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东乡村振兴专题

“粤”品越好

时间:2021-08-26 12:33:4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本刊记者 周艳

茂名荔枝、梅州柚、徐闻菠萝……近年来,这些让人垂涎的农产品,为广东品牌再添新色。南海岸边的土特产,何以能跨越山河飞进千家万户?答案就在广东省打造的“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振兴产业体系里。

跨县集群

在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的上千亩鸽棚里,村民钟会权的身影每天会准时出现,他要照料好一只只“陈小鸽”,那是职责,更是一家人好日子的来源;

在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占地35亩、投资1.14亿元、年宰肉鸽1500万只的肉鸽一体化加工项目有条不紊地运转;

在广州万菱汇广场上,大型LED电子屏以每天30次的播放频率,播出“陈小鸽”的大型品牌广告……

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从村镇、县到都市,“陈小鸽”展翅高飞。这也是广州在梅州布局“一盘棋”产业的缩影。

梅州1.jpg

“陈小鸽”养殖基地内养殖的肉鸽。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广州对口帮扶梅州。广梅携手同心,以产业帮扶为抓手,打造广梅一盘棋战略。

“广梅一盘棋战略,横向看,梅州市8个区县市之间需要统筹协调;纵向看,需要捋清产业与产业之间、上游与下游之间的联系。合理布局广梅产业共建园、企业、村镇县乃至每户村民,能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原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副总指挥、广州派驻梅州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梅州市委副秘书长欧阳可员介绍。在广梅两地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兴宁市原44个省定贫困村与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发展肉鸽养殖,创建品牌“陈小鸽”,在就业和产业分红收益等方面惠及群众1024户、3431人。2020年底,脱贫户累计分红收益达319.6万元。

“陈小鸽”品牌的升温不仅在兴宁市。广州珠江实业集团与金绿公司合作共建孵化基地后,孵化培育梅州全市2000多户农户从事肉鸽养殖,燃起了肉鸽的高知名度。

“群众可以承包鸽棚,每只出栏提成1.7元,政府每只还奖补0.5元。像钟会权通过承包鸽棚,月收入超过7000元。”兴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广州天河驻兴宁工作组组长蓝蓝说。而千亩鸽棚上的“农光互补”项目,又为村民带来一笔不菲的收益。

为实现产业跨县集群发展,广梅指挥部以广梅园为主平台,协同8个对口帮扶产业园区联动发展,5年来累计引进项目49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0个。2020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为8.77万人提供就业岗位。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酒家等国企率先落户,建设产业基地,发挥龙头集聚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国电子、法国圣戈班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园区,已初步建成绿色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产业新城。

“在发展产业过程中,我们有借鉴工业化、市场化理念,我们要证明,乡村产业也可以做大做强。”欧阳可员说,广州帮扶梅州乡村设立帮扶产业化组织427个,特色产业项目911个,脱贫村参与资产性收益项目684个,“大带小、小促大”的帮扶特色初步形成。

广梅产业园等有“1+8”产业共建园综合优势,构建好产业共建园区企业与脱贫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脱贫村的仙草、红薯、梅州柚等农产品原料就可以直销到园区企业,既拓展了企业优质原料采购渠道,又为农户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实现互利共赢。如广药王老吉的原液提取基地试投产后,农户种植仙草的积极性大幅提升;金柚康公司开发出国内首条柚果高值化生产线,可收购残次柚果变废为宝,村民有了保底,园区“大带小”效应越来越明显。

而广州生长地公司则是从农村走向了园区。落户梅州五华县后,公司带动农户种植高山红薯2.15万亩,根据实际情况,又启动了高山红薯深加工,逐步成长为亿元以上项目,实现了“小促大”。

一县一园

有了特色产业集群支撑,一县一园,不再是梦。

在河源市,全市获批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实现省级产业园县区全覆盖,市级以上现代产业园总数达11个,涉及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特产品销售等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蜜柚、油茶、茶叶、生猪、水稻、蔬菜、水产养殖等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这是四大家兰之一……前三名下单、购买六苗以上的,送沙盆。先加购物车,凌晨付款,三个平台同时直播,走过路过不要错过……”2020年“双十一”,韶关市翁源县德芳兰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芳直播带货,忙得不亦乐乎。

近两年,网购兰花订单猛增。有4个兰园的德芳公司,“双十一”当天订单数量达4000余件,成交额约30万元。

这不是个例。德芳公司位于翁源县兰花产业园,一个以兰花为支柱的特色花卉产业园,广东省首批1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园区拥有企业300多家,带动3000多户农户发展,年产值超过12亿元。此外,还吸纳1.5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均增收4.3万元。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下,一县一园格局初具规模,各园区秉承差异化、可持续原则发展。在梅州市平远县南药产业园,结合南药产业园梅片产业的发展需要,园区探索构建由村集体投资、县负责监管、委托企业经营的“投入资金资产化+保底收益”合作共建模式,统筹全县37个村的发展集体经济资金,委托华清园公司以村集体每投入50万元建设100亩基地的标准统一集约土地,并负责基地种植管理、采收。前4年,村集体投资收益10万元,第5年后每年按梅片树采收新鲜枝叶产量产值的10%获取收益(保底5万元)。目前,广东共创建175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镇一业

一县一园的搭建,辐射带动一镇一业发展,形成由点连线、以线结网的产业格局,促进县镇两级有机衔接,让产业基础更加坚实、牢固。

连日来,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农民钱木森,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回在西洋菜地和合作社仓库之间跑,这头装好采摘的西洋菜,那头赶紧分拣过秤。“夏季来了,雨水充足,西洋菜长得快,不快点摘会变老。”钱木森的担心源于对市场的了解。

采摘的西洋菜经过专门的清洗和包装,将直接送到港澳市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阳山西洋菜已走进华润万家、百佳、盒马等大型商超,远销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区。

2018年,钱木森从村合作社承包了6亩西洋菜,合作社将西洋菜种好、提供肥料技术,他与妻子负责管理,每亩年增收1万~2万元。看着效益越来越好,去年他又承包了7亩,13亩西洋菜一年可以增收10余万元。

这是阳山县优质蔬菜产业园向镇、村辐射带动的结果。阳城镇以发展成熟的西洋菜生产基地为基础,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打造集现代农业、美丽田园、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鱼水·生活”田园综合体。

在西洋菜生产基地附近长满杂草的荒地上,挖掘机轰隆隆地加紧作业,对土地进行平整,田园综合体各项目措施逐步完善。综合体占地面积26000余亩,主要包括休闲驿站、2000亩西洋菜示范基地、600亩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水上乐园、农家乐等,重点便是一产和三产的深度融合。

梅州2.jpg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兰花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基地。

对于项目的经营管理,阳城镇党委、政府也有规划: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让农户实现“一地三增收”。一是租地收入,土地流转给经营公司,连片土地年租金由原来的600元上升到900元/亩。二是承包收入。由经营公司投入资金(13000~15000元/亩)建成基地后,发包给农户承包经营(1000元/亩),公司全程技术指导,并提供生产资料,蔬菜由公司按市场价格和保底价(0.85元/斤)予以回收,农户承包款和农户生产资料在出产后逐步扣回,经测算承包农户每年每亩可获近1.6万元的收入。三是务工收入。公司吸纳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每年可获得务工收入5万多元。目前,田园综合体带动70多户承包,带动农民近240多人务工。

 这样的农业特色专业镇,在广东省共有200个。

梅州3.jpg

广东省梅州兴宁市梅一客公司带动农户种植板栗南瓜并包回收。

梅州4.jpg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蔬菜种植基地的员工正在打包。

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是我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打造个性化休闲农业的重要路径。这条路,广东走得驾轻就熟。

韶关市仁化县大桥镇长坝村有着“柚子之乡”的美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坝沙田柚”是全村主导产业,也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早在2017年,长坝村沙田柚产值就达2.4亿元,村集体年收入9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8万元。

沙田柚是村民致富的“金柚子”。以村民邓福清为例,他曾在远近闻名的韶关金喆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学习柚子树种植管理技术,积累了经验。2020年,邓福清家的400多棵柚子树中,200多棵挂果丰收,收入10多万元。

“村里柚子树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占到长坝村山地面积的70%。”长坝村村干部罗四清说。

而河源市坪围村则以发展兰花为主导产业,在广东省农科院的全链条科技支撑下,大幅增加了集体和农户收入,2020年村集体收入增长到153万元,2021年2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获奖的村集体。

在一村一品基础上,广东还探索实施了“村村联动”来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如梅州兴宁市“梅一客”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体验+O2O”方式,联结带动5个镇13个村的农户,种植朝天椒、板栗南瓜等10多个高端蔬菜品种,同时建设农耕体验园带动乡村旅游,通过电商辐射带动农产品销售,2380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目前,梅州市共617个村参与了43个产业联动项目,省级脱贫村实现全覆盖。

而今,广东打造出2000个特色效益农业示范村,吸引2.55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23万名农民就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当“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建立,当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力,南粤大地乡村产业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广东乡村振兴专题    
聚焦两会

“粤”品越好

时间:2021-08-26 12:33:4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本刊记者 周艳

茂名荔枝、梅州柚、徐闻菠萝……近年来,这些让人垂涎的农产品,为广东品牌再添新色。南海岸边的土特产,何以能跨越山河飞进千家万户?答案就在广东省打造的“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振兴产业体系里。

跨县集群

在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的上千亩鸽棚里,村民钟会权的身影每天会准时出现,他要照料好一只只“陈小鸽”,那是职责,更是一家人好日子的来源;

在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占地35亩、投资1.14亿元、年宰肉鸽1500万只的肉鸽一体化加工项目有条不紊地运转;

在广州万菱汇广场上,大型LED电子屏以每天30次的播放频率,播出“陈小鸽”的大型品牌广告……

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从村镇、县到都市,“陈小鸽”展翅高飞。这也是广州在梅州布局“一盘棋”产业的缩影。

梅州1.jpg

“陈小鸽”养殖基地内养殖的肉鸽。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广州对口帮扶梅州。广梅携手同心,以产业帮扶为抓手,打造广梅一盘棋战略。

“广梅一盘棋战略,横向看,梅州市8个区县市之间需要统筹协调;纵向看,需要捋清产业与产业之间、上游与下游之间的联系。合理布局广梅产业共建园、企业、村镇县乃至每户村民,能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原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副总指挥、广州派驻梅州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梅州市委副秘书长欧阳可员介绍。在广梅两地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兴宁市原44个省定贫困村与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发展肉鸽养殖,创建品牌“陈小鸽”,在就业和产业分红收益等方面惠及群众1024户、3431人。2020年底,脱贫户累计分红收益达319.6万元。

“陈小鸽”品牌的升温不仅在兴宁市。广州珠江实业集团与金绿公司合作共建孵化基地后,孵化培育梅州全市2000多户农户从事肉鸽养殖,燃起了肉鸽的高知名度。

“群众可以承包鸽棚,每只出栏提成1.7元,政府每只还奖补0.5元。像钟会权通过承包鸽棚,月收入超过7000元。”兴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广州天河驻兴宁工作组组长蓝蓝说。而千亩鸽棚上的“农光互补”项目,又为村民带来一笔不菲的收益。

为实现产业跨县集群发展,广梅指挥部以广梅园为主平台,协同8个对口帮扶产业园区联动发展,5年来累计引进项目49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0个。2020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为8.77万人提供就业岗位。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酒家等国企率先落户,建设产业基地,发挥龙头集聚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国电子、法国圣戈班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园区,已初步建成绿色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产业新城。

“在发展产业过程中,我们有借鉴工业化、市场化理念,我们要证明,乡村产业也可以做大做强。”欧阳可员说,广州帮扶梅州乡村设立帮扶产业化组织427个,特色产业项目911个,脱贫村参与资产性收益项目684个,“大带小、小促大”的帮扶特色初步形成。

广梅产业园等有“1+8”产业共建园综合优势,构建好产业共建园区企业与脱贫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脱贫村的仙草、红薯、梅州柚等农产品原料就可以直销到园区企业,既拓展了企业优质原料采购渠道,又为农户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实现互利共赢。如广药王老吉的原液提取基地试投产后,农户种植仙草的积极性大幅提升;金柚康公司开发出国内首条柚果高值化生产线,可收购残次柚果变废为宝,村民有了保底,园区“大带小”效应越来越明显。

而广州生长地公司则是从农村走向了园区。落户梅州五华县后,公司带动农户种植高山红薯2.15万亩,根据实际情况,又启动了高山红薯深加工,逐步成长为亿元以上项目,实现了“小促大”。

一县一园

有了特色产业集群支撑,一县一园,不再是梦。

在河源市,全市获批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实现省级产业园县区全覆盖,市级以上现代产业园总数达11个,涉及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特产品销售等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蜜柚、油茶、茶叶、生猪、水稻、蔬菜、水产养殖等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这是四大家兰之一……前三名下单、购买六苗以上的,送沙盆。先加购物车,凌晨付款,三个平台同时直播,走过路过不要错过……”2020年“双十一”,韶关市翁源县德芳兰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芳直播带货,忙得不亦乐乎。

近两年,网购兰花订单猛增。有4个兰园的德芳公司,“双十一”当天订单数量达4000余件,成交额约30万元。

这不是个例。德芳公司位于翁源县兰花产业园,一个以兰花为支柱的特色花卉产业园,广东省首批1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园区拥有企业300多家,带动3000多户农户发展,年产值超过12亿元。此外,还吸纳1.5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均增收4.3万元。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下,一县一园格局初具规模,各园区秉承差异化、可持续原则发展。在梅州市平远县南药产业园,结合南药产业园梅片产业的发展需要,园区探索构建由村集体投资、县负责监管、委托企业经营的“投入资金资产化+保底收益”合作共建模式,统筹全县37个村的发展集体经济资金,委托华清园公司以村集体每投入50万元建设100亩基地的标准统一集约土地,并负责基地种植管理、采收。前4年,村集体投资收益10万元,第5年后每年按梅片树采收新鲜枝叶产量产值的10%获取收益(保底5万元)。目前,广东共创建175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镇一业

一县一园的搭建,辐射带动一镇一业发展,形成由点连线、以线结网的产业格局,促进县镇两级有机衔接,让产业基础更加坚实、牢固。

连日来,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农民钱木森,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回在西洋菜地和合作社仓库之间跑,这头装好采摘的西洋菜,那头赶紧分拣过秤。“夏季来了,雨水充足,西洋菜长得快,不快点摘会变老。”钱木森的担心源于对市场的了解。

采摘的西洋菜经过专门的清洗和包装,将直接送到港澳市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阳山西洋菜已走进华润万家、百佳、盒马等大型商超,远销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区。

2018年,钱木森从村合作社承包了6亩西洋菜,合作社将西洋菜种好、提供肥料技术,他与妻子负责管理,每亩年增收1万~2万元。看着效益越来越好,去年他又承包了7亩,13亩西洋菜一年可以增收10余万元。

这是阳山县优质蔬菜产业园向镇、村辐射带动的结果。阳城镇以发展成熟的西洋菜生产基地为基础,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打造集现代农业、美丽田园、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鱼水·生活”田园综合体。

在西洋菜生产基地附近长满杂草的荒地上,挖掘机轰隆隆地加紧作业,对土地进行平整,田园综合体各项目措施逐步完善。综合体占地面积26000余亩,主要包括休闲驿站、2000亩西洋菜示范基地、600亩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水上乐园、农家乐等,重点便是一产和三产的深度融合。

梅州2.jpg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兰花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基地。

对于项目的经营管理,阳城镇党委、政府也有规划: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让农户实现“一地三增收”。一是租地收入,土地流转给经营公司,连片土地年租金由原来的600元上升到900元/亩。二是承包收入。由经营公司投入资金(13000~15000元/亩)建成基地后,发包给农户承包经营(1000元/亩),公司全程技术指导,并提供生产资料,蔬菜由公司按市场价格和保底价(0.85元/斤)予以回收,农户承包款和农户生产资料在出产后逐步扣回,经测算承包农户每年每亩可获近1.6万元的收入。三是务工收入。公司吸纳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每年可获得务工收入5万多元。目前,田园综合体带动70多户承包,带动农民近240多人务工。

 这样的农业特色专业镇,在广东省共有200个。

梅州3.jpg

广东省梅州兴宁市梅一客公司带动农户种植板栗南瓜并包回收。

梅州4.jpg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蔬菜种植基地的员工正在打包。

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是我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打造个性化休闲农业的重要路径。这条路,广东走得驾轻就熟。

韶关市仁化县大桥镇长坝村有着“柚子之乡”的美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坝沙田柚”是全村主导产业,也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早在2017年,长坝村沙田柚产值就达2.4亿元,村集体年收入9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8万元。

沙田柚是村民致富的“金柚子”。以村民邓福清为例,他曾在远近闻名的韶关金喆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学习柚子树种植管理技术,积累了经验。2020年,邓福清家的400多棵柚子树中,200多棵挂果丰收,收入10多万元。

“村里柚子树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占到长坝村山地面积的70%。”长坝村村干部罗四清说。

而河源市坪围村则以发展兰花为主导产业,在广东省农科院的全链条科技支撑下,大幅增加了集体和农户收入,2020年村集体收入增长到153万元,2021年2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获奖的村集体。

在一村一品基础上,广东还探索实施了“村村联动”来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如梅州兴宁市“梅一客”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体验+O2O”方式,联结带动5个镇13个村的农户,种植朝天椒、板栗南瓜等10多个高端蔬菜品种,同时建设农耕体验园带动乡村旅游,通过电商辐射带动农产品销售,2380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目前,梅州市共617个村参与了43个产业联动项目,省级脱贫村实现全覆盖。

而今,广东打造出2000个特色效益农业示范村,吸引2.55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23万名农民就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当“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建立,当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力,南粤大地乡村产业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