的影响力渗透力,为帮扶点构建农产品上行渠道,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动力。

(普洱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推荐)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东西协作、定点扶贫    

中央党校“用真情”“集众智” 全力帮扶墨江县

时间:2020-09-11 14:52:33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100万元诚海养牛场项目12.jpg

一、背景情况

墨江是云南省88个贫困县之一,共有144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57个)、24518户9839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31.8%。截止2019年末,已实现14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3362户94704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9%,2020年6月可实现剩余贫困1156户3687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以下简称校(院))自2015年9月定点帮扶墨江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始终把墨江脱贫摘帽作为校(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集中优势、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深化对墨江的定点扶贫工作,着力在教育培训扶贫、选派干部挂职扶贫、发展产业项目扶贫、动员社会力量扶贫等方面精准施策,下真力、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

二、基本做法

(一)凝聚合力,用心织密“帮扶网”

找准立足点,整合单位、干部帮扶力量,着力织密“帮扶网”。一是健全机构,确保“有责促事”。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以分管副校(院)长为组长,办公厅、组织部等二十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厅综合处,统筹协调扶贫工作。建立健全定点扶贫工作责任、沟通协调、干部挂职扶贫、综合帮扶、干部培训、信息互通和考核激励共六方面工作机制,定期听取定点扶贫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定点扶贫工作,推动定点扶贫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二是选好干部,确保“有人理事”。坚持把培养锻炼干部与定点扶贫工作有机结合,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扶贫工作的干部分批到墨江挂职锻炼。先后选派4批6名干部分别到县、镇、村挂职,进一步贴近群众、靠近一线,帮助群众找准脱贫致富路子。三是筹措资金,确保“有钱办事”。校(院)领导先后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和普洱市政府,为墨江脱贫攻坚把脉会诊,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校(院)领导主动深入墨江调研23批160余人次,积极协调麦盛资本集团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为村互联网科技研究中心、每日优鲜集团、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到墨江实地考察调研对接。通过深入调研争取国家扶贫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助力墨江脱贫攻坚。目前,共直接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1973.5万元。

(二)共同给力,找准攻坚“突破口”

结合墨江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小散弱的实际,校(院)帮助墨江制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产业发展、加大干部培训等帮扶措施。协调部分资金、引进一批增收项目,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帮助解决发展短板。一是夯实基础补短板。帮助协调碧溪至双龙段高速公路项目、原省道246线三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墨江三中建设项目、墨江县河库连通与补水工程、帮轰水库建设项目、CD级危房改造项目、滑坡避险搬迁和滑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墨江县城北部区开发建设等项目,解决基础设施短板问题。二是培植强弱项产业。立足墨江产业发展实际,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途径,细致掌握墨江发展现状,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和旅游发展新途径,补齐墨江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和收入的短板。截至目前,成功举办“特色文化”旅游论坛,邀请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研究专家、学者把脉墨江。每年拨付扶贫项目资金用于帮助挂钩乡镇用于产业发展,拓展农户增收致富途径,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三是消费扶贫植优势。以“消费扶贫年”为契机,利用电商、展销会、工会购买等方式,从墨江优质农特产品进校(院)入手,在党校社区广场举办扶贫县农特产品展,同时引进学员和教职工餐厅,有效解决墨江生态优质农产品卖“难”、价“低”等问题,切实帮助创业群体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目前,共帮助购买和帮助销售农副产品129.7万元。

(三)全面发力,聚焦脱贫“短板项”

发挥校(院)优势,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一是牵线搭桥,搭建社会扶贫新平台。发挥校(院)智力、交流、资源平台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协调国开行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墨江签订《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脱贫攻坚规划咨询报告》;争取国开行100万元资金,重点解决事关民生、制约脱贫的突出问题。二是内培外联,实践互联网+扶贫新模式。2017年时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带队深入墨江考察调研精准扶贫工作,邀请国机集团、伊利集团、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黑土麦田公益机构组成扶贫项目专家组实地考察调研,并在墨江举办“互联网+精准扶贫”培训座谈会。2018年协调北京为村互联网科技研究中心与墨江签订“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为村”微信公众号软件及服务采购协议,为墨江减免上线“为村”微信公众号软件及服务费159万元。2019年副校(院)长谢春涛赴墨江县出席校(院)暑期送教暨墨江县党组织书记理论培训班开班式,并调研定点扶贫工作。三是志智双扶,开辟教育扶贫新途径。在龙坝中学建立扶贫助学基金,连续4年每年投入5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协调社会力量,先后为雅邑镇捐赠电视机181台、电脑100台、空调24台,折合人民币50万元;捐赠校(院)全体党员党费20万元;为雅邑镇中学捐赠图书26箱,折合人民币5万元;投入20万元,完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部委托县委党校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典型案例研究”工作。四是凝心聚力,拓宽文化扶贫新渠道。坝利村居住的少数民族均为哈尼族,坝利村民小组群众属哈尼族中的白宏支系,传统文化保存完整。为进一步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2018年7月建成哈尼族乡愁台,涉及哈尼族三大传统节日——密素扎、甫玛突、苦扎扎。2018年10月,坝利组乡愁台作为全县基层党建现场推进会观摩点之一,获得广大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校(院)在《学习时报》上专题宣传挂钩帮扶点的工作开展情况。云南电视台“聚焦云南”栏目,为墨江专题宣传报道定点帮扶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形成全员齐攻坚的良好氛围。

(四)多点着力,上下构筑“智力墙”

着眼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认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精准扶贫方略。一是向上选派干部培训。整合培训资源,积极为墨江脱贫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共开展16批次290名墨江乡(镇)主要领导和县级部门(单位)领导、教师、致富带头人等到校(院)进行专题培训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交流和培训等方式,引导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开展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向下输送专业人才。发挥教授专家优势,送教下乡增强全县干部职工和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帮助贫困村民逐步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其学技术、找门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校(院)精心组织选派专家深入墨江开展“送教下基层”干部培训和开展专题讲座,共有2300余名干部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互联网+县域经济发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形势”、“领导干部的辩证思维与领导力”等课题,集中探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综合改革”、“特色文化产业与绿色发展”等专题,为助力墨江如期脱贫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向内激发群众动力。2017年11月,在雅邑镇坝利村成立普洱市首家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利村“驻村工作队新时代讲习所”;2018年4月,又成立“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全面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注重“讲”“习”并重,让广大党员和群众“听得到”“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同时,协调腾讯为村项目负责人和腾讯为村助教深入墨江,对首批上线的30个村(社区)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

三、经验启示

(一)注入“源头活水”,激发内生动力,是定点帮扶的落脚点。

立足帮扶对象实际,充分发挥定点扶贫单位优势,通过一系列“智志双扶”措施,变“输血”为“造血”,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注入强大持久的不竭动力。

一是在“扶智”上出实招,坚持不懈扶知识、扶技术、扶教育,提高基层干部攻坚作战的能力。通过“墨江干部进北京”和送教下基层的方式,对“提升领导干部的决策力与执行力”、“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兰考脱贫案例”、“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等课题进行培训,引导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开展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助力。

二是在“扶志”上下硬功,坚持不懈扶志气、扶观念、扶信心,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按照“扶贫必先扶志”的思路,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发挥村规民约作用,规范群众言行、增强诚信观念、规矩意识,引导其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困难、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三是在“扶制”上见真章,坚持不懈强责任、强产业、强长效,提升基层制度化、规范化落实工作的能力。积极选派优秀干部深入基层,分别到县、镇、村挂职,与基层群众结对,建立扶贫档案,把产业作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出列、稳定脱贫的重要依托,科学规划产业扶贫项目,协调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生态养殖产业、种植业,完善产业支撑体系,激活扶贫“造血”功能。同时,建立帮扶任务共担、工作难题共商、资源资金共用的“捆绑”模式,与各级干部一起承担挂片联乡、包村包组、到户到人责任,切实提升帮扶工作整体成效。

(二)注重对口部门优势,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

打通农业生产、流通和销售通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衔接、渠道推广宣传推介并重,让消费扶贫从点到线及面,形成浪潮涌动之势,进一步扩大消费扶贫的影响力渗透力,为帮扶点构建农产品上行渠道,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动力。

(普洱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推荐)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