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努力交出更加出彩的脱贫攻坚“中原答卷” ——专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国定

时间:2020-11-04 17:09:49来源:《中国扶贫》2020年21期作者:张峰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倒计时阶段。河南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攻坚战到现在打得怎么样,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成色,如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国定同志。

QQ浏览器截图20201104171554.png

《中国扶贫》:大家都知道,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同时也是中西部22个省区市中脱贫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河南脱贫攻坚取得了哪些成效?

武国定: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新一轮建档立卡之初全省有53个贫困县,6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居全国第三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铆足干劲,狠抓落实,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减贫成效前所未有。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计实现65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减幅93%,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8.79%下降到0.41%;实现9484个贫困村退出、减幅99%;53个贫困县全部摘掉了贫困帽子。到今年底,我们有信心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二是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8年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2019年达到13252元。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老百姓腰包鼓了、精气神足了、脸上的笑容多了。三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省已经实现贫困地区行政村通硬化路率100%,农村户户通电、村村通动力电,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接入和4G网络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面达标,集中供水率达93%,自来水普及率达91%,贫困县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昔日落后的贫穷乡村披上新装、变了模样,展现出勃勃生机。四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培育壮大了地方特色产业,涌现出了光山油茶、正阳花生、卢氏香菇、柘城辣椒、泌阳夏南牛、洛宁苹果、宁陵酥梨等一批知名品牌。随着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深入实施,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五是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通过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得到了加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了党性、转变了作风、提高了本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很多贫困户自发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像挂在家里,不少脱贫户门上贴着“致富不忘共产党,脱贫不忘习主席”等对联。特别是通过精准扶贫,探索了新时代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中国扶贫》:作为分管扶贫工作的省领导,您认为河南脱贫攻坚有哪些特点?在工作中有哪些体会?

武国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的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样,既波澜壮阔又战果辉煌。就河南来讲,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既挂帅又出征,亲力亲为,带头当好“施工队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倾注了大量精力。成立省脱贫攻坚14个重大专项指挥部,全部由省级领导干部担任指挥长。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8次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强力推动工作。创新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履行脱贫攻坚责任述职评议工作,随机提问、现场点评,压实压紧攻坚责任。二是坚持尽锐出战。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主党派、爱心人士等参与脱贫攻坚,省直182个单位持续开展定点扶贫。全省累计选派驻村工作队3.07万个、驻村干部11.66万人(包括第一书记3.44万人),建立4.12万个村级脱贫责任组。开展经济强市县、省直涉农单位、省属高校结对帮扶贫困县工作,1.04万家民营企业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三是坚持精准方略。坚持把“六个精准”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突出抓好精准施策,打好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四场硬仗”,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助残、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扶贫扶志“六大行动”,实施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网升级和网络扶贫、环境整治“四项工程”,确保各项工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四是坚持加大投入。2016年以来,中省市县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24亿元,53个贫困县和10个参照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048亿元。全省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71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过1800亿元。宅基地复垦券累计成交金额357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五是坚持改革创新。针对制约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的瓶颈难题,大胆实践探索,先后形成了金融扶贫“卢氏模式”、扶贫车间带贫模式、易地扶贫搬迁“四靠”模式、“3+3+N”健康扶贫模式、宅基地复垦券筹资制度、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特困群体“四集中”兜底模式等,让更多贫困群众享受到了扶贫带来的实惠。六是坚持志智双扶。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选树用好脱贫鲜活事例。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加强实用技能、市场经营、就业创业等培训,对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推广“爱心超市”“孝善基金”等有效做法。七是坚持严格考评。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开展经常性的、以暗访调研为主的督查巡查,建立常态化约谈提醒机制,促进真抓实干。

脱贫攻坚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所以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我感受最深的体会有3点: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在重要会议、重要时点、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正是由于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有方向感,既信心坚定,又战无不胜。第二,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脱贫攻坚从一开始就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第三,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顽强奋斗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力量。近年来,河南数十万扶贫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同贫困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拼在一起,吃苦不叫苦、受累不喊累、作难不畏难,接通了党和群众的“最后一米”,传递了党对群众的关心关怀,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了贫困群众的幸福。在习近平总书记深厚为民情怀的感召激励下,在党的扶贫政策引导支持下,贫困地区广大群众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富,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精气神越来越足,这些都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中国扶贫》: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年初以来河南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武国定:今年要如期高质量实现全省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不小难度,但河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毫不动摇。年初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一起打,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坚持质量标准不偏离、把握时间节点不拖延,强化攻坚态势,拿出超常举措,各项工作进展总体平稳顺利。

第一,及时有效应对疫情影响。针对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河南省委、省政府快速行动,及时进行专题研究,密集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实行信息周报、及时会商、工作调度等制度,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对贫困劳动力出台“七个优先”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创业12条措施,开展就业扶贫“百日攻坚”行动,全省返岗务工贫困人口198万人,占去年底务工人数的105%;实行领导分包或派专人分包,给予税收减免、生产补贴等政策支持,创新实施精准扶贫企业贷款,4月份已实现扶贫龙头企业复工率100%;成立省消费扶贫专项指挥部,组织开展消费扶贫“六项行动”和消费扶贫月活动。截至9月底,全省认定扶贫产品1.69万个,销售金额146.8亿元。

第二,聚焦聚力完成减贫任务。把大别山区、伏牛山区、太行山区、黄河滩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出台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基金,支持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重点县村攻坚,对脱贫任务较重的20个县(市、区)和未脱贫的52个贫困村实行省市县领导联系分包制度,在财政投入、金融扶贫、土地政策等方面倾斜支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攻坚,坚持现行标准,全面查漏补缺。目前,全省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90%左右,4类重点对象危房动态清零。聚焦特殊贫困群体攻坚,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不低于4260元,特困人员年生活供养标准提高到5538元,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210万人。全省共有6558所各类机构承担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入住4.83万名特困人员,有45.79万名特困人员享受到亲情代养、居家赡养和邻里助养服务。

第三,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摘帽县、村做到投入不降、项目不减、政策不变、帮扶不撤。保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省辖市、贫困县和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党政正职稳定,保持市县党政班子成员抓脱贫攻坚工作分工稳定。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将5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向产业扶贫,开展田园增收、养殖富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产业扶贫“十大行动”。今年全省已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456个,带贫455万人次。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在“十三五”规划25.97万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产业扶贫“五个一”、公共服务“五个有”、美好生活“五个新”行动,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省认定脱贫不稳定户3.5万户11.7万人、边缘易致贫户5.2万户16万人,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落实帮扶政策。全省有108个县(市、区)开展保险扶贫,覆盖农户261.5万户。

总体来看,今年河南脱贫攻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脱贫目标任务接近完成。我们一定做到慎终如始不松懈、不获全胜不收兵,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中国扶贫》:脱贫攻坚成果下一步如何巩固,如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请您谈谈对做好这项工作有哪些考虑?

武国定:“十四五”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期,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结合河南实际,我认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科学设定过渡期。建议将整个“十四五”作为过渡期,对各类扶贫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评估,研究制定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在此期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规模、力度不减少。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继续实施,公益岗位扶贫政策继续保留并不断完善。“三保障”政策也保留一段时间,并逐步转化为普惠政策。二是加强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建立完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对因病因灾因疫情等原因收入骤减、支出骤增带来返贫致贫风险的,只要符合标准就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做到因户制宜、精准施策。三是持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在乡村振兴的总体框架内,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和消费扶贫工作。开发式扶贫的政策继续保留,资金向产业扶贫集中,向中西部地区摘帽县和出列村倾斜,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壮大产业,增强发展活力。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这一机遇,努力提高贫困地区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是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对丧失劳动力无业可扶、无业可就的贫困人员,加强综合兜底保障。结合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低保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对重度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实行集中托养,着力解决特困人员生活难、自理难、照料难、护理难、医疗难等问题。强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更好地保障和改善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五是管好用好扶贫资产。以县为单位全面摸清扶贫资产底数,实施分类管理。对公益性资产,按照现有行业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对经营性资产,明确权属,加强运营管理,确保保值增效,收益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对到户的扶贫资产,属于贫困户所有,由村“两委”加强监督指导。六是研究探索建立新的工作机制。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不可能再像打脱贫攻坚战一样,要从超常规举措向常态化帮扶转变,从集中攻坚向长效机制转变,必须建立与实施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要把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各级扶贫机构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上;“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继续由相关主管部门承担;驻村第一书记要继续选派,但要统筹抓好兴村振兴与扶贫工作;各类区域协作、对口帮扶活动要继续开展,但要把内容扩大到乡村振兴;要研究建立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的考核评价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首份重量级答卷。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国务院扶贫办等国家部委的关心支持,有全省亿万人民的众志成城,河南一定能够扎扎实实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能够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绝不辜负党中央和全省人民的殷切期望!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标签媒体关注    
部委省市

努力交出更加出彩的脱贫攻坚“中原答卷” ——专访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国定

时间:2020-11-04 17:09:49

来源:《中国扶贫》2020年21期

作者:张峰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倒计时阶段。河南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攻坚战到现在打得怎么样,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成色,如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国定同志。

QQ浏览器截图20201104171554.png

《中国扶贫》:大家都知道,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同时也是中西部22个省区市中脱贫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河南脱贫攻坚取得了哪些成效?

武国定: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新一轮建档立卡之初全省有53个贫困县,6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居全国第三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铆足干劲,狠抓落实,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减贫成效前所未有。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计实现65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减幅93%,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8.79%下降到0.41%;实现9484个贫困村退出、减幅99%;53个贫困县全部摘掉了贫困帽子。到今年底,我们有信心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二是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8年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2019年达到13252元。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老百姓腰包鼓了、精气神足了、脸上的笑容多了。三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省已经实现贫困地区行政村通硬化路率100%,农村户户通电、村村通动力电,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接入和4G网络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面达标,集中供水率达93%,自来水普及率达91%,贫困县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昔日落后的贫穷乡村披上新装、变了模样,展现出勃勃生机。四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培育壮大了地方特色产业,涌现出了光山油茶、正阳花生、卢氏香菇、柘城辣椒、泌阳夏南牛、洛宁苹果、宁陵酥梨等一批知名品牌。随着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深入实施,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五是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通过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得到了加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了党性、转变了作风、提高了本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很多贫困户自发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像挂在家里,不少脱贫户门上贴着“致富不忘共产党,脱贫不忘习主席”等对联。特别是通过精准扶贫,探索了新时代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中国扶贫》:作为分管扶贫工作的省领导,您认为河南脱贫攻坚有哪些特点?在工作中有哪些体会?

武国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的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样,既波澜壮阔又战果辉煌。就河南来讲,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既挂帅又出征,亲力亲为,带头当好“施工队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倾注了大量精力。成立省脱贫攻坚14个重大专项指挥部,全部由省级领导干部担任指挥长。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8次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强力推动工作。创新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履行脱贫攻坚责任述职评议工作,随机提问、现场点评,压实压紧攻坚责任。二是坚持尽锐出战。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主党派、爱心人士等参与脱贫攻坚,省直182个单位持续开展定点扶贫。全省累计选派驻村工作队3.07万个、驻村干部11.66万人(包括第一书记3.44万人),建立4.12万个村级脱贫责任组。开展经济强市县、省直涉农单位、省属高校结对帮扶贫困县工作,1.04万家民营企业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三是坚持精准方略。坚持把“六个精准”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突出抓好精准施策,打好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四场硬仗”,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助残、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扶贫扶志“六大行动”,实施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网升级和网络扶贫、环境整治“四项工程”,确保各项工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四是坚持加大投入。2016年以来,中省市县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24亿元,53个贫困县和10个参照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048亿元。全省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71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过1800亿元。宅基地复垦券累计成交金额357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五是坚持改革创新。针对制约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的瓶颈难题,大胆实践探索,先后形成了金融扶贫“卢氏模式”、扶贫车间带贫模式、易地扶贫搬迁“四靠”模式、“3+3+N”健康扶贫模式、宅基地复垦券筹资制度、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特困群体“四集中”兜底模式等,让更多贫困群众享受到了扶贫带来的实惠。六是坚持志智双扶。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选树用好脱贫鲜活事例。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加强实用技能、市场经营、就业创业等培训,对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推广“爱心超市”“孝善基金”等有效做法。七是坚持严格考评。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开展经常性的、以暗访调研为主的督查巡查,建立常态化约谈提醒机制,促进真抓实干。

脱贫攻坚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所以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我感受最深的体会有3点: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在重要会议、重要时点、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正是由于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有方向感,既信心坚定,又战无不胜。第二,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脱贫攻坚从一开始就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第三,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顽强奋斗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力量。近年来,河南数十万扶贫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同贫困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拼在一起,吃苦不叫苦、受累不喊累、作难不畏难,接通了党和群众的“最后一米”,传递了党对群众的关心关怀,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了贫困群众的幸福。在习近平总书记深厚为民情怀的感召激励下,在党的扶贫政策引导支持下,贫困地区广大群众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富,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精气神越来越足,这些都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中国扶贫》: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年初以来河南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武国定:今年要如期高质量实现全省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不小难度,但河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毫不动摇。年初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一起打,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坚持质量标准不偏离、把握时间节点不拖延,强化攻坚态势,拿出超常举措,各项工作进展总体平稳顺利。

第一,及时有效应对疫情影响。针对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河南省委、省政府快速行动,及时进行专题研究,密集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实行信息周报、及时会商、工作调度等制度,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对贫困劳动力出台“七个优先”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创业12条措施,开展就业扶贫“百日攻坚”行动,全省返岗务工贫困人口198万人,占去年底务工人数的105%;实行领导分包或派专人分包,给予税收减免、生产补贴等政策支持,创新实施精准扶贫企业贷款,4月份已实现扶贫龙头企业复工率100%;成立省消费扶贫专项指挥部,组织开展消费扶贫“六项行动”和消费扶贫月活动。截至9月底,全省认定扶贫产品1.69万个,销售金额146.8亿元。

第二,聚焦聚力完成减贫任务。把大别山区、伏牛山区、太行山区、黄河滩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出台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基金,支持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重点县村攻坚,对脱贫任务较重的20个县(市、区)和未脱贫的52个贫困村实行省市县领导联系分包制度,在财政投入、金融扶贫、土地政策等方面倾斜支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攻坚,坚持现行标准,全面查漏补缺。目前,全省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90%左右,4类重点对象危房动态清零。聚焦特殊贫困群体攻坚,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不低于4260元,特困人员年生活供养标准提高到5538元,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210万人。全省共有6558所各类机构承担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入住4.83万名特困人员,有45.79万名特困人员享受到亲情代养、居家赡养和邻里助养服务。

第三,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摘帽县、村做到投入不降、项目不减、政策不变、帮扶不撤。保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省辖市、贫困县和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党政正职稳定,保持市县党政班子成员抓脱贫攻坚工作分工稳定。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将5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向产业扶贫,开展田园增收、养殖富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产业扶贫“十大行动”。今年全省已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456个,带贫455万人次。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在“十三五”规划25.97万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产业扶贫“五个一”、公共服务“五个有”、美好生活“五个新”行动,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省认定脱贫不稳定户3.5万户11.7万人、边缘易致贫户5.2万户16万人,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落实帮扶政策。全省有108个县(市、区)开展保险扶贫,覆盖农户261.5万户。

总体来看,今年河南脱贫攻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脱贫目标任务接近完成。我们一定做到慎终如始不松懈、不获全胜不收兵,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中国扶贫》:脱贫攻坚成果下一步如何巩固,如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请您谈谈对做好这项工作有哪些考虑?

武国定:“十四五”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期,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结合河南实际,我认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科学设定过渡期。建议将整个“十四五”作为过渡期,对各类扶贫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评估,研究制定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在此期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规模、力度不减少。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继续实施,公益岗位扶贫政策继续保留并不断完善。“三保障”政策也保留一段时间,并逐步转化为普惠政策。二是加强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建立完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对因病因灾因疫情等原因收入骤减、支出骤增带来返贫致贫风险的,只要符合标准就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做到因户制宜、精准施策。三是持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在乡村振兴的总体框架内,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和消费扶贫工作。开发式扶贫的政策继续保留,资金向产业扶贫集中,向中西部地区摘帽县和出列村倾斜,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壮大产业,增强发展活力。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这一机遇,努力提高贫困地区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是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对丧失劳动力无业可扶、无业可就的贫困人员,加强综合兜底保障。结合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低保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对重度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实行集中托养,着力解决特困人员生活难、自理难、照料难、护理难、医疗难等问题。强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更好地保障和改善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五是管好用好扶贫资产。以县为单位全面摸清扶贫资产底数,实施分类管理。对公益性资产,按照现有行业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对经营性资产,明确权属,加强运营管理,确保保值增效,收益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对到户的扶贫资产,属于贫困户所有,由村“两委”加强监督指导。六是研究探索建立新的工作机制。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不可能再像打脱贫攻坚战一样,要从超常规举措向常态化帮扶转变,从集中攻坚向长效机制转变,必须建立与实施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要把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各级扶贫机构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上;“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继续由相关主管部门承担;驻村第一书记要继续选派,但要统筹抓好兴村振兴与扶贫工作;各类区域协作、对口帮扶活动要继续开展,但要把内容扩大到乡村振兴;要研究建立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的考核评价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首份重量级答卷。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国务院扶贫办等国家部委的关心支持,有全省亿万人民的众志成城,河南一定能够扎扎实实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能够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绝不辜负党中央和全省人民的殷切期望!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