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北京大学“1+8+N”机制助推弥渡精准脱贫

时间:2020-09-11 15:21:30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001.jpg

弥渡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滇西边境山区,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档立卡识别出贫困乡镇4个,贫困村5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4个),贫困人口18244户69078人,贫困发生率25.26%,通过多次动态管理,2019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533户69537人。北京大学自2013年承担定点帮扶弥渡县工作以来,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启动了“1+8+N”帮扶工作新模式,实施精准扶贫。

一、强化对口帮扶组织保障

(一)强化领导,党委重视。学校党委始终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做好定点帮扶弥渡工作的重大意义,学校党委书记邱水平专门听取学校定点扶贫工作汇报,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和意见,并亲自深入弥渡了解实际情况,对接、推进工作。郝平校长多次强调北大的帮扶工作要发挥北大的特色、实效第一,并亲自部署落实相关帮扶举措。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工作,先后多次赴弥渡县考察调研,走访全县的8个乡镇及中小学、幼儿园、企业、医院等30余个单位。

(二)因地制宜,院系给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委对定点扶贫工作的统一领导,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学校党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定点扶贫工作,并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大学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从智力扶贫、文化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做了深入的部署;为更加有力地调动学校各方的力量、及时将学校关于定点扶贫最新精神和举措落实到位,扶贫工作办公室适时召开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8个院系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会,系统研讨、部署、推进下一阶段扶贫工作。

(三)智志相扶,人才支持。签署《北京大学弥渡县人民政府对口帮扶协议》,学校专门成立了由书记、校长挂帅的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定点扶贫工作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和“甘霖计划”,开通“人、财、物”绿色通道,安排对口帮扶专项经费。先后派出5名干部挂职弥渡县副县长,3名同志到弥渡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七年来,学校主要领导同志及班子成员先后带队深入弥渡县调研定点扶贫工作,弥渡县也多次组织党政干部、医务工作者、教师赴北大学习。

二、强化对口帮扶制度保障

按照扶贫工作“强化责任、重心下移、分工落实、全县覆盖”的目标,探索启动了“1+8+N”帮扶工作新模式,1所学校统筹协调全县对口帮扶,光华管理学院等8个院系分别定点对口帮扶弥渡县下辖的德苴等8个乡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帮扶思路和举措。其中,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主要侧重于调动、整合校友及社会资源等;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主要侧重于产业帮扶;国际关系学院、艺术学院主要侧重于文化帮扶等;法学院主要侧重于法律援助等。对口帮扶学院安排院领导专人负责,确保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到位,支持帮扶对象融资融智、兴业脱贫。

三、多元扶贫成效遍地开花

(一)教育帮扶,培养人才。一是开设“北京大学弥渡讲坛”,将最新的、一流的发展思维和管理理念带给弥渡。北京大学各院系每月轮流选派1名专家学者赴弥渡授课,目前已开展20期,累计培训7000多人次。二是抓实干部培训,努力为弥渡培养适应脱贫攻坚新形势、新要求的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北京大学先后为165名县、乡级领导干部、12名骨干教师、8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班培训。开设《博雅耕读乡社》乡村干部培训项目,手把手传授实践经验、培育致富带头人、引入有机生态农业综合体、带动贫困户务工增收。三是培养师资,努力改善弥渡基础教育的落后现状。北大附中接收弥渡县一中、二中10余名教师来校跟班学习交流,帮助弥渡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案设计水平。四是选派学生支教。在团中央、云南省团省委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先后安排6批共计19名学生赴弥渡一中支教,每批为期一年。

(二)医疗帮扶,济世惠民。一是帮助完善规划。北京大学医学部领导多次赴弥渡县调研医疗卫生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完善弥渡县三级医疗体系发展规划;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团委书记、党院办副主任史楠挂职弥渡县副县长,北大还先后选派附属医院两批共计40名医生赴弥渡义诊、会诊,为群众免费诊疗超过1500人次,并结合具体病例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医疗科室建设工作;三是培养医疗人才。安排8名弥渡县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进修,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依托“互联网+”理念,为弥渡县量身定做并无偿捐赠基层医生培训项目及“诠医通”健康宣教项目;四是引入惠民工程。协调卫计委重大专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落户弥渡,经费共计800余万元;五是协调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和北大妇儿保健中心的保健项目落地弥渡,重点支持 弥渡县妇幼保健事业。

(三)文化帮扶,凝心聚力。一是打造花灯文化品牌。挖掘散落于民间的200 余个经典花灯曲目,整理曲谱手稿,由学生合唱团从中精选并组织演奏,由学生舞蹈团帮助群众演员彩排和演练,指导密祉花灯广场的提质改造,营造独具魅力的花灯节形象;二是画笔记录展示茶马古道风光。北京大学组织16位中国画画家深入弥渡,在十余天的时间里创作了24幅作品,并举办“从燕园到弥渡”中国画写生作品展;三是举办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司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联合书法艺术研究所组织名师团队赴弥渡县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系列活动,普及汉字书写教育,展示书法魅力;四是创作花灯戏曲主题舞蹈。基于在弥渡发掘整理花灯曲目的经验与成果,北京大学学生舞蹈团创作了舞蹈《娉娉然》,并在首届北京市大学生舞蹈节上获得银奖;五是为文化产业出谋划策。北京大学组织文化产业等专业师生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议题赴弥渡调研,就如何整合文化资源、如何进行文化产业开发、如何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如何结合文化产业推动脱贫等组织专题交流,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议;推动文化旅游小镇建设。北京大学派出代表团前往密祉镇走村访户, 挖掘故事,拍摄微电影,制作宣传片,通过网络传播推广,同时设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师生艺术创作教学实践基地”,多次组织采风、创作和写生,并协助密祉镇进一步完善特色小镇规划。

(四)采购帮销,消费扶贫。针对弥渡县特色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协调对接第三方合作伙伴,帮助弥渡县的大宗农产品上网,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县域农产品品牌创建、农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累计销售27个品类特色农产品3000余万元。通过在学校举办消费扶贫展览、在方正集团举办“汇爱·致富”消费扶贫大集等活动向师生和社会推广弥渡县农产品。

(五)多方引援,助力发展。对口帮扶7年多来,北京大学累计为弥渡投入帮扶资金11035余万元、引进帮扶资金2亿多、协调落地重大项目10余项。学校通过国家发改委争取落地库容1200万立方,投资1.7856亿元资金建设彭家庄中型水库,以解决全县的储备饮用水源。帮助德苴乡争取花渔洞光伏提水工程项目,到位资金1000万元,解决德苴乡近1万名村民和2万亩耕地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学校捐赠图书31000余册,并设立10 所 “博雅图书室”;组织动员北大方正集团、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滇西扶贫开发、帮助弥渡一中组建 “博雅自强班”。协调各方资源捐款资助特困教师、建设“梦想中心”、开设“梦想课堂”等。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推荐)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东西协作、定点扶贫    
乡村发展

北京大学“1+8+N”机制助推弥渡精准脱贫

时间:2020-09-11 15:21:30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001.jpg

弥渡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滇西边境山区,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档立卡识别出贫困乡镇4个,贫困村5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4个),贫困人口18244户69078人,贫困发生率25.26%,通过多次动态管理,2019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533户69537人。北京大学自2013年承担定点帮扶弥渡县工作以来,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启动了“1+8+N”帮扶工作新模式,实施精准扶贫。

一、强化对口帮扶组织保障

(一)强化领导,党委重视。学校党委始终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做好定点帮扶弥渡工作的重大意义,学校党委书记邱水平专门听取学校定点扶贫工作汇报,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和意见,并亲自深入弥渡了解实际情况,对接、推进工作。郝平校长多次强调北大的帮扶工作要发挥北大的特色、实效第一,并亲自部署落实相关帮扶举措。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工作,先后多次赴弥渡县考察调研,走访全县的8个乡镇及中小学、幼儿园、企业、医院等30余个单位。

(二)因地制宜,院系给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委对定点扶贫工作的统一领导,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学校党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定点扶贫工作,并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大学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从智力扶贫、文化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做了深入的部署;为更加有力地调动学校各方的力量、及时将学校关于定点扶贫最新精神和举措落实到位,扶贫工作办公室适时召开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8个院系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会,系统研讨、部署、推进下一阶段扶贫工作。

(三)智志相扶,人才支持。签署《北京大学弥渡县人民政府对口帮扶协议》,学校专门成立了由书记、校长挂帅的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定点扶贫工作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和“甘霖计划”,开通“人、财、物”绿色通道,安排对口帮扶专项经费。先后派出5名干部挂职弥渡县副县长,3名同志到弥渡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七年来,学校主要领导同志及班子成员先后带队深入弥渡县调研定点扶贫工作,弥渡县也多次组织党政干部、医务工作者、教师赴北大学习。

二、强化对口帮扶制度保障

按照扶贫工作“强化责任、重心下移、分工落实、全县覆盖”的目标,探索启动了“1+8+N”帮扶工作新模式,1所学校统筹协调全县对口帮扶,光华管理学院等8个院系分别定点对口帮扶弥渡县下辖的德苴等8个乡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帮扶思路和举措。其中,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主要侧重于调动、整合校友及社会资源等;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主要侧重于产业帮扶;国际关系学院、艺术学院主要侧重于文化帮扶等;法学院主要侧重于法律援助等。对口帮扶学院安排院领导专人负责,确保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到位,支持帮扶对象融资融智、兴业脱贫。

三、多元扶贫成效遍地开花

(一)教育帮扶,培养人才。一是开设“北京大学弥渡讲坛”,将最新的、一流的发展思维和管理理念带给弥渡。北京大学各院系每月轮流选派1名专家学者赴弥渡授课,目前已开展20期,累计培训7000多人次。二是抓实干部培训,努力为弥渡培养适应脱贫攻坚新形势、新要求的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北京大学先后为165名县、乡级领导干部、12名骨干教师、8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班培训。开设《博雅耕读乡社》乡村干部培训项目,手把手传授实践经验、培育致富带头人、引入有机生态农业综合体、带动贫困户务工增收。三是培养师资,努力改善弥渡基础教育的落后现状。北大附中接收弥渡县一中、二中10余名教师来校跟班学习交流,帮助弥渡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案设计水平。四是选派学生支教。在团中央、云南省团省委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先后安排6批共计19名学生赴弥渡一中支教,每批为期一年。

(二)医疗帮扶,济世惠民。一是帮助完善规划。北京大学医学部领导多次赴弥渡县调研医疗卫生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完善弥渡县三级医疗体系发展规划;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团委书记、党院办副主任史楠挂职弥渡县副县长,北大还先后选派附属医院两批共计40名医生赴弥渡义诊、会诊,为群众免费诊疗超过1500人次,并结合具体病例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医疗科室建设工作;三是培养医疗人才。安排8名弥渡县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进修,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依托“互联网+”理念,为弥渡县量身定做并无偿捐赠基层医生培训项目及“诠医通”健康宣教项目;四是引入惠民工程。协调卫计委重大专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落户弥渡,经费共计800余万元;五是协调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和北大妇儿保健中心的保健项目落地弥渡,重点支持 弥渡县妇幼保健事业。

(三)文化帮扶,凝心聚力。一是打造花灯文化品牌。挖掘散落于民间的200 余个经典花灯曲目,整理曲谱手稿,由学生合唱团从中精选并组织演奏,由学生舞蹈团帮助群众演员彩排和演练,指导密祉花灯广场的提质改造,营造独具魅力的花灯节形象;二是画笔记录展示茶马古道风光。北京大学组织16位中国画画家深入弥渡,在十余天的时间里创作了24幅作品,并举办“从燕园到弥渡”中国画写生作品展;三是举办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司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联合书法艺术研究所组织名师团队赴弥渡县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系列活动,普及汉字书写教育,展示书法魅力;四是创作花灯戏曲主题舞蹈。基于在弥渡发掘整理花灯曲目的经验与成果,北京大学学生舞蹈团创作了舞蹈《娉娉然》,并在首届北京市大学生舞蹈节上获得银奖;五是为文化产业出谋划策。北京大学组织文化产业等专业师生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议题赴弥渡调研,就如何整合文化资源、如何进行文化产业开发、如何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如何结合文化产业推动脱贫等组织专题交流,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议;推动文化旅游小镇建设。北京大学派出代表团前往密祉镇走村访户, 挖掘故事,拍摄微电影,制作宣传片,通过网络传播推广,同时设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师生艺术创作教学实践基地”,多次组织采风、创作和写生,并协助密祉镇进一步完善特色小镇规划。

(四)采购帮销,消费扶贫。针对弥渡县特色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协调对接第三方合作伙伴,帮助弥渡县的大宗农产品上网,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县域农产品品牌创建、农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累计销售27个品类特色农产品3000余万元。通过在学校举办消费扶贫展览、在方正集团举办“汇爱·致富”消费扶贫大集等活动向师生和社会推广弥渡县农产品。

(五)多方引援,助力发展。对口帮扶7年多来,北京大学累计为弥渡投入帮扶资金11035余万元、引进帮扶资金2亿多、协调落地重大项目10余项。学校通过国家发改委争取落地库容1200万立方,投资1.7856亿元资金建设彭家庄中型水库,以解决全县的储备饮用水源。帮助德苴乡争取花渔洞光伏提水工程项目,到位资金1000万元,解决德苴乡近1万名村民和2万亩耕地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学校捐赠图书31000余册,并设立10 所 “博雅图书室”;组织动员北大方正集团、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滇西扶贫开发、帮助弥渡一中组建 “博雅自强班”。协调各方资源捐款资助特困教师、建设“梦想中心”、开设“梦想课堂”等。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推荐)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