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朱村涅槃

时间:2020-11-25 21:12:57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季德山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视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2天后,总书记就来到了朱村,提出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绝不能让老区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在临沭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朱村驻村工作队、曹庄镇、朱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实现了村居环境整洁、产业兴旺、民富村强。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宣传工作,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弘扬广大干部群众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本文记载和叙述了朱村这一红色沃土、革命红村脱贫攻坚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脱贫致富的历程,以飨后人、激励先进。

朱者,红也。朱村是一个红色抗日模范村、支前模范村,更是沂蒙精神的传承弘扬村。过去的朱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而今,路修了、桥架了,朱村迈进了新时代发展的快车道。朱村不仅要发展,还要在建设小康的道路带个好头、走在前列。一引子

第一章 

朱村,地处沂蒙老区腹地。《朱村王氏宗谱》记载:朱村“襟 洪沟而带沭流,依岌峰而绕湖水,屏障苍翠,藩篱马陵,吉人吉地也”。

朱村原名“珠村”取九龙戏珠之意。后因历代村人崇尚朱子儒学而更名称为“朱村”。该村西依岌山,山高林密,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是避暑消夏的理想场所;东临沭河,分沂入沭河道和黄白总干排映带左右,自北向南从村内流过,形成溪水汇流、河流纵横、玉带缠绕的格局,三河绕村,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江北水村。

在朱村村史馆,一件件泛黄起毛的工分票、地契和人口记录薄把一段段尘封的记忆打开。“出门就爬坡,下地就脱鞋”、“一根扁担两条绳,一辆推车三人行”是原朱村道路运输的真实写照。很难想象,在解放前后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朱村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和历程。朱村那时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路,就连村内大街也因“千年大街走成沟”;门前是水,窗外是水,水外还是水。肩挑人扛、一条扁担两个提筐,这就是朱村主要的运输工具。唯一稍稍平坦的一段是村中古老的永济街,路面由古老的青条石铺成,与朱雀路北段相汇。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朱村人加大了对村内道路的修建力度,陆续对村内南北、东西大街进行了铺平、规划整理,先后搬运土石方近万立方米,终于让村民们走上了平整土路。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

靠山吃山,靠河吃河。大面积的河於地、浅滩和冲积平原让朱村地广人稀、人均土地4亩多;彼时村居北长 2.4 千米,东西宽 2.2 千米,地域总面积 5635 亩,村居占地 530 亩;建国时人口1100人左右、耕地面积4000多亩;到了2016 年,朱村户籍人口 917 户、 2762 人,耕地面积锐减到1200亩左右、人均仅4分地左右。域内河流纵横、湿地遍布,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贫穷,难道是村民注定的宿命?割芦苇、编小筐、种植农作物、捕捉鱼蟹等,只能用肩扛用背驮或者用小推车运回家,这些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待到出售或者交公粮时,也是肩扛背驮或者一根扁担挑两头,即使用上手推车、也得一个人推、三个人拉才勉强送到目的地,再换回针头线脑、肥皂手电之类的日用品及耕种所需化肥农药……

据王经臣介绍,1995年时,因为上级实施分沂入沭水道拓宽,朱村移民搬迁了103 户。由于河道开挖和培堤,河道堤防成为出行障碍,给原本落后的朱村交通雪上加霜、更加难行。又因河道上未架桥梁,村民只能用原始的劳动工具,一根扁担两根绳,开垦被填高或下挖的剩余土地,人人磨出了铁肩膀。当时,村里生产队开展挑担竞赛,要求每个男劳力要超 100 公斤,并保证规定的趟数,才能记劳力标准工分,多劳多得。从送粪耕种、收粮收草、建筑运料、走亲赶集到喜丧办理等,全靠肩挑人抬,涉水爬坡。河水大时,全村曾靠一条渡船来回运送。

路,依然是困扰驻村发展的难题;生计,依然是村民们发家致富的瓶颈;村容村貌依然是朱村的隐隐阵痛。三面环水、一面临山,闭塞落后、以地为生的朱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何走出贫困?如何摆脱贫穷?有一个心酸的故事:上世紀50年代末,朱村有户人家多方努力、四处打听给自己家的孩子介绍了一个对象。相亲时,女方人家看到了村内3米深的大街、深浅不一、大大小小沟壑般的背街小巷转身就走、再也没了联系,一桩好好的姻缘因为路而棒打鸳鸯各自离散;同样因为路朱村的青年小伙找对象成了历史难题。对于朱村的泥泞小道、沙土浅途,年届七句的王经臣老人体会深刻:哪里有路走?农田四周都是水,脱鞋进去干完活、满腿上都是蚂蟥……原来村里人外出都靠一条小船摆渡,后来修了一条水漫桥一来大水就冲没了、就得年年修……。

隔河千里远,无桥半步难。路呀路,桥呀桥!成了朱村人心里的期盼和愿望,村民们都希望能修一条去村外的大道和大桥。想要摆脱贫困,必须先修路、先架桥;要想致富,必先修路,必先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和面貌,必须有自己的产业和致富项目。没有地,传统农业肯定难以发展起来;没有产业,村里的青壮年走的走、外出干活的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妇孺幼小。村民们期盼路,望眼欲穿;干部们盼项目,辗转难眠。岁月悠长,泥泞的道路也漫长无边;靠天吃饭,家家户户几分地微薄收入也算计的透底凉;群众干部们期盼与希颐如流淌了千年的沭河水滔滔不绝、日夜嘶鸣……

1983年,水利部门在分沂入沭河道上修了村中第一座漫水桥,稍微缓解出行困难。可每到汛期河水上涨漫桥,交通仍阻断。退水以后,桥两端土路被冲,又恢复当年的情景。这样冲了修,修了冲,反反复复十几年,交通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1995年,东调南下工程在分沂入沭河道上修建村东大桥,连通总干排上的西大桥,暂时缓解了交通出行问题,但沭河上仍然没有大桥,村民来往河东必须绕道黄庄桥或者官庄大桥多走几十里的路。路和桥,仍是困扰朱村发展和村民生活的一大难题、痼疾。

桥呀桥,桥在何方?路呀路,何时畅达?产业项目,又从何而起?日月轮回,寒暑交替。当新世纪的曙阳升起来的时候,冬日的尽头寒冷慢慢消退,春天的脚步就姗姗来临了。当十九大的春雷震耳发聩时,当新时代的号角吹响时,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如春雨滋润大地时,党中央的关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如春风化雨吹遍了整个沂蒙老区、也滋润着朱村这个千年明清古村、红色的沃土。

2013年11月25日,一个令朱村人民终生难忘和铭记在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视察。走进朱村钢八连朱村纪念馆 ,总书记重温朱村抗日战斗,频频点头,遇到感兴趣的地方,不时询问老讲解员王经臣其中的细节。在 83 岁的“老支前”王课昌家中,总书记挨个房间察看,在厨房问一个月烧多少煤气,价格贵不贵;在洗漱间问太阳能热水器水热不热。并坐下来同一家人拉家常,关切询问家里有几亩地、收入多少、搞柳编能挣多少钱、还有什么困难;详细询问他支前工作情况,听老人说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习近平很高兴。总书记说 :“我来看看你,也是作为代表,看看老区人民。这一次我来到临沂,到沂蒙就是看看你这个地方,有名啊!总书记还介绍说,“上午呢,我们去了华东烈士陵园,看了沂蒙精神展,我们感觉这里头就有个沂蒙精神的问题,沂蒙精神和我们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一致的,都是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到这里来就是充分肯定,我们要弘扬沂蒙精神。”

在巷子口,总书记看到站在大街上的村民,激动地高声说:“乡亲们好,乡亲们好。天冷了,我来看望大家。”村民齐声高呼“主席好!”总书记同站在前面的杨元芹、吴清艾、王经儒等群众亲切握手。走到车门前还向大家挥手致意,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总书记视察朱村后,朱村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铆足了劲凝心聚力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倾尽全力发家致富奔小康。

“我是2014年5月接到通知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挂职第一书记的……”谈到挂职的经历,时任朱村第一书记的临沂市民政局的杨颖打开了话盒子:“我们来的第一件事,也是感触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要修路,那是我们有个年轻的女同志入户走访,一双崭新的鞋在贫困户家门口陷进泥里拔不出来了,后来多亏了老乡们帮忙,终于帮着从泥地里捡了回来……”村内的路到处都是沟沟洼洼、雨天寸步难行,这是杨颖去朱村时的第一印象。

“村里的办公室就是几间瓦房,村史馆占用了一多半,用于办公的只是几间东厢房……让我们感到惊讶和激动的是朱村抗日战斗中牺牲战士们的陵墓就在村办公室的后面;紧挨着、内外院,松涛阵阵、碑林肃穆!”和杨颖书记一起挂职的杜桂丽记忆犹新。朱村人是感恩的,他们时时刻刻把拯救自己的亲人和战士放在心里,时时刻刻不忘党的恩情和生死与共的革命情怀!感觉朱村人特实在、很淳朴,在那样的办公室地点办公,在那样的氛围中生活学习,“生死与共、水乳交融”这大概就是沂蒙精神最好的体现吧。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6月、7月连着两个月,冒酷暑、顶烈日,迎热风、沥风雨,两位第一书记紧密调研、详察细勘,和村里两委干部一起走遍朱村、询遍朱村、勘察朱村,制定了先修路、再建桥,后整村、再招商的整体思路;围绕朱村经济发展,他们又确立了东面建设特色果蔬基地、投资建设扶贫车间,村内新上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建设红色旅游的整体发展思路。朱村终于迈上了盛世昌隆、快速发展的步伐。

终于,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让朱村史无前例地沸腾、蓬勃。路,在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中成形延长...朱村,第一次感受到现代化的巨大力量,这是一股势不可挡破旧立新的力量,这是一股轰轰烈烈向前的洪流,村内一个又一个老人、孩子围着推土机转,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尔后,咧嘴笑着、议论着,慕然地,却被泪光朦胧了双眼……更多的朱村人看着家门口新铺就的水泥路欣喜若狂。

2015年暮冬,一条长约8公里的水泥硬化生产路和户户通工程终于解决了朱村出门是沟、下湖是泥的现状。路,让朱村人从此生产不用肩扛担挑、不用一根扁担两条绳、不用手推绳拉;也是这一年,通过多次设计规划、多次奔跑往返,一座崭新的村级服务中心楼拔地而起,伫立在朱村的正中心。朱村,终于告别了几间小平房、开会要排队的办公现状;一处集办公、接待、教育、医疗、养老及便民超市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15年6月份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路,是脱贫致富之后乡村振兴的命脉;服务中心则把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拉更近更近;新建设的产业项目让朱村人看到了希望更有了奔头。

走在去扶贫车间的水泥路上,正赶上拉着满车的葡萄外出卖货的王朋昌。壮实的朱村汉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股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今年雨水大,葡萄比往年收入少了些,但一亩也还能收入万多元,3亩地不到4万吧”。老王高兴的介绍说,要不你尝尝这葡萄,甜着呢!看到曾经多次来采访的我,他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

这条水泥路是2015年修建的,路的周边是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们一起修建扩大葡萄园。朱村种植葡萄由来已久,2012年就已经形成400亩的葡萄种植规模。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一书记工作组驻村后,通过走访发现朱村的葡萄品质好但由于缺乏好的市场,价格一直上不去,这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为破解葡萄种植销售难题,2014年9月,在工作组的指导下,朱村正式挂牌成立朱村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在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为村民们集体闯市场、抱团致富创造了便利条件。此外,他们还积极联系市供销社、跑到其他县区洽谈农超对接合作项目,拓宽了销售渠道。就这样,朱村的葡萄走进了超市的货架,每亩地收入达到近万元。良好的收入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2015年村里又再次流转500亩土地扩大种植葡萄面积,让更多的村民分享发展的成果。

沿着路朝东走,不远处就是朱村投资20余万元,与青岛市一家公司合作建成500平方米服装加工车间。加工车间里,来来往往的朱村群众忙着订单加工和来料分拣。看到记者来采访,身体残疾、年过40的张田英欣喜万分,一天挣上个50-60元,还不耽搁接送上下学的孩子,这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只要能干活挣钱,俺不想给国家和村里添麻烦,张田英用手推着轮椅走出了车间给我说。为了示范自己分拣料子的工艺,她一下子从轮椅上挪了下来,跪着坐在马扎上就开始了熟练地工作。只知道她身体残疾却没有想到竟然严重到如此程度。“宁肯苦干苦熬,也绝不向国家政府伸手……”、“即使穷死饿死也绝不偷摸抢盗……”这是我们朱村建村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耳边又响起了村里老支书王经宽的话。

这是一个怎样村庄?这是一种怎样的传承?这又是一组艰苦奋斗的群体?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

俗话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朱村原来是有地的,地还很多、1100多人的村庄拥有近5000亩良田,人均4亩地;历经三次河道开挖、河堤培护,贡献出3243亩农田,现在村里通过土地整理只剩下千亩多,人口 2762 人、人均4分地。前后比较,朱村在建国后给国家奉献近90%的良田,土地人均减少9倍余。很难想象,这个靠近沭河、黄白干渠、引沂入沭边上、以农为本的明清古村从建国到现在,村民是何以为继、村庄又是如何发展的。

抬头望去,朱村新修生产路一直延伸到彭古村、李家林和黄家林(地名),萌生的希望和远方在向着朱村人民招手。翻过沭河河堤,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方方正正的梨园。贫困户王经英是梨园种植的老行家,通过这几年梨园的发展和种植他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那梨苗是我们帮着一起联系栽种的,几天下来让我这个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不常晒太阳的新知青患上了‘日光性皮炎’……”聊起来梨园的发展,时任朱村第一书记的杨颖自嘲地说。看到杨书记,王经英眼里充满感激,不善言语的他又忙着干起来梨园里的农活来。有活干,就有奔头,梨花开的时候美着呢!这几年,朱村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由合作社统一供苗、管理、销售,有机葡萄、有机蔬菜、优质冬桃、晚秋黄梨、林下食用菌等特色农林产业迸发出了新生机。

第二章

当金色阳光透过树枝的间缝洒在朱村的康庄大道上的时候,当红色旗帜在朱村革命纪念馆上空高高飘扬的时候,朱村人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开始了。

不到7点,年过七旬的老会计王经臣就早早的就来到了朱村红色纪念馆。手不离钥匙、脚步不停歇,边啃着煎饼便一路小跑,有时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的王经臣十几年如一日义务为前来朱村参观学习的各地游客、团队讲解朱村的红色村史、革命战斗史……

时间推前到上世纪30年代,那个水深火热、民族危难之时,朱村人民就率先在全县建立起党组织,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记住历史,朱村2013年建成全县首个村级档案馆,目前,朱村已经成为临沭县传承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早在上世纪初,朱村的进步青年王益三就参加了一二.九、反军阀抵日货等爱国行动。七七事变后,王经奎、赵俊义、王经武等革命青年终于找到组织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为朱村的革命斗争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39年春天,朱村成立了临沭县最早的基层党支部,王经奎任第一任支部书记。党支部成立后,他们积极宣传抗日,宣传党的政策,组织村民搞联防,使广大村民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同年,朱村就发展了40多名党员,这为以后八路军以后进驻朱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

1940年1月13日,115师东进支队二大队和陇海南进支队三大队进驻朱村,宣告了朱村的解放,朱村人民从此迈入了波澜壮阔、斗志昂扬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40年1月16日,南古解放,郯东北办事处在南古挂牌成立。1940年7-9月份,日伪残余势力多次组织反扑,妄图把革命的火苗扑灭在萌芽之中,朱村进入了反顽斗争最激烈的阶段。当时,汉奸岌山伪乡长许兰笙投靠日伪在大哨成立维持会、店头伪乡长吴硕三杀害了青年干部张克华,抗日斗争一度进入了最低谷、革命群众的高昂的革命斗志一度受到打压和挫折。

“沭河好风光,庄庄相连多么长……庄稼人勇敢有胆量,拿起刀和枪,拥护八路军……”。面对严峻的抗日形势和反革命的猖狂势头,朱村人民的抗日热情却更加高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热潮和革命斗争。1940年年底,教导二旅四团进驻临沭,重新打开了抗日的新局面。其中,四团三营常驻朱村,受到了朱村人民的热烈欢迎,他们积极腾房、筹措军粮,补充队伍各项物资,并从村前腾出18亩良田做为八路军练兵场,经常举办抗日民主政府大型会议和文艺演出,为抗日斗争走出低潮、重拾革命斗争的意志做出了巨大贡献。1942年10月,著名作家、铁道游击队原作者刘知侠在朱村演出之余,创作了《沭河的歌声》,这首歌声吹响了临沭人民全力抗日的号角。

此后,115师的战地医院、伤病员、文工团相继进驻朱村。朱村人民倾尽人力物力为八路军战士做军鞋、洗衣服、磨小米、烙煎饼、照顾伤病员;八路军战士则尽一切可能朱村群众打扫卫生、挑水,帮助困难户干农活,并成立了识字班,教群众识字学文化,帮助训练民兵,增强战斗力,组织秧歌队、高跷队,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其中,三营七、八、九连在朱村住的时间最长,同朱村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军伪军对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对根据地进行严密的封锁,党中央毛主席号召根据地的军民要组织起来,实行生产自救,根据地掀起了轰轰烈烈大生产的热潮,朱村人民成立互助组、帮工队、搭犋队组织起来,实行换工和互助,为临沭县树立了典型,村民王殿信、王殿祥被评为滨海区劳动模范,《大众日报》专刊登载朱村劳动模范王殿信的事迹;这年11月20日,在莒南坪上召开的滨海区劳动模范大会上,王殿信被评为大会主席团成员。时任山东根据地的军政领导黎玉、肖华、谢辉、陈士榘等在会上讲话,号召军民向劳动模范学习,搞好大生产运动。这次大会对推动滨海军区大生产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朱村无疑带了一个好头、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1943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节节胜利,根据地逐步扩大,三营转防驻守在临沭县沭河东岸顶子、月庄等地。春节将至,临沭县各根据地都掀起了拥军热潮,各村的秧歌队、锣鼓队、高跷队同老四团的宣传队一起联欢,拥军爱民热火朝天,到处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但是日伪一直对红色朱村虎视眈眈,时刻想着报复血洗朱村,给革命势力、抗日核心一个沉重打击。就在除夕凌晨,天刚蒙蒙亮,朱村人民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日寇磨刀霍霍从临沂、李庄纠集日伪500余人对我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先头部队先占领郭庄、曹庄又向朱村进犯,熟睡中的村民被枪声惊醒,慌忙起身,扶老携幼,紧急撤离,密集的枪声一时间响彻沭河两岸。

“枪声就是命令”。四团八连连长鄢思甲听到枪声,马上集合部队跑步向朱村赶来,不顾严寒破冰涉水过河,边跑边安慰逃难的乡亲,大声说到:“不要怕,有我们老四团呢。”为给群众撤离赢得宝贵时间,连长鄢思甲带领战士奋不顾身、像神兵天降、风扫残云一般向敌人扑去,“轰轰轰”一阵手榴弹声,敌人被从天而降的八连打懵了,匆忙溃逃;慌乱中逃至朱村王氏老林的日伪军们,妄图凭借陵寝中的参天大树和坟头作掩护,继续负偶顽抗。连长鄢思甲指挥队伍左右夹击、正面猛攻,一时间枪声、手榴弹声此起彼伏、四面开花,被打晕打乱打懵的敌人不知八路军增援队伍来了多少,只能狼狈逃窜、狼狈潜逃至村西南的一处洼沟里,仓皇反抗、步步后退。

朱村西南,地势东西紧靠松林,南北西三面都是开阔地,无险可守、无路可逃。逃至此地的日伪军陷入绝地、无法逃窜,妄图凭借优势火力,一挺九二重机枪、一个掷弹筒、一枚小钢炮和十几挺歪把子机枪,四十多支“三八”大盖的压制我八路军战士、妄图打开突破口溃逃撤离。此时,我八连战士们越打越勇、越打底气越足,纷纷拿出刺刀、组织突击小分队向日军阵地发起猛烈地攻击,一排枪弹打过去、紧着着几十枚手榴弹投掷到敌人机枪和炮兵阵地,把来犯之敌炸得屁滚尿流、仓皇逃窜。由于敌我火力差距较大、战斗打得异常残酷顽强。激烈的战斗中,我一排排长秦佳龙被敌人枪弹击中胸部、身负重伤被紧急抬出战场。一班长焦锡换立刻冲到前沿位置代替指挥。期间,他的一只胳膊被子弹打断,仍用剩下的另一只胳膊继续射击、坚持不下火线,直至流血牺牲。为迅速结束战斗,连长鄢思甲指挥二排长徐之乐、三排长安吉然带领各自战士向日寇从左右两方迂回包抄、发起猛攻……

此时,日寇已成强弓之末、敌首领呼叫救援,大量的敌伪增援部队从郭庄、临沂方向赶来。驻扎在附近的我县独立营和民兵也在铁瑛政委的带领下赶来支援,战斗越打越激烈,进入了白热化状态,胜负就在一瞬之间。战场上,这边八连二排副班长张立才一枚手榴弹才刚刚出手,身边一名战士就被冷枪击中,张立才怒火冲顶,一跃而起,五枚手榴弹象黑老鸹一样接连飞出去,炸的小沟里日本鬼子鬼哭狼嚎、纷纷逃窜;那边投弹手郝红娃腿负伤,没来得及包扎好就再次冲到战斗岗位打击敌人。面对伤亡的战友,连长鄢思甲打红了眼、不断瞄准敌人射击,一个又一个的敌伪军在他的枪口下到下,他本人也被敌人子弹打穿了脖颈血流如注、呼吸困难,他撕下衣袖简单缠在脖子上一边继续指挥战斗,一边喊着“不要放走鬼子”。前来增援的独立营铁瑛政委也被敌人的枪弹打中了胳膊,面对凶残的敌人,铁瑛带领增援部队步步前冲、稳扎稳打,让所犯之敌在强大的进攻火力下困兽犹斗、团团乱转。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战场、面对亲人子弟兵越来越多的伤亡,朱村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支前。村民兵团长王怀昌带领全村的民兵战士紧急参战,村民们头顶呼啸而过的子弹忙着运送弹药、救护伤员……战斗持续了六个多小时,日寇援军用钢炮、掷弹筒、重机枪等重火力掩护,并释放了烟雾弹,才使得被包围在小沟里的鬼子得以逃脱。经战后统计,朱村阻击战共消灭日伪四十余人,我八路军战士有24人英勇牺牲。此次战斗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毁灭了侵略者妄图血洗朱村的狼子野心,至到全面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鬼子再也不敢妄图染指我朱村革命根据地一寸土地。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临沭县朱村人民筹军粮、做军鞋、支援前线、抬担架、救伤员的群众不计其数。村里先后有近百人参军,40多人负伤,王经奎等8名同志为抗日救国和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朱村人民所做的贡献得到了多位领导的表扬,分别被授予抗日堡垒村和支前模范村光等荣称号。如今,坐落在朱村中心的红色纪念馆至今还留存当时牺牲的8名革命烈士的陵墓,保留着当时战斗的历史资料和图像资料。“俺这一代人是听着红色革命故事长大的,都记得钢八连这些事。现在我们这代人老了,得想法子让红色文化传承下去。”王经臣老人激动地说。

习总书记曾讲,“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从解放初建立党支部后,朱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沂蒙精神神代代相传,弥远愈坚。2011年,朱村自发建设档案馆、抗日战斗纪念园,让“枪声就是命令”钢八连的抗日英勇事迹代代相传;2013年,朱村建成了全省首个村级档案馆,珍藏有迟浩田上将题字的“朱村抗战纪念碑”,鄢思甲和陈忠孝两位将军捐赠的“八一勋章”等系列文献资料近百件(份),一件件、一份份凝淀着红色记忆、革命情怀。2019年10月,规划建设总投资4.15亿元的“红色朱村改造提升”工程(含朱村大桥)开始实施。随着各级党性教育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纷纷前来学习红色文化。据统计,仅去年一年,朱村就接待各地参观学习的团体和单位近20万人次,无数群众和党员干部在此接受到了革命教育传统的洗礼和党性教育。

第三章

岁月峥嵘,赤心不改。从红色革命战争年代到新时代里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宁肯苦干苦熬也不向国家伸手、向政府张嘴的朱村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和革命战争年代光荣传统,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洪流中再次涌现出了无数的英模人物和先进事迹,他们用自己的担当和实干精神再次向沂蒙老区人民、党中央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2019年06月14日,当天出版的人民日报以《小村档案馆见证变迁留住根》报道了临沭县朱村从1951年到现在一个村史馆的档案留存与真实记录。文中写道“透过一页页泛黄的纸张,仿佛穿越时空,寻觅到了朱村人拼搏奋斗的精神源泉,也看到了一个革命老区小村庄70年的巨变。”在这里就不能不提朱村人的骄傲,村内的村民老组长、义务讲解员王经臣。

初见王经臣,黝黑的脸庞、花白的头发、深浅不一岁月留痕将这个沂蒙汉子刻画的有板有眼、坚强刚毅。老王今年71岁,1950年6月出生的他打过工、代理过村民小组长,也帮助村里老少爷们讨过债、帮着打官司。2012年,村里筹备建设村史馆、开展抗日遗址保护工作,老王自报奋勇接了下来,这一干就到现在。8年时间里,王经臣历经3200多个日日夜夜、2000余次免费讲解,让100余万到朱村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了解和学习朱村革命史、红色故事,为传播红色故事、学习沂蒙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给总书记习近平讲解的经历是老王一生最难忘记的时刻:“总书记边听边问,当听到我讲解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朱村人民为了国家的水利工程,平地里挖出三条河、筑起五道堰,无偿奉献了3263亩耕地治理淮河时’,总书记连连说当时一挖就把你们田给挖走了,(朱村)贡献很大、贡献很大……”

这次去朱村采访,我又见到年近90岁高龄的王课昌老人。老人思维敏捷、头脑清晰,对支前的事情历历在目:那个时候,推着小推车驮着粮食等物资支援前线,子弹嗖嗖的……看着那些牺牲的战士,感觉能活下来就是幸福了,现在生活这么好我还要好好活!老人当时和其他村民一起为前线运送物资,受过很多伤。记得在一次运粮中,天黑道滑、山路陡峭,被山石绊倒膝盖划伤,年仅15岁的他硬是咬着牙、忍着巨大的疼痛把粮食送往前线;1944年那年是最惊险的一次经历,那一次他不仅亲历炮弹在身边炸响还抢救了一位八路军战士,当时炮弹炸响时一位小战士身受重伤而部队里的卫生员也早已牺牲。时间就是生命,冒着敌人的炮火硝烟,王课昌背起战士一路小跑、奋不顾身的朝十几里之外的野战医院奔去。时候听医生讲如果晚到5分钟,那位战士可能就因失血过多而牺牲了……这样事情,在支前抗战的峥嵘岁月里,王课昌老人不知做了多少。但在他心中,永远不能忘却的是那些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战友和老乡,比起他们我就很幸福了,王课昌激动地说。

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沂蒙老区420万人口中,有20多万人参军,100多万群众拥军支前。“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是沂蒙老区人民的真实写照,也是沂蒙人民珍贵的精神食粮,更是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村当时就有20多人义无反顾地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故土家园支前送军粮,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回忆当年峥嵘岁月,王课昌老人深有感触地说。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老支前”王克昌。总书记拉着王课昌的手深情的说“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88岁的王课昌老人作为全国的老支前模范登上了群众游行“第三方阵”的花车。

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新时代号角震耳发聩。在实施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朱村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王济钦,这个2011年上任朱村人民的带头人、领头雁,用自己的实干担当、奉献精神让朱村更红。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设朱村档案馆,重建抗日战斗纪念园,让“枪声就是命令”钢八连英勇抗日的英勇事迹流传下去,让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在朱村生根发芽、代代传承。从上任伊始,王济钦通过土地流转,先后种植近千亩葡萄园和梨园,建成朱村现代农业示范园,亩均收入最高达到2.4万元;打造出“朱村味道”、“朱村柳韵”等知名品牌,他个人也被评为山东省劳模。

谈起贡献与发展,王济钦谦逊地说:“我个人没有好宣传的,都是应该的干……到是我们村大学生村官王洋,那可是根好苗子俺村里人公认的好闺女、好干部,当年村里人都称她为‘芹菜西施’来……”听说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来的时候,你还给他唱了咱的村歌《沭河的歌声》?“是的,是的(王济钦的口头禅),当时太紧张了,调子起得有点高了,差点没顶上去。”说到这件事,王济钦显得有点儿尴尬。《沭河的歌声》的这首歌曲是著名作家刘知侠作品,当年刘知侠次带着文工团队员到朱村演出、创作。期间,听闻“钢八连”大年夜抗击日寇侵略勇救朱村人民的故事,就创作出这首经典的歌曲。他的《红嫂》、《铁道游击队》都是革命文学的经典。介绍完后,王济钦自然的哼出了“沭河好风光,庄庄相连多么长,土地肥来人口广,庄稼人勇敢有胆量。鬼子太狠心,顽固土匪趁火抢掠……”优美激昂的旋律来。

“芹菜西施”王洋是驻驻村的大学生村官。那年,她从才25岁,刚刚从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就到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兼团支部书记,一干就是两年。两年来,她扎实苦干、努力奉献,在临沂市首届农产品展销年货节上的被誉为“最美村官”,在互联网平台推销首个朱村优质农产品“沭河鸭蛋”而被称为“鸭蛋村官”;站在路边摆摊帮助售卖“脱贫苗”西洋芹被人亲切地称为“芹菜西施”,办起免费辅导班为村里的贫困学生度过了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村官姐姐”……更是传承沂蒙精神的使命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担当,赋予了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的光荣称号。

“我是在城里长大的,初入农村当村官我见到了不一样的农村,体验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从大学生村官到镇扶贫办干部,王洋在脱贫攻坚的战线上奋斗了5年,5年时间里,她从走街串巷进行“户户到”走访调研贫困群众,到与村内的34家贫困户打成一片、成为一家。王洋在2018年底帮助他们一起实现了稳定脱贫。工作期间,她积极参与到贫困村提升工程中,结合第一书记“电商扶贫”项目,打造出了“朱村味道”农产品品牌,发展村级电商业务,并为朱村优质农产品代言,通过建立微信平台、淘宝店铺等多种渠道推广销售“朱村味道”系列产品。她还帮助村里举办了3次电商知识宣讲会,2期电商培训班,协助13位青年开起了自己的淘宝网店。

村里的贫困户张田英今年35岁,双腿残疾,一个人带着儿子艰难度日。谈到王洋,张田英感动地说:“多亏了王洋这个妹妹呀,俺一个人带着孩子,都是她帮着俺忙里忙外,给孩子申请了助学金,还帮俺找了一份工作……”。聊到张田英,王洋记忆犹新:“她的家庭最特殊,除了高度残疾,还有一个内向自闭不爱说话的孩子。初到她家的时候,孩子躲在里间屋里不出来、更不愿说话;张田英呢,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起来也只能在地上挪……。但她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衣服也很整洁,一看就是个要强的人。”正是张田英的坚强感动了王洋,而王洋的真诚付出,也深深打动了张田英。从此,王洋在朱村多了一个姐姐,张田英也多了一个妹妹。

王经英是村里的另一个贫困户,他有一个智障的妻子、还有一个上学的孩子,更有一个80多岁建国前老党员的母亲。一家的生计全部靠这个身材瘦弱、年过四十的沂蒙汉子维持生活。可这个家庭中的智障妻子却和汪洋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一次采访,王经英智障妻子又跑在汪洋耳边大声说:“你给俺拿裤子了吗?”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在场的记者、村干部一时不知所措。反倒是王洋笑呵呵说:“嫂子,我来得急了,忘了给你带呢!”原来,王洋见她穿的较差,经常帮她捎带一些衣服,她每次见到王洋的时候都要说这么一句话。搞得年轻的王洋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老出笑话。为了帮扶贫困群众,年轻的村官汪洋硬是把自己的婚期连着推迟了三次。最后,就连自己的对象也成为帮扶干部中的一员。每到周末都要帮着她一起加班、帮助贫困群众一起生产,改善生活。2018年8月份,王洋两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转到镇扶贫办工作,依旧留在了扶贫第一线,依旧联系和帮扶贫困户,从一个村转到了一个镇,王洋对扶贫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有新的认识。她说:“脱贫攻坚,是党给了我奉献的舞台、做好事做善事平台,我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让自己的青春韶华在扶贫济困、脱贫攻坚的历程中熠熠生辉、只争朝夕”。

走在朱村的中心路上,不到早上6点钟,路边王兆山的馒头店第一笼馒头就出笼了,面粉的醇香和清新凉爽空气混搅在一起,弥漫了整个村庄。谈到朱村的发展,老王的馒头店最有说服力。“馒头店我干了20年,20年来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自己做饭吃到买饭吃村里的馒头销售量逐年增长,2013年的时候每天销售200斤面粉、营业额400元左右;如今每年过春节时要蒸十几锅馒头,1000多斤、2000多元;从早上2点开始干到晚上10点多钟一直在忙……”看着络绎不绝购买馒头的村民,老王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村服务中心,村内治安管理员、公益岗位值守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济宾早早就来到了村服务中心综合治理网络平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因为2020年的一场车祸,年过五十旳王济宾不仅仅留下了肢体上的残疾、左眼还基本失明,重活、累活一点干不了,被划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里设立了公益性岗位第一时间优先考虑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谈到如今的生活,老王幸福满满:“我在村里上白天班,8.00到11.30一个月500元,一年下来6000多元,挺知足的……家里的(妻子)在郭庄村服装加工组里上班,一天50至60元、一个月2000元左右,孩子上高中;这不,足不出户都成了上班族,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呀!”

几年来,朱村通过建设扶贫车间为贫困户提供来料加工岗位40余个,人均月收入1800元左右。项目还利用年终利润,对全村建档立卡中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的补助。“我今年都56岁了,没想到这个年龄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呢!”年过半百的沈晓英老人一提起村里的扶贫车间就激动的说。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围绕村居发展,村支书王济钦又有了新蓝图:继续挖掘现有的清代民居、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旅游资源,保护传统村落,传承红色基因,让老百姓过上更红火的日子。“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视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2天后,总书记就来到了俺们村,提出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绝不能让老区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总书记的嘱托让我们更觉得担子重、压力挺大啊。”临沭县委刘飞书记说。

第四章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产业致富、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正以日出般的希望,向朱村的山山水水弥漫开去。依托坚实的组织基础,朱村全力建设“园区朱村、全景朱村、品牌朱村”,实现了产业兴、农民富。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朱村实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万元,是2013年的1.6倍。围绕发展产业富民强村发家致富奔小康,朱村人走出了一条好路子。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朱村,留下了“一定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7年来,朱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发展产业、改善村居、提升服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提高。村集体年收入从2013年15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3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0.8万元增长到1.79万元,贫困户从年收入2300元增长到近5000元,全部实现翻一番。朱村也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等称号,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十百千”工程。

“我们坚持抓党建,努力去打造一支能够带动村里发展的好班子。”村书记王济钦,一语道破玄机。从“带你办”向“代你办”转变。一字之差,党员干部把心贴近了群众。节省群众办事一小步,朱村实现了服务群众上跨出的一大步。村里设立了“红色帮办代办”点,明确60余项代办事项,实现20项服务下沉,实现了“一条龙”“代办式”“点题式”服务,把“百姓事”当成“自家事”,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涌现出义务讲解员王经臣、代办员钟云、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王洋等一批“身边楷模”。

“三区同建”,山村发展有了新蓝图。7年前,面对朱村布局混乱、基础道路设施薄弱、明清古建筑和红色历史印记缺乏保护的现状,临沭县专门成立了朱村改造提升、柳韵田园综合体两个指挥部,聘请浙江大学编制《朱村村庄规划》,实行居住区、农业园区、旅游区“三区同建”,到2022年全面打造集居住、产业、旅游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宜居村居。目前新型居住社区已建设完成;产业区集中打造现代农业园,一期投资2000万元,引入葡萄、冬桃、晚秋黄梨、食用菌等先进商用果蔬品种,已建成葡萄科技示范园、沿河采摘园两处,年可实现产值2400万元,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旅游区以“临沭杞柳”“红色朱村”为品牌,推进“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目前已建设涵盖1500亩杞柳种植、1.5万平方米柳编展厅的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临沭)柳编旅游文化产业博览会,吸引100余万人次到朱村旅游参观,拉动消费过千万元,新增5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三区同建、整村提升,朱村正逐步将打造新时代文明富裕村的梦想蓝图变为现实。

产业升级,群众致富走上快车道。7年来,朱村人将殷切期望化作发展动力,做柳编、办工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有了产业,就有了奔头,现在村里个个都是大忙人。”村里的老柳编人王经真自豪地说。柳编在临沭县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充分挖掘传统产业潜力,朱村建设了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在村头新建了2处大型柳编加工厂,吸纳贫困户和周边群众入企务工,将传统的家庭小作坊式生产变成了“企业+编织户”的新型模式。朱村柳编的“绿叶子”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票子”。目前,临沭柳编产品已出口到世界各地,一年收入超过一个亿,带动群众年均增收3500元。同时,朱村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由合作社统一供苗、管理、销售,有机葡萄、有机蔬菜、优质冬桃、晚秋黄梨、林下食用菌等特色农林产业迸发了新机。为了解决群众的就业难题,朱村投资20余万元,与青岛市一家公司合作建成500平方米服装加工车间,为贫困户提供来料加工岗位40余个,人均月收入1800元左右。项目还利用年终利润,对全村建档立卡中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的补助。“我今年都56岁了,没想到这个年龄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呢!”年过半百的沈晓英老人一提起村里的扶贫车间就激动的说。

文旅融合,红色文化释放新动能。朱村旅游资源丰富,以往仅靠红色纪念馆吸引游客,增收空间狭窄。7年来,朱村突出“沂沭水乡、千年朱村”主题,以红色文化为主,以历史文化和水乡文化为辅,打造多彩朱村。红色文化弘扬沂蒙精神。作为钢八连战斗过的地方,朱村建造了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朱村民俗展馆、历史文化陈列室,并对烈士墓、纪念碑进行了改造整合,投资41万元建设临沭县支前文化展馆、档案展览馆和朱村荣誉展览馆,成为临沂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六年来参观学习的人数近百万人次。生态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朱村在沿沭河岸边规划实施“沭河人家”精品农家乐等项目,自助采摘、观光休闲、特色饮食等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也在逐步壮大。目前,朱村已成功创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古建筑迸发新活力。投资60万元对50间明清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打造“一街一巷一园七户”古村落,既为旅游增加了别样特色,也为传承历史文化遗迹做出贡献。目前,朱村通过发展旅游年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

宜居乐业,村容村貌发生大变化。7年来,朱村将生态宜居、乐业富民作为村级发展目标,完善基础、整顿环境,改善村容村貌,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我们每年大年初一清晨,党支部举行“第一碗饺子敬先烈”活动,警醒党员勿忘初心使命;84名党员全部主动签订践诺书,承诺每年至少为村集体做1件好事;实行党员包片联户网格化责任制,每位党员包8户群众,扎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村里支部委员王济彩介绍说,“为了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村庄公共服务能力,朱村筹资300万元建成集公共服务、党员教育、日常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标准化幼儿园、小学、卫生室、供销超市、日间照料中心、文体广场等服务设施,让朱村群众实现了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2013年至今,朱村下大力气开展村庄环境面貌、道路、河道综合整治,垒砌下水道,栽植绿化苗木,街巷焕然一新,成为省级第一批“宜居村庄”。“时间过得快,俺们村也是一天一个样!”王克昌说,7年来,眼瞅着祖辈居住的村子日新月异,看着朱村发生巨大变化,老百姓愈发自信,倍感自豪。

朱村的夜,安静但不再沉寂,那-盏盏雪亮雪亮的太阳能路灯,仿佛在召唤朱村新一天的脚步 。

第五章

滔滔沭河水滚滚向前,悠悠苍马山青翠依然。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旧村改造刚刚结束,新的规划建设便早早提到实施议程,朱村村民尝到了发展的第一口甜头。

“连续召开3届全国柳博会和农民丰收节,真是想不到自从总书记来了以后,朱村的发展就像坐上了高铁一般日新月异……”听到记者要采访红色纪念馆和柳韵田园综合体建设情况,参与项目建设的于华帅人大主席介绍起朱村这几年发展情况来。当年,总书记来的时候,就是在村委大院里,欧拉藤饰的当家人张志全曾给习总书记介绍当地的柳编产业情况。如今,张志全已将朱村里的柳编扶贫车间发展到占地15000平方米的朱村柳编博物馆,并连续七年召开了柳编节会向全世界推介临沭柳编、临沭文化。2020年1月6日上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暨山东省集中示范活动在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举行。全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艺术单位的文艺工作者们,与15个省直单位的科技专家、医务人员、法律工作者深入基层,为当地群众送服务、送欢乐、送温暖。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群,山东省政府副省长于杰等领导出席活动。

从一个支前抗日模范村到柳编文化示范村、全国知名的文旅、文化传承的国家级文明村,朱村仅仅用了7年时间。这里面,凝聚了朱村人民的智慧与奉献。倡行于朱村柳编博物馆,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尺寸、不同品种的柳编产品琳琅满目,小到几厘米的饰品,大到几米的工艺品、家具陈列有序、欢迎四方来客。那些充满民间智慧与才艺的柳编筐、簸箕、花篮、花瓶、相框、桌几等,仿佛都赋有了朱村人民的灵智,都在眨着眼睛、摆能着姿态展示着不一样的乡村文化之美、之魂。

“闯关东、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这是临沭传统特色柳编产业的真实写照。如今,“世界柳编之都”临沭县年可实现2亿美元的出口额,全县近20万人从事柳编或与其相关的产业。以“临沭杞柳”“红色朱村”为品牌,朱村放大“中国柳编之都”效应,建成1.4万平方米的中国柳编艺术博览中心展馆,不仅成功举办了3届全国博览会,还累计接待游客60万余人,带动消费2600余万元。其中,“朱村味道”电商品牌日发订单8000多件,利润达20万元。在第七届柳编博览会上,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杨进邦将带着自己的柳编新作品“疫去春来”和“肥桃”以及小葫芦、石磨等富有民俗特色的柳编作品前去参展。围绕技艺传承,20多名柳编艺人现场展示柳编技艺、演绎神奇。柳条在他们手中跳跃、翩翩起舞,一个又一个精致完美的工艺品在观众面前活灵活现……现场犹如中央音乐学院的歌舞剧大厅,在音乐指挥棒有节奏地挥动下,一群音乐家各显神通、各展才能演绎出一曲生命交响曲,让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流动出蓬勃而优美的旋律来;站在展会的我,惊奇地瞪大了眼睛看着艺人们的手:只见他们纤细的指尖在柳筐边沿上灵巧地移动,柳条在框篮周边上下左右穿插。一根根洁白如玉的杞柳慢慢编织成型,一个个崭新、花样各式的工艺品呈现在人们面前,让我瞠目。朱村和周边的妇女们不是工艺架,但他们是地地道道柳编工匠,在这里编织出的工艺品走向了世界各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才智。

春风化雨,瑞物无声。“围绕朱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临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原来朱村原村基础上规划建设“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综合体位于临沭县曹庄镇,北起曹庄镇镇区,南达曹庄镇文家埠村,东邻店头镇、石门镇,西至曹庄镇王疃村;规划面积21.78平方公里(32670亩),涉及5个行政村、人口1.1万,规划建设期限为2018-2025年,计划总投资16亿元,项目已列入临沂市30个田园综合体重点项目,入选山东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我们镇以后的重点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综合体建设来谋划发展……”曹庄镇党委书记高志远介绍说。

2020年11月,于2019年9月动工、总投资1.15亿的朱村大桥竣工通车。“76年前的除夕,朱村老百姓躲避鬼子,是从冰河里爬上岸的;八路军当时听到枪声救朱村是赤脚趟过沭河的。多年来,朱村东行,都是绕道。如今好了,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不用再绕道了。”朱村书记王济钦激动地说。“参观朱村红色纪念馆,让我感受良多,许多内在的东西和鲜活的故事让我感动良久……我们回去就召集影视部的同志开个协调会,研究一下在朱村拍摄电影的问题。”前来参观指导的青岛东方影都赖世山(青岛)影视运营中心徐文献董事长激动地说。面对着前来的考察朱村文化产业的青岛客人,曹庄镇党委书记高志远介绍到:“围绕朱村的发展和建设,临沭县委、县政府对原朱村驻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将朱村分为三部分:一是原明清遗留的老村保留不动并加强维护修缮工作;二是80年代后期建设的新村保持原样,增加绿化亮化美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启动朱村80年代以后村东南部400余户住宅的拆迁工作,全力打造建设红色朱村纪念园。”围绕红色朱村产业打造,高书记信心满满。

沂蒙精神薪火相传,红色基因代代相承,在新时代朱村人民的血脉中汩汩流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我们村改造提升项目为临沭县朱村柳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由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规划,规划期限为2020-2025年,总投资为3亿元。项目完成后,力争将朱村建设成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 、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老区人民幸福生活样板区、山东传统村落保护示范区。”看到青岛影视中心的人员前来考察项目,朱村的老解说员王经臣领着他们参观起“朱村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情况来。面对着一排排规划设计图和一台台机器轰鸣运作的装载机、推土机和挖土机,围观的朱村群众内心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里涌动的脉搏和千年古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坐在项目指挥部里,朱村的摄影员王晓琳忙不迭手把资料递给我们。“基地建设完成后,听县里说我们这里要成立朱村旅游公司,正式单位呢!说不定我们这些老人员要纳入正规军了,建设的“13455”工程(一心:旅游接待中心;三基地:乡村客栈、康养中心、三同教育基地;四街:朱雀大道步行街区、滨水休闲街区、主题购物街区、柳编活态商贸街区;五馆:支前馆、民俗馆、村史馆、治淮馆、进士府;五巷:拥军巷、支前巷、进士巷、 青石巷、农耕巷)需要很多的讲解员、服务人员,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呢!”小王激动介绍说。

看着幸福满满的老王、小王以及络绎不绝参观学习、连连称赞的考察人员,我的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百业兴旺的新朱村画面来,美丽的朱村在新的时代里奏响了新的乐章、描绘出了新的画卷……

朱村,风景这边独好。(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扶贫办)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扶贫艺苑    

朱村涅槃

时间:2020-11-25 21:12:57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季德山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视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2天后,总书记就来到了朱村,提出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绝不能让老区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在临沭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朱村驻村工作队、曹庄镇、朱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实现了村居环境整洁、产业兴旺、民富村强。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宣传工作,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弘扬广大干部群众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本文记载和叙述了朱村这一红色沃土、革命红村脱贫攻坚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脱贫致富的历程,以飨后人、激励先进。

朱者,红也。朱村是一个红色抗日模范村、支前模范村,更是沂蒙精神的传承弘扬村。过去的朱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而今,路修了、桥架了,朱村迈进了新时代发展的快车道。朱村不仅要发展,还要在建设小康的道路带个好头、走在前列。一引子

第一章 

朱村,地处沂蒙老区腹地。《朱村王氏宗谱》记载:朱村“襟 洪沟而带沭流,依岌峰而绕湖水,屏障苍翠,藩篱马陵,吉人吉地也”。

朱村原名“珠村”取九龙戏珠之意。后因历代村人崇尚朱子儒学而更名称为“朱村”。该村西依岌山,山高林密,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是避暑消夏的理想场所;东临沭河,分沂入沭河道和黄白总干排映带左右,自北向南从村内流过,形成溪水汇流、河流纵横、玉带缠绕的格局,三河绕村,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江北水村。

在朱村村史馆,一件件泛黄起毛的工分票、地契和人口记录薄把一段段尘封的记忆打开。“出门就爬坡,下地就脱鞋”、“一根扁担两条绳,一辆推车三人行”是原朱村道路运输的真实写照。很难想象,在解放前后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朱村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和历程。朱村那时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路,就连村内大街也因“千年大街走成沟”;门前是水,窗外是水,水外还是水。肩挑人扛、一条扁担两个提筐,这就是朱村主要的运输工具。唯一稍稍平坦的一段是村中古老的永济街,路面由古老的青条石铺成,与朱雀路北段相汇。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朱村人加大了对村内道路的修建力度,陆续对村内南北、东西大街进行了铺平、规划整理,先后搬运土石方近万立方米,终于让村民们走上了平整土路。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

靠山吃山,靠河吃河。大面积的河於地、浅滩和冲积平原让朱村地广人稀、人均土地4亩多;彼时村居北长 2.4 千米,东西宽 2.2 千米,地域总面积 5635 亩,村居占地 530 亩;建国时人口1100人左右、耕地面积4000多亩;到了2016 年,朱村户籍人口 917 户、 2762 人,耕地面积锐减到1200亩左右、人均仅4分地左右。域内河流纵横、湿地遍布,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贫穷,难道是村民注定的宿命?割芦苇、编小筐、种植农作物、捕捉鱼蟹等,只能用肩扛用背驮或者用小推车运回家,这些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待到出售或者交公粮时,也是肩扛背驮或者一根扁担挑两头,即使用上手推车、也得一个人推、三个人拉才勉强送到目的地,再换回针头线脑、肥皂手电之类的日用品及耕种所需化肥农药……

据王经臣介绍,1995年时,因为上级实施分沂入沭水道拓宽,朱村移民搬迁了103 户。由于河道开挖和培堤,河道堤防成为出行障碍,给原本落后的朱村交通雪上加霜、更加难行。又因河道上未架桥梁,村民只能用原始的劳动工具,一根扁担两根绳,开垦被填高或下挖的剩余土地,人人磨出了铁肩膀。当时,村里生产队开展挑担竞赛,要求每个男劳力要超 100 公斤,并保证规定的趟数,才能记劳力标准工分,多劳多得。从送粪耕种、收粮收草、建筑运料、走亲赶集到喜丧办理等,全靠肩挑人抬,涉水爬坡。河水大时,全村曾靠一条渡船来回运送。

路,依然是困扰驻村发展的难题;生计,依然是村民们发家致富的瓶颈;村容村貌依然是朱村的隐隐阵痛。三面环水、一面临山,闭塞落后、以地为生的朱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何走出贫困?如何摆脱贫穷?有一个心酸的故事:上世紀50年代末,朱村有户人家多方努力、四处打听给自己家的孩子介绍了一个对象。相亲时,女方人家看到了村内3米深的大街、深浅不一、大大小小沟壑般的背街小巷转身就走、再也没了联系,一桩好好的姻缘因为路而棒打鸳鸯各自离散;同样因为路朱村的青年小伙找对象成了历史难题。对于朱村的泥泞小道、沙土浅途,年届七句的王经臣老人体会深刻:哪里有路走?农田四周都是水,脱鞋进去干完活、满腿上都是蚂蟥……原来村里人外出都靠一条小船摆渡,后来修了一条水漫桥一来大水就冲没了、就得年年修……。

隔河千里远,无桥半步难。路呀路,桥呀桥!成了朱村人心里的期盼和愿望,村民们都希望能修一条去村外的大道和大桥。想要摆脱贫困,必须先修路、先架桥;要想致富,必先修路,必先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和面貌,必须有自己的产业和致富项目。没有地,传统农业肯定难以发展起来;没有产业,村里的青壮年走的走、外出干活的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妇孺幼小。村民们期盼路,望眼欲穿;干部们盼项目,辗转难眠。岁月悠长,泥泞的道路也漫长无边;靠天吃饭,家家户户几分地微薄收入也算计的透底凉;群众干部们期盼与希颐如流淌了千年的沭河水滔滔不绝、日夜嘶鸣……

1983年,水利部门在分沂入沭河道上修了村中第一座漫水桥,稍微缓解出行困难。可每到汛期河水上涨漫桥,交通仍阻断。退水以后,桥两端土路被冲,又恢复当年的情景。这样冲了修,修了冲,反反复复十几年,交通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1995年,东调南下工程在分沂入沭河道上修建村东大桥,连通总干排上的西大桥,暂时缓解了交通出行问题,但沭河上仍然没有大桥,村民来往河东必须绕道黄庄桥或者官庄大桥多走几十里的路。路和桥,仍是困扰朱村发展和村民生活的一大难题、痼疾。

桥呀桥,桥在何方?路呀路,何时畅达?产业项目,又从何而起?日月轮回,寒暑交替。当新世纪的曙阳升起来的时候,冬日的尽头寒冷慢慢消退,春天的脚步就姗姗来临了。当十九大的春雷震耳发聩时,当新时代的号角吹响时,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如春雨滋润大地时,党中央的关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如春风化雨吹遍了整个沂蒙老区、也滋润着朱村这个千年明清古村、红色的沃土。

2013年11月25日,一个令朱村人民终生难忘和铭记在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视察。走进朱村钢八连朱村纪念馆 ,总书记重温朱村抗日战斗,频频点头,遇到感兴趣的地方,不时询问老讲解员王经臣其中的细节。在 83 岁的“老支前”王课昌家中,总书记挨个房间察看,在厨房问一个月烧多少煤气,价格贵不贵;在洗漱间问太阳能热水器水热不热。并坐下来同一家人拉家常,关切询问家里有几亩地、收入多少、搞柳编能挣多少钱、还有什么困难;详细询问他支前工作情况,听老人说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习近平很高兴。总书记说 :“我来看看你,也是作为代表,看看老区人民。这一次我来到临沂,到沂蒙就是看看你这个地方,有名啊!总书记还介绍说,“上午呢,我们去了华东烈士陵园,看了沂蒙精神展,我们感觉这里头就有个沂蒙精神的问题,沂蒙精神和我们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一致的,都是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到这里来就是充分肯定,我们要弘扬沂蒙精神。”

在巷子口,总书记看到站在大街上的村民,激动地高声说:“乡亲们好,乡亲们好。天冷了,我来看望大家。”村民齐声高呼“主席好!”总书记同站在前面的杨元芹、吴清艾、王经儒等群众亲切握手。走到车门前还向大家挥手致意,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总书记视察朱村后,朱村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铆足了劲凝心聚力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倾尽全力发家致富奔小康。

“我是2014年5月接到通知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挂职第一书记的……”谈到挂职的经历,时任朱村第一书记的临沂市民政局的杨颖打开了话盒子:“我们来的第一件事,也是感触最深的一件事就是要修路,那是我们有个年轻的女同志入户走访,一双崭新的鞋在贫困户家门口陷进泥里拔不出来了,后来多亏了老乡们帮忙,终于帮着从泥地里捡了回来……”村内的路到处都是沟沟洼洼、雨天寸步难行,这是杨颖去朱村时的第一印象。

“村里的办公室就是几间瓦房,村史馆占用了一多半,用于办公的只是几间东厢房……让我们感到惊讶和激动的是朱村抗日战斗中牺牲战士们的陵墓就在村办公室的后面;紧挨着、内外院,松涛阵阵、碑林肃穆!”和杨颖书记一起挂职的杜桂丽记忆犹新。朱村人是感恩的,他们时时刻刻把拯救自己的亲人和战士放在心里,时时刻刻不忘党的恩情和生死与共的革命情怀!感觉朱村人特实在、很淳朴,在那样的办公室地点办公,在那样的氛围中生活学习,“生死与共、水乳交融”这大概就是沂蒙精神最好的体现吧。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6月、7月连着两个月,冒酷暑、顶烈日,迎热风、沥风雨,两位第一书记紧密调研、详察细勘,和村里两委干部一起走遍朱村、询遍朱村、勘察朱村,制定了先修路、再建桥,后整村、再招商的整体思路;围绕朱村经济发展,他们又确立了东面建设特色果蔬基地、投资建设扶贫车间,村内新上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建设红色旅游的整体发展思路。朱村终于迈上了盛世昌隆、快速发展的步伐。

终于,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让朱村史无前例地沸腾、蓬勃。路,在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中成形延长...朱村,第一次感受到现代化的巨大力量,这是一股势不可挡破旧立新的力量,这是一股轰轰烈烈向前的洪流,村内一个又一个老人、孩子围着推土机转,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尔后,咧嘴笑着、议论着,慕然地,却被泪光朦胧了双眼……更多的朱村人看着家门口新铺就的水泥路欣喜若狂。

2015年暮冬,一条长约8公里的水泥硬化生产路和户户通工程终于解决了朱村出门是沟、下湖是泥的现状。路,让朱村人从此生产不用肩扛担挑、不用一根扁担两条绳、不用手推绳拉;也是这一年,通过多次设计规划、多次奔跑往返,一座崭新的村级服务中心楼拔地而起,伫立在朱村的正中心。朱村,终于告别了几间小平房、开会要排队的办公现状;一处集办公、接待、教育、医疗、养老及便民超市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15年6月份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路,是脱贫致富之后乡村振兴的命脉;服务中心则把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拉更近更近;新建设的产业项目让朱村人看到了希望更有了奔头。

走在去扶贫车间的水泥路上,正赶上拉着满车的葡萄外出卖货的王朋昌。壮实的朱村汉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股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今年雨水大,葡萄比往年收入少了些,但一亩也还能收入万多元,3亩地不到4万吧”。老王高兴的介绍说,要不你尝尝这葡萄,甜着呢!看到曾经多次来采访的我,他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

这条水泥路是2015年修建的,路的周边是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们一起修建扩大葡萄园。朱村种植葡萄由来已久,2012年就已经形成400亩的葡萄种植规模。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一书记工作组驻村后,通过走访发现朱村的葡萄品质好但由于缺乏好的市场,价格一直上不去,这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为破解葡萄种植销售难题,2014年9月,在工作组的指导下,朱村正式挂牌成立朱村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在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为村民们集体闯市场、抱团致富创造了便利条件。此外,他们还积极联系市供销社、跑到其他县区洽谈农超对接合作项目,拓宽了销售渠道。就这样,朱村的葡萄走进了超市的货架,每亩地收入达到近万元。良好的收入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2015年村里又再次流转500亩土地扩大种植葡萄面积,让更多的村民分享发展的成果。

沿着路朝东走,不远处就是朱村投资20余万元,与青岛市一家公司合作建成500平方米服装加工车间。加工车间里,来来往往的朱村群众忙着订单加工和来料分拣。看到记者来采访,身体残疾、年过40的张田英欣喜万分,一天挣上个50-60元,还不耽搁接送上下学的孩子,这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只要能干活挣钱,俺不想给国家和村里添麻烦,张田英用手推着轮椅走出了车间给我说。为了示范自己分拣料子的工艺,她一下子从轮椅上挪了下来,跪着坐在马扎上就开始了熟练地工作。只知道她身体残疾却没有想到竟然严重到如此程度。“宁肯苦干苦熬,也绝不向国家政府伸手……”、“即使穷死饿死也绝不偷摸抢盗……”这是我们朱村建村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耳边又响起了村里老支书王经宽的话。

这是一个怎样村庄?这是一种怎样的传承?这又是一组艰苦奋斗的群体?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

俗话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朱村原来是有地的,地还很多、1100多人的村庄拥有近5000亩良田,人均4亩地;历经三次河道开挖、河堤培护,贡献出3243亩农田,现在村里通过土地整理只剩下千亩多,人口 2762 人、人均4分地。前后比较,朱村在建国后给国家奉献近90%的良田,土地人均减少9倍余。很难想象,这个靠近沭河、黄白干渠、引沂入沭边上、以农为本的明清古村从建国到现在,村民是何以为继、村庄又是如何发展的。

抬头望去,朱村新修生产路一直延伸到彭古村、李家林和黄家林(地名),萌生的希望和远方在向着朱村人民招手。翻过沭河河堤,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方方正正的梨园。贫困户王经英是梨园种植的老行家,通过这几年梨园的发展和种植他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那梨苗是我们帮着一起联系栽种的,几天下来让我这个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不常晒太阳的新知青患上了‘日光性皮炎’……”聊起来梨园的发展,时任朱村第一书记的杨颖自嘲地说。看到杨书记,王经英眼里充满感激,不善言语的他又忙着干起来梨园里的农活来。有活干,就有奔头,梨花开的时候美着呢!这几年,朱村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由合作社统一供苗、管理、销售,有机葡萄、有机蔬菜、优质冬桃、晚秋黄梨、林下食用菌等特色农林产业迸发出了新生机。

第二章

当金色阳光透过树枝的间缝洒在朱村的康庄大道上的时候,当红色旗帜在朱村革命纪念馆上空高高飘扬的时候,朱村人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开始了。

不到7点,年过七旬的老会计王经臣就早早的就来到了朱村红色纪念馆。手不离钥匙、脚步不停歇,边啃着煎饼便一路小跑,有时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的王经臣十几年如一日义务为前来朱村参观学习的各地游客、团队讲解朱村的红色村史、革命战斗史……

时间推前到上世纪30年代,那个水深火热、民族危难之时,朱村人民就率先在全县建立起党组织,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记住历史,朱村2013年建成全县首个村级档案馆,目前,朱村已经成为临沭县传承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早在上世纪初,朱村的进步青年王益三就参加了一二.九、反军阀抵日货等爱国行动。七七事变后,王经奎、赵俊义、王经武等革命青年终于找到组织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为朱村的革命斗争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39年春天,朱村成立了临沭县最早的基层党支部,王经奎任第一任支部书记。党支部成立后,他们积极宣传抗日,宣传党的政策,组织村民搞联防,使广大村民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同年,朱村就发展了40多名党员,这为以后八路军以后进驻朱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

1940年1月13日,115师东进支队二大队和陇海南进支队三大队进驻朱村,宣告了朱村的解放,朱村人民从此迈入了波澜壮阔、斗志昂扬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40年1月16日,南古解放,郯东北办事处在南古挂牌成立。1940年7-9月份,日伪残余势力多次组织反扑,妄图把革命的火苗扑灭在萌芽之中,朱村进入了反顽斗争最激烈的阶段。当时,汉奸岌山伪乡长许兰笙投靠日伪在大哨成立维持会、店头伪乡长吴硕三杀害了青年干部张克华,抗日斗争一度进入了最低谷、革命群众的高昂的革命斗志一度受到打压和挫折。

“沭河好风光,庄庄相连多么长……庄稼人勇敢有胆量,拿起刀和枪,拥护八路军……”。面对严峻的抗日形势和反革命的猖狂势头,朱村人民的抗日热情却更加高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热潮和革命斗争。1940年年底,教导二旅四团进驻临沭,重新打开了抗日的新局面。其中,四团三营常驻朱村,受到了朱村人民的热烈欢迎,他们积极腾房、筹措军粮,补充队伍各项物资,并从村前腾出18亩良田做为八路军练兵场,经常举办抗日民主政府大型会议和文艺演出,为抗日斗争走出低潮、重拾革命斗争的意志做出了巨大贡献。1942年10月,著名作家、铁道游击队原作者刘知侠在朱村演出之余,创作了《沭河的歌声》,这首歌声吹响了临沭人民全力抗日的号角。

此后,115师的战地医院、伤病员、文工团相继进驻朱村。朱村人民倾尽人力物力为八路军战士做军鞋、洗衣服、磨小米、烙煎饼、照顾伤病员;八路军战士则尽一切可能朱村群众打扫卫生、挑水,帮助困难户干农活,并成立了识字班,教群众识字学文化,帮助训练民兵,增强战斗力,组织秧歌队、高跷队,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其中,三营七、八、九连在朱村住的时间最长,同朱村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军伪军对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对根据地进行严密的封锁,党中央毛主席号召根据地的军民要组织起来,实行生产自救,根据地掀起了轰轰烈烈大生产的热潮,朱村人民成立互助组、帮工队、搭犋队组织起来,实行换工和互助,为临沭县树立了典型,村民王殿信、王殿祥被评为滨海区劳动模范,《大众日报》专刊登载朱村劳动模范王殿信的事迹;这年11月20日,在莒南坪上召开的滨海区劳动模范大会上,王殿信被评为大会主席团成员。时任山东根据地的军政领导黎玉、肖华、谢辉、陈士榘等在会上讲话,号召军民向劳动模范学习,搞好大生产运动。这次大会对推动滨海军区大生产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朱村无疑带了一个好头、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1943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节节胜利,根据地逐步扩大,三营转防驻守在临沭县沭河东岸顶子、月庄等地。春节将至,临沭县各根据地都掀起了拥军热潮,各村的秧歌队、锣鼓队、高跷队同老四团的宣传队一起联欢,拥军爱民热火朝天,到处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但是日伪一直对红色朱村虎视眈眈,时刻想着报复血洗朱村,给革命势力、抗日核心一个沉重打击。就在除夕凌晨,天刚蒙蒙亮,朱村人民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日寇磨刀霍霍从临沂、李庄纠集日伪500余人对我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先头部队先占领郭庄、曹庄又向朱村进犯,熟睡中的村民被枪声惊醒,慌忙起身,扶老携幼,紧急撤离,密集的枪声一时间响彻沭河两岸。

“枪声就是命令”。四团八连连长鄢思甲听到枪声,马上集合部队跑步向朱村赶来,不顾严寒破冰涉水过河,边跑边安慰逃难的乡亲,大声说到:“不要怕,有我们老四团呢。”为给群众撤离赢得宝贵时间,连长鄢思甲带领战士奋不顾身、像神兵天降、风扫残云一般向敌人扑去,“轰轰轰”一阵手榴弹声,敌人被从天而降的八连打懵了,匆忙溃逃;慌乱中逃至朱村王氏老林的日伪军们,妄图凭借陵寝中的参天大树和坟头作掩护,继续负偶顽抗。连长鄢思甲指挥队伍左右夹击、正面猛攻,一时间枪声、手榴弹声此起彼伏、四面开花,被打晕打乱打懵的敌人不知八路军增援队伍来了多少,只能狼狈逃窜、狼狈潜逃至村西南的一处洼沟里,仓皇反抗、步步后退。

朱村西南,地势东西紧靠松林,南北西三面都是开阔地,无险可守、无路可逃。逃至此地的日伪军陷入绝地、无法逃窜,妄图凭借优势火力,一挺九二重机枪、一个掷弹筒、一枚小钢炮和十几挺歪把子机枪,四十多支“三八”大盖的压制我八路军战士、妄图打开突破口溃逃撤离。此时,我八连战士们越打越勇、越打底气越足,纷纷拿出刺刀、组织突击小分队向日军阵地发起猛烈地攻击,一排枪弹打过去、紧着着几十枚手榴弹投掷到敌人机枪和炮兵阵地,把来犯之敌炸得屁滚尿流、仓皇逃窜。由于敌我火力差距较大、战斗打得异常残酷顽强。激烈的战斗中,我一排排长秦佳龙被敌人枪弹击中胸部、身负重伤被紧急抬出战场。一班长焦锡换立刻冲到前沿位置代替指挥。期间,他的一只胳膊被子弹打断,仍用剩下的另一只胳膊继续射击、坚持不下火线,直至流血牺牲。为迅速结束战斗,连长鄢思甲指挥二排长徐之乐、三排长安吉然带领各自战士向日寇从左右两方迂回包抄、发起猛攻……

此时,日寇已成强弓之末、敌首领呼叫救援,大量的敌伪增援部队从郭庄、临沂方向赶来。驻扎在附近的我县独立营和民兵也在铁瑛政委的带领下赶来支援,战斗越打越激烈,进入了白热化状态,胜负就在一瞬之间。战场上,这边八连二排副班长张立才一枚手榴弹才刚刚出手,身边一名战士就被冷枪击中,张立才怒火冲顶,一跃而起,五枚手榴弹象黑老鸹一样接连飞出去,炸的小沟里日本鬼子鬼哭狼嚎、纷纷逃窜;那边投弹手郝红娃腿负伤,没来得及包扎好就再次冲到战斗岗位打击敌人。面对伤亡的战友,连长鄢思甲打红了眼、不断瞄准敌人射击,一个又一个的敌伪军在他的枪口下到下,他本人也被敌人子弹打穿了脖颈血流如注、呼吸困难,他撕下衣袖简单缠在脖子上一边继续指挥战斗,一边喊着“不要放走鬼子”。前来增援的独立营铁瑛政委也被敌人的枪弹打中了胳膊,面对凶残的敌人,铁瑛带领增援部队步步前冲、稳扎稳打,让所犯之敌在强大的进攻火力下困兽犹斗、团团乱转。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战场、面对亲人子弟兵越来越多的伤亡,朱村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支前。村民兵团长王怀昌带领全村的民兵战士紧急参战,村民们头顶呼啸而过的子弹忙着运送弹药、救护伤员……战斗持续了六个多小时,日寇援军用钢炮、掷弹筒、重机枪等重火力掩护,并释放了烟雾弹,才使得被包围在小沟里的鬼子得以逃脱。经战后统计,朱村阻击战共消灭日伪四十余人,我八路军战士有24人英勇牺牲。此次战斗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毁灭了侵略者妄图血洗朱村的狼子野心,至到全面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鬼子再也不敢妄图染指我朱村革命根据地一寸土地。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临沭县朱村人民筹军粮、做军鞋、支援前线、抬担架、救伤员的群众不计其数。村里先后有近百人参军,40多人负伤,王经奎等8名同志为抗日救国和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朱村人民所做的贡献得到了多位领导的表扬,分别被授予抗日堡垒村和支前模范村光等荣称号。如今,坐落在朱村中心的红色纪念馆至今还留存当时牺牲的8名革命烈士的陵墓,保留着当时战斗的历史资料和图像资料。“俺这一代人是听着红色革命故事长大的,都记得钢八连这些事。现在我们这代人老了,得想法子让红色文化传承下去。”王经臣老人激动地说。

习总书记曾讲,“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从解放初建立党支部后,朱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沂蒙精神神代代相传,弥远愈坚。2011年,朱村自发建设档案馆、抗日战斗纪念园,让“枪声就是命令”钢八连的抗日英勇事迹代代相传;2013年,朱村建成了全省首个村级档案馆,珍藏有迟浩田上将题字的“朱村抗战纪念碑”,鄢思甲和陈忠孝两位将军捐赠的“八一勋章”等系列文献资料近百件(份),一件件、一份份凝淀着红色记忆、革命情怀。2019年10月,规划建设总投资4.15亿元的“红色朱村改造提升”工程(含朱村大桥)开始实施。随着各级党性教育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纷纷前来学习红色文化。据统计,仅去年一年,朱村就接待各地参观学习的团体和单位近20万人次,无数群众和党员干部在此接受到了革命教育传统的洗礼和党性教育。

第三章

岁月峥嵘,赤心不改。从红色革命战争年代到新时代里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宁肯苦干苦熬也不向国家伸手、向政府张嘴的朱村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和革命战争年代光荣传统,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洪流中再次涌现出了无数的英模人物和先进事迹,他们用自己的担当和实干精神再次向沂蒙老区人民、党中央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2019年06月14日,当天出版的人民日报以《小村档案馆见证变迁留住根》报道了临沭县朱村从1951年到现在一个村史馆的档案留存与真实记录。文中写道“透过一页页泛黄的纸张,仿佛穿越时空,寻觅到了朱村人拼搏奋斗的精神源泉,也看到了一个革命老区小村庄70年的巨变。”在这里就不能不提朱村人的骄傲,村内的村民老组长、义务讲解员王经臣。

初见王经臣,黝黑的脸庞、花白的头发、深浅不一岁月留痕将这个沂蒙汉子刻画的有板有眼、坚强刚毅。老王今年71岁,1950年6月出生的他打过工、代理过村民小组长,也帮助村里老少爷们讨过债、帮着打官司。2012年,村里筹备建设村史馆、开展抗日遗址保护工作,老王自报奋勇接了下来,这一干就到现在。8年时间里,王经臣历经3200多个日日夜夜、2000余次免费讲解,让100余万到朱村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了解和学习朱村革命史、红色故事,为传播红色故事、学习沂蒙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给总书记习近平讲解的经历是老王一生最难忘记的时刻:“总书记边听边问,当听到我讲解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朱村人民为了国家的水利工程,平地里挖出三条河、筑起五道堰,无偿奉献了3263亩耕地治理淮河时’,总书记连连说当时一挖就把你们田给挖走了,(朱村)贡献很大、贡献很大……”

这次去朱村采访,我又见到年近90岁高龄的王课昌老人。老人思维敏捷、头脑清晰,对支前的事情历历在目:那个时候,推着小推车驮着粮食等物资支援前线,子弹嗖嗖的……看着那些牺牲的战士,感觉能活下来就是幸福了,现在生活这么好我还要好好活!老人当时和其他村民一起为前线运送物资,受过很多伤。记得在一次运粮中,天黑道滑、山路陡峭,被山石绊倒膝盖划伤,年仅15岁的他硬是咬着牙、忍着巨大的疼痛把粮食送往前线;1944年那年是最惊险的一次经历,那一次他不仅亲历炮弹在身边炸响还抢救了一位八路军战士,当时炮弹炸响时一位小战士身受重伤而部队里的卫生员也早已牺牲。时间就是生命,冒着敌人的炮火硝烟,王课昌背起战士一路小跑、奋不顾身的朝十几里之外的野战医院奔去。时候听医生讲如果晚到5分钟,那位战士可能就因失血过多而牺牲了……这样事情,在支前抗战的峥嵘岁月里,王课昌老人不知做了多少。但在他心中,永远不能忘却的是那些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战友和老乡,比起他们我就很幸福了,王课昌激动地说。

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沂蒙老区420万人口中,有20多万人参军,100多万群众拥军支前。“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是沂蒙老区人民的真实写照,也是沂蒙人民珍贵的精神食粮,更是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村当时就有20多人义无反顾地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故土家园支前送军粮,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回忆当年峥嵘岁月,王课昌老人深有感触地说。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老支前”王克昌。总书记拉着王课昌的手深情的说“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88岁的王课昌老人作为全国的老支前模范登上了群众游行“第三方阵”的花车。

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新时代号角震耳发聩。在实施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朱村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王济钦,这个2011年上任朱村人民的带头人、领头雁,用自己的实干担当、奉献精神让朱村更红。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设朱村档案馆,重建抗日战斗纪念园,让“枪声就是命令”钢八连英勇抗日的英勇事迹流传下去,让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在朱村生根发芽、代代传承。从上任伊始,王济钦通过土地流转,先后种植近千亩葡萄园和梨园,建成朱村现代农业示范园,亩均收入最高达到2.4万元;打造出“朱村味道”、“朱村柳韵”等知名品牌,他个人也被评为山东省劳模。

谈起贡献与发展,王济钦谦逊地说:“我个人没有好宣传的,都是应该的干……到是我们村大学生村官王洋,那可是根好苗子俺村里人公认的好闺女、好干部,当年村里人都称她为‘芹菜西施’来……”听说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来的时候,你还给他唱了咱的村歌《沭河的歌声》?“是的,是的(王济钦的口头禅),当时太紧张了,调子起得有点高了,差点没顶上去。”说到这件事,王济钦显得有点儿尴尬。《沭河的歌声》的这首歌曲是著名作家刘知侠作品,当年刘知侠次带着文工团队员到朱村演出、创作。期间,听闻“钢八连”大年夜抗击日寇侵略勇救朱村人民的故事,就创作出这首经典的歌曲。他的《红嫂》、《铁道游击队》都是革命文学的经典。介绍完后,王济钦自然的哼出了“沭河好风光,庄庄相连多么长,土地肥来人口广,庄稼人勇敢有胆量。鬼子太狠心,顽固土匪趁火抢掠……”优美激昂的旋律来。

“芹菜西施”王洋是驻驻村的大学生村官。那年,她从才25岁,刚刚从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就到朱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兼团支部书记,一干就是两年。两年来,她扎实苦干、努力奉献,在临沂市首届农产品展销年货节上的被誉为“最美村官”,在互联网平台推销首个朱村优质农产品“沭河鸭蛋”而被称为“鸭蛋村官”;站在路边摆摊帮助售卖“脱贫苗”西洋芹被人亲切地称为“芹菜西施”,办起免费辅导班为村里的贫困学生度过了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村官姐姐”……更是传承沂蒙精神的使命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担当,赋予了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的光荣称号。

“我是在城里长大的,初入农村当村官我见到了不一样的农村,体验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从大学生村官到镇扶贫办干部,王洋在脱贫攻坚的战线上奋斗了5年,5年时间里,她从走街串巷进行“户户到”走访调研贫困群众,到与村内的34家贫困户打成一片、成为一家。王洋在2018年底帮助他们一起实现了稳定脱贫。工作期间,她积极参与到贫困村提升工程中,结合第一书记“电商扶贫”项目,打造出了“朱村味道”农产品品牌,发展村级电商业务,并为朱村优质农产品代言,通过建立微信平台、淘宝店铺等多种渠道推广销售“朱村味道”系列产品。她还帮助村里举办了3次电商知识宣讲会,2期电商培训班,协助13位青年开起了自己的淘宝网店。

村里的贫困户张田英今年35岁,双腿残疾,一个人带着儿子艰难度日。谈到王洋,张田英感动地说:“多亏了王洋这个妹妹呀,俺一个人带着孩子,都是她帮着俺忙里忙外,给孩子申请了助学金,还帮俺找了一份工作……”。聊到张田英,王洋记忆犹新:“她的家庭最特殊,除了高度残疾,还有一个内向自闭不爱说话的孩子。初到她家的时候,孩子躲在里间屋里不出来、更不愿说话;张田英呢,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起来也只能在地上挪……。但她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衣服也很整洁,一看就是个要强的人。”正是张田英的坚强感动了王洋,而王洋的真诚付出,也深深打动了张田英。从此,王洋在朱村多了一个姐姐,张田英也多了一个妹妹。

王经英是村里的另一个贫困户,他有一个智障的妻子、还有一个上学的孩子,更有一个80多岁建国前老党员的母亲。一家的生计全部靠这个身材瘦弱、年过四十的沂蒙汉子维持生活。可这个家庭中的智障妻子却和汪洋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一次采访,王经英智障妻子又跑在汪洋耳边大声说:“你给俺拿裤子了吗?”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在场的记者、村干部一时不知所措。反倒是王洋笑呵呵说:“嫂子,我来得急了,忘了给你带呢!”原来,王洋见她穿的较差,经常帮她捎带一些衣服,她每次见到王洋的时候都要说这么一句话。搞得年轻的王洋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老出笑话。为了帮扶贫困群众,年轻的村官汪洋硬是把自己的婚期连着推迟了三次。最后,就连自己的对象也成为帮扶干部中的一员。每到周末都要帮着她一起加班、帮助贫困群众一起生产,改善生活。2018年8月份,王洋两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转到镇扶贫办工作,依旧留在了扶贫第一线,依旧联系和帮扶贫困户,从一个村转到了一个镇,王洋对扶贫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有新的认识。她说:“脱贫攻坚,是党给了我奉献的舞台、做好事做善事平台,我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让自己的青春韶华在扶贫济困、脱贫攻坚的历程中熠熠生辉、只争朝夕”。

走在朱村的中心路上,不到早上6点钟,路边王兆山的馒头店第一笼馒头就出笼了,面粉的醇香和清新凉爽空气混搅在一起,弥漫了整个村庄。谈到朱村的发展,老王的馒头店最有说服力。“馒头店我干了20年,20年来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自己做饭吃到买饭吃村里的馒头销售量逐年增长,2013年的时候每天销售200斤面粉、营业额400元左右;如今每年过春节时要蒸十几锅馒头,1000多斤、2000多元;从早上2点开始干到晚上10点多钟一直在忙……”看着络绎不绝购买馒头的村民,老王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村服务中心,村内治安管理员、公益岗位值守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济宾早早就来到了村服务中心综合治理网络平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因为2020年的一场车祸,年过五十旳王济宾不仅仅留下了肢体上的残疾、左眼还基本失明,重活、累活一点干不了,被划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里设立了公益性岗位第一时间优先考虑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谈到如今的生活,老王幸福满满:“我在村里上白天班,8.00到11.30一个月500元,一年下来6000多元,挺知足的……家里的(妻子)在郭庄村服装加工组里上班,一天50至60元、一个月2000元左右,孩子上高中;这不,足不出户都成了上班族,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呀!”

几年来,朱村通过建设扶贫车间为贫困户提供来料加工岗位40余个,人均月收入1800元左右。项目还利用年终利润,对全村建档立卡中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的补助。“我今年都56岁了,没想到这个年龄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呢!”年过半百的沈晓英老人一提起村里的扶贫车间就激动的说。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围绕村居发展,村支书王济钦又有了新蓝图:继续挖掘现有的清代民居、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旅游资源,保护传统村落,传承红色基因,让老百姓过上更红火的日子。“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视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2天后,总书记就来到了俺们村,提出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绝不能让老区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总书记的嘱托让我们更觉得担子重、压力挺大啊。”临沭县委刘飞书记说。

第四章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产业致富、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正以日出般的希望,向朱村的山山水水弥漫开去。依托坚实的组织基础,朱村全力建设“园区朱村、全景朱村、品牌朱村”,实现了产业兴、农民富。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朱村实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万元,是2013年的1.6倍。围绕发展产业富民强村发家致富奔小康,朱村人走出了一条好路子。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朱村,留下了“一定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7年来,朱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发展产业、改善村居、提升服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节节提高。村集体年收入从2013年15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3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0.8万元增长到1.79万元,贫困户从年收入2300元增长到近5000元,全部实现翻一番。朱村也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等称号,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十百千”工程。

“我们坚持抓党建,努力去打造一支能够带动村里发展的好班子。”村书记王济钦,一语道破玄机。从“带你办”向“代你办”转变。一字之差,党员干部把心贴近了群众。节省群众办事一小步,朱村实现了服务群众上跨出的一大步。村里设立了“红色帮办代办”点,明确60余项代办事项,实现20项服务下沉,实现了“一条龙”“代办式”“点题式”服务,把“百姓事”当成“自家事”,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涌现出义务讲解员王经臣、代办员钟云、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王洋等一批“身边楷模”。

“三区同建”,山村发展有了新蓝图。7年前,面对朱村布局混乱、基础道路设施薄弱、明清古建筑和红色历史印记缺乏保护的现状,临沭县专门成立了朱村改造提升、柳韵田园综合体两个指挥部,聘请浙江大学编制《朱村村庄规划》,实行居住区、农业园区、旅游区“三区同建”,到2022年全面打造集居住、产业、旅游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宜居村居。目前新型居住社区已建设完成;产业区集中打造现代农业园,一期投资2000万元,引入葡萄、冬桃、晚秋黄梨、食用菌等先进商用果蔬品种,已建成葡萄科技示范园、沿河采摘园两处,年可实现产值2400万元,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旅游区以“临沭杞柳”“红色朱村”为品牌,推进“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目前已建设涵盖1500亩杞柳种植、1.5万平方米柳编展厅的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临沭)柳编旅游文化产业博览会,吸引100余万人次到朱村旅游参观,拉动消费过千万元,新增5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三区同建、整村提升,朱村正逐步将打造新时代文明富裕村的梦想蓝图变为现实。

产业升级,群众致富走上快车道。7年来,朱村人将殷切期望化作发展动力,做柳编、办工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有了产业,就有了奔头,现在村里个个都是大忙人。”村里的老柳编人王经真自豪地说。柳编在临沭县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充分挖掘传统产业潜力,朱村建设了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在村头新建了2处大型柳编加工厂,吸纳贫困户和周边群众入企务工,将传统的家庭小作坊式生产变成了“企业+编织户”的新型模式。朱村柳编的“绿叶子”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票子”。目前,临沭柳编产品已出口到世界各地,一年收入超过一个亿,带动群众年均增收3500元。同时,朱村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由合作社统一供苗、管理、销售,有机葡萄、有机蔬菜、优质冬桃、晚秋黄梨、林下食用菌等特色农林产业迸发了新机。为了解决群众的就业难题,朱村投资20余万元,与青岛市一家公司合作建成500平方米服装加工车间,为贫困户提供来料加工岗位40余个,人均月收入1800元左右。项目还利用年终利润,对全村建档立卡中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的补助。“我今年都56岁了,没想到这个年龄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呢!”年过半百的沈晓英老人一提起村里的扶贫车间就激动的说。

文旅融合,红色文化释放新动能。朱村旅游资源丰富,以往仅靠红色纪念馆吸引游客,增收空间狭窄。7年来,朱村突出“沂沭水乡、千年朱村”主题,以红色文化为主,以历史文化和水乡文化为辅,打造多彩朱村。红色文化弘扬沂蒙精神。作为钢八连战斗过的地方,朱村建造了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朱村民俗展馆、历史文化陈列室,并对烈士墓、纪念碑进行了改造整合,投资41万元建设临沭县支前文化展馆、档案展览馆和朱村荣誉展览馆,成为临沂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六年来参观学习的人数近百万人次。生态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朱村在沿沭河岸边规划实施“沭河人家”精品农家乐等项目,自助采摘、观光休闲、特色饮食等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也在逐步壮大。目前,朱村已成功创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古建筑迸发新活力。投资60万元对50间明清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打造“一街一巷一园七户”古村落,既为旅游增加了别样特色,也为传承历史文化遗迹做出贡献。目前,朱村通过发展旅游年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

宜居乐业,村容村貌发生大变化。7年来,朱村将生态宜居、乐业富民作为村级发展目标,完善基础、整顿环境,改善村容村貌,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我们每年大年初一清晨,党支部举行“第一碗饺子敬先烈”活动,警醒党员勿忘初心使命;84名党员全部主动签订践诺书,承诺每年至少为村集体做1件好事;实行党员包片联户网格化责任制,每位党员包8户群众,扎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村里支部委员王济彩介绍说,“为了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村庄公共服务能力,朱村筹资300万元建成集公共服务、党员教育、日常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标准化幼儿园、小学、卫生室、供销超市、日间照料中心、文体广场等服务设施,让朱村群众实现了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2013年至今,朱村下大力气开展村庄环境面貌、道路、河道综合整治,垒砌下水道,栽植绿化苗木,街巷焕然一新,成为省级第一批“宜居村庄”。“时间过得快,俺们村也是一天一个样!”王克昌说,7年来,眼瞅着祖辈居住的村子日新月异,看着朱村发生巨大变化,老百姓愈发自信,倍感自豪。

朱村的夜,安静但不再沉寂,那-盏盏雪亮雪亮的太阳能路灯,仿佛在召唤朱村新一天的脚步 。

第五章

滔滔沭河水滚滚向前,悠悠苍马山青翠依然。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旧村改造刚刚结束,新的规划建设便早早提到实施议程,朱村村民尝到了发展的第一口甜头。

“连续召开3届全国柳博会和农民丰收节,真是想不到自从总书记来了以后,朱村的发展就像坐上了高铁一般日新月异……”听到记者要采访红色纪念馆和柳韵田园综合体建设情况,参与项目建设的于华帅人大主席介绍起朱村这几年发展情况来。当年,总书记来的时候,就是在村委大院里,欧拉藤饰的当家人张志全曾给习总书记介绍当地的柳编产业情况。如今,张志全已将朱村里的柳编扶贫车间发展到占地15000平方米的朱村柳编博物馆,并连续七年召开了柳编节会向全世界推介临沭柳编、临沭文化。2020年1月6日上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暨山东省集中示范活动在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举行。全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艺术单位的文艺工作者们,与15个省直单位的科技专家、医务人员、法律工作者深入基层,为当地群众送服务、送欢乐、送温暖。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群,山东省政府副省长于杰等领导出席活动。

从一个支前抗日模范村到柳编文化示范村、全国知名的文旅、文化传承的国家级文明村,朱村仅仅用了7年时间。这里面,凝聚了朱村人民的智慧与奉献。倡行于朱村柳编博物馆,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尺寸、不同品种的柳编产品琳琅满目,小到几厘米的饰品,大到几米的工艺品、家具陈列有序、欢迎四方来客。那些充满民间智慧与才艺的柳编筐、簸箕、花篮、花瓶、相框、桌几等,仿佛都赋有了朱村人民的灵智,都在眨着眼睛、摆能着姿态展示着不一样的乡村文化之美、之魂。

“闯关东、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这是临沭传统特色柳编产业的真实写照。如今,“世界柳编之都”临沭县年可实现2亿美元的出口额,全县近20万人从事柳编或与其相关的产业。以“临沭杞柳”“红色朱村”为品牌,朱村放大“中国柳编之都”效应,建成1.4万平方米的中国柳编艺术博览中心展馆,不仅成功举办了3届全国博览会,还累计接待游客60万余人,带动消费2600余万元。其中,“朱村味道”电商品牌日发订单8000多件,利润达20万元。在第七届柳编博览会上,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杨进邦将带着自己的柳编新作品“疫去春来”和“肥桃”以及小葫芦、石磨等富有民俗特色的柳编作品前去参展。围绕技艺传承,20多名柳编艺人现场展示柳编技艺、演绎神奇。柳条在他们手中跳跃、翩翩起舞,一个又一个精致完美的工艺品在观众面前活灵活现……现场犹如中央音乐学院的歌舞剧大厅,在音乐指挥棒有节奏地挥动下,一群音乐家各显神通、各展才能演绎出一曲生命交响曲,让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流动出蓬勃而优美的旋律来;站在展会的我,惊奇地瞪大了眼睛看着艺人们的手:只见他们纤细的指尖在柳筐边沿上灵巧地移动,柳条在框篮周边上下左右穿插。一根根洁白如玉的杞柳慢慢编织成型,一个个崭新、花样各式的工艺品呈现在人们面前,让我瞠目。朱村和周边的妇女们不是工艺架,但他们是地地道道柳编工匠,在这里编织出的工艺品走向了世界各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才智。

春风化雨,瑞物无声。“围绕朱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临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原来朱村原村基础上规划建设“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综合体位于临沭县曹庄镇,北起曹庄镇镇区,南达曹庄镇文家埠村,东邻店头镇、石门镇,西至曹庄镇王疃村;规划面积21.78平方公里(32670亩),涉及5个行政村、人口1.1万,规划建设期限为2018-2025年,计划总投资16亿元,项目已列入临沂市30个田园综合体重点项目,入选山东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我们镇以后的重点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综合体建设来谋划发展……”曹庄镇党委书记高志远介绍说。

2020年11月,于2019年9月动工、总投资1.15亿的朱村大桥竣工通车。“76年前的除夕,朱村老百姓躲避鬼子,是从冰河里爬上岸的;八路军当时听到枪声救朱村是赤脚趟过沭河的。多年来,朱村东行,都是绕道。如今好了,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不用再绕道了。”朱村书记王济钦激动地说。“参观朱村红色纪念馆,让我感受良多,许多内在的东西和鲜活的故事让我感动良久……我们回去就召集影视部的同志开个协调会,研究一下在朱村拍摄电影的问题。”前来参观指导的青岛东方影都赖世山(青岛)影视运营中心徐文献董事长激动地说。面对着前来的考察朱村文化产业的青岛客人,曹庄镇党委书记高志远介绍到:“围绕朱村的发展和建设,临沭县委、县政府对原朱村驻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将朱村分为三部分:一是原明清遗留的老村保留不动并加强维护修缮工作;二是80年代后期建设的新村保持原样,增加绿化亮化美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启动朱村80年代以后村东南部400余户住宅的拆迁工作,全力打造建设红色朱村纪念园。”围绕红色朱村产业打造,高书记信心满满。

沂蒙精神薪火相传,红色基因代代相承,在新时代朱村人民的血脉中汩汩流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我们村改造提升项目为临沭县朱村柳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由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规划,规划期限为2020-2025年,总投资为3亿元。项目完成后,力争将朱村建设成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 、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老区人民幸福生活样板区、山东传统村落保护示范区。”看到青岛影视中心的人员前来考察项目,朱村的老解说员王经臣领着他们参观起“朱村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情况来。面对着一排排规划设计图和一台台机器轰鸣运作的装载机、推土机和挖土机,围观的朱村群众内心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里涌动的脉搏和千年古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坐在项目指挥部里,朱村的摄影员王晓琳忙不迭手把资料递给我们。“基地建设完成后,听县里说我们这里要成立朱村旅游公司,正式单位呢!说不定我们这些老人员要纳入正规军了,建设的“13455”工程(一心:旅游接待中心;三基地:乡村客栈、康养中心、三同教育基地;四街:朱雀大道步行街区、滨水休闲街区、主题购物街区、柳编活态商贸街区;五馆:支前馆、民俗馆、村史馆、治淮馆、进士府;五巷:拥军巷、支前巷、进士巷、 青石巷、农耕巷)需要很多的讲解员、服务人员,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呢!”小王激动介绍说。

看着幸福满满的老王、小王以及络绎不绝参观学习、连连称赞的考察人员,我的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百业兴旺的新朱村画面来,美丽的朱村在新的时代里奏响了新的乐章、描绘出了新的画卷……

朱村,风景这边独好。(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扶贫办)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