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北饶阳:推行“党建+信用+金融”模式 解决边缘低收入人口产业融资难题

时间:2021-03-08 13:19:19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饶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黑龙港流域,总面积573平方公里,耕地58万亩,总人口28.44万,是设施果蔬生产传统县,目前全县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3万亩,设施葡萄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各类果蔬270万吨,年产值43亿元。脱贫攻坚以来,贫困人口通过扶贫小额贷款支持从事设施果蔬产业实现较高收益,但是边缘低收入人口资金短缺、抵押难贷款贵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通过贫困人口的示范带动,边缘低收入人口有贷款从事设施果蔬产业的需求,但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支持,也无法达到金融机构“抵押”要求,同时由于设施果蔬产业风险低,金融机构有放贷意愿,但无法得到履约保证、无法掌控风险责任。鉴于此,饶阳县先行先试,探索创建了“党建+信用+金融”的纯信用贷款金融服务“三农”模式,以强有力的党建体系(“1+10党员联系户”制度)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依托,按照“党建引领、信用开路、金融惠农、互促共赢”的思路,扎实有效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走出了一条党组织“牵线”、金融“搭台”、党员和群众“唱戏”的金融助推产业、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新路子。截止目前全县共评选出信用村45个、信用户621户,银行累计发放“党建+金融”信用贷款14255万元,边缘人口新建棚室300余座,从事其他产业95户。该县“党建+信用+金融”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做法入选了“中国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经济日报、金融时报等媒体先后进行报道。

顶层设计,构建“党建+信用+金融”新体系

“党建+信用+金融”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牵扯事项多且头绪繁杂,仅靠部门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因此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组织推动,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健全服务网络,努力打破农户与金融机构的藩篱。

       一是政府主导,全力推进。为加大推进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力度,成立了县委主要领导挂帅的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组织部长和主管金融副县长担任副组长,15个成员单位参与创建。办公室设在县金融办,金融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指导乡镇、村开展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年检复评等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县领导深入基层一线、现场办公,扎实推进全县范围内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打造农村信用品牌,抢占党组织金融服务“三农”的“新高地”。

       二是延伸职能,强基强信。积极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一手拉银行、一手拉农户,成为他们“手手相接”的连接纽带,增强农户贷款与银行放贷之间对接精准度,顺畅农户与金融的有效衔接。突破传统贷款思维方式和业务流程,乡村两级党组织走上前台成为金融机构的“业务代表”,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发挥“眼、耳、脚”作用,通过走村入户,了解农户生产经营及资金需求情况,及时整理反馈,做到有的放矢,形成完整的“乡评信用村、村评信用户、银行放贷款”工作流程,构建农户‘想贷’与银行‘敢贷’的良好格局,有效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织密网络,无缝对接。建成了一个县级金融服务中心、8个乡级金融服务站和197个村级金融服务部,实现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全覆盖。村级服务部是第一环,由村干部、党员和“一专两兼”3名联络员组成,负责政策宣传、信息核实、申贷初审工作。中间一环是乡镇金融服务站,由主管农经工作的乡镇副职和驻乡镇金融机构负责人组成,负责信用信息梳理、申贷复核、上传下达、督促管理等工作。最后一环是县级金融服务中心,成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业务人员,负责贷款申请的受理、批转、督办以及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三级金融服务体系架起了银行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填补了银行服务基层的空白,真正建立起“让百姓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的网格化服务体系。

健全制度,构建稳步运行新机制

为实现改革的扎实有序推进,饶阳县通过出台方案,制定管理办法、细则等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在“评、管、用”上着力,确保“党建+信用+金融”模式良好运行。

       一是下好评选“先手棋”,确保授信对象精准。出台《信用村、信用户评定管理办法》,建好征信队伍,以乡镇、村党组织为推选主体,组建两支队伍,一支是由3名村党员组成的“信息采集队”负责相关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整理,一支是由村党组织以及村优秀党员组成的“征信评审团”负责对所收集的信用信息挑选核定,然后产生最初的信用户名单,由村党组织向乡镇党组织推荐,再由乡镇党组织向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备、审批,做到信息采集、认定、公示、上报、审批、建档等各操作环环相扣。实行“3A”(信用从低到高依次为A级、2A级、3A级)制、“信用分”(信用村信用户评定考核项按分数计算)分级评定,坚持村民自主、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原则,基层党组织严把评定质量关,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评定信用等级,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成熟一个、评定一个、授牌一个。

       二是种好管理“试验田”,实现用信良性循环。探索出台《“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考核方案》《贷后管理细则》,采取“一次授信、循环贷款”的管理方式,同时建立“户失信,村降级、乡受损”机制,充分发挥“信用联盟”作用,如果一户出现失信问题,全村信用降级,全村信用户都受影响,并直接影响乡镇、村党组织年终考核成绩。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信用村审核和信用户复评,如果信用村、信用户出现重大风险信号并已达不到评定标准的,随时予以摘牌,取消其信用村、信用户资格,乡镇党组织可采取取消优惠政策、收回贷款、终止授信等措施,甚至可能遭受到“一次失信,终身不贷”的严重惩罚。通过延伸“1+10党员联系户”制度,全员都是“情报员”,足不出村就能实时了解信用户的信用状态,并及时以“串门儿”形式加以提醒,灵活监管互相监督,把这些银行不熟悉、不直接、不方便做到的,乡、村党组织来做,随时控制风险。

       三是用好激励“指挥棒”,营造守信良好环境。对信用村、信用户实行信贷政策倾斜,并通过系列信用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优先给予信用村、信用户惠农贷款政策支持。信用村、信用户“组团”办理信贷业务,批量受理、批量调查、批量授信、批量放款,实现信用贷款向额度高、利率低、手续简、速度快、门槛低转变。同时,专门开设信用户贷款“绿色通道”,金融机构专人接待受理,无需等待,让信用户享受VIP服务。村党支部联合金融机构举办针对信用户免费的农技知识等公益培训班。在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方面,信用户优先考虑、优先当选。真正让“要致富先当信用户”、“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能贷”的观念深入民心,“信用有价”成为全民共识。

改革创新,构建多方共赢新局面

通过创新“党建+信用+金融”的纯信用贷款金融服务“三农”模式,取得了明显的“三增三减三促”成效,即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贷款额度、增加贷款户数;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办理贷款手续、减少贷款利息;促进公民诚实守信、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拓宽了金融支农惠农的新渠道。金融是水,经济是田,信用是渠。金融对经济的滋润,关键问题是渠道的通畅,把金融之水灌溉到经济之田中去。“党建+信用+金融”解决的就是“渠”的问题。“党建+信用+金融”模式,使得金融机构对贷款对象的前期办理事项完全转交给乡镇、村党组织来完成,这样信用户就直接由村党组织产生,形成办理贷款由金融机构“向下选”转变为村党组织“向上推”,由群众“跑”贷款转变为群众“等”贷款的新机制,在贷款形式上实现“质的转变”。这样既提升了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在农村市场的占有份额,又可让信用户直接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手续简便”等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小额贷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信用户有资金问题,仅凭身份证和资信卡就可直接到银行办理贷款,或者在手机上足不出户就可操作,便捷有效地解决了群众贷款难资金短缺难题。

       二是促成了讲信用树新风的好风尚。“党建+信用+金融”模式,通过正向加分、负向减分,让正能量的人优先享受金融支持,以榜样的作用改变村民的观念和做法,让“信用”这个无形资产成为个人信用值与真金白银贷款的“对接桥”。通过实施信用村信用户创建,乱倒垃圾、邻里纠纷等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都用信用手段“管”了起来,“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群众规矩意识和文明习惯逐渐养成,农村矛盾得到有效遏制,民风状况得到显著净化,群众道德及信用水平全面提升,全县信用村社会矛盾纠纷减少22.8%,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3%,治安警情下降18%。

       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的“鱼水情”。“党建+信用+金融”是破解信贷瓶颈的“金钥匙”,是诚信建设的“重头戏”,是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党建+信用+金融”模式,让干部群众接触的机会、领域、时间更多,交流的时间也更多,特别是群众从争当信用户后感受到实在的好处,党委政府的威信也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干群关系融洽多了,主动找党委政府谈工作谈打算想办法的多了,胡搅蛮缠的少了,村组织凝聚力得到显著加强。在“双代”、“厕所革命”等工作中,“振臂一挥,应者云集”,信用村信用户的支持率均达到100%。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部委省市

河北饶阳:推行“党建+信用+金融”模式 解决边缘低收入人口产业融资难题

时间:2021-03-08 13:19:19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饶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黑龙港流域,总面积573平方公里,耕地58万亩,总人口28.44万,是设施果蔬生产传统县,目前全县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3万亩,设施葡萄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各类果蔬270万吨,年产值43亿元。脱贫攻坚以来,贫困人口通过扶贫小额贷款支持从事设施果蔬产业实现较高收益,但是边缘低收入人口资金短缺、抵押难贷款贵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通过贫困人口的示范带动,边缘低收入人口有贷款从事设施果蔬产业的需求,但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支持,也无法达到金融机构“抵押”要求,同时由于设施果蔬产业风险低,金融机构有放贷意愿,但无法得到履约保证、无法掌控风险责任。鉴于此,饶阳县先行先试,探索创建了“党建+信用+金融”的纯信用贷款金融服务“三农”模式,以强有力的党建体系(“1+10党员联系户”制度)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依托,按照“党建引领、信用开路、金融惠农、互促共赢”的思路,扎实有效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走出了一条党组织“牵线”、金融“搭台”、党员和群众“唱戏”的金融助推产业、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新路子。截止目前全县共评选出信用村45个、信用户621户,银行累计发放“党建+金融”信用贷款14255万元,边缘人口新建棚室300余座,从事其他产业95户。该县“党建+信用+金融”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做法入选了“中国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经济日报、金融时报等媒体先后进行报道。

顶层设计,构建“党建+信用+金融”新体系

“党建+信用+金融”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牵扯事项多且头绪繁杂,仅靠部门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因此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组织推动,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健全服务网络,努力打破农户与金融机构的藩篱。

       一是政府主导,全力推进。为加大推进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力度,成立了县委主要领导挂帅的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组织部长和主管金融副县长担任副组长,15个成员单位参与创建。办公室设在县金融办,金融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指导乡镇、村开展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年检复评等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县领导深入基层一线、现场办公,扎实推进全县范围内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打造农村信用品牌,抢占党组织金融服务“三农”的“新高地”。

       二是延伸职能,强基强信。积极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一手拉银行、一手拉农户,成为他们“手手相接”的连接纽带,增强农户贷款与银行放贷之间对接精准度,顺畅农户与金融的有效衔接。突破传统贷款思维方式和业务流程,乡村两级党组织走上前台成为金融机构的“业务代表”,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发挥“眼、耳、脚”作用,通过走村入户,了解农户生产经营及资金需求情况,及时整理反馈,做到有的放矢,形成完整的“乡评信用村、村评信用户、银行放贷款”工作流程,构建农户‘想贷’与银行‘敢贷’的良好格局,有效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织密网络,无缝对接。建成了一个县级金融服务中心、8个乡级金融服务站和197个村级金融服务部,实现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全覆盖。村级服务部是第一环,由村干部、党员和“一专两兼”3名联络员组成,负责政策宣传、信息核实、申贷初审工作。中间一环是乡镇金融服务站,由主管农经工作的乡镇副职和驻乡镇金融机构负责人组成,负责信用信息梳理、申贷复核、上传下达、督促管理等工作。最后一环是县级金融服务中心,成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业务人员,负责贷款申请的受理、批转、督办以及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三级金融服务体系架起了银行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填补了银行服务基层的空白,真正建立起“让百姓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的网格化服务体系。

健全制度,构建稳步运行新机制

为实现改革的扎实有序推进,饶阳县通过出台方案,制定管理办法、细则等有效措施,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在“评、管、用”上着力,确保“党建+信用+金融”模式良好运行。

       一是下好评选“先手棋”,确保授信对象精准。出台《信用村、信用户评定管理办法》,建好征信队伍,以乡镇、村党组织为推选主体,组建两支队伍,一支是由3名村党员组成的“信息采集队”负责相关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整理,一支是由村党组织以及村优秀党员组成的“征信评审团”负责对所收集的信用信息挑选核定,然后产生最初的信用户名单,由村党组织向乡镇党组织推荐,再由乡镇党组织向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备、审批,做到信息采集、认定、公示、上报、审批、建档等各操作环环相扣。实行“3A”(信用从低到高依次为A级、2A级、3A级)制、“信用分”(信用村信用户评定考核项按分数计算)分级评定,坚持村民自主、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原则,基层党组织严把评定质量关,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评定信用等级,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成熟一个、评定一个、授牌一个。

       二是种好管理“试验田”,实现用信良性循环。探索出台《“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考核方案》《贷后管理细则》,采取“一次授信、循环贷款”的管理方式,同时建立“户失信,村降级、乡受损”机制,充分发挥“信用联盟”作用,如果一户出现失信问题,全村信用降级,全村信用户都受影响,并直接影响乡镇、村党组织年终考核成绩。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信用村审核和信用户复评,如果信用村、信用户出现重大风险信号并已达不到评定标准的,随时予以摘牌,取消其信用村、信用户资格,乡镇党组织可采取取消优惠政策、收回贷款、终止授信等措施,甚至可能遭受到“一次失信,终身不贷”的严重惩罚。通过延伸“1+10党员联系户”制度,全员都是“情报员”,足不出村就能实时了解信用户的信用状态,并及时以“串门儿”形式加以提醒,灵活监管互相监督,把这些银行不熟悉、不直接、不方便做到的,乡、村党组织来做,随时控制风险。

       三是用好激励“指挥棒”,营造守信良好环境。对信用村、信用户实行信贷政策倾斜,并通过系列信用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优先给予信用村、信用户惠农贷款政策支持。信用村、信用户“组团”办理信贷业务,批量受理、批量调查、批量授信、批量放款,实现信用贷款向额度高、利率低、手续简、速度快、门槛低转变。同时,专门开设信用户贷款“绿色通道”,金融机构专人接待受理,无需等待,让信用户享受VIP服务。村党支部联合金融机构举办针对信用户免费的农技知识等公益培训班。在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方面,信用户优先考虑、优先当选。真正让“要致富先当信用户”、“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能贷”的观念深入民心,“信用有价”成为全民共识。

改革创新,构建多方共赢新局面

通过创新“党建+信用+金融”的纯信用贷款金融服务“三农”模式,取得了明显的“三增三减三促”成效,即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贷款额度、增加贷款户数;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办理贷款手续、减少贷款利息;促进公民诚实守信、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拓宽了金融支农惠农的新渠道。金融是水,经济是田,信用是渠。金融对经济的滋润,关键问题是渠道的通畅,把金融之水灌溉到经济之田中去。“党建+信用+金融”解决的就是“渠”的问题。“党建+信用+金融”模式,使得金融机构对贷款对象的前期办理事项完全转交给乡镇、村党组织来完成,这样信用户就直接由村党组织产生,形成办理贷款由金融机构“向下选”转变为村党组织“向上推”,由群众“跑”贷款转变为群众“等”贷款的新机制,在贷款形式上实现“质的转变”。这样既提升了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在农村市场的占有份额,又可让信用户直接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手续简便”等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小额贷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信用户有资金问题,仅凭身份证和资信卡就可直接到银行办理贷款,或者在手机上足不出户就可操作,便捷有效地解决了群众贷款难资金短缺难题。

       二是促成了讲信用树新风的好风尚。“党建+信用+金融”模式,通过正向加分、负向减分,让正能量的人优先享受金融支持,以榜样的作用改变村民的观念和做法,让“信用”这个无形资产成为个人信用值与真金白银贷款的“对接桥”。通过实施信用村信用户创建,乱倒垃圾、邻里纠纷等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都用信用手段“管”了起来,“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群众规矩意识和文明习惯逐渐养成,农村矛盾得到有效遏制,民风状况得到显著净化,群众道德及信用水平全面提升,全县信用村社会矛盾纠纷减少22.8%,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3%,治安警情下降18%。

       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的“鱼水情”。“党建+信用+金融”是破解信贷瓶颈的“金钥匙”,是诚信建设的“重头戏”,是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党建+信用+金融”模式,让干部群众接触的机会、领域、时间更多,交流的时间也更多,特别是群众从争当信用户后感受到实在的好处,党委政府的威信也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干群关系融洽多了,主动找党委政府谈工作谈打算想办法的多了,胡搅蛮缠的少了,村组织凝聚力得到显著加强。在“双代”、“厕所革命”等工作中,“振臂一挥,应者云集”,信用村信用户的支持率均达到10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