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切实做好“三篇文章”,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时间:2021-09-26 17:02:3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以“抢”的意识、“拼”的勇气、“实”的作风,接棒乡村振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做好“党建引领、风貌提升、产业发展”三篇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做好“党建引领”文章,实干赢得民心民意

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用好“民情地图”,深入开展民情下访和代理代办,统筹抓好事关全村的大事、难事、要事,解决实际问题60多件,为全村百姓代理代办事项100件次,深受村民好评,真正做到了“用脚步丈量民意、用实干赢得民心”。

学党史,办实事,为民纾解难题。聘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孙家行和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张英海为村“保健医”,并为村民购买和筹集300支藿香正气水、13000个口罩和300支温度计,带来价值6000多元的感冒、胃肠等药品;聘请北京专业律师张娜为村内法律专家,受益村民百余人次;为桦南幸福小学捐助18000元学习物资,邀请桦南县北大文科状元王力斌同学为村里初、高中同学分享学习经验;邀请桦南县农商行来村普及惠民贷款政策,并多方筹措资金6万余元,购买地面砖、水泥、沙子、电脑、投影仪等装修材料和办公用品;为村民捐赠秋收服装600套迷彩服,为村环卫人员购买防扎手套和捡垃圾大夹子;帮助养殖户销售肉牛近20万元,为36户脱贫户每家送去豆油和月饼。

抓党建,聚民心,巩固拓展成果。构建“党建+”模式,积极帮助村党总支部书记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组织建设。指导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健全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务公开;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协助召开支委会、党员党员大会,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农户家进行宣讲,让村民了解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努力为建设美丽乡村做贡献;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制定《民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施方案》《民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计划》《民富村“一约四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实施方案》《志愿服务计划》等。通过大力开展“讲、树、治、助、乐、庆”等活动,成功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佳木斯大学被桦南县授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贡献单位,民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被桦南县授予先进单位。

抗疫情,强意识,防疫常抓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落实公共场所消毒、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基本措施;组织工作队员通过入户走访、入户宣传、张贴标语、微信群、村广播站“大喇叭”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和解读有关政策措施,大力提升村民防范意识,消除村民恐惧心理;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对所辖村民进行逐户逐人排查,做到摸清底数、知晓行踪;对疫情严重地区返村人员实行监控;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村民在村出入口等关键位置设置路卡,密切监控来往人员并及时劝返临时外来人员,为疫情防控筑起坚实牢固的“堡垒”。

做实“风貌提升”文章,推动乡村宜居宜业

“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不过时。但修路致富只是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助推乡村振兴的一道缩影,要统筹文化、教育、医疗、生态保护等方面内容,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补齐乡村硬件设施。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兼顾“实用性”和“协调性”,把钱花到“刚需”上,把“好钢”使到“刀刃”上,真正提升群众获得感。

户户通,家家乐,优化人居环境。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全体村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筹集资金10万余元,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严重影响村民秋收的村南路修缮完毕,增强村民们致富的信心,加快村民们增收的步伐;为村里购置40个崭新的吊斗式大垃圾桶,洁净村内各条道路;做通养殖大户工作,让他们将牲畜粪便及时外运,带头保持村内卫生;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不仅提升了形象,更是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投资金,促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筹措近35万元修建、翻新民富村文明实践站和文化活动广场,切实把“文化广场”建成乡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法治科技普及、致富技能培训的“大舞台”,为更好地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奠定基础;作为全县第一个数字乡村示范村,民富村智能平台建设紧锣密鼓进行,四个自然屯的大喇叭近20000元,现已投入使用,国家各种政策可以瞬时同步传达。同时,为扩大养殖规模,协调县电业局近期安装动力电。经过工作队的不懈努力,民富村的村容村貌再上新台阶,今年9月,民富村荣获佳木斯市“文明村标兵称号”。

做活“产业发展”文章,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只会导致产业的“水土不服”。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立足优势产业资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充分释放乡村资源禀赋的价值,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抓特色,谋突破,促进增收致富。积极对接佳木斯大学科技园的兴农资源,帮助贫困户王凯、王德彪等开展种植洋甘菊试验项目,收益15000多元,使36个脱贫户每户分红收益350元;筹资3.3万元购买300只泰州鹅,带动脱贫户开展养殖增收近万元;引导和支持脱贫户开展庭院种植增收近万元;帮助康在利、王德彪、张国平、王文生等25户村民销售农产品、家禽及附属品,收入10余万元。

请进来,走出去,注入源头活水。邀请农业专家走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通过技术人员的“传、帮、带”,培育出会科技、用科技的农村“本土专家”,切实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脚步。工作队已赴黑龙江大学、佳木斯郊区、桦南县考察油豆角、人参、紫苏和红小豆项目,并在村内遴选适合的项目进行推广,壮大特色产业,实现增收创收。

下一步,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将协调佳木斯市医疗专家来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与桦南县相关部门达成合作意向,为全村每家每户无偿提供果树;充分发挥民富村发展民宿旅游的先天优势,进行招商引资等。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邀请医疗专家上门为卧床不起的曲大爷义诊;协调有关部门为村民李先生患有重度自闭症且患有残疾的孩子现场办理残疾证;动员并接送村民张焕等人去县里打防疫疫苗等等,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真心实意为村民办实事的举动,赢得了村民的赞誉。驻村第一书记杜雨来的驻村事迹也先后被桦南电视台、佳木斯日报、三江晚报、黑龙江日报、东北网、龙江头条、黑龙江新闻夜航、中国乡村振兴网报道。

事业是实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只争朝夕的劲头,充分调动全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奋斗成就乡村振兴伟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纪实综述    
资讯播报

切实做好“三篇文章”,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时间:2021-09-26 17:02:3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以“抢”的意识、“拼”的勇气、“实”的作风,接棒乡村振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做好“党建引领、风貌提升、产业发展”三篇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做好“党建引领”文章,实干赢得民心民意

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用好“民情地图”,深入开展民情下访和代理代办,统筹抓好事关全村的大事、难事、要事,解决实际问题60多件,为全村百姓代理代办事项100件次,深受村民好评,真正做到了“用脚步丈量民意、用实干赢得民心”。

学党史,办实事,为民纾解难题。聘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孙家行和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张英海为村“保健医”,并为村民购买和筹集300支藿香正气水、13000个口罩和300支温度计,带来价值6000多元的感冒、胃肠等药品;聘请北京专业律师张娜为村内法律专家,受益村民百余人次;为桦南幸福小学捐助18000元学习物资,邀请桦南县北大文科状元王力斌同学为村里初、高中同学分享学习经验;邀请桦南县农商行来村普及惠民贷款政策,并多方筹措资金6万余元,购买地面砖、水泥、沙子、电脑、投影仪等装修材料和办公用品;为村民捐赠秋收服装600套迷彩服,为村环卫人员购买防扎手套和捡垃圾大夹子;帮助养殖户销售肉牛近20万元,为36户脱贫户每家送去豆油和月饼。

抓党建,聚民心,巩固拓展成果。构建“党建+”模式,积极帮助村党总支部书记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组织建设。指导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健全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务公开;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协助召开支委会、党员党员大会,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农户家进行宣讲,让村民了解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努力为建设美丽乡村做贡献;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制定《民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施方案》《民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计划》《民富村“一约四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实施方案》《志愿服务计划》等。通过大力开展“讲、树、治、助、乐、庆”等活动,成功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佳木斯大学被桦南县授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贡献单位,民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被桦南县授予先进单位。

抗疫情,强意识,防疫常抓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落实公共场所消毒、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基本措施;组织工作队员通过入户走访、入户宣传、张贴标语、微信群、村广播站“大喇叭”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和解读有关政策措施,大力提升村民防范意识,消除村民恐惧心理;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对所辖村民进行逐户逐人排查,做到摸清底数、知晓行踪;对疫情严重地区返村人员实行监控;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村民在村出入口等关键位置设置路卡,密切监控来往人员并及时劝返临时外来人员,为疫情防控筑起坚实牢固的“堡垒”。

做实“风貌提升”文章,推动乡村宜居宜业

“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不过时。但修路致富只是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助推乡村振兴的一道缩影,要统筹文化、教育、医疗、生态保护等方面内容,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补齐乡村硬件设施。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兼顾“实用性”和“协调性”,把钱花到“刚需”上,把“好钢”使到“刀刃”上,真正提升群众获得感。

户户通,家家乐,优化人居环境。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全体村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筹集资金10万余元,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严重影响村民秋收的村南路修缮完毕,增强村民们致富的信心,加快村民们增收的步伐;为村里购置40个崭新的吊斗式大垃圾桶,洁净村内各条道路;做通养殖大户工作,让他们将牲畜粪便及时外运,带头保持村内卫生;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不仅提升了形象,更是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投资金,促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筹措近35万元修建、翻新民富村文明实践站和文化活动广场,切实把“文化广场”建成乡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法治科技普及、致富技能培训的“大舞台”,为更好地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奠定基础;作为全县第一个数字乡村示范村,民富村智能平台建设紧锣密鼓进行,四个自然屯的大喇叭近20000元,现已投入使用,国家各种政策可以瞬时同步传达。同时,为扩大养殖规模,协调县电业局近期安装动力电。经过工作队的不懈努力,民富村的村容村貌再上新台阶,今年9月,民富村荣获佳木斯市“文明村标兵称号”。

做活“产业发展”文章,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只会导致产业的“水土不服”。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立足优势产业资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充分释放乡村资源禀赋的价值,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抓特色,谋突破,促进增收致富。积极对接佳木斯大学科技园的兴农资源,帮助贫困户王凯、王德彪等开展种植洋甘菊试验项目,收益15000多元,使36个脱贫户每户分红收益350元;筹资3.3万元购买300只泰州鹅,带动脱贫户开展养殖增收近万元;引导和支持脱贫户开展庭院种植增收近万元;帮助康在利、王德彪、张国平、王文生等25户村民销售农产品、家禽及附属品,收入10余万元。

请进来,走出去,注入源头活水。邀请农业专家走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通过技术人员的“传、帮、带”,培育出会科技、用科技的农村“本土专家”,切实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脚步。工作队已赴黑龙江大学、佳木斯郊区、桦南县考察油豆角、人参、紫苏和红小豆项目,并在村内遴选适合的项目进行推广,壮大特色产业,实现增收创收。

下一步,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将协调佳木斯市医疗专家来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与桦南县相关部门达成合作意向,为全村每家每户无偿提供果树;充分发挥民富村发展民宿旅游的先天优势,进行招商引资等。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邀请医疗专家上门为卧床不起的曲大爷义诊;协调有关部门为村民李先生患有重度自闭症且患有残疾的孩子现场办理残疾证;动员并接送村民张焕等人去县里打防疫疫苗等等,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真心实意为村民办实事的举动,赢得了村民的赞誉。驻村第一书记杜雨来的驻村事迹也先后被桦南电视台、佳木斯日报、三江晚报、黑龙江日报、东北网、龙江头条、黑龙江新闻夜航、中国乡村振兴网报道。

事业是实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佳木斯大学驻村工作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只争朝夕的劲头,充分调动全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奋斗成就乡村振兴伟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