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小镇大爱——来自永宁县闽宁镇的讲述

时间:2020-10-07 17:17:19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本刊记者 左文婷

001.jpg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65岁的刘志刚每天最惬意的时间,就是躺在门前树荫下的躺椅上,享受“退休后”含饴弄孙的生活。看着从自家门前经过的那些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刘志刚会生出无限感怀。有关于老家的回忆,有关于曾经的贫苦,有关于遥远的童年,有关于记忆中的荒芜,有关于曾经的搬迁……林林总总,都是关于改变。

每当这个时候,这个1998年从西吉县王民乡三岔村搬迁到闽宁镇,前半生在西海固跑车、后半生在闽宁镇办起长途汽车站的西北汉子,总会俯下身,告诉在身边玩闹的几个孙子、外孙:中国地图的东南方向,有个宁夏的“兄弟”省份,叫福建。那里很远,但是那里的人和宁夏人的关系,是和你们兄弟姐妹一样的,都是很亲很亲的亲人。咱们这个镇叫闽宁镇,以前叫闽宁村。宁是宁夏的简称,闽是福建的简称,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自提议建立、亲自命名、亲自推动的,是两省区深情厚谊的象征。

他还会告诉他们:以前这里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有了福建省的帮助,有了两省区人的共同努力,这里从一片干沙滩变成了村子;慢慢地,在福建专家们的帮助下,村里又种起了蘑菇、种起了葡萄、办起了养殖场;再慢慢地,村里又建起了服装厂、光伏发电站、建材管道制造厂;现在,村里企业起来了,商业起来了,人们生活好起来了。“生活就像面团一样发了起来。”

他还会告诉他们:他们那辈人以前做梦都不敢想也想不到,到了这一辈能过上现在这样的生活。这比梦更加真实,比幻想更加实际,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这种改天换地的变化。“你们赶上好时候了,要学会感恩,感恩共产党,感恩政府,感恩福建的朋友,感恩上上下下给咱们带来好生活的每个人。”看着小孙子无邪的笑脸,刘志刚的眼中满是幸福,“爷爷真羡慕你们这些娃娃。真想能回到你们这样的年纪,在咱们这个镇上再活一遍。”

在闽宁镇,与任何一位稍微上点年纪的村民聊起福建,对比生活的变化,谈论福建的扶贫干部,他们的眼睛都会明亮到发光,声音或平缓或急切但都蕴含着震撼的能量,语言简单却又极富画面感,生怕漏掉那一个个改变背后的故事——

干沙滩上的立足

“只要是党推动的工作,没有实现不了的”

推门走进镇史馆,和刘志刚同岁的闽宁镇福宁村支书谢兴昌总会生发20多年恍若两世的感慨。

他的老家在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老家(那儿)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喝水需要走好久才能挑回一点,一滴水恨不得分成8份用。地里种上庄稼,隔天可能就会被大风连籽种都翻了出来。有些时候,种下去、长出来,收回来还不如种下的多。就算遇上好年景,打下的粮食也不够一家老小填饱肚子。”那些守着老天爷赏饭吃的苦日子,谢兴昌历历在目。

老家太穷了,穷则思变。当时还是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村支书的谢兴昌决定四处看看,把家从生存环境恶劣的南部山区搬出去。

日子在1997年迎来了转机。

那年的7月13日,贺兰山脚下的一片荒滩在烈日的炙烤下显得格外炎热。

这一天,谢兴昌带着12户人家、13口人,挤着3辆“奔奔车”,来到了这片当时归属于“玉泉营开发区”的大荒滩。

这里曾经有多“荒”?谢兴昌用一句打油诗描述这片不毛之地:“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砂砾跑。”看到眼前的情景,大家又嚷着要走,但谢兴昌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从银川到玉泉营路上的一片一片玉米地和高粱地让他心生希望。“3公里外能长出好庄稼,这里以后肯定也差不了。”

好说歹说终于安抚下众人,大家开始搭帐篷、做饭。没想到晚上一场沙尘暴黑压压地就压了下来,掀翻了帐篷,吹跑了七八床铺盖,幸亏谢兴昌媳妇眼疾手快按住了锅,才把一锅饭保了下来,可饭里却积了厚厚的一层沙土。

走还是留?谢兴昌一晚上没有合眼。

第二天一大早,他溜达到几公里外的开发区讨主意——虽然叫“开发区”,却也是荒滩上的几间房而已。当时,开发区的一名干部说的话给他吃了定心丸。这名干部告诉他,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要在这里进行“吊庄移民”。而且这里离西干渠只有20里,能引黄河水灌溉,只要有水,一切就有希望。“我是名党员,我坚信,只要是党推动的工作,没有实现不了、做不好的。”谢兴昌的信心坚定了。

仅隔一天,7月15日,闽宁村正式奠基。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代表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发来贺信。当时的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在奠基仪式上宣读这封贺信时,谢兴昌说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动力。

在这里扎根!帐篷住不得,就挖地坑住。在熬过没电缺水的几天后,房子在8月建了起来。谢兴昌从那片让他认定了这里的田地里,掰下4根玉米棒子和4根高粱穗儿,揣着回到老家,动员村民搬迁。

这一段往事,他在2016年与到闽宁镇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还面对面地聊起过。谢兴昌仍然记得总书记对他说:这个办法好,能吸引老百姓,也有启发意义。你是移民群众的引路人,也是移民建设的见证人,现在要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从红太村的村支书,到闽宁村的村支书,再到如今二次出山、继任中断10多年的福宁村村支书,谢兴昌是闽宁镇的拓荒者,也是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建起的屋子,成了之后村民搬迁的“根据地”。

两三年后,闽宁村就已经大不一样了。村里已经陆续搬来了约300户人家。后来,闽宁村升级成了闽宁镇,谢兴昌拓荒安家的地方,改名成了“福宁村”。

日子越过越红火。谢兴昌说他家的房子也更新换代,有了4次“质的飞跃”——第一代是土坯房,第二代是砖瓦房,第三代是板房,现在的二层小楼房是第四代。全镇人口也达到了6万多。

坐在宽敞整洁的办公室里,窗外蔚蓝的天空下,幢幢带着红色的建筑清晰可辨。微风拂过绿树,地上的阴凉摇曳斑驳。在这夏日的清凉里,谢兴昌不禁再次对儿孙讲起那些挑水的日子,那些奋斗的曾经。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这个从西海固走出的农民依旧信心满满,因为他信念笃定:“只要是党推动的工作,没有实现不了的。”

新家园里的奋斗

“好政策、好机制、好朋友,带来好日子”

人搬来了,吃什么喝什么?

在福建和宁夏两省区政策、资金、技术的多重扶持下,黄河水引上来了,水电路慢慢地也都修通了,荒滩一点点被吞噬、被改造,变成了良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开辟出了土地,种蘑菇、种枸杞、搞养殖。“只要人不懒,总会有收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嘛!”谢兴昌说,为了推广蘑菇种植,福建省的技术专家,“菌草之父”林占熺还亲自到这里指导培训。山里人第一次接触到蘑菇,第一次尝到了蘑菇的滋味。

“在老家辛辛苦苦干一年,挣500元是一大关。到了这里,一棚的蘑菇就能收入5000到8000块。”谢兴昌说,蘑菇种出后,福建包种、包销、包技术指导,村民收入也不成问题,这里的生活真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说起与林教授那次非同一般的见面交流,闽宁镇园艺村村民刘昌富总会不由自主点开7月3日晚9点的“时代楷模”发布的视频。在那天的节目中,刘昌富和林占熺没有见面,而是通过远程连线,共同回忆那段因菌草结缘的激情岁月。

当天,在宁夏分会场,有记账习惯的刘昌富从他的“宝贝”账本说起,回忆了这二十几年间的生活巨变。“1998年我们刚从西吉县搬下来,没有地,非常穷,小孩子上学的两块五我都拿不出来。”刘昌富说,后来菌草扶贫工作队教他们种植蘑菇,说是“菌草之父”的科研成果。将信将疑的他将整个大棚的蘑菇卖完后,一下子赚到了7000块钱,比过去一年赚的都多。1998年秋天,刘昌富收获第一茬蘑菇,卖了800多元。从菇贩子手中接过16张崭新的50元钞票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这一年,他家增收2.9万元。“以前,一年只产两三百斤土豆,再没有别的收入。当时想都不敢想,在家门口就能这么赚钱。”时隔多年,刘昌富依旧感慨满满。

在录制现场,林占熺同样深情讲述,参与闽宁协作的23年时间,他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当年成功种植了菌草以后进行测产,蘑菇亩产达到12吨。“老百姓高兴得不得了,还当即编了个流传至今的顺口溜:‘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当地老百姓很多字都不会写,普通话都说不好,谁也没想到还能说出这些话。我们当时太欣慰了,和老百姓一起努力没有白费啊。”

在这个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经过科学创新,把荒漠变成充满希望的热土。林占熺说,作为闽宁协作落地的第一个产业,菌草产业如今已在宁夏步入科学化培植、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轨道。

如果你在闽宁镇征求美食推荐,一般情况下,银福美食都会在本地人的推荐名单内。

48岁的喜银福是这家美食店的主人。每天中午忙碌的时候,全家总动员,后厨、前台、跑堂、打包盒饭、派送外卖,忙碌而又幸福。“咱家(吃)的牛排牛骨头都是自己家养的牛(产的)。”喜银福眯缝着的笑眼,掩饰不住的自豪。

喜银福出生于西吉县兴平乡堡湾村,由于家境贫寒,他小学毕业后便辍学务农、养牛。但缺水的日子,再多的努力也换不来畅快的生活,贫困就像一块石头横亘在生活面前,挪不开、移不走。

循着水源,2000年,喜银福通过自治区移民工程举家移民至永宁县闽宁镇。面对生活的窘境,喜银福打算根据自己多年的牛羊养殖、贩卖经验,在养殖上做些文章。

凭借闽宁扶贫协作机制,很快,由他牵头的永兴县福运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就建了起来。目前他已带动114户参与到合作社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和增收致富带头人。“是好政策、好机制、好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喜银福如是说。

新时代下的跨越

“接续奋斗,更好地建设闽宁、建设宁夏”

25岁的马永国是闽宁镇史馆的讲解员。别看他年纪小,移民故事、生活的变化、发展的前景,他了解得可不少。

1998年,因上学难问题,他随爷爷奶奶从西吉县吉强镇大滩村祁家湾先行搬到现在的闽宁镇,父母也于2000年搬过来。他记得爷爷奶奶讲,搬迁前,路难走、水难吃,他的父母每天天不亮就要去山沟底下担水,哥哥姐姐们为了上学也要在天不亮时就出发;搬迁后,开始记事的他脑海里最多的场景,是爷爷奶奶每天带着他,在土地上一边清理石头一边种地。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五六年。“父母后来就在这些土地上播种、收获,一年下来收入也能有3万多元了。”

2014年,他家的生活又发生了转变。这一年,他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德龙酒庄,一亩地流转费650元,父母亲也不用拴在地里,外出务工一年也能挣5万多元。2017年,母亲又进入德龙酒庄的葡萄地进行季节性务工,3个月就能收入1万多元,相当于当年种地一个人一年的收入。

马永国提到的“德龙酒庄”,是由福建晋江商人陈德启建立并打造多年的闽宁镇的领军企业。

2007年,乘着闽宁协作的春风,陈德启到宁夏考察。原计划投资房地产,谁知他一眼看中的却是贺兰山东麓这10万亩荒滩:“这里与世界葡萄酒胜地法国波尔多同处于北纬38.5度,有良好的日照、有大片的土地,种葡萄、酿葡萄酒是最好的选择!”

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就和宁夏父老乡亲、和荒滩葡萄交织在一起,一发不可收。

在戈壁滩上种葡萄,谈何容易。“想种葡萄,得先固沙。”此后数年,一场浩大的造林工程全面铺开,这一种就是500万棵杨树。葡萄还没种,基地却拿下“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陈德启一直坚信,好的葡萄酒是种出来而非酿出来的,要种出好葡萄就要有好技术的支撑。因此,他精心研究琢磨,尝试改变传统种植方法。他改变了传统酿酒葡萄“扇形架”管理模式,改为倒“L”架形,让葡萄倾斜生长,挂果枝条横走,保持整齐划一,解决了葡萄树越冬埋根的难题。

经过一次次的摸索、一次次的改进,如今,陈德启打造起的这片10万亩的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已经成为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引领者。基地年产葡萄酒5000吨,年产值达10亿元。近5000人次在陈德启的葡萄园解决了就业问题,生活愈发有了盼头。

然而陈德启还是不满足。在他的酒庄规划图中,藏着更大的梦想——不仅要让这10万亩戈壁滩全部变成绿洲,还要建设集观光、休闲、会展及世界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原生态有机葡萄产业园,打造一座酒庄博物馆。远眺贺兰山,陈德启信心满怀。

同样信心满怀的还有一大批年轻人。

从福建漳州第五医院来宁支医的黄小环、王超、薛贤聪是6月12日到的闽宁镇。一个多月西北生活,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力量。“我们将尽我们所能,为建设闽宁镇、建设宁夏出力。我们也要把宁夏的风情风貌带回去,让更多人融入到这场友谊带来的变化,接续奋斗,更好地建设闽宁、建设宁夏。”

马永国亦然。2019年大学毕业的他,考取“三支一扶”回到了闽宁镇。他想由闽宁镇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成为参与者,把闽宁协作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这种叫作“闽宁”的深情,就像曾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下的白杨种子一样,已然长成了一棵挺拔高大而枝繁叶茂的白杨。“经过多年发展,闽宁镇培育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文化旅游、设施农业、商贸物流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说起闽宁镇的招商引资情况,镇小城镇办主任马海虎如数家珍:

闽宁两省区投资2.1亿元建成的闽宁协作扶贫产业园,引进宁闽合发、君鑫盛、青川管业等6家企业落户,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葡萄酒产业方面,培育和引进了德龙、立兰、中粮等4家葡萄酒龙头企业,建成酒庄13家,年产葡萄酒2.6万吨,拉动移民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特色养殖业方面,建成闽宁万亩草畜产业园区,引进壹泰牧业、广州传记、内蒙古侩牛等5家规模化养殖园区,全镇养殖肉牛2万头、羊1.2万只,养殖业市场销售额达2.6亿元,已成为银川肉牛养殖第一镇,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48个,有5家企业被确立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闽宁协作潜力无限。这深情,和爱心结伴,相伴24年;这深情,让时空没有了界限,让爱跨越万水千山;这深情,如星辰,在宁夏的脱贫史上耀眼璀璨,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宁夏扶贫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小镇大爱——来自永宁县闽宁镇的讲述

时间:2020-10-07 17:17:19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本刊记者 左文婷

001.jpg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65岁的刘志刚每天最惬意的时间,就是躺在门前树荫下的躺椅上,享受“退休后”含饴弄孙的生活。看着从自家门前经过的那些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刘志刚会生出无限感怀。有关于老家的回忆,有关于曾经的贫苦,有关于遥远的童年,有关于记忆中的荒芜,有关于曾经的搬迁……林林总总,都是关于改变。

每当这个时候,这个1998年从西吉县王民乡三岔村搬迁到闽宁镇,前半生在西海固跑车、后半生在闽宁镇办起长途汽车站的西北汉子,总会俯下身,告诉在身边玩闹的几个孙子、外孙:中国地图的东南方向,有个宁夏的“兄弟”省份,叫福建。那里很远,但是那里的人和宁夏人的关系,是和你们兄弟姐妹一样的,都是很亲很亲的亲人。咱们这个镇叫闽宁镇,以前叫闽宁村。宁是宁夏的简称,闽是福建的简称,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自提议建立、亲自命名、亲自推动的,是两省区深情厚谊的象征。

他还会告诉他们:以前这里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有了福建省的帮助,有了两省区人的共同努力,这里从一片干沙滩变成了村子;慢慢地,在福建专家们的帮助下,村里又种起了蘑菇、种起了葡萄、办起了养殖场;再慢慢地,村里又建起了服装厂、光伏发电站、建材管道制造厂;现在,村里企业起来了,商业起来了,人们生活好起来了。“生活就像面团一样发了起来。”

他还会告诉他们:他们那辈人以前做梦都不敢想也想不到,到了这一辈能过上现在这样的生活。这比梦更加真实,比幻想更加实际,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这种改天换地的变化。“你们赶上好时候了,要学会感恩,感恩共产党,感恩政府,感恩福建的朋友,感恩上上下下给咱们带来好生活的每个人。”看着小孙子无邪的笑脸,刘志刚的眼中满是幸福,“爷爷真羡慕你们这些娃娃。真想能回到你们这样的年纪,在咱们这个镇上再活一遍。”

在闽宁镇,与任何一位稍微上点年纪的村民聊起福建,对比生活的变化,谈论福建的扶贫干部,他们的眼睛都会明亮到发光,声音或平缓或急切但都蕴含着震撼的能量,语言简单却又极富画面感,生怕漏掉那一个个改变背后的故事——

干沙滩上的立足

“只要是党推动的工作,没有实现不了的”

推门走进镇史馆,和刘志刚同岁的闽宁镇福宁村支书谢兴昌总会生发20多年恍若两世的感慨。

他的老家在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老家(那儿)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喝水需要走好久才能挑回一点,一滴水恨不得分成8份用。地里种上庄稼,隔天可能就会被大风连籽种都翻了出来。有些时候,种下去、长出来,收回来还不如种下的多。就算遇上好年景,打下的粮食也不够一家老小填饱肚子。”那些守着老天爷赏饭吃的苦日子,谢兴昌历历在目。

老家太穷了,穷则思变。当时还是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村支书的谢兴昌决定四处看看,把家从生存环境恶劣的南部山区搬出去。

日子在1997年迎来了转机。

那年的7月13日,贺兰山脚下的一片荒滩在烈日的炙烤下显得格外炎热。

这一天,谢兴昌带着12户人家、13口人,挤着3辆“奔奔车”,来到了这片当时归属于“玉泉营开发区”的大荒滩。

这里曾经有多“荒”?谢兴昌用一句打油诗描述这片不毛之地:“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砂砾跑。”看到眼前的情景,大家又嚷着要走,但谢兴昌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从银川到玉泉营路上的一片一片玉米地和高粱地让他心生希望。“3公里外能长出好庄稼,这里以后肯定也差不了。”

好说歹说终于安抚下众人,大家开始搭帐篷、做饭。没想到晚上一场沙尘暴黑压压地就压了下来,掀翻了帐篷,吹跑了七八床铺盖,幸亏谢兴昌媳妇眼疾手快按住了锅,才把一锅饭保了下来,可饭里却积了厚厚的一层沙土。

走还是留?谢兴昌一晚上没有合眼。

第二天一大早,他溜达到几公里外的开发区讨主意——虽然叫“开发区”,却也是荒滩上的几间房而已。当时,开发区的一名干部说的话给他吃了定心丸。这名干部告诉他,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要在这里进行“吊庄移民”。而且这里离西干渠只有20里,能引黄河水灌溉,只要有水,一切就有希望。“我是名党员,我坚信,只要是党推动的工作,没有实现不了、做不好的。”谢兴昌的信心坚定了。

仅隔一天,7月15日,闽宁村正式奠基。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代表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发来贺信。当时的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在奠基仪式上宣读这封贺信时,谢兴昌说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动力。

在这里扎根!帐篷住不得,就挖地坑住。在熬过没电缺水的几天后,房子在8月建了起来。谢兴昌从那片让他认定了这里的田地里,掰下4根玉米棒子和4根高粱穗儿,揣着回到老家,动员村民搬迁。

这一段往事,他在2016年与到闽宁镇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还面对面地聊起过。谢兴昌仍然记得总书记对他说:这个办法好,能吸引老百姓,也有启发意义。你是移民群众的引路人,也是移民建设的见证人,现在要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从红太村的村支书,到闽宁村的村支书,再到如今二次出山、继任中断10多年的福宁村村支书,谢兴昌是闽宁镇的拓荒者,也是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建起的屋子,成了之后村民搬迁的“根据地”。

两三年后,闽宁村就已经大不一样了。村里已经陆续搬来了约300户人家。后来,闽宁村升级成了闽宁镇,谢兴昌拓荒安家的地方,改名成了“福宁村”。

日子越过越红火。谢兴昌说他家的房子也更新换代,有了4次“质的飞跃”——第一代是土坯房,第二代是砖瓦房,第三代是板房,现在的二层小楼房是第四代。全镇人口也达到了6万多。

坐在宽敞整洁的办公室里,窗外蔚蓝的天空下,幢幢带着红色的建筑清晰可辨。微风拂过绿树,地上的阴凉摇曳斑驳。在这夏日的清凉里,谢兴昌不禁再次对儿孙讲起那些挑水的日子,那些奋斗的曾经。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这个从西海固走出的农民依旧信心满满,因为他信念笃定:“只要是党推动的工作,没有实现不了的。”

新家园里的奋斗

“好政策、好机制、好朋友,带来好日子”

人搬来了,吃什么喝什么?

在福建和宁夏两省区政策、资金、技术的多重扶持下,黄河水引上来了,水电路慢慢地也都修通了,荒滩一点点被吞噬、被改造,变成了良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开辟出了土地,种蘑菇、种枸杞、搞养殖。“只要人不懒,总会有收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嘛!”谢兴昌说,为了推广蘑菇种植,福建省的技术专家,“菌草之父”林占熺还亲自到这里指导培训。山里人第一次接触到蘑菇,第一次尝到了蘑菇的滋味。

“在老家辛辛苦苦干一年,挣500元是一大关。到了这里,一棚的蘑菇就能收入5000到8000块。”谢兴昌说,蘑菇种出后,福建包种、包销、包技术指导,村民收入也不成问题,这里的生活真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说起与林教授那次非同一般的见面交流,闽宁镇园艺村村民刘昌富总会不由自主点开7月3日晚9点的“时代楷模”发布的视频。在那天的节目中,刘昌富和林占熺没有见面,而是通过远程连线,共同回忆那段因菌草结缘的激情岁月。

当天,在宁夏分会场,有记账习惯的刘昌富从他的“宝贝”账本说起,回忆了这二十几年间的生活巨变。“1998年我们刚从西吉县搬下来,没有地,非常穷,小孩子上学的两块五我都拿不出来。”刘昌富说,后来菌草扶贫工作队教他们种植蘑菇,说是“菌草之父”的科研成果。将信将疑的他将整个大棚的蘑菇卖完后,一下子赚到了7000块钱,比过去一年赚的都多。1998年秋天,刘昌富收获第一茬蘑菇,卖了800多元。从菇贩子手中接过16张崭新的50元钞票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这一年,他家增收2.9万元。“以前,一年只产两三百斤土豆,再没有别的收入。当时想都不敢想,在家门口就能这么赚钱。”时隔多年,刘昌富依旧感慨满满。

在录制现场,林占熺同样深情讲述,参与闽宁协作的23年时间,他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当年成功种植了菌草以后进行测产,蘑菇亩产达到12吨。“老百姓高兴得不得了,还当即编了个流传至今的顺口溜:‘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当地老百姓很多字都不会写,普通话都说不好,谁也没想到还能说出这些话。我们当时太欣慰了,和老百姓一起努力没有白费啊。”

在这个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经过科学创新,把荒漠变成充满希望的热土。林占熺说,作为闽宁协作落地的第一个产业,菌草产业如今已在宁夏步入科学化培植、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轨道。

如果你在闽宁镇征求美食推荐,一般情况下,银福美食都会在本地人的推荐名单内。

48岁的喜银福是这家美食店的主人。每天中午忙碌的时候,全家总动员,后厨、前台、跑堂、打包盒饭、派送外卖,忙碌而又幸福。“咱家(吃)的牛排牛骨头都是自己家养的牛(产的)。”喜银福眯缝着的笑眼,掩饰不住的自豪。

喜银福出生于西吉县兴平乡堡湾村,由于家境贫寒,他小学毕业后便辍学务农、养牛。但缺水的日子,再多的努力也换不来畅快的生活,贫困就像一块石头横亘在生活面前,挪不开、移不走。

循着水源,2000年,喜银福通过自治区移民工程举家移民至永宁县闽宁镇。面对生活的窘境,喜银福打算根据自己多年的牛羊养殖、贩卖经验,在养殖上做些文章。

凭借闽宁扶贫协作机制,很快,由他牵头的永兴县福运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就建了起来。目前他已带动114户参与到合作社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和增收致富带头人。“是好政策、好机制、好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喜银福如是说。

新时代下的跨越

“接续奋斗,更好地建设闽宁、建设宁夏”

25岁的马永国是闽宁镇史馆的讲解员。别看他年纪小,移民故事、生活的变化、发展的前景,他了解得可不少。

1998年,因上学难问题,他随爷爷奶奶从西吉县吉强镇大滩村祁家湾先行搬到现在的闽宁镇,父母也于2000年搬过来。他记得爷爷奶奶讲,搬迁前,路难走、水难吃,他的父母每天天不亮就要去山沟底下担水,哥哥姐姐们为了上学也要在天不亮时就出发;搬迁后,开始记事的他脑海里最多的场景,是爷爷奶奶每天带着他,在土地上一边清理石头一边种地。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五六年。“父母后来就在这些土地上播种、收获,一年下来收入也能有3万多元了。”

2014年,他家的生活又发生了转变。这一年,他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德龙酒庄,一亩地流转费650元,父母亲也不用拴在地里,外出务工一年也能挣5万多元。2017年,母亲又进入德龙酒庄的葡萄地进行季节性务工,3个月就能收入1万多元,相当于当年种地一个人一年的收入。

马永国提到的“德龙酒庄”,是由福建晋江商人陈德启建立并打造多年的闽宁镇的领军企业。

2007年,乘着闽宁协作的春风,陈德启到宁夏考察。原计划投资房地产,谁知他一眼看中的却是贺兰山东麓这10万亩荒滩:“这里与世界葡萄酒胜地法国波尔多同处于北纬38.5度,有良好的日照、有大片的土地,种葡萄、酿葡萄酒是最好的选择!”

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就和宁夏父老乡亲、和荒滩葡萄交织在一起,一发不可收。

在戈壁滩上种葡萄,谈何容易。“想种葡萄,得先固沙。”此后数年,一场浩大的造林工程全面铺开,这一种就是500万棵杨树。葡萄还没种,基地却拿下“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陈德启一直坚信,好的葡萄酒是种出来而非酿出来的,要种出好葡萄就要有好技术的支撑。因此,他精心研究琢磨,尝试改变传统种植方法。他改变了传统酿酒葡萄“扇形架”管理模式,改为倒“L”架形,让葡萄倾斜生长,挂果枝条横走,保持整齐划一,解决了葡萄树越冬埋根的难题。

经过一次次的摸索、一次次的改进,如今,陈德启打造起的这片10万亩的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已经成为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引领者。基地年产葡萄酒5000吨,年产值达10亿元。近5000人次在陈德启的葡萄园解决了就业问题,生活愈发有了盼头。

然而陈德启还是不满足。在他的酒庄规划图中,藏着更大的梦想——不仅要让这10万亩戈壁滩全部变成绿洲,还要建设集观光、休闲、会展及世界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原生态有机葡萄产业园,打造一座酒庄博物馆。远眺贺兰山,陈德启信心满怀。

同样信心满怀的还有一大批年轻人。

从福建漳州第五医院来宁支医的黄小环、王超、薛贤聪是6月12日到的闽宁镇。一个多月西北生活,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力量。“我们将尽我们所能,为建设闽宁镇、建设宁夏出力。我们也要把宁夏的风情风貌带回去,让更多人融入到这场友谊带来的变化,接续奋斗,更好地建设闽宁、建设宁夏。”

马永国亦然。2019年大学毕业的他,考取“三支一扶”回到了闽宁镇。他想由闽宁镇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成为参与者,把闽宁协作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这种叫作“闽宁”的深情,就像曾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下的白杨种子一样,已然长成了一棵挺拔高大而枝繁叶茂的白杨。“经过多年发展,闽宁镇培育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文化旅游、设施农业、商贸物流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说起闽宁镇的招商引资情况,镇小城镇办主任马海虎如数家珍:

闽宁两省区投资2.1亿元建成的闽宁协作扶贫产业园,引进宁闽合发、君鑫盛、青川管业等6家企业落户,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葡萄酒产业方面,培育和引进了德龙、立兰、中粮等4家葡萄酒龙头企业,建成酒庄13家,年产葡萄酒2.6万吨,拉动移民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特色养殖业方面,建成闽宁万亩草畜产业园区,引进壹泰牧业、广州传记、内蒙古侩牛等5家规模化养殖园区,全镇养殖肉牛2万头、羊1.2万只,养殖业市场销售额达2.6亿元,已成为银川肉牛养殖第一镇,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48个,有5家企业被确立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闽宁协作潜力无限。这深情,和爱心结伴,相伴24年;这深情,让时空没有了界限,让爱跨越万水千山;这深情,如星辰,在宁夏的脱贫史上耀眼璀璨,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