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巴雅尔同志/土左旗善岱镇北淖村 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0-11-01 11:23:37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巴雅尔,男,蒙古族,生于1978年1月,现年42岁。1997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报名参军入伍,服役于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呼伦贝尔盟公安边防支队,期间多次荣获各项嘉奖、优秀士兵等称号。1998年8月,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在抗洪抢险行动中,他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充分彰显了军人本色,发扬了不怕吃苦、不怕艰难、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竭尽全力帮助当地人民群众脱离洪水险境,保护了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他被呼伦贝尔盟委通报表扬,并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

巴雅尔在喂羊

2001年10月,巴雅尔复员后,分配到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蒙汉文牌匾管理中心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努力学理论、钻业务,严格执法、为民服务、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到蒙古语言文字管理工作。因表现突出,2005年5月被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蒙古语文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全区蒙古语文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2年12月再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蒙古语文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巴雅尔在为贫困户宣讲扶贫政策

一、不忘初心、勇于担当

2014年5月,巴雅尔同志主动积极报名,经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推荐,被选派到土左旗兵州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进村的第一天起,他就卷起裤腿深入田间地头听民声、访民意,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想方设法解决村民最忧最盼的问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贫困群众结下不解之缘,一次次证明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矢志不渝的初心,传承弘扬着扶贫济困、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2014年9月,进村走访后他发现村里虽然道路畅通,但是老百姓出行却依然特别困难,只能依靠长途客车,路费动辄就得花30元,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而现在是“路已有,车无通”,村民出行问题始终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没有享受到道路畅通该有的便利和实惠。巴雅尔决定彻底解决群众出行的这个难题!真正让路服务百姓出行,让路带动村民富裕。

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不辞辛劳、积极呼吁,多次与公交总公司沟通联系,在他的努力下,2015年12月20日64路公交车将终点站向西迁移五公里到达兵州亥村并正式通车,真正解决了土左旗沿线两乡(台阁牧乡、兵州亥乡)五村(兵州亥村、牛牛营村、计报气村、忽拉格气村、敖太村)近万人的出行问题。并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了乘车优待卡,让老年人进城一分钱都不用花。在改善百姓出行的同时,他充分利用村内设施农业优势,带动城市居民到村里大棚采摘蔬果,真正实现了“市村共乐、市村共赢、绿色环保、城乡一体”。 2016年兵州亥村出现了严重旱情,村南铁道一大片地基本绝收,用水困难制约着兵州亥村农业的发展,要想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必须解决用水问题。由于水位连年下降,机电井年久失修,前几年兵州亥村的农田灌溉还能依托附近红领巾水库、五一水库放水,现在基本就是靠天吃饭了。面对这一难题,巴雅尔从兵州亥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想办法破解致富难点,他与上级多个部门联系沟通,申请到50万元的发展资金。组织召开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将该项资金全部用于该村打井、高低压线路、变压器配套,修缮灌溉渠道,同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布,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集思广议,发扬民主,真正把惠民工程做好。他总是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第一书记就要甘当农村发展的勤务员、服务员,带动村民发家致富是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2014至2019年他连续5年被市委组织部年度考核为优秀;2016年7月被呼和浩特市委授予“全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2017年6月被土左旗委授予“全旗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2018年2月被呼和浩特市委评选为“全市优秀驻村干部”。

入户宣讲扶贫政策

查看贫困户种植情况

二、舍小顾大、再踏征程

驻村后,巴雅尔一心扑在村里的脱贫致富工作上,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回自己的家,因此照顾一家老少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他爱人的肩上。刚驻村时,他的孩子才上一年级,现在已经上初中了。由于工作原因,他与爱人总是聚少离多,有一段时间孩子委屈地问他:“爸爸,你是不是和妈妈离婚了?”每次一想起这些,这个蒙古族汉子的眼睛里就会忍不住泛起点点泪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党中央和总书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时时在巴雅尔的脑海里回响,当时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毅然决定扛起重任,再次选择留在脱贫一线。2018年4月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前往土左旗善岱镇北淖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他早已下定决心,要深深的扎根在这片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带领贫困的乡亲们脱贫致富!

三、扎根基层、一心为民

善岱镇北淖村位于善岱镇最西南端,距离什拉水厂约10公里,是善岱镇自来水的末端,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北淖村每年总有5个多月时间存在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为破解人畜饮水难题,巴雅尔积极与对口帮扶单位联系对接,经过一次次对接,实地调研、反复研究论证,将原计划帮扶项目改为自来水管道改造工程。在2018年11月10日,全长约10.5公里的自来水管道,投资185万元的改造工程峻工,真正解决了沿线五个村的吃水难问题,受益人口达万余人。

他积极联系社会扶贫力量参与北淖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华夏保险公司与北淖村达成三年帮扶协议,在医疗救助、社会救助、教育扶持等方面助力精准扶贫,目前华夏保险在北淖村投入物资累计达15万元。他联系的中国联通呼和浩特分公司派出工作人员入村入户,为善岱镇16个村精准扶贫户家庭成员免费发放电话卡1000张,每张120元爱心话费,总计12万元。2019年“七一”期间,联系爱心公益企业,为善岱镇中心学校146名在校学生每人捐赠春、秋两季校服,价值3万多元。他积极奔走、多方联系爱心企业在传统节庆日开展敬老孝亲、捐资助学、爱国主义教育、关爱留守失学儿童等公益活动,激发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贫困户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实实在在为脱贫攻坚凝聚人心、攒足人气!

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善岱镇北淖村土壤中度盐碱化,地下水资源匮乏,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多年来一直没有产业项目,村民只能依靠传统的种植为生,靠天吃饭,造成村里贫困户30户共计74人,2017年被列为市级贫困村。2018年他到北淖村后,经过深入调研考察,最终决定在村里发展养殖业,盘活庭院经济这盘棋。

45岁的贫困村民崔银凤,家中丈夫与婆婆患病,她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八九亩地和她在砖厂搬砖,生活极度拮据贫困。入户走访中,巴雅尔看到了崔银凤家中的实际情况,就问她愿不愿意通过养殖致富。但崔银凤家里还欠着几十万元的外债,根本拿不出经营本钱。考虑到像崔银凤这样的贫困户无经济能力、无规模化养殖经验,巴雅尔提出了引入社会资本、镇政府补贴的养殖模式,以此来降低贫困户的养殖成本和风险。    在他多方联系下,一些社会公益组织走进北淖村助力脱贫,形成了公益组织+工作队+贫困户三位一体的帮扶模式,建设“爱心扶贫养殖场”工程,引导村民发展养殖猪、羊、大鹅、小鸡等庭院经济。使他们不出家门口,不花一分钱,有了一份稳定收入。崔银凤当年收益达1.5万元。在巴雅尔的带领下,北淖村18户贫困户参与其中,每户当年平均增收5600元。2018年底,全村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五、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整村脱贫。巴雅尔利用村里养殖业优势,通过“合作社+党支部”的方式,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经济优势结合起来,成为帮扶到户、精准脱贫的强大牵引。2019年2月,他自筹4万元,申请扶贫资金9万元,组织6户精准贫困户12人,租用废弃砖厂空闲土地成立了北淖村云栗种扶贫互助养殖场,饲养基础母羊80只、红公鸡1000只,带动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共谋发展。用专业合作社经济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采取家庭订单合作、电商等销售模式,形成“你家有鸡、他家有羊”的多元化养殖模式。让北淖村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投一分钱,每年又多了一份合作社分红,从根源上杜绝了返贫现象。他以“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村有产业、人能增收”为总体目标,积极向旗扶贫办申请村产业扶贫资金100万元,5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产业西门塔尔牛育肥项目,50万元蘑菇大棚种植项目,使村集体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利益共享共赢的长效机制。2020年初帮助北淖村争取自治区扶贫资金,上报的村排水治理和光伏小型公益项目两个进入旗扶贫办脱贫攻坚项目库。目前,争取自治区扶贫资金投资90余万元。

巴雅尔同志坚定不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决战脱贫攻坚的事迹被村民传为美谈,也得到组织认可。2018年被授予呼和浩特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荣获呼和浩特优秀共产党“榜样”人物,荣登呼和浩特三月“青城好人榜”;入选“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19年度十大感动人物;2020年荣登“内蒙古好人榜”,呼和浩特“青城好人榜”;获呼和浩特市第八届、土左旗第四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荣誉。他把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不辜负党和群众的期盼。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用行动和成效诠释忠诚与担当,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左旗善岱镇人民政府推荐)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土左旗善岱镇、最美人物    

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巴雅尔同志/土左旗善岱镇北淖村 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0-11-01 11:23:37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巴雅尔,男,蒙古族,生于1978年1月,现年42岁。1997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报名参军入伍,服役于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呼伦贝尔盟公安边防支队,期间多次荣获各项嘉奖、优秀士兵等称号。1998年8月,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在抗洪抢险行动中,他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充分彰显了军人本色,发扬了不怕吃苦、不怕艰难、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竭尽全力帮助当地人民群众脱离洪水险境,保护了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他被呼伦贝尔盟委通报表扬,并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

巴雅尔在喂羊

2001年10月,巴雅尔复员后,分配到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蒙汉文牌匾管理中心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努力学理论、钻业务,严格执法、为民服务、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到蒙古语言文字管理工作。因表现突出,2005年5月被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蒙古语文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全区蒙古语文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2年12月再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蒙古语文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巴雅尔在为贫困户宣讲扶贫政策

一、不忘初心、勇于担当

2014年5月,巴雅尔同志主动积极报名,经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推荐,被选派到土左旗兵州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进村的第一天起,他就卷起裤腿深入田间地头听民声、访民意,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想方设法解决村民最忧最盼的问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贫困群众结下不解之缘,一次次证明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矢志不渝的初心,传承弘扬着扶贫济困、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2014年9月,进村走访后他发现村里虽然道路畅通,但是老百姓出行却依然特别困难,只能依靠长途客车,路费动辄就得花30元,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而现在是“路已有,车无通”,村民出行问题始终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没有享受到道路畅通该有的便利和实惠。巴雅尔决定彻底解决群众出行的这个难题!真正让路服务百姓出行,让路带动村民富裕。

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不辞辛劳、积极呼吁,多次与公交总公司沟通联系,在他的努力下,2015年12月20日64路公交车将终点站向西迁移五公里到达兵州亥村并正式通车,真正解决了土左旗沿线两乡(台阁牧乡、兵州亥乡)五村(兵州亥村、牛牛营村、计报气村、忽拉格气村、敖太村)近万人的出行问题。并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了乘车优待卡,让老年人进城一分钱都不用花。在改善百姓出行的同时,他充分利用村内设施农业优势,带动城市居民到村里大棚采摘蔬果,真正实现了“市村共乐、市村共赢、绿色环保、城乡一体”。 2016年兵州亥村出现了严重旱情,村南铁道一大片地基本绝收,用水困难制约着兵州亥村农业的发展,要想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必须解决用水问题。由于水位连年下降,机电井年久失修,前几年兵州亥村的农田灌溉还能依托附近红领巾水库、五一水库放水,现在基本就是靠天吃饭了。面对这一难题,巴雅尔从兵州亥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想办法破解致富难点,他与上级多个部门联系沟通,申请到50万元的发展资金。组织召开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将该项资金全部用于该村打井、高低压线路、变压器配套,修缮灌溉渠道,同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布,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集思广议,发扬民主,真正把惠民工程做好。他总是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第一书记就要甘当农村发展的勤务员、服务员,带动村民发家致富是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2014至2019年他连续5年被市委组织部年度考核为优秀;2016年7月被呼和浩特市委授予“全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2017年6月被土左旗委授予“全旗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2018年2月被呼和浩特市委评选为“全市优秀驻村干部”。

入户宣讲扶贫政策

查看贫困户种植情况

二、舍小顾大、再踏征程

驻村后,巴雅尔一心扑在村里的脱贫致富工作上,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回自己的家,因此照顾一家老少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他爱人的肩上。刚驻村时,他的孩子才上一年级,现在已经上初中了。由于工作原因,他与爱人总是聚少离多,有一段时间孩子委屈地问他:“爸爸,你是不是和妈妈离婚了?”每次一想起这些,这个蒙古族汉子的眼睛里就会忍不住泛起点点泪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党中央和总书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时时在巴雅尔的脑海里回响,当时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毅然决定扛起重任,再次选择留在脱贫一线。2018年4月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前往土左旗善岱镇北淖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他早已下定决心,要深深的扎根在这片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带领贫困的乡亲们脱贫致富!

三、扎根基层、一心为民

善岱镇北淖村位于善岱镇最西南端,距离什拉水厂约10公里,是善岱镇自来水的末端,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北淖村每年总有5个多月时间存在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为破解人畜饮水难题,巴雅尔积极与对口帮扶单位联系对接,经过一次次对接,实地调研、反复研究论证,将原计划帮扶项目改为自来水管道改造工程。在2018年11月10日,全长约10.5公里的自来水管道,投资185万元的改造工程峻工,真正解决了沿线五个村的吃水难问题,受益人口达万余人。

他积极联系社会扶贫力量参与北淖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华夏保险公司与北淖村达成三年帮扶协议,在医疗救助、社会救助、教育扶持等方面助力精准扶贫,目前华夏保险在北淖村投入物资累计达15万元。他联系的中国联通呼和浩特分公司派出工作人员入村入户,为善岱镇16个村精准扶贫户家庭成员免费发放电话卡1000张,每张120元爱心话费,总计12万元。2019年“七一”期间,联系爱心公益企业,为善岱镇中心学校146名在校学生每人捐赠春、秋两季校服,价值3万多元。他积极奔走、多方联系爱心企业在传统节庆日开展敬老孝亲、捐资助学、爱国主义教育、关爱留守失学儿童等公益活动,激发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贫困户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实实在在为脱贫攻坚凝聚人心、攒足人气!

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善岱镇北淖村土壤中度盐碱化,地下水资源匮乏,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多年来一直没有产业项目,村民只能依靠传统的种植为生,靠天吃饭,造成村里贫困户30户共计74人,2017年被列为市级贫困村。2018年他到北淖村后,经过深入调研考察,最终决定在村里发展养殖业,盘活庭院经济这盘棋。

45岁的贫困村民崔银凤,家中丈夫与婆婆患病,她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八九亩地和她在砖厂搬砖,生活极度拮据贫困。入户走访中,巴雅尔看到了崔银凤家中的实际情况,就问她愿不愿意通过养殖致富。但崔银凤家里还欠着几十万元的外债,根本拿不出经营本钱。考虑到像崔银凤这样的贫困户无经济能力、无规模化养殖经验,巴雅尔提出了引入社会资本、镇政府补贴的养殖模式,以此来降低贫困户的养殖成本和风险。    在他多方联系下,一些社会公益组织走进北淖村助力脱贫,形成了公益组织+工作队+贫困户三位一体的帮扶模式,建设“爱心扶贫养殖场”工程,引导村民发展养殖猪、羊、大鹅、小鸡等庭院经济。使他们不出家门口,不花一分钱,有了一份稳定收入。崔银凤当年收益达1.5万元。在巴雅尔的带领下,北淖村18户贫困户参与其中,每户当年平均增收5600元。2018年底,全村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五、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整村脱贫。巴雅尔利用村里养殖业优势,通过“合作社+党支部”的方式,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经济优势结合起来,成为帮扶到户、精准脱贫的强大牵引。2019年2月,他自筹4万元,申请扶贫资金9万元,组织6户精准贫困户12人,租用废弃砖厂空闲土地成立了北淖村云栗种扶贫互助养殖场,饲养基础母羊80只、红公鸡1000只,带动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共谋发展。用专业合作社经济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采取家庭订单合作、电商等销售模式,形成“你家有鸡、他家有羊”的多元化养殖模式。让北淖村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投一分钱,每年又多了一份合作社分红,从根源上杜绝了返贫现象。他以“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村有产业、人能增收”为总体目标,积极向旗扶贫办申请村产业扶贫资金100万元,5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产业西门塔尔牛育肥项目,50万元蘑菇大棚种植项目,使村集体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利益共享共赢的长效机制。2020年初帮助北淖村争取自治区扶贫资金,上报的村排水治理和光伏小型公益项目两个进入旗扶贫办脱贫攻坚项目库。目前,争取自治区扶贫资金投资90余万元。

巴雅尔同志坚定不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决战脱贫攻坚的事迹被村民传为美谈,也得到组织认可。2018年被授予呼和浩特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荣获呼和浩特优秀共产党“榜样”人物,荣登呼和浩特三月“青城好人榜”;入选“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19年度十大感动人物;2020年荣登“内蒙古好人榜”,呼和浩特“青城好人榜”;获呼和浩特市第八届、土左旗第四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荣誉。他把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不辜负党和群众的期盼。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用行动和成效诠释忠诚与担当,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左旗善岱镇人民政府推荐)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