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创京蒙合作品牌 谱产业扶贫新篇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马铃薯产业扶贫案例

时间:2020-11-03 10:52:35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背景

乌兰察布市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被誉为“中国薯都”。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马铃薯的主产省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均排在全国前三位,占到全国产量的10%以上。2016年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北京对口帮扶的号召,在京蒙两地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发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与当地马铃薯、冷凉蔬菜种植优势相结合,在察右前旗投资32.15亿元,设立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打造察右前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促进当地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产品创新,以马铃薯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创收。

项目实施

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以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解决察右前旗脱贫致富难题,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保障、完善马铃薯全产业链,将农村贫困群众吸纳进入产业链,享受产业发展红利,实现脱贫增收。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32.15亿元,总占地面积1400亩。项目共分五期,项目达成后年存储鲜薯50万吨、冻品15万吨;年加工马铃薯67万吨、冷凉蔬菜8万吨、大豆6万吨,年产值40亿元,年利税4亿元,可带动50万亩种植基地及3万户农民参与种植,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户脱贫持续致富。

 图片1.png

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1、2、3、4、5期效果图

采取“三个措施、两种方式”帮扶模式,截止到2019年底,已帮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43人。

一、采取订单帮扶措施。实行“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保护价与农村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签订购销合同,由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贫困户种植。公司先后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三岔口乡、察右中旗宏盘乡、土城子乡、察右后旗大六号镇、兴和县丰裕村等15家合作社(村集体)签订订单4.8万吨。

二、采取就业帮扶措施。公司预置出多个就业岗位,专门接纳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薪资待遇上采用固定底薪+绩效工资的方式,鼓励多劳多得,实际收入达到4000--9000元/月。

三、采取爱心帮扶措施。公司时刻关注周边弱势群体,针对因贫辍学的贫困生,给予经济上的精准帮扶。与察右前旗三中签订了“扶贫帮困100”计划,五年内每年资助20名贫困学生,目前已帮扶80人次。未来公司还将建立长期助学模式,帮助更多因贫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

 图片2.png

资助前旗三中20名贫困学生

 图片3.png

深入贫困户家解决袁德武就业问题

四、采取参与“万企帮万村”的帮扶方式公司积极响应并参与万企帮万村,先后与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共计6个深度贫困村结成了帮扶对子,结合各村特色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如东油坊村采取两种扶贫方式:一是公司结合东油坊村农田多的特点,出资110万为村集体无偿捐献进口拖拉机、植保机、马铃薯收获机等5台农机具,壮大集体资产,发展村集体经济。二是公司帮助东油坊村建立合作社,并且订单采购。公司与东油坊村集体合作,指导并建立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参与订单种植,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贫困户种植高产、高质、高价果蔬产品,并常年以稳定价格收购,精准控制种植成本,目前在东油坊村发展订单种植面积1000亩,每亩纯收入可达1200元以上。

五、采取建设扶贫车间的帮扶方式。京蒙两地政府给予公司3000万的京蒙帮扶资金,用于购置30套果蔬生产设备(油浴锅及附属设备),采取资产托管方式进行产业扶贫,设备所有权归3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资产租赁的方式委托给公司生产经营使用,公司采取连续10年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租赁费的方式进行分红,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分红10万元,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红利给贫困户,并且公司优先收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产品,村民优先就业,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

 图片4.png

凯达与察右中旗东油坊村签订帮扶协议

 

 图片5.png

捐赠村集体价值110万元农机具

 

成效

通过薯都凯达公司将马铃薯深加工技术优势与察右前旗乃至乌兰察布的马铃薯种植优势结合,依托于优质原材料,凯达公司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四年时间,建设成察右前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通过帮扶模式帮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43人脱贫致富。可以说,凯达公司与察右前旗贫困群众,真正实现了互相成就、共同发展。

一、减贫成效显著。薯都凯达公司直接帮扶的4343贫困人口,2019年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达9764元,为防止返贫,4343贫困人口仍享受凯达公司的帮扶政策;帮扶的36个村集体经济2019年平均收入10万元。其中,直接参与马铃薯产业脱贫比例逐年提高,马铃薯产业在精准脱贫中的主导作用已充分显现,成效显著。

二、产业效益提升。2019年,察右前旗种植马铃薯面积达到25万亩,产量达38万吨,同时,马铃薯种薯繁育、规模种植、科技创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循环经济于一体的马铃薯全产业链架构基本形成。2020年,随着薯都凯达仓储交易中心的陆续投入运营,察右前旗当地农民的农产品都可以在仓储交易中心实现寄存交易,农民彻底获得了马铃薯市场定价权,价格合适就卖,价格不合适就可以寄存到仓储交易中心,等价格上涨再卖,不用再担心“不卖就烂在地里”的问题,同时,凯达公司马铃薯产品的生产也获得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每年的生产期从8个月提升到12个月,增加了公司马铃薯产品的产能和业务量。

经验和启示

一、选准产业,发展扶贫产业提升脱贫质量。薯都凯达紧紧抓住“精准”这个关键词,全方位分析研判贫困地区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条件、成长空间,充分考虑贫困群体现状,致力做大做强产业,实现“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目标,筑牢察右前旗脱贫攻坚的基础,充分利用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实现产业稳定持续带富。薯都凯达公司从察右前旗自然资源禀赋、农业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出发,精准选择马铃薯作为产业扶贫的根本之策。

二、精准施策,保证产业扶贫全覆盖。产业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只有贫困群众全员参与,整体脱贫的目标才有望实现。因此,必须在产业带动的覆盖面上下足功夫。薯都凯达公司根据每个贫困村参与马铃薯产业的意愿、自身实际条件和能力,帮助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流转贫困群众土地,统一由村集体经济管理。通过土地流转贫困户能增加部分收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选择到村集体经济就业,参与马铃薯种植也能增加部分收入。

三、延伸产业链,确保可持续稳定增收。要做好扶贫,必须从长远出发,结合当地的特色和优势,为当地创造出能够持久发展的产业。薯都凯达公司围绕马铃薯形成种薯繁育、规模化种植、科技创新、现代加工、仓储交易、循环经济等全程可追溯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激发产业活力,提升价值链,真正做到让贫困群众站在产业链上增收创收。

(乌兰察布市扶贫办推荐)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乌兰察布、东西协作与定点扶贫    
乡村发展

创京蒙合作品牌 谱产业扶贫新篇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马铃薯产业扶贫案例

时间:2020-11-03 10:52:35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背景

乌兰察布市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被誉为“中国薯都”。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马铃薯的主产省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均排在全国前三位,占到全国产量的10%以上。2016年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北京对口帮扶的号召,在京蒙两地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发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与当地马铃薯、冷凉蔬菜种植优势相结合,在察右前旗投资32.15亿元,设立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打造察右前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促进当地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产品创新,以马铃薯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创收。

项目实施

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以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解决察右前旗脱贫致富难题,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保障、完善马铃薯全产业链,将农村贫困群众吸纳进入产业链,享受产业发展红利,实现脱贫增收。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32.15亿元,总占地面积1400亩。项目共分五期,项目达成后年存储鲜薯50万吨、冻品15万吨;年加工马铃薯67万吨、冷凉蔬菜8万吨、大豆6万吨,年产值40亿元,年利税4亿元,可带动50万亩种植基地及3万户农民参与种植,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户脱贫持续致富。

 图片1.png

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1、2、3、4、5期效果图

采取“三个措施、两种方式”帮扶模式,截止到2019年底,已帮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43人。

一、采取订单帮扶措施。实行“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保护价与农村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签订购销合同,由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贫困户种植。公司先后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三岔口乡、察右中旗宏盘乡、土城子乡、察右后旗大六号镇、兴和县丰裕村等15家合作社(村集体)签订订单4.8万吨。

二、采取就业帮扶措施。公司预置出多个就业岗位,专门接纳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薪资待遇上采用固定底薪+绩效工资的方式,鼓励多劳多得,实际收入达到4000--9000元/月。

三、采取爱心帮扶措施。公司时刻关注周边弱势群体,针对因贫辍学的贫困生,给予经济上的精准帮扶。与察右前旗三中签订了“扶贫帮困100”计划,五年内每年资助20名贫困学生,目前已帮扶80人次。未来公司还将建立长期助学模式,帮助更多因贫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

 图片2.png

资助前旗三中20名贫困学生

 图片3.png

深入贫困户家解决袁德武就业问题

四、采取参与“万企帮万村”的帮扶方式公司积极响应并参与万企帮万村,先后与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共计6个深度贫困村结成了帮扶对子,结合各村特色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如东油坊村采取两种扶贫方式:一是公司结合东油坊村农田多的特点,出资110万为村集体无偿捐献进口拖拉机、植保机、马铃薯收获机等5台农机具,壮大集体资产,发展村集体经济。二是公司帮助东油坊村建立合作社,并且订单采购。公司与东油坊村集体合作,指导并建立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参与订单种植,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贫困户种植高产、高质、高价果蔬产品,并常年以稳定价格收购,精准控制种植成本,目前在东油坊村发展订单种植面积1000亩,每亩纯收入可达1200元以上。

五、采取建设扶贫车间的帮扶方式。京蒙两地政府给予公司3000万的京蒙帮扶资金,用于购置30套果蔬生产设备(油浴锅及附属设备),采取资产托管方式进行产业扶贫,设备所有权归3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资产租赁的方式委托给公司生产经营使用,公司采取连续10年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租赁费的方式进行分红,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分红10万元,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红利给贫困户,并且公司优先收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产品,村民优先就业,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

 图片4.png

凯达与察右中旗东油坊村签订帮扶协议

 

 图片5.png

捐赠村集体价值110万元农机具

 

成效

通过薯都凯达公司将马铃薯深加工技术优势与察右前旗乃至乌兰察布的马铃薯种植优势结合,依托于优质原材料,凯达公司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四年时间,建设成察右前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通过帮扶模式帮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43人脱贫致富。可以说,凯达公司与察右前旗贫困群众,真正实现了互相成就、共同发展。

一、减贫成效显著。薯都凯达公司直接帮扶的4343贫困人口,2019年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达9764元,为防止返贫,4343贫困人口仍享受凯达公司的帮扶政策;帮扶的36个村集体经济2019年平均收入10万元。其中,直接参与马铃薯产业脱贫比例逐年提高,马铃薯产业在精准脱贫中的主导作用已充分显现,成效显著。

二、产业效益提升。2019年,察右前旗种植马铃薯面积达到25万亩,产量达38万吨,同时,马铃薯种薯繁育、规模种植、科技创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循环经济于一体的马铃薯全产业链架构基本形成。2020年,随着薯都凯达仓储交易中心的陆续投入运营,察右前旗当地农民的农产品都可以在仓储交易中心实现寄存交易,农民彻底获得了马铃薯市场定价权,价格合适就卖,价格不合适就可以寄存到仓储交易中心,等价格上涨再卖,不用再担心“不卖就烂在地里”的问题,同时,凯达公司马铃薯产品的生产也获得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每年的生产期从8个月提升到12个月,增加了公司马铃薯产品的产能和业务量。

经验和启示

一、选准产业,发展扶贫产业提升脱贫质量。薯都凯达紧紧抓住“精准”这个关键词,全方位分析研判贫困地区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条件、成长空间,充分考虑贫困群体现状,致力做大做强产业,实现“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目标,筑牢察右前旗脱贫攻坚的基础,充分利用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实现产业稳定持续带富。薯都凯达公司从察右前旗自然资源禀赋、农业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出发,精准选择马铃薯作为产业扶贫的根本之策。

二、精准施策,保证产业扶贫全覆盖。产业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只有贫困群众全员参与,整体脱贫的目标才有望实现。因此,必须在产业带动的覆盖面上下足功夫。薯都凯达公司根据每个贫困村参与马铃薯产业的意愿、自身实际条件和能力,帮助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流转贫困群众土地,统一由村集体经济管理。通过土地流转贫困户能增加部分收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选择到村集体经济就业,参与马铃薯种植也能增加部分收入。

三、延伸产业链,确保可持续稳定增收。要做好扶贫,必须从长远出发,结合当地的特色和优势,为当地创造出能够持久发展的产业。薯都凯达公司围绕马铃薯形成种薯繁育、规模化种植、科技创新、现代加工、仓储交易、循环经济等全程可追溯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激发产业活力,提升价值链,真正做到让贫困群众站在产业链上增收创收。

(乌兰察布市扶贫办推荐)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