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再立潮头促振兴

时间:2021-08-26 13:31:4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潮头1.jpg

2021年6月11日,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到国家果树种质广州荔枝圃调研荔枝种质资源情况。

43年艰苦创业,玉汝于成。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改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命运轨迹。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广东开风气之先,勇立潮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8年脱贫攻坚,广东以发展的办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解决省内相对贫困问题,创新探索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同时,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勇担硬任务、勇啃硬骨头、勇当排头兵,讲政治、有担当,为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做出应有贡献。

省内帮扶:以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和城乡平衡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战略举措,纳入省委“1+1+9”工作部署,组织开展了全方位的“三农”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广东乡村振兴已由顶层设计、组织发动进入全员行动、全面推进重要阶段。

一是坚持党建强农。出台实施《中共广东省委实施〈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办法》,高规格成立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各级党政一把手担任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组长,亲自抓“三农”。建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挂点联系涉农县、镇、村工作制度,实行乡村振兴擂台赛制,建立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机制。建立领导小组统筹、专项组负责、专班主抓的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体系。

二是坚持政策扶农。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和“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带动超百万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省级财政10年内安排投入1600亿元,支农资金逐年较大幅度增加;有机整合26项涉农财政资金,市县可调配能力大幅增加。设立全国首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认缴规模125亿元。组织金融支农联盟,推广“银行+保险”融资模式,实现岭南特色水果保险省内品种全覆盖。

三是坚持产业兴农。创建14个国家级、16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16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初步形成“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产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4∶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收入超过1500亿元,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同时,打造全省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创建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四是坚持环境宜农。以建设精美农村为方向,创新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示范推进“一十百千”试点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在珠三角地区创新开展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园区、美丽河湖、美丽廊道“五美行动”。通乡镇和建制村公路路面全部硬化,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1.45%,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87%。

五是坚持改革促农。深化涉农领域“放管服”改革,将农业农村领域原有的346项行政权力事项压减至81项。积极推进乡村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明确农村100万元以下土建工程、50万元以下货物购买和委托服务的小型项目可由村级组织或农民工匠承接实施。布局6个县启动新一轮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进7个市县、35个中心镇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

六是坚持合力助农。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累计发动10824个企业,投入资金142亿多元。实施“新乡贤”返乡工程,建设认定返乡创业孵化基地51家。高水平建设广州国家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组建广东种业集团,实施数字农业工程,推进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示范省建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2%,农村科技特派员覆盖1300多个乡村产业。

东西部协作:挑重担,啃硬骨头,交亮丽答卷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广东始终坚持把扶贫协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分内应尽之责,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帮扶举措,担最重的任务,啃最硬的骨头,交最亮丽的答卷,帮扶的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4省(区)14个市(州)93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广东力量,展现了广东作为,提供了广东智慧。

一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扛起大责任,为服务全国脱贫攻坚大局体现广东担当。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每年全覆盖遍访扶贫协作4省(区),分别主持召开16次省委常委会议、8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动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奋力推动协作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尽锐出战,真帮实扶,拿出大举措,为助力贫困地区攻克贫困堡垒贡献广东力量。累计援助各类资金671亿元,其中,财政援助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共291亿元,占东部9省市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总额的近三分之一。派出党政干部480人、专业技术人才9598人。组织307个镇与扶贫协作地区366个贫困乡镇结对,943个村(社区)、2446家企业及457家社会组织与扶贫协作地区3984个贫困村结对帮扶,459家医院、1217个学校与扶贫协作地区799家医院、1341个学校结对帮扶。

三是全面交流,相互促进,深化大协作,为推动贫困地区融入国家重点战略展现广东作为。把帮扶桂川黔滇四省(区)脱贫攻坚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滇高铁参与共建共享经济带建设,引导13710家企业到协作地区投资兴业,实际到位投资3543亿元,共建147个产业园区。吸纳中西部地区贫困劳动力在粤务工387万,占全国跨省务工贫困劳动力的三分之一。

四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大尝试,为探索创新特色经验提供广东智慧。创新就业扶贫,创新“格力班”“大洋班”“广汽班”等订单式职教模式,免费招收14161名贫困“两后生”到广东接受职业教育。创新致富带头人培训和创业,2015年在佛山南海首创建设粤桂扶贫协作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采取“双培双带双促”培育模式,先后辐射带动扶贫协作四省(区)培训2.9万人,创业成功7384人,带动贫困户上万户。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援建模式,在凉山、怒江、百色等深度贫困地区援建76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搞好生活设施和产业、就业等N项配套,补齐“3+1”(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方面的短板。创新稳边固疆举措,帮扶贫困边民实施危房改造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卫生帮扶、信息化建设帮扶等“六项帮扶”,实现让贫困边民安居边境、乐业边境、稳在边境。

新阶段,对广东来说,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不仅在省内,还包括东西部协作地区。目前,广东帮扶广西、贵州等2省(区)99个脱贫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更重、范围更广,这既是中央对广东的信任,也是对广东的考验。广东将把东西部协作作为长期性、战略性政治责任,坚持“中央要求、当地所需、广东所能”的原则,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建立健全“双向协作、多方共赢”的东西部协作机制,推动东西部协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潮头2.jpg

湛江市徐闻县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深水网箱基地现场。

一是加强劳务协作。完善与协作地区劳务输出对接机制,互设劳务工作服务站(点),推进在粤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服务。持续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发挥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作用,实行援企稳岗、减税降费、扶持补贴等优惠政策,以稳企带动稳岗。

二是加强产业合作。用好广东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方面积累的经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支持有条件的协作地区共建“一县一园”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园,帮助脱贫地区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协同建设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广东传统制造业、加工贸易、电子信息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序梯度转移。

三是加强消费协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优势,发挥广东东西部协作产品交易市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广东东西部协作(肇庆)创业创新基地等平台作用,推动农产品认证溯源,建设更多供港、供深、供湾区基地,支持协作地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安全检测等配套建设,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深化拓展消费扶贫。

四是助力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我省帮扶资金、人才、产业、劳务和社会力量等方面的资源,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重点支持,因地制宜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扶持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供水等,助推县域发展能力的提升。

五是加强人才支援与交流。优化“组团式”人才支援,强化农业科技、文化服务、乡村规划、社会治理、环境整治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协作。组织医院、学校以及文化、科研等机构与协作地区建立结对关系,支持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项目。组织当地专业技术人才到我省跟岗学习和开展交流培训,开展对协作地区基层管理干部人才培训。

六是强化改革创新。因地制宜支持在易地搬迁安置区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养业、手工艺品、健康养生和乡村旅游等多种经营,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融入。助力旅游业发展,加强旅游品牌塑造,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民宿点。

七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参与东西部协作。鼓励社会力量与协作地区镇、村结对帮扶。招募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医疗、教育、科技、乡村治理等支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成果更牢  未来更好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广东省乡村振兴承上启下、开拓新局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在“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奋力推动广东省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定现行帮扶政策,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启动实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统筹推进县镇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做好新阶段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二是坚定不移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稳定在1350万亩以上。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打造广州国际种业硅谷等种业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种质资源库。

三是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培育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民嵌入农业现代化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四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规划引领,尊重农民意愿,立足乡村现有基础,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村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供水保障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推动农村5G网络等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

五是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提升“头雁”工程质量,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巩固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新时代岭南特色乡风文明建设。

六是抓好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把更多管理职能下沉到县、乡。深入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基层改革经验,扩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成果。

2021年,我们站在了历史新起点。回望来路,脱贫攻坚百转千回,百炼成钢,我们党百年风华正茂;放眼未来,乡村振兴千山万水,千磨万击,我们千秋伟业在胸。广东将一如既往听党话跟党走,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广东精神,坚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破解省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同时以广东所能尽心尽力尽情,一以贯之做好对口帮扶地区的帮扶工作。

(供稿单位: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再立潮头促振兴

时间:2021-08-26 13:31:4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潮头1.jpg

2021年6月11日,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到国家果树种质广州荔枝圃调研荔枝种质资源情况。

43年艰苦创业,玉汝于成。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改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命运轨迹。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广东开风气之先,勇立潮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8年脱贫攻坚,广东以发展的办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解决省内相对贫困问题,创新探索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同时,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勇担硬任务、勇啃硬骨头、勇当排头兵,讲政治、有担当,为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做出应有贡献。

省内帮扶:以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和城乡平衡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战略举措,纳入省委“1+1+9”工作部署,组织开展了全方位的“三农”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广东乡村振兴已由顶层设计、组织发动进入全员行动、全面推进重要阶段。

一是坚持党建强农。出台实施《中共广东省委实施〈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办法》,高规格成立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各级党政一把手担任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组长,亲自抓“三农”。建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挂点联系涉农县、镇、村工作制度,实行乡村振兴擂台赛制,建立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机制。建立领导小组统筹、专项组负责、专班主抓的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体系。

二是坚持政策扶农。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和“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带动超百万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省级财政10年内安排投入1600亿元,支农资金逐年较大幅度增加;有机整合26项涉农财政资金,市县可调配能力大幅增加。设立全国首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认缴规模125亿元。组织金融支农联盟,推广“银行+保险”融资模式,实现岭南特色水果保险省内品种全覆盖。

三是坚持产业兴农。创建14个国家级、16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16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初步形成“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产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4∶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收入超过1500亿元,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同时,打造全省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创建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四是坚持环境宜农。以建设精美农村为方向,创新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示范推进“一十百千”试点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在珠三角地区创新开展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园区、美丽河湖、美丽廊道“五美行动”。通乡镇和建制村公路路面全部硬化,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1.45%,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87%。

五是坚持改革促农。深化涉农领域“放管服”改革,将农业农村领域原有的346项行政权力事项压减至81项。积极推进乡村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明确农村100万元以下土建工程、50万元以下货物购买和委托服务的小型项目可由村级组织或农民工匠承接实施。布局6个县启动新一轮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进7个市县、35个中心镇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

六是坚持合力助农。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累计发动10824个企业,投入资金142亿多元。实施“新乡贤”返乡工程,建设认定返乡创业孵化基地51家。高水平建设广州国家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组建广东种业集团,实施数字农业工程,推进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示范省建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2%,农村科技特派员覆盖1300多个乡村产业。

东西部协作:挑重担,啃硬骨头,交亮丽答卷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广东始终坚持把扶贫协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分内应尽之责,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帮扶举措,担最重的任务,啃最硬的骨头,交最亮丽的答卷,帮扶的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4省(区)14个市(州)93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广东力量,展现了广东作为,提供了广东智慧。

一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扛起大责任,为服务全国脱贫攻坚大局体现广东担当。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每年全覆盖遍访扶贫协作4省(区),分别主持召开16次省委常委会议、8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动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奋力推动协作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尽锐出战,真帮实扶,拿出大举措,为助力贫困地区攻克贫困堡垒贡献广东力量。累计援助各类资金671亿元,其中,财政援助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共291亿元,占东部9省市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总额的近三分之一。派出党政干部480人、专业技术人才9598人。组织307个镇与扶贫协作地区366个贫困乡镇结对,943个村(社区)、2446家企业及457家社会组织与扶贫协作地区3984个贫困村结对帮扶,459家医院、1217个学校与扶贫协作地区799家医院、1341个学校结对帮扶。

三是全面交流,相互促进,深化大协作,为推动贫困地区融入国家重点战略展现广东作为。把帮扶桂川黔滇四省(区)脱贫攻坚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滇高铁参与共建共享经济带建设,引导13710家企业到协作地区投资兴业,实际到位投资3543亿元,共建147个产业园区。吸纳中西部地区贫困劳动力在粤务工387万,占全国跨省务工贫困劳动力的三分之一。

四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大尝试,为探索创新特色经验提供广东智慧。创新就业扶贫,创新“格力班”“大洋班”“广汽班”等订单式职教模式,免费招收14161名贫困“两后生”到广东接受职业教育。创新致富带头人培训和创业,2015年在佛山南海首创建设粤桂扶贫协作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采取“双培双带双促”培育模式,先后辐射带动扶贫协作四省(区)培训2.9万人,创业成功7384人,带动贫困户上万户。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援建模式,在凉山、怒江、百色等深度贫困地区援建76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搞好生活设施和产业、就业等N项配套,补齐“3+1”(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方面的短板。创新稳边固疆举措,帮扶贫困边民实施危房改造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卫生帮扶、信息化建设帮扶等“六项帮扶”,实现让贫困边民安居边境、乐业边境、稳在边境。

新阶段,对广东来说,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不仅在省内,还包括东西部协作地区。目前,广东帮扶广西、贵州等2省(区)99个脱贫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更重、范围更广,这既是中央对广东的信任,也是对广东的考验。广东将把东西部协作作为长期性、战略性政治责任,坚持“中央要求、当地所需、广东所能”的原则,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建立健全“双向协作、多方共赢”的东西部协作机制,推动东西部协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潮头2.jpg

湛江市徐闻县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深水网箱基地现场。

一是加强劳务协作。完善与协作地区劳务输出对接机制,互设劳务工作服务站(点),推进在粤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服务。持续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发挥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作用,实行援企稳岗、减税降费、扶持补贴等优惠政策,以稳企带动稳岗。

二是加强产业合作。用好广东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方面积累的经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支持有条件的协作地区共建“一县一园”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园,帮助脱贫地区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协同建设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广东传统制造业、加工贸易、电子信息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序梯度转移。

三是加强消费协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优势,发挥广东东西部协作产品交易市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广东东西部协作(肇庆)创业创新基地等平台作用,推动农产品认证溯源,建设更多供港、供深、供湾区基地,支持协作地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安全检测等配套建设,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深化拓展消费扶贫。

四是助力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我省帮扶资金、人才、产业、劳务和社会力量等方面的资源,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重点支持,因地制宜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扶持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供水等,助推县域发展能力的提升。

五是加强人才支援与交流。优化“组团式”人才支援,强化农业科技、文化服务、乡村规划、社会治理、环境整治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协作。组织医院、学校以及文化、科研等机构与协作地区建立结对关系,支持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项目。组织当地专业技术人才到我省跟岗学习和开展交流培训,开展对协作地区基层管理干部人才培训。

六是强化改革创新。因地制宜支持在易地搬迁安置区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养业、手工艺品、健康养生和乡村旅游等多种经营,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融入。助力旅游业发展,加强旅游品牌塑造,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民宿点。

七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参与东西部协作。鼓励社会力量与协作地区镇、村结对帮扶。招募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医疗、教育、科技、乡村治理等支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成果更牢  未来更好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广东省乡村振兴承上启下、开拓新局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在“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奋力推动广东省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定现行帮扶政策,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启动实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统筹推进县镇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做好新阶段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二是坚定不移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稳定在1350万亩以上。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打造广州国际种业硅谷等种业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种质资源库。

三是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培育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民嵌入农业现代化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四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规划引领,尊重农民意愿,立足乡村现有基础,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村庄“洁化、绿化、美化”行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供水保障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推动农村5G网络等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

五是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提升“头雁”工程质量,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巩固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新时代岭南特色乡风文明建设。

六是抓好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把更多管理职能下沉到县、乡。深入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基层改革经验,扩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成果。

2021年,我们站在了历史新起点。回望来路,脱贫攻坚百转千回,百炼成钢,我们党百年风华正茂;放眼未来,乡村振兴千山万水,千磨万击,我们千秋伟业在胸。广东将一如既往听党话跟党走,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广东精神,坚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破解省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同时以广东所能尽心尽力尽情,一以贯之做好对口帮扶地区的帮扶工作。

(供稿单位: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