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新余市积极引导基层商会参与脱贫攻坚

时间:2020-09-12 11:41:52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新余市扶贫办

2016年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江西时指出:“要鼓励引导从农村走出去的农民企业家回馈故里,支援农村建设。我听说,新余市渝水区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成立民营企业家商会和在商会建立党组织,把本土民营企业家组织起来,参与新农村建设,得到企业家认可和农民群众欢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很多,把他们回报家乡的愿望和力量引导好、利用好,将对推动农村发展繁荣产生巨大作用”。近年来,新余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探索“党建+商会”模式,积极开展“举党旗、感党恩、爱家乡、真扶贫”活动,形成以乡镇商会为主力,异地商会、外埠商会、行业商会、园区商会共同扶贫的格局。截至目前,共有489家民营企业(商协会)帮扶203个村,结对帮扶2597个贫困户,约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三分之一。 

20200912159988233510.jpg

一、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上下功夫。一是加强组织,制定方案。制定《关于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社会扶贫精准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按照组织程序和“党建+商会”模式,经县(区)组织部门批准成立乡镇商会党委,商会党委书记由新余市委派驻。二是加大宣传,形成共识。组织新闻媒体对优秀的帮扶商会和个人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形成“凝聚乡亲,报效桑梓”的共识,营造良好的新乡贤文化和上善文化扶贫帮困氛围。三是“头雁”引领,示范带动。各乡镇商会的会长带头扶贫,并积极搭建会员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平台,密切对接。

20200912159988236494.jpg

二、在感恩教育、激发情怀上做文章。一是感党恩,树立形象。举办“民营企业家大讲堂”“理想信念教育报告会”等活动,积极引导在外商会成功人士为家乡注入资本和技术,带来项目和先进理念。二是多举措,激发情怀。通过专题活动、座谈会、宣讲会、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形式,激发商会企业家反哺家乡的情怀。三是真情意,回报桑梓。2017年开始,新余市倡导全市商协会组织大力开展“千人帮千户”精准扶贫行动,第一批就与1080户贫困户进行了“一对一”结对认亲,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

20200912159988238610.jpg

三、在营造环境、兴办产业上花气力。鼓励外地渝商回乡创业(新余古称“渝”),实现“聚乡情、凝商力、助发展”的目标。一是实施“渝郎回乡”工程。启动实施“渝郎回乡”创业计划,对回乡创业“渝郎”做到“三优先、三保障”,即优先享有创业服务、优先享受各项政策产业基金扶持、优先享受地方银行融资贷款,保障项目即到即落、保障企业用工、保障生活便利。实施人才发展新政策,启动“渝郎回乡博士团双百工程”,为符合条件的回乡渝商办理企业家“绿卡”、建立“渝商通”、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三年来,共有300余名“渝郎”回乡,签约项目30余亿元,65名优秀“渝郎”创办企业38家。二是营造“渝郎”创业环境。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搭建“仙女湖夜话”平台,每月一次面对面的听取意见建议。建设100万平方米“渝郎创业园”,为每个回乡企业选派一个帮扶三人小组,协调解决项目签约、注册、办证等问题,为回乡“渝郎”提供优质服务。三是推动“渝郎”产业发展。引导回乡“渝郎”优先选择具有本地资源禀赋、能够稳定发展的产业扶贫项目,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形成蘑菇、油茶、新余蜜桔、苎麻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土地流转、就业务工、技术扶持等方式,引导当地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扶贫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四、在完善机制、打造平台上动脑筋。新余市不断丰富“党建+商会”的形式和内容,依托乡镇商会基本实现全覆盖的优势,成立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商会与促进会合署办公。一是突出政策引领。按照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有作为和班子建设好、团结教育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五有四好”标准,各级党委、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基层商会大力支持。二是突出思想引领。把一批政治思想素质好、热心公益事业的机关干部、大学生,培养选配充实到基层商会班子。如渝水区根据企业和党员的区域分布进行联建统建,设立建筑、农业商贸等行业党支部15个,在江苏、深圳、云南等地设立流动党支部7个,实现839家会员企业党组织全覆盖。三是突出措施引领。加强商会党支部和商会内部运行机制建设,构建“党组织与商会领导层定期沟通”“党组织与理事会双向例会”运行机制,做到工作相互通报、活动相互沟通、大事协商解决,推动“党建+商会”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新余市扶贫办推荐)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江西新余市、社会扶贫    
乡村发展

新余市积极引导基层商会参与脱贫攻坚

时间:2020-09-12 11:41:52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新余市扶贫办

2016年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江西时指出:“要鼓励引导从农村走出去的农民企业家回馈故里,支援农村建设。我听说,新余市渝水区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成立民营企业家商会和在商会建立党组织,把本土民营企业家组织起来,参与新农村建设,得到企业家认可和农民群众欢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很多,把他们回报家乡的愿望和力量引导好、利用好,将对推动农村发展繁荣产生巨大作用”。近年来,新余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探索“党建+商会”模式,积极开展“举党旗、感党恩、爱家乡、真扶贫”活动,形成以乡镇商会为主力,异地商会、外埠商会、行业商会、园区商会共同扶贫的格局。截至目前,共有489家民营企业(商协会)帮扶203个村,结对帮扶2597个贫困户,约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三分之一。 

20200912159988233510.jpg

一、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上下功夫。一是加强组织,制定方案。制定《关于加强社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社会扶贫精准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按照组织程序和“党建+商会”模式,经县(区)组织部门批准成立乡镇商会党委,商会党委书记由新余市委派驻。二是加大宣传,形成共识。组织新闻媒体对优秀的帮扶商会和个人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形成“凝聚乡亲,报效桑梓”的共识,营造良好的新乡贤文化和上善文化扶贫帮困氛围。三是“头雁”引领,示范带动。各乡镇商会的会长带头扶贫,并积极搭建会员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平台,密切对接。

20200912159988236494.jpg

二、在感恩教育、激发情怀上做文章。一是感党恩,树立形象。举办“民营企业家大讲堂”“理想信念教育报告会”等活动,积极引导在外商会成功人士为家乡注入资本和技术,带来项目和先进理念。二是多举措,激发情怀。通过专题活动、座谈会、宣讲会、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形式,激发商会企业家反哺家乡的情怀。三是真情意,回报桑梓。2017年开始,新余市倡导全市商协会组织大力开展“千人帮千户”精准扶贫行动,第一批就与1080户贫困户进行了“一对一”结对认亲,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

20200912159988238610.jpg

三、在营造环境、兴办产业上花气力。鼓励外地渝商回乡创业(新余古称“渝”),实现“聚乡情、凝商力、助发展”的目标。一是实施“渝郎回乡”工程。启动实施“渝郎回乡”创业计划,对回乡创业“渝郎”做到“三优先、三保障”,即优先享有创业服务、优先享受各项政策产业基金扶持、优先享受地方银行融资贷款,保障项目即到即落、保障企业用工、保障生活便利。实施人才发展新政策,启动“渝郎回乡博士团双百工程”,为符合条件的回乡渝商办理企业家“绿卡”、建立“渝商通”、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三年来,共有300余名“渝郎”回乡,签约项目30余亿元,65名优秀“渝郎”创办企业38家。二是营造“渝郎”创业环境。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搭建“仙女湖夜话”平台,每月一次面对面的听取意见建议。建设100万平方米“渝郎创业园”,为每个回乡企业选派一个帮扶三人小组,协调解决项目签约、注册、办证等问题,为回乡“渝郎”提供优质服务。三是推动“渝郎”产业发展。引导回乡“渝郎”优先选择具有本地资源禀赋、能够稳定发展的产业扶贫项目,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形成蘑菇、油茶、新余蜜桔、苎麻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土地流转、就业务工、技术扶持等方式,引导当地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扶贫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四、在完善机制、打造平台上动脑筋。新余市不断丰富“党建+商会”的形式和内容,依托乡镇商会基本实现全覆盖的优势,成立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商会与促进会合署办公。一是突出政策引领。按照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有作为和班子建设好、团结教育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五有四好”标准,各级党委、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基层商会大力支持。二是突出思想引领。把一批政治思想素质好、热心公益事业的机关干部、大学生,培养选配充实到基层商会班子。如渝水区根据企业和党员的区域分布进行联建统建,设立建筑、农业商贸等行业党支部15个,在江苏、深圳、云南等地设立流动党支部7个,实现839家会员企业党组织全覆盖。三是突出措施引领。加强商会党支部和商会内部运行机制建设,构建“党组织与商会领导层定期沟通”“党组织与理事会双向例会”运行机制,做到工作相互通报、活动相互沟通、大事协商解决,推动“党建+商会”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新余市扶贫办推荐)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