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郭东海:葛集镇三轮车上的“扶贫书记”

时间:2020-10-25 22:49:56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苏艺

QQ截图20201025224735.jpg

在砀山县葛集镇高寨村有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名中年男子蹲坐在一辆农用电动三轮车的车厢里,两手抓着护栏,村总支委员范丽娟驾驶着车子,他们正要去走访贫困户。

这名男子叫郭东海,2018年4月,时任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主任的郭东海被选派到高寨村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在2年的时间里,郭东海骑着一辆小“电驴”,跑遍了全村1000多户人家,带着这个村子从集体经济年收入10余万元,到如今的50多万元,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都亲切地喊他是“三轮车上的‘扶贫书记’”。

他骑着电瓶车跑遍了全村

高寨村地处皖苏豫三省交界,位置偏远,2016年刚从贫困村出列。2018年,郭东海初来高寨村,对村里的情况还不熟悉,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他给自己定下了跑遍村里每一户人家的目标。

“那时候村里也没交通工具,每天我就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郭书记坐在车后,我带着他挨家挨户去走访。”高寨村总支委员范丽娟告诉记者,当时村里还有很多泥巴路,水泥道路也是坑洼不平,郭东海坐在车后被颠来颠去,却还对范丽娟说“没事”。

在熟悉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后,郭东海就自己买了一辆两轮电瓶车,经常单独去村民家走访。“其实我自己是有一辆私家车的,但是我不能开着车子去走访”,郭东海告诉记者,“你开着车子去,就会和村民有距离感,只有放低自己的身段,和百姓真正地处成一片,才能听他们说真心话,掌握第一手资料。”

村民张会彬患有白血病,每年要花十几万治疗,在政策的帮扶下,医疗费有了着落,身体也好转不少,于是想做点事情增加收入。“我自己有几亩地,想栽种一些树做金蝉养殖。”他找到了郭东海,讲了自己的想法。

2019年9月份,郭东海像往常一样前来走访,张会彬提出种树需要用电浇水,但目前线路不通,很是着急。听了之后,郭东海立刻打电话给电力部门,落实了供电事宜。今年4月,一条近千米的电线被拉到张会彬的地里,沿途竖了十多根电线杆,总共投资十多万元,没有要张会彬出一分钱。

在2年的时间里,郭东海骑着这辆电动车跑遍了全村,1000多户人家,100多户贫困户,他都走了个遍。“白天村民要下地干活,郭书记就专门在午饭和晚饭的时候去走访,却从不在村民家里吃饭,村委没有食堂,他走访回来后还要自己动手做饭吃,奔60岁的人了还这么辛苦,我们看了都心疼。”村总支委员吴继峰说。

QQ截图20201025224714.jpg

修路,改厕,他帮村民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高寨村水果出产丰富,但是交通不便,影响了村民的收入,郭东海来到村里后,准备从改变交通入手。

在农村修一条路,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有的地方要移一棵树,有的地方要征用一块宅基地,修路的道理谁都懂,但牵涉到村民自身利益,就阻力重重。为了让修路顺利进行,郭东海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遇到固执的人,他就使出“水磨”功夫,反复沟通。

如今村里宽阔的水泥路已经修好,村民们再也不要担心雨天出门会踩一脚泥,货车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收水果,村民开着三轮车只要十分钟就能把水果运到镇子里的市场上出售,收入大大增加。

路通了,村民的口袋鼓了,村集体经济也上去了,如何改变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也是郭东海要着手解决的问题。“我刚来的时候,村子里旱厕十分普遍,路边挖个坑就是厕所,环境很不理想。”郭东海争取到各项资金,在村里进行“厕所革命”,同时运用“最美家庭”评比,小学生“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村民固有的生活习惯。

为了让高寨村发展能有后劲,郭东海还专门请来了专家对村子做了规划,“按照规划设计,高寨村应该大力发展蟠龙湖旅游和水果种植经济,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他从不拿自己当领导

在来高寨村之前,郭东海任省人防办任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主任,是一名处级干部,但在高寨村的同事和村民眼里,郭东海没有一点“官架子”,就像家里的老大哥。

吴继锋是一名80后,有时候遇到工作上的难题,难免产生一些急躁情绪。郭东海看在眼里,就拉着他坐下来谈心。“怎么工作开展,怎么化解矛盾,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郭书记一句句教给我,非常平易近人,没有一点省里干部的架子。”有时候吴继锋晚上来找郭东海谈心,郭东海就自己动手做饭,两人边吃边聊。

郭东海对待同事亲近,对待村民更是如此。说起对郭书记的印象,脱贫户孙立明第一句话就是,“他是个好干部”。孙立明今年67岁,患有冠心病,并且独自居住,郭东海就经常来家里和他聊天,问他的房屋漏不漏雨,果树种植有没有遇到难题。现在孙立明不仅栽种了果树,还在村里担任清洁员和护林员,日子过得开开心心。

虽然平易近人,但是在工作上郭东海却是要求很严。“在郭书记来之前,我们工作有时候会有一些不严谨的地方,比如有人名字写不对,就写个同音字代替,反正大家都能懂。”村总支副书记吴勇说。郭东海来后对他们要求十分严格,材料上连一个错字都不能有,而且总是以身作则带头干。一段时间下来,村两委固有的“差不多”“马马虎虎”等工作态度逐渐消失了。“以前要三天才能干完的工作,现在半天就干完了。”吴继锋说。

吴勇曾经问过郭东海,你这么大年纪了,又是领导干部,在村里吃这样的苦受得了吗?郭东海回答说,“我也是老百姓,你不要把我看得过高”。

他要把村里的事情当成自家事情来办

2019年一天,郭东海对吴勇说,“老吴,以前你身体不好,都是我安慰你,现在轮到你要安慰我了。”这年体检,郭东海被查处肺部有结节,回到合肥做了手术,接受化疗。但是在病床上,他还心心念念着高寨村的发展。

今年4月,村总支书记赵兴和两名同事去合肥看望郭东海,这时他刚刚做了化疗,还在病床上,“本来我们是去看望他的,结果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工作上。”赵兴说。村里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县里,路面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村里想翻修成柏油路面,但40万的改造资金却没有着落。“我想着我们是来看病人的,不好开口提要求,没想到郭东海主动提到了这件事情。”第二天,郭东海就带着赵兴来到省人防办,挨个找部门落实了这笔改造经费。“看到一个病人为村里的发展还这么上心,我们心里真不是滋味。”说到这里,赵兴红了眼眶。

五一假期,郭东海让妻子开车5个小时,从合肥赶到了高寨村,在2天的时间里,郭东海又走访了村民,了解村里遇到了哪些问题。“郭书记之前走路说话风风火火,现在走一会就要歇一会,说几句话就咳嗽,看到这个场景,村里人都难过极了。”范丽娟说。

“我被查出得病后,和爱人聊过还有哪些事情放不下,家庭的事情不要我操心,单位的事情有同事负责,想来想去只有高寨村的发展让我一直惦记着。”郭东海说。

省人防办准备另派人手去接替郭东海在高寨村第一书记的职务,但他拒绝了。“新来的同志不了解村里情况,等过半年熟悉了,这一年就过完了,脱贫攻坚是一件大事,留给我们的时间很紧迫,我自觉地身体还行,所以要求继续干下去。”郭东海说这些话的时候十分坦然,没有半点做作之情。

还有两轮化疗,郭东海又要回到高寨村继续任职,正如他所说,要把村里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情来办,才能对得起“第一书记”这个称号。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扶贫人物    

郭东海:葛集镇三轮车上的“扶贫书记”

时间:2020-10-25 22:49:56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苏艺

QQ截图20201025224735.jpg

在砀山县葛集镇高寨村有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名中年男子蹲坐在一辆农用电动三轮车的车厢里,两手抓着护栏,村总支委员范丽娟驾驶着车子,他们正要去走访贫困户。

这名男子叫郭东海,2018年4月,时任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主任的郭东海被选派到高寨村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在2年的时间里,郭东海骑着一辆小“电驴”,跑遍了全村1000多户人家,带着这个村子从集体经济年收入10余万元,到如今的50多万元,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都亲切地喊他是“三轮车上的‘扶贫书记’”。

他骑着电瓶车跑遍了全村

高寨村地处皖苏豫三省交界,位置偏远,2016年刚从贫困村出列。2018年,郭东海初来高寨村,对村里的情况还不熟悉,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他给自己定下了跑遍村里每一户人家的目标。

“那时候村里也没交通工具,每天我就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郭书记坐在车后,我带着他挨家挨户去走访。”高寨村总支委员范丽娟告诉记者,当时村里还有很多泥巴路,水泥道路也是坑洼不平,郭东海坐在车后被颠来颠去,却还对范丽娟说“没事”。

在熟悉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后,郭东海就自己买了一辆两轮电瓶车,经常单独去村民家走访。“其实我自己是有一辆私家车的,但是我不能开着车子去走访”,郭东海告诉记者,“你开着车子去,就会和村民有距离感,只有放低自己的身段,和百姓真正地处成一片,才能听他们说真心话,掌握第一手资料。”

村民张会彬患有白血病,每年要花十几万治疗,在政策的帮扶下,医疗费有了着落,身体也好转不少,于是想做点事情增加收入。“我自己有几亩地,想栽种一些树做金蝉养殖。”他找到了郭东海,讲了自己的想法。

2019年9月份,郭东海像往常一样前来走访,张会彬提出种树需要用电浇水,但目前线路不通,很是着急。听了之后,郭东海立刻打电话给电力部门,落实了供电事宜。今年4月,一条近千米的电线被拉到张会彬的地里,沿途竖了十多根电线杆,总共投资十多万元,没有要张会彬出一分钱。

在2年的时间里,郭东海骑着这辆电动车跑遍了全村,1000多户人家,100多户贫困户,他都走了个遍。“白天村民要下地干活,郭书记就专门在午饭和晚饭的时候去走访,却从不在村民家里吃饭,村委没有食堂,他走访回来后还要自己动手做饭吃,奔60岁的人了还这么辛苦,我们看了都心疼。”村总支委员吴继峰说。

QQ截图20201025224714.jpg

修路,改厕,他帮村民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高寨村水果出产丰富,但是交通不便,影响了村民的收入,郭东海来到村里后,准备从改变交通入手。

在农村修一条路,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有的地方要移一棵树,有的地方要征用一块宅基地,修路的道理谁都懂,但牵涉到村民自身利益,就阻力重重。为了让修路顺利进行,郭东海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遇到固执的人,他就使出“水磨”功夫,反复沟通。

如今村里宽阔的水泥路已经修好,村民们再也不要担心雨天出门会踩一脚泥,货车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收水果,村民开着三轮车只要十分钟就能把水果运到镇子里的市场上出售,收入大大增加。

路通了,村民的口袋鼓了,村集体经济也上去了,如何改变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也是郭东海要着手解决的问题。“我刚来的时候,村子里旱厕十分普遍,路边挖个坑就是厕所,环境很不理想。”郭东海争取到各项资金,在村里进行“厕所革命”,同时运用“最美家庭”评比,小学生“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村民固有的生活习惯。

为了让高寨村发展能有后劲,郭东海还专门请来了专家对村子做了规划,“按照规划设计,高寨村应该大力发展蟠龙湖旅游和水果种植经济,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他从不拿自己当领导

在来高寨村之前,郭东海任省人防办任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主任,是一名处级干部,但在高寨村的同事和村民眼里,郭东海没有一点“官架子”,就像家里的老大哥。

吴继锋是一名80后,有时候遇到工作上的难题,难免产生一些急躁情绪。郭东海看在眼里,就拉着他坐下来谈心。“怎么工作开展,怎么化解矛盾,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郭书记一句句教给我,非常平易近人,没有一点省里干部的架子。”有时候吴继锋晚上来找郭东海谈心,郭东海就自己动手做饭,两人边吃边聊。

郭东海对待同事亲近,对待村民更是如此。说起对郭书记的印象,脱贫户孙立明第一句话就是,“他是个好干部”。孙立明今年67岁,患有冠心病,并且独自居住,郭东海就经常来家里和他聊天,问他的房屋漏不漏雨,果树种植有没有遇到难题。现在孙立明不仅栽种了果树,还在村里担任清洁员和护林员,日子过得开开心心。

虽然平易近人,但是在工作上郭东海却是要求很严。“在郭书记来之前,我们工作有时候会有一些不严谨的地方,比如有人名字写不对,就写个同音字代替,反正大家都能懂。”村总支副书记吴勇说。郭东海来后对他们要求十分严格,材料上连一个错字都不能有,而且总是以身作则带头干。一段时间下来,村两委固有的“差不多”“马马虎虎”等工作态度逐渐消失了。“以前要三天才能干完的工作,现在半天就干完了。”吴继锋说。

吴勇曾经问过郭东海,你这么大年纪了,又是领导干部,在村里吃这样的苦受得了吗?郭东海回答说,“我也是老百姓,你不要把我看得过高”。

他要把村里的事情当成自家事情来办

2019年一天,郭东海对吴勇说,“老吴,以前你身体不好,都是我安慰你,现在轮到你要安慰我了。”这年体检,郭东海被查处肺部有结节,回到合肥做了手术,接受化疗。但是在病床上,他还心心念念着高寨村的发展。

今年4月,村总支书记赵兴和两名同事去合肥看望郭东海,这时他刚刚做了化疗,还在病床上,“本来我们是去看望他的,结果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工作上。”赵兴说。村里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县里,路面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村里想翻修成柏油路面,但40万的改造资金却没有着落。“我想着我们是来看病人的,不好开口提要求,没想到郭东海主动提到了这件事情。”第二天,郭东海就带着赵兴来到省人防办,挨个找部门落实了这笔改造经费。“看到一个病人为村里的发展还这么上心,我们心里真不是滋味。”说到这里,赵兴红了眼眶。

五一假期,郭东海让妻子开车5个小时,从合肥赶到了高寨村,在2天的时间里,郭东海又走访了村民,了解村里遇到了哪些问题。“郭书记之前走路说话风风火火,现在走一会就要歇一会,说几句话就咳嗽,看到这个场景,村里人都难过极了。”范丽娟说。

“我被查出得病后,和爱人聊过还有哪些事情放不下,家庭的事情不要我操心,单位的事情有同事负责,想来想去只有高寨村的发展让我一直惦记着。”郭东海说。

省人防办准备另派人手去接替郭东海在高寨村第一书记的职务,但他拒绝了。“新来的同志不了解村里情况,等过半年熟悉了,这一年就过完了,脱贫攻坚是一件大事,留给我们的时间很紧迫,我自觉地身体还行,所以要求继续干下去。”郭东海说这些话的时候十分坦然,没有半点做作之情。

还有两轮化疗,郭东海又要回到高寨村继续任职,正如他所说,要把村里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情来办,才能对得起“第一书记”这个称号。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