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卢氏问路

时间:2021-03-04 16:25:10来源:河南日报作者:刘雅鸣 王小萍 柯杨

2月25日上午,再次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披红戴花的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心情格外不同。

6年前的1月12日,作为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第一次来到这里,王清华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的座谈会。次年,他就从区委书记的位置上“逆行”,到伏牛深山区、河南贫困程度最深的卢氏任县委书记。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卢氏还是那个卢氏,卢氏却又不再是那个卢氏。“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几天,王清华总念叨这句话。他和刚刚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卢氏人都明白:新的攻坚号角已经吹响。

111.jpg洛河穿城而过,成为卢氏美丽的后花园。  聂金锋 摄

222.jpg卢氏县范里镇前窑村椒农忙着采收成熟的辣椒。资料图片

把脱贫攻坚比作坚实地基,乡村振兴就是向上攀登的一级级阶梯。这是2月中下旬记者在卢氏采访时,当地人对二者关系的朴素理解。

“吃饱了、穿暖了、住好了,怎么乘势而上继续奋斗,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肩扛增绿护绿使命的卢氏不断自问,不断探索,不断破题,不断解答。

一问:小农户咋融入大格局?

一开春,朱阳关镇王店村党支部书记李帅民有喜有忧。

喜的是这个全县香菇种植规模最大的村,一天出货量就突破了百万斤;忧的是家家户户都有菇,尽管不愁卖,但是大家各找买主,一朵朵厚墩墩、绽开“花”的好菇,价格很难卖得更高。2月21日,村里的大花菇一斤批发价5.5元,“这个价算高的了。”他嘟囔着。

东明镇涧北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河南信念集团食用菌产业基地里,12名村民承包了44个标准化香菇棚,制棒、灭菌、接种、养菌……告别用手侍弄的老传统,实现了香菇自动化生产;机器人对每一筐香菇称重、评级后,都会吐出一张“身份证”,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就能知道菇农叫啥名、菇棚长啥样。同样是2月21日这天,这里的“有盼头”牌大花菇,一斤能卖7.6元。

一斤多卖两元多,“秘诀”就在于后者实行了“龙头企业+政府+农户”的现代农业模式:政府搞服务、来发动,老百姓管生产、保质量,企业出技术、拓销路。“企业要干的,就是把老百姓不好干的事干好。”信念集团负责人叶传林说。

这样一来,农业生产实现了从分散无序到集中有序的转变,小农户也就融入了农业现代化的大格局。农产品实现了“四有”:有规模、有标准、有组织、有品牌,不光质量有保证,也避免了“增产不增收”的尴尬。

但这种高效模式要推广并不容易。且不说龙头企业引进难,就是引进来,群众观念更新也需要个过程。官道口镇车家岭村分布着一条天然“黄金苹果带”,村民世世代代种苹果。2018年,村里引进了知名品牌二仙坡,建起了4000亩苹果园,想依托大企业,让苹果生产“鸟枪换炮”。企业来教先进技术当然好,但规模上不去也很难挣住钱,“至少要种几十亩?赔了咋办?”不少小农户一听就打了退堂鼓。村党支部书记袁平方上了阵,自己先从公司承包70亩苹果园,干给大家看,“用实干打消顾虑”。

现代农业的引擎是龙头企业,实施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民,只有深度参与进来,才能真正富裕起来。正是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卢氏县新实施了一系列动作:修高速、上项目、完善公共服务,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打造7个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链,“链长”全力延链、补链、强链;修订奖补办法,从补给农户向补给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转移,推动农村成立更多新型经营主体……把一朵朵自主经营的“浪花”,汇入奔腾向前的大河。

二问:要“白菜”还是要“白菜籽”?

返乡创业的80后张鹏,把老家人“震”了一下。

春节前,张鹏运用在上海学到的理念,配上国潮范儿的茶盘茶杯,把卢氏特产连翘茶好好包装了一番。在他的直播间里,装有80克连翘的礼盒竟卖出上千块钱高价,而且个把月就卖出7000套。

“人才好比白菜籽。扶持多少钱,都不如自己有本事发展。”朱阳关镇鹳河村党支部书记莫理平深有感触,“国家政策好,给我们脱贫县5年过渡期,我们得抓住机会多用能人。”是啊,合作社带头人、电商人才、乡村规划师、科技特派员、教师……农村要大发展,需要的人才多着哩!一粒粒白菜籽播种下去,才能随时吃上大白菜。

鹳河村村委会刚完成换届,班子新增加了一位有头脑有干劲的年轻人。在他的建议推动下,村里沿着灌河边规划了几公里的绿色长廊。今年“五一”起,十里八乡的人们赏河景、吃烧烤就有了新去处,村里人的腰包也能再鼓一鼓。

发展要实事求是。卢氏特别支持劳动力外出务工,县里经常跟江苏、浙江、北京、郑州的企业沟通对接,让想打工的农民都有工可打,富了口袋再富脑袋。大年初七,县里还包大巴,把一车车农民工送到省城、送往南方,把劳务输出的品牌擦得亮些再亮些。更多的人心急,大年初五就纷纷往外走。

与此同时,卢氏又特别重视人才返乡创业,“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亲情动员、创业服务、协调支持“一条龙”,1万多名返乡创业人才,已经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生力军。“村干部是给人才搞服务的。”莫理平说。前年有村民回村建香菇大棚,村委会不仅帮他协调水、电,还筹集资金,在大棚外修了一条800多米长的防洪坝。回乡村民自是感激,二话不说把流转土地金提到了每亩一年600元。

人才靠引进,也靠培训。23岁的牛莹莹正在东营镇一家电商培训基地学导播。去年“双12”,她和小伙伴一起,一天卖出80多万元的核桃、蜂蜜。“我的同龄人里,有想法、懂技术的越来越多,我们要当高素质的新农民。”她自豪地说。靠键盘鼠标、大脑嘴巴,把卢氏漫山遍野的“金果果”销往全国、全世界,是这群年轻人的“小目标”。

三问:软力量能不能变成“硬核力”?

从“双扶驿站”到“文明积分”,从只有贫困户享有到群众人人参与,小小一步转变,撬动了卢氏乡风文明整体升级。

37岁的卫飞舟是东明镇江渠村人,出生时因脑瘫导致双腿残疾,家里一直都很困难。然而2016年全县精准识别贫困户时,他出人意料说了一句:“我不当贫困户。腿不能走路,我还有一双手,能养活自己。”

那年,他靠自己开网店的积累,创办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当年义务培训了600多名创业者。卢氏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至今还记得,2017年全县召开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时,卫飞舟面带笑容,拄着双拐一步步走到领奖台前,另一位领奖者很受触动,上台前的最后一步,一把把他抱了上去。人们自发鼓起了掌,这个瞬间让很多人湿了眼眶。

“以前我们爱说‘拉一把,站起来’,现在我们站起来了,更得好好走下去。”卫飞舟说。

这几年在卢氏,靠劳动脱贫致富、争当“标兵户”蔚然成风。“积分制”原来只面向贫困村,现在全县都推广开来,收拾院子、打扫路面、孝敬父母、帮助别人、致富带富,都能奖积分、换生活用品。小小积分带来的效应如同滚雪球一般,人的手脚、头脑,都动起来了。

也许对村民来说,居住环境的改善,对于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效果最显著也最直接。2月7日,从北京回家过年的官道口镇车岭村人宋伟连发两条朋友圈:“看看我老家,不带滤镜”“美得我都不敢认了”。照片里,巷口街角干干净净;家家门前规划了停车位;旧砖旧瓦、缺口的缸瓮组成图案砌到围栏里,美得朴素又厚重……

还是今年春节,明清建筑保存完好的朱阳关镇杜店村成了网红打卡地。新修的村史馆里,摆满了村民自发捐献的斗、秤、壶、罐,讲解着村里垛子社火等风俗的由来和演变。碑刻、石桥、观音阁……徜徉阳关古道,不禁令人感慨岁月流年。一处民居的进门石筑于清代,花纹字样清晰可辨,有人出价12万元想买,户主坚持不卖:“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俺得传下去。”

把脱贫攻坚比作雪中送炭,乡村振兴就是锦上添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进阶,甚至没有止境。这段长长的征程里,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正在不断上演。

四问:“最卢氏”的路在哪里?

这个春节,汤河旅游的火爆程度,让汤河乡党委书记熊彦召连呼“想不到”。

地处卢氏深山区的汤河乡,因天然温泉得名。春节前大半个月,全乡大小宾馆的300多张床位全部被订完。假期结束好几天了,汤河温泉度假区仍然一床难求。

“百样生意百样做”。农村要发展,道路千万条,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最重要。都说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的优势,拿卢氏这个全省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区县来说,这话尤其适用。人均耕地不过1亩,人均林地和适宜林地却有20余亩,顶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省级森林城市等一个个名头……何止优势,生态简直就是卢氏最宝贵的财富!

在熊彦召看来,当地人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是一种“螺旋上升”、愈加深刻的过程。

林子虽多,仍要增绿护绿;水源虽清,还需倍加呵护。保护境内的草木溪流,对卢氏来说,首先是责任,是担当。

渐渐地人们发现,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绿色产业的辩证关系,“生态美”和“百姓富”就能实现有机统一。

譬如连翘,其生命力相当顽强,是良好的水土保持者,同时花可赏、果入药、叶制茶,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200多斤,漫山苍翠欲滴,遍地果实累累,一亩地就能挣5000多元。

绿色产业的带动效应还不只于此——官道口镇新坪村,拢共300多户,依托豫西大峡谷风景区和豫西百草园景区,经营农家乐的就有80多户;一批食品药品加工企业落户卢氏,带动了当地中药材、林果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拉长。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绿色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衍生的生态效益、展现的景观效益、催生的加工效益、拉动的三产效益,让人们看到了青山聚宝、绿水吸金的神奇效应。

不过也要看到,眼下生态环保正面临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对于卢氏这样的脱贫县,从政策、资金、技术、项目的倾斜方,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探索者,中间的路还长着呢,可做的事还多着呢!“我们已经迈出了步子,也尝到了甜头。这条绿色发展之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熊彦召说。

五问:选好配优“领头羊”有多重要?

27岁的付发强终于松了口气,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北李村的食用菌种植量超过了100万袋,村里的农民合作社就要成立了。

从他当选五里川镇北李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整个人跟上了发条一样,走村入户跟大家讲政策,讲合作社怎么互利互惠。付发强是卢氏村(社区)“两委”换届中涌现出来的一个典型,4年前他退伍后,到县城的房地产企业上班。去年换届选举启动后,他的老家李子坪村和邻近的北阳坡村合成一个行政村“北李村”,见识广、能力也强的他,被村民们一致推选上来。

付发强原本担心自己“年轻压不住阵”,不过这种担心很快就消失了。与其说是大家支持新党支部书记,不如说是他们太盼着有人带动搞发展了!刚刚脱贫的杨金峰去年种了8000袋香菇,这俩月他四处筹钱,把种植量提高到2.1万袋,“吃饱肚子不算完,俺借钱也要搞发展。”

截至今年1月,全县271个村(社区)党支部完成换届,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对此付发强很有体会,“现在的村干部不能光当‘千里马’‘老黄牛’,还要当‘土专家’‘田秀才’。”

工资加上护林员补贴,现在他每个月能拿到手5500元。回归乡里的亲情、干事创业的激情咕嘟嘟涌动着,再加上方方面面对自己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让他感慨“回来对了”。

付发强的感慨背后,有一个做法起到了支撑作用,那就是合村并居。卢氏在全省人口密度最小,拿北李村来说,原来的两个村子,年轻力壮的大多出去打工,每个村的常住人口不过一二百人,很难各自寻个合适的村党支部书记。合村后,两个村原有产业可以共同发展,腾挪的空间也大了。

产业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农民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从2018年起,卢氏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在区域相连、产业相同、习俗相近的地方搞合村并居,4年来,原有352个村合并至现在的232个村,县里集中“优势兵力”,为它们配强班子,让党组织引领、能人治村的模式在全县推行开来。

卢氏人深知,锦上添花不是件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但这是老百姓人人都渴盼的事,是值得奋斗一辈子的事。

产业迭代、人才培养、改革赋能、民生为上……行走中原大地,我们欣喜看到,一个个县域、乡镇、村庄正从实处落笔,全力绘制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努力跑出发展致富的“加速度”。写好这篇“大文章”,对于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来讲,寓意尤其深、责任尤其重!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早春的风催开了山桃、连翘、山茱萸,一簇簇粉的黄的花朵,从岩缝里、山坡上探出脑袋,争着回答春天的提问。(记者刘雅鸣王小萍柯杨)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标签媒体关注    
部委省市

卢氏问路

时间:2021-03-04 16:25:10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刘雅鸣 王小萍 柯杨

2月25日上午,再次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披红戴花的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心情格外不同。

6年前的1月12日,作为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第一次来到这里,王清华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的座谈会。次年,他就从区委书记的位置上“逆行”,到伏牛深山区、河南贫困程度最深的卢氏任县委书记。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卢氏还是那个卢氏,卢氏却又不再是那个卢氏。“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几天,王清华总念叨这句话。他和刚刚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卢氏人都明白:新的攻坚号角已经吹响。

111.jpg洛河穿城而过,成为卢氏美丽的后花园。  聂金锋 摄

222.jpg卢氏县范里镇前窑村椒农忙着采收成熟的辣椒。资料图片

把脱贫攻坚比作坚实地基,乡村振兴就是向上攀登的一级级阶梯。这是2月中下旬记者在卢氏采访时,当地人对二者关系的朴素理解。

“吃饱了、穿暖了、住好了,怎么乘势而上继续奋斗,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肩扛增绿护绿使命的卢氏不断自问,不断探索,不断破题,不断解答。

一问:小农户咋融入大格局?

一开春,朱阳关镇王店村党支部书记李帅民有喜有忧。

喜的是这个全县香菇种植规模最大的村,一天出货量就突破了百万斤;忧的是家家户户都有菇,尽管不愁卖,但是大家各找买主,一朵朵厚墩墩、绽开“花”的好菇,价格很难卖得更高。2月21日,村里的大花菇一斤批发价5.5元,“这个价算高的了。”他嘟囔着。

东明镇涧北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河南信念集团食用菌产业基地里,12名村民承包了44个标准化香菇棚,制棒、灭菌、接种、养菌……告别用手侍弄的老传统,实现了香菇自动化生产;机器人对每一筐香菇称重、评级后,都会吐出一张“身份证”,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就能知道菇农叫啥名、菇棚长啥样。同样是2月21日这天,这里的“有盼头”牌大花菇,一斤能卖7.6元。

一斤多卖两元多,“秘诀”就在于后者实行了“龙头企业+政府+农户”的现代农业模式:政府搞服务、来发动,老百姓管生产、保质量,企业出技术、拓销路。“企业要干的,就是把老百姓不好干的事干好。”信念集团负责人叶传林说。

这样一来,农业生产实现了从分散无序到集中有序的转变,小农户也就融入了农业现代化的大格局。农产品实现了“四有”:有规模、有标准、有组织、有品牌,不光质量有保证,也避免了“增产不增收”的尴尬。

但这种高效模式要推广并不容易。且不说龙头企业引进难,就是引进来,群众观念更新也需要个过程。官道口镇车家岭村分布着一条天然“黄金苹果带”,村民世世代代种苹果。2018年,村里引进了知名品牌二仙坡,建起了4000亩苹果园,想依托大企业,让苹果生产“鸟枪换炮”。企业来教先进技术当然好,但规模上不去也很难挣住钱,“至少要种几十亩?赔了咋办?”不少小农户一听就打了退堂鼓。村党支部书记袁平方上了阵,自己先从公司承包70亩苹果园,干给大家看,“用实干打消顾虑”。

现代农业的引擎是龙头企业,实施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民,只有深度参与进来,才能真正富裕起来。正是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卢氏县新实施了一系列动作:修高速、上项目、完善公共服务,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打造7个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链,“链长”全力延链、补链、强链;修订奖补办法,从补给农户向补给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转移,推动农村成立更多新型经营主体……把一朵朵自主经营的“浪花”,汇入奔腾向前的大河。

二问:要“白菜”还是要“白菜籽”?

返乡创业的80后张鹏,把老家人“震”了一下。

春节前,张鹏运用在上海学到的理念,配上国潮范儿的茶盘茶杯,把卢氏特产连翘茶好好包装了一番。在他的直播间里,装有80克连翘的礼盒竟卖出上千块钱高价,而且个把月就卖出7000套。

“人才好比白菜籽。扶持多少钱,都不如自己有本事发展。”朱阳关镇鹳河村党支部书记莫理平深有感触,“国家政策好,给我们脱贫县5年过渡期,我们得抓住机会多用能人。”是啊,合作社带头人、电商人才、乡村规划师、科技特派员、教师……农村要大发展,需要的人才多着哩!一粒粒白菜籽播种下去,才能随时吃上大白菜。

鹳河村村委会刚完成换届,班子新增加了一位有头脑有干劲的年轻人。在他的建议推动下,村里沿着灌河边规划了几公里的绿色长廊。今年“五一”起,十里八乡的人们赏河景、吃烧烤就有了新去处,村里人的腰包也能再鼓一鼓。

发展要实事求是。卢氏特别支持劳动力外出务工,县里经常跟江苏、浙江、北京、郑州的企业沟通对接,让想打工的农民都有工可打,富了口袋再富脑袋。大年初七,县里还包大巴,把一车车农民工送到省城、送往南方,把劳务输出的品牌擦得亮些再亮些。更多的人心急,大年初五就纷纷往外走。

与此同时,卢氏又特别重视人才返乡创业,“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亲情动员、创业服务、协调支持“一条龙”,1万多名返乡创业人才,已经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生力军。“村干部是给人才搞服务的。”莫理平说。前年有村民回村建香菇大棚,村委会不仅帮他协调水、电,还筹集资金,在大棚外修了一条800多米长的防洪坝。回乡村民自是感激,二话不说把流转土地金提到了每亩一年600元。

人才靠引进,也靠培训。23岁的牛莹莹正在东营镇一家电商培训基地学导播。去年“双12”,她和小伙伴一起,一天卖出80多万元的核桃、蜂蜜。“我的同龄人里,有想法、懂技术的越来越多,我们要当高素质的新农民。”她自豪地说。靠键盘鼠标、大脑嘴巴,把卢氏漫山遍野的“金果果”销往全国、全世界,是这群年轻人的“小目标”。

三问:软力量能不能变成“硬核力”?

从“双扶驿站”到“文明积分”,从只有贫困户享有到群众人人参与,小小一步转变,撬动了卢氏乡风文明整体升级。

37岁的卫飞舟是东明镇江渠村人,出生时因脑瘫导致双腿残疾,家里一直都很困难。然而2016年全县精准识别贫困户时,他出人意料说了一句:“我不当贫困户。腿不能走路,我还有一双手,能养活自己。”

那年,他靠自己开网店的积累,创办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当年义务培训了600多名创业者。卢氏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至今还记得,2017年全县召开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时,卫飞舟面带笑容,拄着双拐一步步走到领奖台前,另一位领奖者很受触动,上台前的最后一步,一把把他抱了上去。人们自发鼓起了掌,这个瞬间让很多人湿了眼眶。

“以前我们爱说‘拉一把,站起来’,现在我们站起来了,更得好好走下去。”卫飞舟说。

这几年在卢氏,靠劳动脱贫致富、争当“标兵户”蔚然成风。“积分制”原来只面向贫困村,现在全县都推广开来,收拾院子、打扫路面、孝敬父母、帮助别人、致富带富,都能奖积分、换生活用品。小小积分带来的效应如同滚雪球一般,人的手脚、头脑,都动起来了。

也许对村民来说,居住环境的改善,对于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效果最显著也最直接。2月7日,从北京回家过年的官道口镇车岭村人宋伟连发两条朋友圈:“看看我老家,不带滤镜”“美得我都不敢认了”。照片里,巷口街角干干净净;家家门前规划了停车位;旧砖旧瓦、缺口的缸瓮组成图案砌到围栏里,美得朴素又厚重……

还是今年春节,明清建筑保存完好的朱阳关镇杜店村成了网红打卡地。新修的村史馆里,摆满了村民自发捐献的斗、秤、壶、罐,讲解着村里垛子社火等风俗的由来和演变。碑刻、石桥、观音阁……徜徉阳关古道,不禁令人感慨岁月流年。一处民居的进门石筑于清代,花纹字样清晰可辨,有人出价12万元想买,户主坚持不卖:“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俺得传下去。”

把脱贫攻坚比作雪中送炭,乡村振兴就是锦上添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进阶,甚至没有止境。这段长长的征程里,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正在不断上演。

四问:“最卢氏”的路在哪里?

这个春节,汤河旅游的火爆程度,让汤河乡党委书记熊彦召连呼“想不到”。

地处卢氏深山区的汤河乡,因天然温泉得名。春节前大半个月,全乡大小宾馆的300多张床位全部被订完。假期结束好几天了,汤河温泉度假区仍然一床难求。

“百样生意百样做”。农村要发展,道路千万条,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最重要。都说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的优势,拿卢氏这个全省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区县来说,这话尤其适用。人均耕地不过1亩,人均林地和适宜林地却有20余亩,顶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省级森林城市等一个个名头……何止优势,生态简直就是卢氏最宝贵的财富!

在熊彦召看来,当地人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是一种“螺旋上升”、愈加深刻的过程。

林子虽多,仍要增绿护绿;水源虽清,还需倍加呵护。保护境内的草木溪流,对卢氏来说,首先是责任,是担当。

渐渐地人们发现,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绿色产业的辩证关系,“生态美”和“百姓富”就能实现有机统一。

譬如连翘,其生命力相当顽强,是良好的水土保持者,同时花可赏、果入药、叶制茶,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200多斤,漫山苍翠欲滴,遍地果实累累,一亩地就能挣5000多元。

绿色产业的带动效应还不只于此——官道口镇新坪村,拢共300多户,依托豫西大峡谷风景区和豫西百草园景区,经营农家乐的就有80多户;一批食品药品加工企业落户卢氏,带动了当地中药材、林果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拉长。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绿色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衍生的生态效益、展现的景观效益、催生的加工效益、拉动的三产效益,让人们看到了青山聚宝、绿水吸金的神奇效应。

不过也要看到,眼下生态环保正面临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对于卢氏这样的脱贫县,从政策、资金、技术、项目的倾斜方,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探索者,中间的路还长着呢,可做的事还多着呢!“我们已经迈出了步子,也尝到了甜头。这条绿色发展之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熊彦召说。

五问:选好配优“领头羊”有多重要?

27岁的付发强终于松了口气,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北李村的食用菌种植量超过了100万袋,村里的农民合作社就要成立了。

从他当选五里川镇北李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整个人跟上了发条一样,走村入户跟大家讲政策,讲合作社怎么互利互惠。付发强是卢氏村(社区)“两委”换届中涌现出来的一个典型,4年前他退伍后,到县城的房地产企业上班。去年换届选举启动后,他的老家李子坪村和邻近的北阳坡村合成一个行政村“北李村”,见识广、能力也强的他,被村民们一致推选上来。

付发强原本担心自己“年轻压不住阵”,不过这种担心很快就消失了。与其说是大家支持新党支部书记,不如说是他们太盼着有人带动搞发展了!刚刚脱贫的杨金峰去年种了8000袋香菇,这俩月他四处筹钱,把种植量提高到2.1万袋,“吃饱肚子不算完,俺借钱也要搞发展。”

截至今年1月,全县271个村(社区)党支部完成换届,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对此付发强很有体会,“现在的村干部不能光当‘千里马’‘老黄牛’,还要当‘土专家’‘田秀才’。”

工资加上护林员补贴,现在他每个月能拿到手5500元。回归乡里的亲情、干事创业的激情咕嘟嘟涌动着,再加上方方面面对自己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让他感慨“回来对了”。

付发强的感慨背后,有一个做法起到了支撑作用,那就是合村并居。卢氏在全省人口密度最小,拿北李村来说,原来的两个村子,年轻力壮的大多出去打工,每个村的常住人口不过一二百人,很难各自寻个合适的村党支部书记。合村后,两个村原有产业可以共同发展,腾挪的空间也大了。

产业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农民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从2018年起,卢氏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在区域相连、产业相同、习俗相近的地方搞合村并居,4年来,原有352个村合并至现在的232个村,县里集中“优势兵力”,为它们配强班子,让党组织引领、能人治村的模式在全县推行开来。

卢氏人深知,锦上添花不是件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但这是老百姓人人都渴盼的事,是值得奋斗一辈子的事。

产业迭代、人才培养、改革赋能、民生为上……行走中原大地,我们欣喜看到,一个个县域、乡镇、村庄正从实处落笔,全力绘制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努力跑出发展致富的“加速度”。写好这篇“大文章”,对于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来讲,寓意尤其深、责任尤其重!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早春的风催开了山桃、连翘、山茱萸,一簇簇粉的黄的花朵,从岩缝里、山坡上探出脑袋,争着回答春天的提问。(记者刘雅鸣王小萍柯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