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了把梦想照进现实 ——房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时间:2020-12-25 14:11:40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郭兴贵 桂涛

焕然一新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JPG

探索、实践、实干、苦干、决战、决胜……几代人逐梦前行,50万人艰苦努力;脱贫、战贫、蹲点、搬迁、攻坚、深耕……拿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没有条件可讲,没有后路可退,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这是常态下的房县脱贫攻坚工作。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道阻且长,行则致远。2014年,房县6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到35.96%;2020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房县退出贫困县。“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扶贫事业“开花结果”,房县人民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在圆梦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行。

“我叫谭学云,是房县城关镇三海村精准扶贫户。在政府的带动下,我们开始做黄酒,去年我将近做了一万斤,现在我已经脱贫了。在电视上看到,国家正在召开‘两会’,我真是激动得很,真心希望国家为我们制定更多的农村产业发展好政策,让我们农村人生活更加富裕,日子越过越甜。”

2020年5月24日晚上,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画面里,谭学云看到屏幕里的自己,不好意思地抬起右手捂住了嘴巴,这是她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事。

房县素有“诗经故里”之称,而自古诗不离酒。酒香越千年,房陵沁香幽。进入10月,土城镇黄酒村,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黄酒香,“陵州小匠”酒坊瞿万江家,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聊着明年的打算。

“如果不是镇村干部给我们壮胆,恐怕2500公斤都不敢做。”回想创业之初,瞿万江感慨万千。如今,瞿万江家黄酒产量逐年攀升,2019年接近2.5万公斤。瞿万江住上新房、买了小车,一下子从贫困户变成产业大户。事业稳步向前,步入不惑之年的他还赢得了爱情。

千里房县,已有千万个像谭学云、瞿万江这样的家庭,在脱贫攻坚的时代洪流中,靠着党的扶贫政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凝心聚力齐攻坚 奋力书写合格卷

南连茫茫神农架,北倚巍巍武当山。群山的呵护,赋予了房县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但群山的环绕,也造成了房县贫困人口多、分布广、程度深的贫困现状。

2014年,全县还有6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到35.96%。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向全国发出了“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的战斗动员令。党中央的号令如一声春雷,震动了神州大地。房县县委、县政府凭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闻风而动,雷厉风行。

同年6月29日至7月2日,县党政主要领导奔赴精准扶贫试验区贵州省毕节市考察学习。考察归来后,在全县开展“大摸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由县“四大家”领导带队分赴各乡镇,带着“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思考,深入基层找答案。各级干部按照“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围绕什么产业忙”的“五看”识别法,走村串户进一步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底子。

同年8月中旬,全县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召开,一场决战贫困、圆梦小康的脱贫攻坚战在千里房县全面打响。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一晃五个年头过去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指引下,房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下足“绣花”功夫,尽锐出战、合力攻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5年来,房县累计整合投入资金80多亿元保障扶贫项目实施和政策落地,选派913名机关干部脱产驻村、11090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截至2020年底,全县所有贫困人口脱贫退出,6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村人口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如今的房县,贫困渐行渐远,幸福越来越近。

食用菌基地鲜菇长势良好.jpg

产业扶贫拔穷根 增收致富强后劲

“存栏只有2000头,订单却超过5000头。”这几天,万峪河乡老人坪村党支部书记洪波遭遇“幸福的烦恼”:订单太多,怎么也凑不齐货。

2016年,在房县“村干部领办脱贫产业”号召下,洪波带领20多户贫困户创办众鑫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几年来,他一直养殖土黑猪,是当地有名的“老猪倌”。如今,在洪波带领下,合作社社员从当初的20多户增加到200多户,覆盖老人坪村周边3个村,存栏黑猪2000余头。“今年,贫困户养猪,政府给补贴,我准备把规模扩大到4000头。”谈及下一步打算,洪波信心满满。

今年48岁的张德军,是沙河乡火光村三组贫困户。这一段时间,他种植的夏菇到了收获的季节,每天他都在菇棚里采摘新鲜香菇,根据香菇大小、成色进行分拣分类后,卖到村里的勤发富专业合作社。

2015年以前,张德军一直在广东打工。由于父母常年患病,他自己也得了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只好回到村里。2018年,他想发展代料香菇5万袋,手里钱不够,村“两委”帮他申请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当年冬天,他开始栽培代料香菇,2019年夏天就迎来了收获,除去成本,赚了近15万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是消除贫困的首要任务,也是最难的一环。

近几年,房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广实用模式,通过扩大产业基地、培育市场主体、强化利益联结、兴办扶贫车间、组织转移就业、推进消费扶贫等措施,2016年以来累计兑现奖补资金1.6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93亿元,带动3.85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培训转移就业5.47万人,组织市场主体申报入驻“扶贫832平台”,走出了一条 “造血式”扶贫新路子,群众挣钱门路越来越宽、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房县在产业扶贫实践中探索了很多实在、管用的好办法,其中黄酒产业“统分经营”模式、食用菌产业“园区+”模式、中药材产业“租金+薪金+股金”模式、养羊“四包”模式、养蜂“直通车”模式等发源于基层、成长于实践,充分发挥了产业带动效应,越来越多的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

挪出穷窝天地宽 安居乐业幸福长

位于房县城关镇的诗经小镇易地扶贫搬迁小区,70多岁的李元朗老人正准备去遛弯儿。李远朗老人是上龛乡湖溪村人,家离县城300多里路,老两口在深山老林里住了大半辈子,原来从没有进过县城。2018年,通过扶贫搬迁,他跟随儿子搬到县城,儿子、儿媳妇在县城一家袜子厂上班。

聊起新房子,老人高兴地合不拢嘴,他激动地说:“前些年,听娃子们说城里有楼房,几十丈高,但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年吃饱肚子就挺好了,住的土房子还是我父亲那辈盖的,做梦都没想过住上新楼房,这辈子值了。”

曾经深山沟里的村民,如今已经蜕变为新市民。李元朗一家的变化,只是房县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 土城村黄酒民俗文化村.JPG

在海拔1310米的一座大山里,有首民谣形容脱贫攻坚前九道乡响应沟村人的生活,“住在老林边,抽的大旱烟,烤的转转火,吃的洋芋果”。2016年,响应沟村有124户农民申请易地搬迁。2018年,贫困户史发菊一家四口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住上了好房子,收入也比过去增加了,生活条件今非昔比。“以前山上的土墙房子都快垮了,用木头杠子支着。现在住进新房子,每天都像做梦一样。”史发菊说。

在沙河乡朱家坪廖家河安置点,赵四喜、张祥才等几位老人家里都张贴有习近平总书记画像。张祥才说:“这是我搬进新家时‘请’来的,我们现在都是享共产党的福、享习总书记的福。”

近几年,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推动下,房县坚持统规统建,提出了“尊重群众意愿、灵活选择地点、实行梯度安置”的工作思路,按照“进城镇、进中心村、进中心福利院”三大集中安置方式,共建成集中安置小区682个,解决了一大批贫困群众“想搬搬不了、想盖盖不起”的难题,让2.3万户6.7万名像李元朗、史发菊这样的贫困群众挪出了穷窝,开启了新生活。

同时紧紧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房县全面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通过实施易迁和危改,让全县4万多户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住房安全有了保障。现在无论走到哪个村,一栋栋白墙黛瓦的扶贫房错落有致,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成为房县农村最亮丽的风景。

张道成是青峰镇卧牛观村贫困户,在金融扶贫和创业扶持政策支持下,他从一间小作坊开始创业,现在青峰街村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创办了占地600平方米的制鞋扶贫车间,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50多名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在精准扶贫中,房县针对一些特殊贫困群体“出门没人要,在家没事干”和“挣钱顾家难两全”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支持县内加工企业把车间“搬”到乡镇集镇和中心村易迁小区附近,让7000多名贫困人员圆了家门口上班梦。同时积极开发护林员、保洁员、养路员、光伏电站维护员等公益性岗位,让1万多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儿童上学有学校 老人生活有保障

“生病不再愁,上学有补助。”不少群众对现在的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满怀感激。住院能报销大部分费用,慢性病患者能定期到村卫生室领药,大病患者能得到集中救治,“三个一批、四位一体”等健康扶贫机制为贫困家庭减轻了负担,撑起了 “保护伞”。

2018年9月1日上午,大木厂镇百户河村新建的幼儿园迎来了第一批学生。秋日的阳光下,天蓝草绿,孩子笑脸如花,老师正带着幼儿在人工草坪上玩游戏。虽然仅有6个孩子,但幼儿园内各类教具齐全。以前,房县大部分边远村没有村级幼儿园,村里的孩子只能到集镇上幼儿园,给一些贫困家庭增添了负担。

群众有需求,县委、政府就有回应。房县对有5名以上适龄幼儿的村,采取“村办公助县补”模式开办村级幼儿园。由村委会利用闲置资产解决场所,县教育局统一招聘教师、配备教学设施,县财政为每个村级幼儿园每年补助保教经费2万元。全县按照这一模式共新建村级幼儿园42个,让300多名边远村幼儿实现就近入园。

“况某某,贫困户,因弥漫性轴索损伤住院4天,花费医药费18590.65元,基本医保报销1万元,大病保险报销1049.23元,医疗救助报销3849.75元,扶贫补充保险报销1832.61元,合计报销16731.59元,个人自付1859.06元。”2018年6月4日下午3时许,随着第一张健康扶贫“四位一体”一站式结算单在房县人民医院开具,房县健康扶贫“四位一体”一站式结算正式启动,打通了贫困户就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图景中,房县打下的基础底色浓厚而绵长。

2016年以来,房县每年有2万多名学生得到教育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因贫失学辍学,学校教学环境日益改善、师资力量不断提升;健康扶贫“985”政策全面落实,贫困对象全部参保,村村建有卫生室,慢性病签约全覆盖,基本实现“病有所医”。

在青峰镇中心福利院,五保老人周明成吃过午饭,在院子里晒太阳。他说:“原来我一个人住在山上,煮一锅饭吃几天。现在吃着热乎饭,能洗上热水澡,病了也有人管。”近几年,房县综合运用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临时救助等多重保障措施,特困群体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对过去分散供养五保户,失能的接进福利院集中供养,有自理能力的落实监护人同吃同住,有效解决了一些老人“有饭吃不到嘴、有衣穿不上身”的问题。

补齐短板换新颜群众实惠看得见

姚坪乡庆口村贫困村民杜达梅说:“以前的姚坪,地处库边看汪洋,天天为水愁断肠,住在库区河边儿,看得到水,吃不到水。现如今,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这是党和政府给我们办的惠及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儿!”远不止这些,几年来,很多群众对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变化感受最深刻,农村每一天都在改变。

2018年10月28日,投资4000多万元的姚坪乡黄坪堵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堵河对岸黄坪、马家坡、白石等7个村6800多名库区贫困群众40年的船渡历史,天堑变通途。上龛乡、九道乡、姚坪乡原来不通路,群众出行极不方便,像湖溪、瓦房坪、碾盘等村,多数老年人一辈子没到过房县城,甚至没到过乡集镇。现在路修好了,不仅老人们经常出山走走,在外工作的人也乐意常回老家看看。 房县兆丰电子扶贫车间.jpg

五台乡红场村村民党正业最满意的是网络信号稳定了,以前他只能在屋外道场边勉强接听电话,他担心儿女们打不通电话,只好把手机挂在院子里的树枝上。

在脱贫攻坚中,房县大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着力解决影响脱贫致富的瓶颈短板。近几年来,共兴建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1098处,全面解决了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通过持续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新建和改造通村公路2000多公里,农村路网从通村部逐步延伸到自然村,有的村基本实现了户户通路。通过实施农网改造,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家家通生活用电。通过增加基站、架设光纤,推进移动通信、宽带网络覆盖到边远村落,让更多村民告别“满山找信号”的日子,用上了手机、看上了电视,像城里人一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买东西。还有很多农村人玩起抖音,当起“网红”为家乡代言。疫情期间,边远山村孩子也能在家里上网课。每个村都建起了文化广场和群众活动场所,老百姓在家门口跳起了广场舞,演起了农村戏。

不忘初心暖民心 扶贫路上追梦人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新时代的 “追梦人”,也是贫困户的 “圆梦人”,这就是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各级扶贫干部。 蓬勃发展的食用菌产业.jpg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房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带头落实政治责任,足迹踏遍全县所有村庄。县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经常性深入所联系乡镇、村走访调研、督导落实。各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坚守一线,各级干部积极跟进,进村入户面对面解决问题、心贴心开展帮扶。为兑现党中央许下的庄严承诺,为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生活,各级干部奔赴战场、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为此废寝忘食、流汗流血,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2015年11月29日,尹吉甫镇沈家湾村党支部书记代大明病逝。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是这样度过的:

去世前七天,他让儿子骑摩托车把他带到工地,督促村民修路;

去世前三天,他还举着吊瓶,回到村部安排扶贫工作;

去世前一天,他在病榻上致电县经管局,恳请他们帮沈家湾建葛根产业合作社;

弥留之际,他仍反复叮嘱家人 “我先走了,你们有困难不要找政府。”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代大明燃尽生命做贫穷的掘墓者、当百姓的贴心人,为脱贫攻坚树起了精神丰碑。在他的精神感染下,全县涌现出方必春、耿吉奎、程学明等一大批一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全县先后有一千余名机关干部背起铺盖卷驻扎在村里,冲在脱贫攻坚最前线;一万多名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连医生护士、教师都上了 “战场”。他们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办实事、做好事。大多乡村干部和贫困群众在一起的时间超过陪伴家人的时间,许多帮扶干部走访包联户的次数超过探望亲戚的次数。他们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决战贫困的征途上结下了深厚感情。

县二中教师李丽华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姑娘,2017年8月参加工作。69岁的邹桂芝是军马村一位独居老人,早年丧夫丧子,又身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无劳动能力。本来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因精准扶贫而结缘。一个周末,原本准备回老家看父母的李丽华放心不下邹桂芝,特意到老人家中看望。看到她家厕所粪水快漫出来了,当即换上胶鞋、找来粪桶,帮忙挑粪。 “一个女娃子,不嫌脏不嫌臭,还帮我挑大粪。”一说起李丽华,邹桂芝眼泪直打转。

这就是一度时期还被不少人为之忧心忡忡的 “80后” “90后”。他们曾是被社会舆论为之慨叹的 “荒废了的一代” “垮掉了的一代”,但脱贫攻坚为他们的成长历练提供了广阔舞台。一些平时很少下乡的机关干部、一些分不清韭菜和麦子的年轻干部,历经了摸爬滚打之后,也成为了做农村工作的 “行家里手”。(作者单位:房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纪实综述    
资讯播报

为了把梦想照进现实 ——房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时间:2020-12-25 14:11:40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郭兴贵 桂涛

焕然一新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JPG

探索、实践、实干、苦干、决战、决胜……几代人逐梦前行,50万人艰苦努力;脱贫、战贫、蹲点、搬迁、攻坚、深耕……拿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没有条件可讲,没有后路可退,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这是常态下的房县脱贫攻坚工作。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道阻且长,行则致远。2014年,房县6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到35.96%;2020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发文,批准房县退出贫困县。“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扶贫事业“开花结果”,房县人民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在圆梦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行。

“我叫谭学云,是房县城关镇三海村精准扶贫户。在政府的带动下,我们开始做黄酒,去年我将近做了一万斤,现在我已经脱贫了。在电视上看到,国家正在召开‘两会’,我真是激动得很,真心希望国家为我们制定更多的农村产业发展好政策,让我们农村人生活更加富裕,日子越过越甜。”

2020年5月24日晚上,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画面里,谭学云看到屏幕里的自己,不好意思地抬起右手捂住了嘴巴,这是她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事。

房县素有“诗经故里”之称,而自古诗不离酒。酒香越千年,房陵沁香幽。进入10月,土城镇黄酒村,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黄酒香,“陵州小匠”酒坊瞿万江家,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聊着明年的打算。

“如果不是镇村干部给我们壮胆,恐怕2500公斤都不敢做。”回想创业之初,瞿万江感慨万千。如今,瞿万江家黄酒产量逐年攀升,2019年接近2.5万公斤。瞿万江住上新房、买了小车,一下子从贫困户变成产业大户。事业稳步向前,步入不惑之年的他还赢得了爱情。

千里房县,已有千万个像谭学云、瞿万江这样的家庭,在脱贫攻坚的时代洪流中,靠着党的扶贫政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凝心聚力齐攻坚 奋力书写合格卷

南连茫茫神农架,北倚巍巍武当山。群山的呵护,赋予了房县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历史文化,但群山的环绕,也造成了房县贫困人口多、分布广、程度深的贫困现状。

2014年,全县还有6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到35.96%。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向全国发出了“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的战斗动员令。党中央的号令如一声春雷,震动了神州大地。房县县委、县政府凭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闻风而动,雷厉风行。

同年6月29日至7月2日,县党政主要领导奔赴精准扶贫试验区贵州省毕节市考察学习。考察归来后,在全县开展“大摸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由县“四大家”领导带队分赴各乡镇,带着“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思考,深入基层找答案。各级干部按照“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围绕什么产业忙”的“五看”识别法,走村串户进一步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底子。

同年8月中旬,全县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召开,一场决战贫困、圆梦小康的脱贫攻坚战在千里房县全面打响。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一晃五个年头过去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指引下,房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下足“绣花”功夫,尽锐出战、合力攻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5年来,房县累计整合投入资金80多亿元保障扶贫项目实施和政策落地,选派913名机关干部脱产驻村、11090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截至2020年底,全县所有贫困人口脱贫退出,6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村人口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如今的房县,贫困渐行渐远,幸福越来越近。

食用菌基地鲜菇长势良好.jpg

产业扶贫拔穷根 增收致富强后劲

“存栏只有2000头,订单却超过5000头。”这几天,万峪河乡老人坪村党支部书记洪波遭遇“幸福的烦恼”:订单太多,怎么也凑不齐货。

2016年,在房县“村干部领办脱贫产业”号召下,洪波带领20多户贫困户创办众鑫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几年来,他一直养殖土黑猪,是当地有名的“老猪倌”。如今,在洪波带领下,合作社社员从当初的20多户增加到200多户,覆盖老人坪村周边3个村,存栏黑猪2000余头。“今年,贫困户养猪,政府给补贴,我准备把规模扩大到4000头。”谈及下一步打算,洪波信心满满。

今年48岁的张德军,是沙河乡火光村三组贫困户。这一段时间,他种植的夏菇到了收获的季节,每天他都在菇棚里采摘新鲜香菇,根据香菇大小、成色进行分拣分类后,卖到村里的勤发富专业合作社。

2015年以前,张德军一直在广东打工。由于父母常年患病,他自己也得了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只好回到村里。2018年,他想发展代料香菇5万袋,手里钱不够,村“两委”帮他申请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当年冬天,他开始栽培代料香菇,2019年夏天就迎来了收获,除去成本,赚了近15万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是消除贫困的首要任务,也是最难的一环。

近几年,房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广实用模式,通过扩大产业基地、培育市场主体、强化利益联结、兴办扶贫车间、组织转移就业、推进消费扶贫等措施,2016年以来累计兑现奖补资金1.6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93亿元,带动3.85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培训转移就业5.47万人,组织市场主体申报入驻“扶贫832平台”,走出了一条 “造血式”扶贫新路子,群众挣钱门路越来越宽、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房县在产业扶贫实践中探索了很多实在、管用的好办法,其中黄酒产业“统分经营”模式、食用菌产业“园区+”模式、中药材产业“租金+薪金+股金”模式、养羊“四包”模式、养蜂“直通车”模式等发源于基层、成长于实践,充分发挥了产业带动效应,越来越多的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

挪出穷窝天地宽 安居乐业幸福长

位于房县城关镇的诗经小镇易地扶贫搬迁小区,70多岁的李元朗老人正准备去遛弯儿。李远朗老人是上龛乡湖溪村人,家离县城300多里路,老两口在深山老林里住了大半辈子,原来从没有进过县城。2018年,通过扶贫搬迁,他跟随儿子搬到县城,儿子、儿媳妇在县城一家袜子厂上班。

聊起新房子,老人高兴地合不拢嘴,他激动地说:“前些年,听娃子们说城里有楼房,几十丈高,但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年吃饱肚子就挺好了,住的土房子还是我父亲那辈盖的,做梦都没想过住上新楼房,这辈子值了。”

曾经深山沟里的村民,如今已经蜕变为新市民。李元朗一家的变化,只是房县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 土城村黄酒民俗文化村.JPG

在海拔1310米的一座大山里,有首民谣形容脱贫攻坚前九道乡响应沟村人的生活,“住在老林边,抽的大旱烟,烤的转转火,吃的洋芋果”。2016年,响应沟村有124户农民申请易地搬迁。2018年,贫困户史发菊一家四口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住上了好房子,收入也比过去增加了,生活条件今非昔比。“以前山上的土墙房子都快垮了,用木头杠子支着。现在住进新房子,每天都像做梦一样。”史发菊说。

在沙河乡朱家坪廖家河安置点,赵四喜、张祥才等几位老人家里都张贴有习近平总书记画像。张祥才说:“这是我搬进新家时‘请’来的,我们现在都是享共产党的福、享习总书记的福。”

近几年,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推动下,房县坚持统规统建,提出了“尊重群众意愿、灵活选择地点、实行梯度安置”的工作思路,按照“进城镇、进中心村、进中心福利院”三大集中安置方式,共建成集中安置小区682个,解决了一大批贫困群众“想搬搬不了、想盖盖不起”的难题,让2.3万户6.7万名像李元朗、史发菊这样的贫困群众挪出了穷窝,开启了新生活。

同时紧紧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房县全面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通过实施易迁和危改,让全县4万多户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住房安全有了保障。现在无论走到哪个村,一栋栋白墙黛瓦的扶贫房错落有致,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成为房县农村最亮丽的风景。

张道成是青峰镇卧牛观村贫困户,在金融扶贫和创业扶持政策支持下,他从一间小作坊开始创业,现在青峰街村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创办了占地600平方米的制鞋扶贫车间,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50多名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在精准扶贫中,房县针对一些特殊贫困群体“出门没人要,在家没事干”和“挣钱顾家难两全”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支持县内加工企业把车间“搬”到乡镇集镇和中心村易迁小区附近,让7000多名贫困人员圆了家门口上班梦。同时积极开发护林员、保洁员、养路员、光伏电站维护员等公益性岗位,让1万多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儿童上学有学校 老人生活有保障

“生病不再愁,上学有补助。”不少群众对现在的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满怀感激。住院能报销大部分费用,慢性病患者能定期到村卫生室领药,大病患者能得到集中救治,“三个一批、四位一体”等健康扶贫机制为贫困家庭减轻了负担,撑起了 “保护伞”。

2018年9月1日上午,大木厂镇百户河村新建的幼儿园迎来了第一批学生。秋日的阳光下,天蓝草绿,孩子笑脸如花,老师正带着幼儿在人工草坪上玩游戏。虽然仅有6个孩子,但幼儿园内各类教具齐全。以前,房县大部分边远村没有村级幼儿园,村里的孩子只能到集镇上幼儿园,给一些贫困家庭增添了负担。

群众有需求,县委、政府就有回应。房县对有5名以上适龄幼儿的村,采取“村办公助县补”模式开办村级幼儿园。由村委会利用闲置资产解决场所,县教育局统一招聘教师、配备教学设施,县财政为每个村级幼儿园每年补助保教经费2万元。全县按照这一模式共新建村级幼儿园42个,让300多名边远村幼儿实现就近入园。

“况某某,贫困户,因弥漫性轴索损伤住院4天,花费医药费18590.65元,基本医保报销1万元,大病保险报销1049.23元,医疗救助报销3849.75元,扶贫补充保险报销1832.61元,合计报销16731.59元,个人自付1859.06元。”2018年6月4日下午3时许,随着第一张健康扶贫“四位一体”一站式结算单在房县人民医院开具,房县健康扶贫“四位一体”一站式结算正式启动,打通了贫困户就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图景中,房县打下的基础底色浓厚而绵长。

2016年以来,房县每年有2万多名学生得到教育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因贫失学辍学,学校教学环境日益改善、师资力量不断提升;健康扶贫“985”政策全面落实,贫困对象全部参保,村村建有卫生室,慢性病签约全覆盖,基本实现“病有所医”。

在青峰镇中心福利院,五保老人周明成吃过午饭,在院子里晒太阳。他说:“原来我一个人住在山上,煮一锅饭吃几天。现在吃着热乎饭,能洗上热水澡,病了也有人管。”近几年,房县综合运用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临时救助等多重保障措施,特困群体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对过去分散供养五保户,失能的接进福利院集中供养,有自理能力的落实监护人同吃同住,有效解决了一些老人“有饭吃不到嘴、有衣穿不上身”的问题。

补齐短板换新颜群众实惠看得见

姚坪乡庆口村贫困村民杜达梅说:“以前的姚坪,地处库边看汪洋,天天为水愁断肠,住在库区河边儿,看得到水,吃不到水。现如今,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这是党和政府给我们办的惠及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儿!”远不止这些,几年来,很多群众对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变化感受最深刻,农村每一天都在改变。

2018年10月28日,投资4000多万元的姚坪乡黄坪堵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堵河对岸黄坪、马家坡、白石等7个村6800多名库区贫困群众40年的船渡历史,天堑变通途。上龛乡、九道乡、姚坪乡原来不通路,群众出行极不方便,像湖溪、瓦房坪、碾盘等村,多数老年人一辈子没到过房县城,甚至没到过乡集镇。现在路修好了,不仅老人们经常出山走走,在外工作的人也乐意常回老家看看。 房县兆丰电子扶贫车间.jpg

五台乡红场村村民党正业最满意的是网络信号稳定了,以前他只能在屋外道场边勉强接听电话,他担心儿女们打不通电话,只好把手机挂在院子里的树枝上。

在脱贫攻坚中,房县大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着力解决影响脱贫致富的瓶颈短板。近几年来,共兴建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1098处,全面解决了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通过持续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新建和改造通村公路2000多公里,农村路网从通村部逐步延伸到自然村,有的村基本实现了户户通路。通过实施农网改造,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家家通生活用电。通过增加基站、架设光纤,推进移动通信、宽带网络覆盖到边远村落,让更多村民告别“满山找信号”的日子,用上了手机、看上了电视,像城里人一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买东西。还有很多农村人玩起抖音,当起“网红”为家乡代言。疫情期间,边远山村孩子也能在家里上网课。每个村都建起了文化广场和群众活动场所,老百姓在家门口跳起了广场舞,演起了农村戏。

不忘初心暖民心 扶贫路上追梦人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新时代的 “追梦人”,也是贫困户的 “圆梦人”,这就是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各级扶贫干部。 蓬勃发展的食用菌产业.jpg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房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带头落实政治责任,足迹踏遍全县所有村庄。县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经常性深入所联系乡镇、村走访调研、督导落实。各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坚守一线,各级干部积极跟进,进村入户面对面解决问题、心贴心开展帮扶。为兑现党中央许下的庄严承诺,为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生活,各级干部奔赴战场、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为此废寝忘食、流汗流血,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2015年11月29日,尹吉甫镇沈家湾村党支部书记代大明病逝。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是这样度过的:

去世前七天,他让儿子骑摩托车把他带到工地,督促村民修路;

去世前三天,他还举着吊瓶,回到村部安排扶贫工作;

去世前一天,他在病榻上致电县经管局,恳请他们帮沈家湾建葛根产业合作社;

弥留之际,他仍反复叮嘱家人 “我先走了,你们有困难不要找政府。”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代大明燃尽生命做贫穷的掘墓者、当百姓的贴心人,为脱贫攻坚树起了精神丰碑。在他的精神感染下,全县涌现出方必春、耿吉奎、程学明等一大批一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全县先后有一千余名机关干部背起铺盖卷驻扎在村里,冲在脱贫攻坚最前线;一万多名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连医生护士、教师都上了 “战场”。他们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办实事、做好事。大多乡村干部和贫困群众在一起的时间超过陪伴家人的时间,许多帮扶干部走访包联户的次数超过探望亲戚的次数。他们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决战贫困的征途上结下了深厚感情。

县二中教师李丽华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姑娘,2017年8月参加工作。69岁的邹桂芝是军马村一位独居老人,早年丧夫丧子,又身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无劳动能力。本来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因精准扶贫而结缘。一个周末,原本准备回老家看父母的李丽华放心不下邹桂芝,特意到老人家中看望。看到她家厕所粪水快漫出来了,当即换上胶鞋、找来粪桶,帮忙挑粪。 “一个女娃子,不嫌脏不嫌臭,还帮我挑大粪。”一说起李丽华,邹桂芝眼泪直打转。

这就是一度时期还被不少人为之忧心忡忡的 “80后” “90后”。他们曾是被社会舆论为之慨叹的 “荒废了的一代” “垮掉了的一代”,但脱贫攻坚为他们的成长历练提供了广阔舞台。一些平时很少下乡的机关干部、一些分不清韭菜和麦子的年轻干部,历经了摸爬滚打之后,也成为了做农村工作的 “行家里手”。(作者单位:房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