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北张北:产业就业撑起大扶贫 脱贫致富添动力

时间:2020-12-09 21:00:56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面对疫情,张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全力支持和组织各类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开通“服务专列”点对点接送务工人员,举行“春风招聘”、开展就业培训等多措并举稳企拓岗,精准帮扶贫困群体实现持续增收,确保剩余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

义合美新城扶贫微工厂内村民王凤枝正在工作.jpg

义合美新城扶贫微工厂内村民王凤枝正在工作

“扶贫工厂”助贫困户就近就业

阴历十月,张北坝上,气温经常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徘徊,与凛冽的寒风相比,义合美新城的扶贫微工厂内却是热闹非凡,哒哒的缝纫机作业声格外清脆,包鞋底、上鞋面、刷胶,烘干等,一道道工序有序进行,不一会儿一双做工精巧的拖鞋就完成了。

“厂子开工一个月多了,我天天都在这里上班,一出家门就进厂门,太方便了,每个月能挣2000多了。”和记者对话的这位阿姨名叫王凤枝,是大河镇水官坊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易地搬迁来到了义合美新城,从前家里靠几亩薄田过日子,丈夫有病不能干重活,家里几乎没有其他收入。现在一家人住上了新楼房,每天定时定点上下班,在家门口就业,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

“从10月底,我们就开始生产了。目前,共有41名工人,其中14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剩下都是咱们社区的易地搬迁随迁户。现在处于试运行阶段,主要任务是生产拖鞋,按最近生产情况看,年产量有望达到500万双,将来还要大批量生产箱包。”义合美新城箱包厂负责人宁海峰对记者说。正式运行后,预计年生产时间将达到11个月(330天),年生产女式包150万个、购物袋300万个,年营业额将达到2000万元以上。届时,生产车间用工数将达到100人以上,实现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公会镇扶贫西瓜大棚喜获丰收.jpg

疫情期间,县就业服务局还为义合美新城等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举办8场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报名人数达200余人,实现每户搬迁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稳定就业。

3月22日,跨越2600多公里、历时43小时长途奔波,两列客车缓缓驶入公会镇大特拉村西瓜种植园区,106名来自贵州凯里的西瓜种植技术员顺利抵达目的地。

“4月初就要开始育苗了,疫情弄得工人们来也来不了,多亏张北县政府安排服务专车帮我们从贵州接回种植技术员,园区能按时开工,真是解了我们公司的燃眉之急。”公会镇大特拉村西瓜种植园区项目负责人齐小勇对记者说。

该西瓜种植园区属于公会镇易地扶贫搬迁和“空心村”治理的集中安置区的配套建设项目,该园区共有近1000个大棚投入使用,繁育西瓜种苗50万株,生产西瓜2000多吨,惠及全镇1918户贫困户,吸纳11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

疫情防控以来,张北县大力推行减量审批、并联审批、容缺审批相结合的扶贫项目审批机制,455个扶贫项目实现全部按时开工。开通核酸检测和健康证明绿色通道,精准指导全县642家扶贫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

早在全国疫情发生之初,张北县就成立了开工复工复市开学管理协调组,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认真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专项工作方案》《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措施》等专项复工保就业文件,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常态巡查、县领导包联等各项工作制度,对全县复工复产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

公会镇麒麟西瓜大棚.jpg

公会镇麒麟西瓜大棚

此外,还为受疫情影响的707家企业,减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共计3359.71万元,为64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04.36万元。同时,利用光伏等资产性项目收益资金,设置防疫消毒、巡查值守等临时公益岗位,解决就业3052人,人均增收3900元左右。全县累计新增就业岗位9979个,3319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

“春风行动”助人人得其岗

“大哥,张北镇贫困户就业意向统计资料已经发你邮箱了,请查收!”

“我今年52岁了,年轻时学过电器修理,麻烦看看有适合我的工作没?”

一大早,县就业服务局“金牌服务员”刘建忠的手机就响个不停,打电话咨询就业信息的村民,交流工作的各单位工作人员连续不断,一时间电话、微信消息如雪片般飞来。新年过后本该迎来返岗复工热潮,但受疫情影响,大家只能坐在家中等待,时间一长大家都坐不住了。这时,就业服务局和乡镇社区干部就成了老百姓的“知心人”,每天接打多少电话,回复多少信息连他们自己也记不清了。刘建忠就是其中一员,这种生活已成常态。

得知伊利乳业、艾朗风电等企业由于用工困难而不能复工,县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就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及时同乡镇、街道社区联系,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形式为企业发布招聘信息,不仅为张北提供了50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也帮助企业顺利复工。

张北县“点对点”从北京接回350名司炉工抢抓春耕复产.jpg

张北县“点对点”从北京接回350名司炉工抢抓春耕复产

“我们利用微信群、公众号、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等全面摸底收集贫困劳动力返乡数量、就业意愿、返岗意愿、外出务工意向地点和企业用工信息等,建立转移就业服务台帐,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务工或在就近就业。”县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刘建忠对记者说。疫情初期,县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先后收集整理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信息6000余条,发布用工信息11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2020年,张北县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举行了线上“春风行动”招聘会,采取腾讯会议形式实施交流协作,与北京西城区人保局签订了2020年劳务协作协议,实现北京地区新增就业176人,稳定就业327人;省外新增就业100人,实现稳定就业188人;通过移动通信平台推送招聘信息4期,1000余条;通过电台推送招聘信息三期,为30余家企业做广告信息推送;通过公众号招聘27期,推送岗位1373条,招聘人数16887人,浏览人数2万余人。为40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推送到6个企业就业。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新增就业401人,实现稳定就业4861人。

“授之以渔”助贫困户掌握就业技能

培训、管理、上机、实操……20多天的培训学习,多数学员对于燃油燃气司炉操作、考试上机答题和实操等,都是零基础。大家几乎全部来自农村,平日里连手机都玩不转的人,学习难度可想而知。面对现实情况,县就业服务局干部王天明与工作人员就同学员们同食宿,到网吧一个个手把手教上机、学理论,考完试,再带着取得资格证的司炉工到京津热力公司对接,全程参与着司炉工学习入职的每一步,实行“保姆式”服务。

“2020年开展了2期司炉工培训,累计参训人数为95人。尤其是张北镇三道洼村,近年来,全村学习司炉技能的村民累计达160多人,“夫妻对儿”司炉工占了80%。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们都出来打工了,现在‘等、靠、要’思想已经不存在了,大家都抢的报名学习,比的挣钱。”县就业服务局副局长赵红松说道。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同时,累计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共720人。持续强化创业帮扶,累计为52个创业主体办理创业贷款416万元,直接带动120多人实现就业。

司炉工培训.jpg

司炉工培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县就业局局长武振军说,培训以“实际、实用、实效”为主,从农民增收的实际着手,重点开展以提高劳动者技能为重点、以突出实用技术培训为目的的技能培训,使村民真正学得好技术、挣得高薪酬,实现让人人有其岗、人人有所用、人人有所得。

4月1日,11辆挂有“张北县迎接北京司炉工返乡”红色条幅的50座客车缓缓地停靠在县汽车站院内,安全接回为首都人民供暖供热的350名司炉工。各乡镇和县城有关街道办事处干部早早就等在车站门口指定位置,下车后返乡农名工将分别乘坐25专车由所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干部直接护送回家,保障了大家的春耕生产。

张北县是司炉工输出大县,打造出了“京西司炉工”的劳务品牌。为了管理和服务好在京务工的张北籍群众,县就业服务局还在北京热力公司的帮助下,设立了自己的“驻京办”,成了张北人在北京的“根据地”,县就业服务局干部庞成家就是这里的常驻“大使”,同时也是张北司炉工的“贴心人”。

1995年10月,北京西城区与张北县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

从此以后,庞成家就成了这项工作的服务专使,多年来一直忙碌奔波于京张两地。谁家有困难想来北京打工?那个供热公司需要几名司炉工?庞成家经常忙得一整天都停不下来,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饿了就吃方便面,渴了就喝矿泉水。时间久了大家一致认为老庞为人特别厚道,谁找他帮忙都管,有什么事都能帮到底,就都戏唤他为“庞经理”。

疫情防控以来,张北县开通“京津冀”复工生产专线,对在北京、天津等地务工的农民工及来我县重点企业务工人员进行专门接送,累计点对点外送、接回各类务工人员570多人,通过“张北·北京西城就业援助站”帮助176名贫困劳动力在京实现稳定就业。全县贫困劳动力就业19606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295人,增长7%。(张北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推荐)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乡村发展    
乡村发展

河北张北:产业就业撑起大扶贫 脱贫致富添动力

时间:2020-12-09 21:00:56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面对疫情,张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全力支持和组织各类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开通“服务专列”点对点接送务工人员,举行“春风招聘”、开展就业培训等多措并举稳企拓岗,精准帮扶贫困群体实现持续增收,确保剩余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

义合美新城扶贫微工厂内村民王凤枝正在工作.jpg

义合美新城扶贫微工厂内村民王凤枝正在工作

“扶贫工厂”助贫困户就近就业

阴历十月,张北坝上,气温经常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徘徊,与凛冽的寒风相比,义合美新城的扶贫微工厂内却是热闹非凡,哒哒的缝纫机作业声格外清脆,包鞋底、上鞋面、刷胶,烘干等,一道道工序有序进行,不一会儿一双做工精巧的拖鞋就完成了。

“厂子开工一个月多了,我天天都在这里上班,一出家门就进厂门,太方便了,每个月能挣2000多了。”和记者对话的这位阿姨名叫王凤枝,是大河镇水官坊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易地搬迁来到了义合美新城,从前家里靠几亩薄田过日子,丈夫有病不能干重活,家里几乎没有其他收入。现在一家人住上了新楼房,每天定时定点上下班,在家门口就业,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

“从10月底,我们就开始生产了。目前,共有41名工人,其中14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剩下都是咱们社区的易地搬迁随迁户。现在处于试运行阶段,主要任务是生产拖鞋,按最近生产情况看,年产量有望达到500万双,将来还要大批量生产箱包。”义合美新城箱包厂负责人宁海峰对记者说。正式运行后,预计年生产时间将达到11个月(330天),年生产女式包150万个、购物袋300万个,年营业额将达到2000万元以上。届时,生产车间用工数将达到100人以上,实现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公会镇扶贫西瓜大棚喜获丰收.jpg

疫情期间,县就业服务局还为义合美新城等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举办8场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报名人数达200余人,实现每户搬迁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稳定就业。

3月22日,跨越2600多公里、历时43小时长途奔波,两列客车缓缓驶入公会镇大特拉村西瓜种植园区,106名来自贵州凯里的西瓜种植技术员顺利抵达目的地。

“4月初就要开始育苗了,疫情弄得工人们来也来不了,多亏张北县政府安排服务专车帮我们从贵州接回种植技术员,园区能按时开工,真是解了我们公司的燃眉之急。”公会镇大特拉村西瓜种植园区项目负责人齐小勇对记者说。

该西瓜种植园区属于公会镇易地扶贫搬迁和“空心村”治理的集中安置区的配套建设项目,该园区共有近1000个大棚投入使用,繁育西瓜种苗50万株,生产西瓜2000多吨,惠及全镇1918户贫困户,吸纳11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

疫情防控以来,张北县大力推行减量审批、并联审批、容缺审批相结合的扶贫项目审批机制,455个扶贫项目实现全部按时开工。开通核酸检测和健康证明绿色通道,精准指导全县642家扶贫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

早在全国疫情发生之初,张北县就成立了开工复工复市开学管理协调组,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认真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专项工作方案》《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措施》等专项复工保就业文件,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常态巡查、县领导包联等各项工作制度,对全县复工复产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

公会镇麒麟西瓜大棚.jpg

公会镇麒麟西瓜大棚

此外,还为受疫情影响的707家企业,减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共计3359.71万元,为64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04.36万元。同时,利用光伏等资产性项目收益资金,设置防疫消毒、巡查值守等临时公益岗位,解决就业3052人,人均增收3900元左右。全县累计新增就业岗位9979个,3319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

“春风行动”助人人得其岗

“大哥,张北镇贫困户就业意向统计资料已经发你邮箱了,请查收!”

“我今年52岁了,年轻时学过电器修理,麻烦看看有适合我的工作没?”

一大早,县就业服务局“金牌服务员”刘建忠的手机就响个不停,打电话咨询就业信息的村民,交流工作的各单位工作人员连续不断,一时间电话、微信消息如雪片般飞来。新年过后本该迎来返岗复工热潮,但受疫情影响,大家只能坐在家中等待,时间一长大家都坐不住了。这时,就业服务局和乡镇社区干部就成了老百姓的“知心人”,每天接打多少电话,回复多少信息连他们自己也记不清了。刘建忠就是其中一员,这种生活已成常态。

得知伊利乳业、艾朗风电等企业由于用工困难而不能复工,县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就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及时同乡镇、街道社区联系,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形式为企业发布招聘信息,不仅为张北提供了50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也帮助企业顺利复工。

张北县“点对点”从北京接回350名司炉工抢抓春耕复产.jpg

张北县“点对点”从北京接回350名司炉工抢抓春耕复产

“我们利用微信群、公众号、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等全面摸底收集贫困劳动力返乡数量、就业意愿、返岗意愿、外出务工意向地点和企业用工信息等,建立转移就业服务台帐,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务工或在就近就业。”县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刘建忠对记者说。疫情初期,县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先后收集整理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信息6000余条,发布用工信息11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2020年,张北县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举行了线上“春风行动”招聘会,采取腾讯会议形式实施交流协作,与北京西城区人保局签订了2020年劳务协作协议,实现北京地区新增就业176人,稳定就业327人;省外新增就业100人,实现稳定就业188人;通过移动通信平台推送招聘信息4期,1000余条;通过电台推送招聘信息三期,为30余家企业做广告信息推送;通过公众号招聘27期,推送岗位1373条,招聘人数16887人,浏览人数2万余人。为40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推送到6个企业就业。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新增就业401人,实现稳定就业4861人。

“授之以渔”助贫困户掌握就业技能

培训、管理、上机、实操……20多天的培训学习,多数学员对于燃油燃气司炉操作、考试上机答题和实操等,都是零基础。大家几乎全部来自农村,平日里连手机都玩不转的人,学习难度可想而知。面对现实情况,县就业服务局干部王天明与工作人员就同学员们同食宿,到网吧一个个手把手教上机、学理论,考完试,再带着取得资格证的司炉工到京津热力公司对接,全程参与着司炉工学习入职的每一步,实行“保姆式”服务。

“2020年开展了2期司炉工培训,累计参训人数为95人。尤其是张北镇三道洼村,近年来,全村学习司炉技能的村民累计达160多人,“夫妻对儿”司炉工占了80%。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们都出来打工了,现在‘等、靠、要’思想已经不存在了,大家都抢的报名学习,比的挣钱。”县就业服务局副局长赵红松说道。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同时,累计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共720人。持续强化创业帮扶,累计为52个创业主体办理创业贷款416万元,直接带动120多人实现就业。

司炉工培训.jpg

司炉工培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县就业局局长武振军说,培训以“实际、实用、实效”为主,从农民增收的实际着手,重点开展以提高劳动者技能为重点、以突出实用技术培训为目的的技能培训,使村民真正学得好技术、挣得高薪酬,实现让人人有其岗、人人有所用、人人有所得。

4月1日,11辆挂有“张北县迎接北京司炉工返乡”红色条幅的50座客车缓缓地停靠在县汽车站院内,安全接回为首都人民供暖供热的350名司炉工。各乡镇和县城有关街道办事处干部早早就等在车站门口指定位置,下车后返乡农名工将分别乘坐25专车由所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干部直接护送回家,保障了大家的春耕生产。

张北县是司炉工输出大县,打造出了“京西司炉工”的劳务品牌。为了管理和服务好在京务工的张北籍群众,县就业服务局还在北京热力公司的帮助下,设立了自己的“驻京办”,成了张北人在北京的“根据地”,县就业服务局干部庞成家就是这里的常驻“大使”,同时也是张北司炉工的“贴心人”。

1995年10月,北京西城区与张北县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

从此以后,庞成家就成了这项工作的服务专使,多年来一直忙碌奔波于京张两地。谁家有困难想来北京打工?那个供热公司需要几名司炉工?庞成家经常忙得一整天都停不下来,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饿了就吃方便面,渴了就喝矿泉水。时间久了大家一致认为老庞为人特别厚道,谁找他帮忙都管,有什么事都能帮到底,就都戏唤他为“庞经理”。

疫情防控以来,张北县开通“京津冀”复工生产专线,对在北京、天津等地务工的农民工及来我县重点企业务工人员进行专门接送,累计点对点外送、接回各类务工人员570多人,通过“张北·北京西城就业援助站”帮助176名贫困劳动力在京实现稳定就业。全县贫困劳动力就业19606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295人,增长7%。(张北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推荐)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