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班解控辍保学之难题

时间:2020-09-11 19:23:52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普职融合班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千师进万户家访活动.jpg

一、背景导读

福贡县是边疆“直过民族”地区,以傈僳族为主体的20多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89%,是一个典型的集边疆、民族、宗教、贫困和高山峡谷“五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福贡县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存在发展的“痛处”和短板。由于相对恶劣的地理环境,全县大部分地区长期处于处于深度贫困状态,群众思想封闭、文化程度偏低、对教育重视不足,加之优厚的落户政策,2017年以来补录了“高黎贡山移民”“边民回流”“无户口人群”6224人,其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就有1810人。群众文化素质总体偏低、户籍管理无法精准等的原因,导致大部分适龄儿童因失联、失踪、流动性大和思想不稳定等因素无法顺利入校和按期入校的辍失学情况,尤其是初中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突出。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必由之路。本着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民生的初心,福贡县积极为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寻“方子”,找路子。围绕“找得到、劝得回、留得住、学得好”,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将县委党校作为复学失学生的集中安置教育点,开设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班,招收失学或长期辍学后无法随班就读的初中年龄段学生,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主要做法

(一)统筹有力,确保“进得来”

针对失学的适龄少年、辍学时间长的特困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语言不通、不愿入学、难以融入的特点。福贡县委、县政府结合当前实际、政策和措施研究决定,对这部分学生采取集中安置。在时间任务紧迫,场地资源有限的实际,县委政府统筹安排,下定决心投入资金264万元,将县委党校进行提升改造,作为集中安置办学点。学校占地面积7279.16㎡ ,建筑面积5337㎡,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一个食堂,一块球场和一块种养殖实训基地。设美容美发、中餐烹饪、棒球加工、计算机、农村供用电、人工智能编程、音乐7间功能实训(体验)室。用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办的普职教育融合班,已于2019年9月10日如期开班。目前,普职教育融合班有七、八、九3个年级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人数306人。在校教职员工33人。其中,专任教师19人,后勤保障人员14名。

(二)保障有力,确保“稳得住”

一是后勤有保障。确保所有报到学生在享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营养餐等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为每名学生免费提供1套铺盖、3套校服、1套洗漱用具,无偿为学生提供其他后勤保障。二是生活有保障。“留住人,先留住胃”,为改善学生的营养结构,调理学生营养缺失,县委政府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做到免费提供一日三餐,达到顿顿有肉吃,实现每餐一荤两素一汤的伙食标准,从生活保障上稳学促学。三是关爱有保障。针对普职融合班学生起点低、起步晚、底子薄、行为习惯差,极易流动的具体实际,福贡县对该班学生采取“N对1”责任包保措施,实现“一名县处级领导+一名挂联帮扶责任人+一名包保教师”的“N对一”包保机制,确保学生“留得住”。县处级领导、挂联帮扶责任人、包保教师坚持把在校学生思想教育引导放在首位,经常挤出时间,深入学生家中,宣传教育惠民政策,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一些干部还自己掏钱送学生治病、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当地群众很感动地表示,干部把我们的困难当成了自己的困难,把我们的孩子当成了自家的孩子,党的政策“阿克吉”(傈僳语,非常好的意思)。四是教育有保障。为了让返校就读的辍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教育,完成法定的义务教育年限,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学校扎实做好保学、稳学工作,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各类课余活动,使校园成为吸引学生的场所;进一步健全关心关爱制度,实行学习困难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确保了学生进的来,留得住,能发展。

(三)管理有力,确保“能发展”

一是普职教育融合班在教学管理上双发力,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和教育学生,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强化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教学管理注重让学生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学会识文断字、培养职业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奋斗精神,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常规管理注重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基本生活习惯,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感激之情,让学生懂规矩、会感恩、勤劳动、乐学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是综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年龄等因素统筹编班。结合本地区、本民族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开设民族特色文化活动课、农村供用电工实训、中餐烹饪、摩托车维修、美容美发、人工智能编程体验课、种养殖等课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推进普通基础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融合衔接、互相贯通,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接受职业启蒙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今后学生就业或进入高一级职业学校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四)协调有力,确保“有安全”

县委、县政府选派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校长担任融合班负责人,对学生在校安全负总责,建立了宿舍管理员制度,实行教师24小时宿舍值班制度。邀请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大队、县自然资源局、县卫健局、县人社局开展法治、消防、安全、卫生、用电用火、自然灾害避险等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严格教学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加强学生外出、往返家校道路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校外严禁游泳、喝酒、出入夜场、乘坐黑车等,确保学生安全。

(五)支持有力,确保“有成效”

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班创办前后,得到了中央、省挂钩帮扶单位、东西部帮扶协作单位等部门以及省、州、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一是省、州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与师生面对面交流,查看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对普职教育融合班的办学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赞誉;二是争取到珠海帮扶项目资金177.4万元,用于“普职教育融合班”的硬件设施建设;三是省教育厅捐助30台实训电脑、5台多功能一体机、1套智能机;四是依托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优势资源,开发适合复学学生特点的教材;五是协调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选派3名教师承担职业技能课程教学工作。

三、经验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控辍保学”的创新之举。福贡县特殊的县情,使得控辍保学工作异常严峻。开办普职教育融合班,积极构建义务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融通渠道,让学生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业的同时,按照“按需施教、培养技能”的要求,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劝返学生留得住、学得好、能成才,创造性地破解了部分适龄青少年因为“厌倦”学习而辍学的问题。

二是开办普职教育融合班,必须要上下联动,纵横统筹。从开办下来的情况看,普职教育融合班成效明显,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认识统一,上下联动。同时,充分运用上级政策、社会帮扶、县内条件等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合力攻坚。

(怒江州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推荐)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教育扶贫、案例    

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班解控辍保学之难题

时间:2020-09-11 19:23:52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普职融合班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千师进万户家访活动.jpg

一、背景导读

福贡县是边疆“直过民族”地区,以傈僳族为主体的20多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89%,是一个典型的集边疆、民族、宗教、贫困和高山峡谷“五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福贡县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存在发展的“痛处”和短板。由于相对恶劣的地理环境,全县大部分地区长期处于处于深度贫困状态,群众思想封闭、文化程度偏低、对教育重视不足,加之优厚的落户政策,2017年以来补录了“高黎贡山移民”“边民回流”“无户口人群”6224人,其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就有1810人。群众文化素质总体偏低、户籍管理无法精准等的原因,导致大部分适龄儿童因失联、失踪、流动性大和思想不稳定等因素无法顺利入校和按期入校的辍失学情况,尤其是初中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突出。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必由之路。本着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民生的初心,福贡县积极为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寻“方子”,找路子。围绕“找得到、劝得回、留得住、学得好”,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将县委党校作为复学失学生的集中安置教育点,开设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班,招收失学或长期辍学后无法随班就读的初中年龄段学生,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主要做法

(一)统筹有力,确保“进得来”

针对失学的适龄少年、辍学时间长的特困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语言不通、不愿入学、难以融入的特点。福贡县委、县政府结合当前实际、政策和措施研究决定,对这部分学生采取集中安置。在时间任务紧迫,场地资源有限的实际,县委政府统筹安排,下定决心投入资金264万元,将县委党校进行提升改造,作为集中安置办学点。学校占地面积7279.16㎡ ,建筑面积5337㎡,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一个食堂,一块球场和一块种养殖实训基地。设美容美发、中餐烹饪、棒球加工、计算机、农村供用电、人工智能编程、音乐7间功能实训(体验)室。用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办的普职教育融合班,已于2019年9月10日如期开班。目前,普职教育融合班有七、八、九3个年级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总人数306人。在校教职员工33人。其中,专任教师19人,后勤保障人员14名。

(二)保障有力,确保“稳得住”

一是后勤有保障。确保所有报到学生在享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营养餐等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为每名学生免费提供1套铺盖、3套校服、1套洗漱用具,无偿为学生提供其他后勤保障。二是生活有保障。“留住人,先留住胃”,为改善学生的营养结构,调理学生营养缺失,县委政府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做到免费提供一日三餐,达到顿顿有肉吃,实现每餐一荤两素一汤的伙食标准,从生活保障上稳学促学。三是关爱有保障。针对普职融合班学生起点低、起步晚、底子薄、行为习惯差,极易流动的具体实际,福贡县对该班学生采取“N对1”责任包保措施,实现“一名县处级领导+一名挂联帮扶责任人+一名包保教师”的“N对一”包保机制,确保学生“留得住”。县处级领导、挂联帮扶责任人、包保教师坚持把在校学生思想教育引导放在首位,经常挤出时间,深入学生家中,宣传教育惠民政策,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一些干部还自己掏钱送学生治病、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当地群众很感动地表示,干部把我们的困难当成了自己的困难,把我们的孩子当成了自家的孩子,党的政策“阿克吉”(傈僳语,非常好的意思)。四是教育有保障。为了让返校就读的辍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教育,完成法定的义务教育年限,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学校扎实做好保学、稳学工作,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各类课余活动,使校园成为吸引学生的场所;进一步健全关心关爱制度,实行学习困难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确保了学生进的来,留得住,能发展。

(三)管理有力,确保“能发展”

一是普职教育融合班在教学管理上双发力,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和教育学生,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强化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教学管理注重让学生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学会识文断字、培养职业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奋斗精神,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常规管理注重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基本生活习惯,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感激之情,让学生懂规矩、会感恩、勤劳动、乐学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是综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年龄等因素统筹编班。结合本地区、本民族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开设民族特色文化活动课、农村供用电工实训、中餐烹饪、摩托车维修、美容美发、人工智能编程体验课、种养殖等课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推进普通基础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融合衔接、互相贯通,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接受职业启蒙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今后学生就业或进入高一级职业学校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四)协调有力,确保“有安全”

县委、县政府选派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校长担任融合班负责人,对学生在校安全负总责,建立了宿舍管理员制度,实行教师24小时宿舍值班制度。邀请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大队、县自然资源局、县卫健局、县人社局开展法治、消防、安全、卫生、用电用火、自然灾害避险等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严格教学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加强学生外出、往返家校道路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校外严禁游泳、喝酒、出入夜场、乘坐黑车等,确保学生安全。

(五)支持有力,确保“有成效”

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班创办前后,得到了中央、省挂钩帮扶单位、东西部帮扶协作单位等部门以及省、州、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一是省、州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与师生面对面交流,查看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对普职教育融合班的办学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赞誉;二是争取到珠海帮扶项目资金177.4万元,用于“普职教育融合班”的硬件设施建设;三是省教育厅捐助30台实训电脑、5台多功能一体机、1套智能机;四是依托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优势资源,开发适合复学学生特点的教材;五是协调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选派3名教师承担职业技能课程教学工作。

三、经验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控辍保学”的创新之举。福贡县特殊的县情,使得控辍保学工作异常严峻。开办普职教育融合班,积极构建义务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融通渠道,让学生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业的同时,按照“按需施教、培养技能”的要求,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劝返学生留得住、学得好、能成才,创造性地破解了部分适龄青少年因为“厌倦”学习而辍学的问题。

二是开办普职教育融合班,必须要上下联动,纵横统筹。从开办下来的情况看,普职教育融合班成效明显,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认识统一,上下联动。同时,充分运用上级政策、社会帮扶、县内条件等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合力攻坚。

(怒江州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推荐)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