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宝鸡:“三强化三落实三确保” 推进扶贫资产管理见实效

时间:2020-10-12 17:18:12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级各行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为高效整合扶贫资产,强化扶贫资产效益发挥,2018年宝鸡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1+7”管理办法),对部分基础设施类扶贫资产的运行管护进行了有益探索。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扶贫办关心指导下,我们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在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把提高扶贫资产管理水平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力推动“三强化三落实三确保”(即强化顶层设计,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系统化;强化创新举措,落实工作机制,确保收益最大化;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确保管理制度化),明晰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监督权,真正实现有人管、管得好,为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顶层设计,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系统化

2019年宝鸡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宝鸡市关于做好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扶贫资产分为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以“四个坚持”为原则,从界定资产管理范围、登记资产权属、建立扶贫资产台账完善项目档案、资产运行(营)管护、资产收益分配、资产清查和处置、明确监管主体责任七个方面对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做了具体安排。2020年市脱贫办印发了《关于做好扶贫资产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确定了任务目标、责任分工、时间节点,要求各县区在7月底前分阶段完成扶贫资金及资产摸底、评估和确权登记等工作,并同步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初步摸清2016-2019年各领域扶贫资金流向及扶贫资产底数,共涉及扶贫资金115.40亿元,其中:形成资产71.71亿元,未形成资产的资金43.69亿元,涉及公益性扶贫资产41.05亿元,经营性资产16.09亿元,到户资产14.56亿元,目前全市正在进行各类资产确权工作。

强化创新举措,落实工作机制,确保收益最大化

“两线并轨”摸清资产底数。摸清扶贫资产底数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为做好此项工作,各县区根据2014-2020年行业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成果和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数据,统一扶贫资金口径,建立相关行业财政扶贫资金台账,在不断探索中明确以“两线并轨”为突破口,全面进行资产摸底。一条线是自上而下,由财政部门根据年度资金下达情况,与行业部门对账,再由行业部门按照资金量对照年度项目计划,与镇、村核实资产状况,实现“资金清、项目清、资产清”。另一条线是自下而上,由村两委根据目前村、户资产情况找准项目实施的年度及资金投入情况与镇级对账,镇级按行业分类汇总后与部门对账,实现“资产清、项目清、资金清”。两条线工作同步推进,若两线数据一致,即可采信;若有差异,即对差异点再开展排查,最终实现“两线并轨”,真正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扶风县从今年1月份开始,安排全县17个部门、8个镇(街),依托全国扶贫信息开发系统和各级大数据平台,上下联动,运用“一上一下”工作法,对2016年至2019年度各级各类投入脱贫攻坚的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全面摸底、系统梳理,确保“资产清,底子明”,为后续扶贫资产管理夯实了基础。

“分类推进”实现产权明晰。扶贫资产确权中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是工作的难点,全市按照“分类推进”的总基调开展资产确权。对公益性资产,结合项目建设中开展的项目审计,依据审计报告进行确权。对经营性资产,分两类进行确权登记,一类是运营良好,确权双方无异议的,以镇、村为单位,行业部门抽调业务人员成立扶贫资产清产核资小组,对扶贫资产进行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随后组织资产确权;另一类是运营不良,或确权双方有争议的项目,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扶贫资产进行评估,形成资产评估报告,再开展资产确权。

根据《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要求,我们分两类情况开展扶贫资产确权工作,一类是部门实施的项目,由县政府或授权部门进行确权,一类是镇、村实施的项目,由镇级召开会议通过后予以确权。太白县依据《陕西省农村资产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制定《太白县扶贫资产确权登记书》,按照户级-村级-镇级-县级四个层次进行分类登记、明确权属、分批移交,签订资产协议书。截至目前,对458个4.3亿元有审计报告的扶贫项目已经开始确权,对198个1.68亿元的产业领域扶贫项目,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按有关程序予以确权,确保了产权明晰。

建立机制提高资产收益。一是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村级经营性扶贫资产,由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自主管理经营,也可采取承包、租赁、委托等形式交由其他经营主体经营。对公益性扶贫资产,纳入“1+7”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范围,推进物业化管理。到户扶贫资产,由贫困户自主经营。二是完善收益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依据章程规定和民主决策程序,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贫分配相结合,不搞平均主义,杜绝“一股了之”、“一分了之”。三是严格资产处置程序。对确需处置的资产,明确要召开贫困户代表参加的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对处置资产进行评估,报县区管理部门备案,并及时通过网站、公示栏向群众公开。四是制定防风险机制。针对扶贫项目立项、实施、监管、验收、资产移交、管理、处置等环节,健全“项目风险防控办法”、“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办法”等扶贫资产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经营性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全面提高资产收益。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确保管理制度化

强化组织推动。市级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扶贫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行业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工作专班,确保工作落实落地。各县(区)依据市级组织架构均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有效解决了“谁来管”的问题。

加强统筹协调。行业部门按照职责,横向统筹抓推进,县、镇、村三级按照责任,纵向协作抓落实,实现了扶贫资产规范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高效推进扶贫资产规范管理工作。

注重抓点示范。2019年10月市上明确在扶风县、太白县、千阳县3个县开展了扶贫资产管理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找准工作难点、堵点,创新思路,探索举措,为全市全面推进扶贫政策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先后形成了太白县扶贫资产管理“一二三模式”、扶风县“1234”扶贫资产管理新模式、千阳县“摸底、登记、比对、公示、移交”资产管理模式等经验做法。

建立长效机制。在落实县区主要责任基础上,明确了12个市级相关部门的分管领导及科室,建立了市级部门扶贫资产规范管理工作联系机制,实施资产管理进展情况月报制度,有效推进行业部门责任落实。同时,将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各县区、各行业部门“乡村振兴”战略、日常督查考核、年度目标任务、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与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建立起责任明确、分工协作、保障有力的长效机制。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经验交流    

陕西宝鸡:“三强化三落实三确保” 推进扶贫资产管理见实效

时间:2020-10-12 17:18:12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级各行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为高效整合扶贫资产,强化扶贫资产效益发挥,2018年宝鸡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1+7”管理办法),对部分基础设施类扶贫资产的运行管护进行了有益探索。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扶贫办关心指导下,我们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在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把提高扶贫资产管理水平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力推动“三强化三落实三确保”(即强化顶层设计,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系统化;强化创新举措,落实工作机制,确保收益最大化;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确保管理制度化),明晰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监督权,真正实现有人管、管得好,为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顶层设计,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系统化

2019年宝鸡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宝鸡市关于做好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扶贫资产分为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以“四个坚持”为原则,从界定资产管理范围、登记资产权属、建立扶贫资产台账完善项目档案、资产运行(营)管护、资产收益分配、资产清查和处置、明确监管主体责任七个方面对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做了具体安排。2020年市脱贫办印发了《关于做好扶贫资产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确定了任务目标、责任分工、时间节点,要求各县区在7月底前分阶段完成扶贫资金及资产摸底、评估和确权登记等工作,并同步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初步摸清2016-2019年各领域扶贫资金流向及扶贫资产底数,共涉及扶贫资金115.40亿元,其中:形成资产71.71亿元,未形成资产的资金43.69亿元,涉及公益性扶贫资产41.05亿元,经营性资产16.09亿元,到户资产14.56亿元,目前全市正在进行各类资产确权工作。

强化创新举措,落实工作机制,确保收益最大化

“两线并轨”摸清资产底数。摸清扶贫资产底数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为做好此项工作,各县区根据2014-2020年行业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成果和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数据,统一扶贫资金口径,建立相关行业财政扶贫资金台账,在不断探索中明确以“两线并轨”为突破口,全面进行资产摸底。一条线是自上而下,由财政部门根据年度资金下达情况,与行业部门对账,再由行业部门按照资金量对照年度项目计划,与镇、村核实资产状况,实现“资金清、项目清、资产清”。另一条线是自下而上,由村两委根据目前村、户资产情况找准项目实施的年度及资金投入情况与镇级对账,镇级按行业分类汇总后与部门对账,实现“资产清、项目清、资金清”。两条线工作同步推进,若两线数据一致,即可采信;若有差异,即对差异点再开展排查,最终实现“两线并轨”,真正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扶风县从今年1月份开始,安排全县17个部门、8个镇(街),依托全国扶贫信息开发系统和各级大数据平台,上下联动,运用“一上一下”工作法,对2016年至2019年度各级各类投入脱贫攻坚的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全面摸底、系统梳理,确保“资产清,底子明”,为后续扶贫资产管理夯实了基础。

“分类推进”实现产权明晰。扶贫资产确权中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是工作的难点,全市按照“分类推进”的总基调开展资产确权。对公益性资产,结合项目建设中开展的项目审计,依据审计报告进行确权。对经营性资产,分两类进行确权登记,一类是运营良好,确权双方无异议的,以镇、村为单位,行业部门抽调业务人员成立扶贫资产清产核资小组,对扶贫资产进行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随后组织资产确权;另一类是运营不良,或确权双方有争议的项目,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扶贫资产进行评估,形成资产评估报告,再开展资产确权。

根据《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要求,我们分两类情况开展扶贫资产确权工作,一类是部门实施的项目,由县政府或授权部门进行确权,一类是镇、村实施的项目,由镇级召开会议通过后予以确权。太白县依据《陕西省农村资产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制定《太白县扶贫资产确权登记书》,按照户级-村级-镇级-县级四个层次进行分类登记、明确权属、分批移交,签订资产协议书。截至目前,对458个4.3亿元有审计报告的扶贫项目已经开始确权,对198个1.68亿元的产业领域扶贫项目,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按有关程序予以确权,确保了产权明晰。

建立机制提高资产收益。一是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村级经营性扶贫资产,由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自主管理经营,也可采取承包、租赁、委托等形式交由其他经营主体经营。对公益性扶贫资产,纳入“1+7”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范围,推进物业化管理。到户扶贫资产,由贫困户自主经营。二是完善收益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依据章程规定和民主决策程序,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贫分配相结合,不搞平均主义,杜绝“一股了之”、“一分了之”。三是严格资产处置程序。对确需处置的资产,明确要召开贫困户代表参加的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对处置资产进行评估,报县区管理部门备案,并及时通过网站、公示栏向群众公开。四是制定防风险机制。针对扶贫项目立项、实施、监管、验收、资产移交、管理、处置等环节,健全“项目风险防控办法”、“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办法”等扶贫资产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经营性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全面提高资产收益。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确保管理制度化

强化组织推动。市级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扶贫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行业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工作专班,确保工作落实落地。各县(区)依据市级组织架构均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有效解决了“谁来管”的问题。

加强统筹协调。行业部门按照职责,横向统筹抓推进,县、镇、村三级按照责任,纵向协作抓落实,实现了扶贫资产规范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高效推进扶贫资产规范管理工作。

注重抓点示范。2019年10月市上明确在扶风县、太白县、千阳县3个县开展了扶贫资产管理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找准工作难点、堵点,创新思路,探索举措,为全市全面推进扶贫政策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先后形成了太白县扶贫资产管理“一二三模式”、扶风县“1234”扶贫资产管理新模式、千阳县“摸底、登记、比对、公示、移交”资产管理模式等经验做法。

建立长效机制。在落实县区主要责任基础上,明确了12个市级相关部门的分管领导及科室,建立了市级部门扶贫资产规范管理工作联系机制,实施资产管理进展情况月报制度,有效推进行业部门责任落实。同时,将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各县区、各行业部门“乡村振兴”战略、日常督查考核、年度目标任务、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与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建立起责任明确、分工协作、保障有力的长效机制。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