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安徽歙县:“四带一自”成果丰 产业扶贫近万户

时间:2020-09-16 17:51:4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吴灿、汪振兴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黄山歙县杞梓里镇英坑万亩山核桃基地白露开杆节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杞梓里镇党委政府积极引进销售企业,构筑“农商对接”平台,现场签订扶贫认购协议。歙县山野山核桃专业合作社还对基地辐射带动的贫困户,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优先收购,保证他们的山核桃卖得出、卖得好。

20200916160025001459.jpg

吴建平 摄

歙县立足全县现有的茶叶贡菊、经济林果、大棚蔬菜等产业扶贫功能区,通过扎实推进“四带一自”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自我造血功能,全县有产业发展的贫困户9932户,在45个贫困村聚焦村产业发展,助力村集体经济壮大,实现贫困户减贫稳定增收。

深渡镇昌中村,距县城25公里,四周青山环抱,是典型的山川村落,以茶叶、蚕桑经济作物为主。在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下,昌中村坚持“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理念,积极探索“企业+项目+就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镇村通过民主决策和公开招租,引进菌业公司发展食用菌产业,建成扶贫就业基地,种植黑皮鸡枞菌、秀珍菌、平菇、香菇等品种。企业作为承载主体采取劳务、合作、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企业和贫困群众互利共赢。村扶贫工作队还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新建食用菌加工厂房,目前厂房主体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设施安装。“通过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建成配套食用菌基地项目,以后食用菌菌棒的加工、制作,包括菌种的培养研发全部在这个厂房里面,既规范了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使得整村的环境更加整洁有序,也增加了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近三年来,昌中村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两三百万元,村集体经济目前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进账。”歙县深渡镇昌中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张翔介绍说。

歙县坚持把做强产业作为脱贫根本,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在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16年以来,全县实施贫困人口到户产业项目11.98万个,年户均项目2.1个,高于安徽全省平均水平,到村产业扶贫项目480个,其中428个项目覆盖45个危困村;2018年以来,全县4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建成1个特色种养产业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80%以上从事特色种养产业发展的贫困户。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安徽歙县:“四带一自”成果丰 产业扶贫近万户

时间:2020-09-16 17:51:4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吴灿、汪振兴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黄山歙县杞梓里镇英坑万亩山核桃基地白露开杆节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杞梓里镇党委政府积极引进销售企业,构筑“农商对接”平台,现场签订扶贫认购协议。歙县山野山核桃专业合作社还对基地辐射带动的贫困户,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优先收购,保证他们的山核桃卖得出、卖得好。

20200916160025001459.jpg

吴建平 摄

歙县立足全县现有的茶叶贡菊、经济林果、大棚蔬菜等产业扶贫功能区,通过扎实推进“四带一自”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自我造血功能,全县有产业发展的贫困户9932户,在45个贫困村聚焦村产业发展,助力村集体经济壮大,实现贫困户减贫稳定增收。

深渡镇昌中村,距县城25公里,四周青山环抱,是典型的山川村落,以茶叶、蚕桑经济作物为主。在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下,昌中村坚持“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理念,积极探索“企业+项目+就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镇村通过民主决策和公开招租,引进菌业公司发展食用菌产业,建成扶贫就业基地,种植黑皮鸡枞菌、秀珍菌、平菇、香菇等品种。企业作为承载主体采取劳务、合作、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企业和贫困群众互利共赢。村扶贫工作队还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新建食用菌加工厂房,目前厂房主体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设施安装。“通过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建成配套食用菌基地项目,以后食用菌菌棒的加工、制作,包括菌种的培养研发全部在这个厂房里面,既规范了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使得整村的环境更加整洁有序,也增加了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近三年来,昌中村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两三百万元,村集体经济目前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进账。”歙县深渡镇昌中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张翔介绍说。

歙县坚持把做强产业作为脱贫根本,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在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16年以来,全县实施贫困人口到户产业项目11.98万个,年户均项目2.1个,高于安徽全省平均水平,到村产业扶贫项目480个,其中428个项目覆盖45个危困村;2018年以来,全县4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建成1个特色种养产业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80%以上从事特色种养产业发展的贫困户。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