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小康美景入画来——鹤峰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笔

时间:2021-10-09 09:37:42来源:恩施日报作者:蒋杨艳 汪正玺

初秋,清风徐徐,瓜果飘香。山城鹤峰,水泥路四通八达,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农业产业百花齐放,一幅幸福宜居的生态图景徐徐展开……

鹤峰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塑造乡村“形”“实”“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塑造乡村乡貌美丽之“形”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乡村振兴有盼头。

林荫栈道、小桥流水、花团锦簇,飞檐翘角的特色民居掩映在烟云之中。走进鹤峰县下坪乡东洲村,如入画中。

一大早,东洲村村民祁以华给院子周围的花圃浇完水后,又将水泥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村子越来越漂亮,每天都有不少人来游玩,咱也不能丢面子,得把周围收拾干净。”他说,近几年,东洲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很差的地方都变成了景观。

“以前村里条件有限,到处杂草丛生,入户路也是坑坑洼洼的,人车难行,走出去的人都不愿意回来。”回忆起以前,村民脑海里只有脏乱差的情形。东洲村党支部书记覃艳红说,近年来,东洲村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户厕改造,每户都配备了分类垃圾箱,由专人负责收集垃圾并运送至垃圾投放站。路面硬化、太阳能路灯实现全覆盖,成为鹤峰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

近几年,鹤峰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原则,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截至目前,全县实现村庄清洁行动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率、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90%以上,累计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23万座,普及率达到69.8%。同时,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改善村容村貌,完善管护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充盈乡村产业兴盛之“实”

农村产业促增收,乡村振兴有奔头。

9月17日,鹤峰县五里乡湄坪村集中安置点旁的箬叶加工“扶贫车间”一片繁忙,近20名农村妇女围在一起,分拣、捆扎、包装、搬运箬叶。

“下雨天,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厂里做事。天气好的话,孩子他爹就上山采箬叶,日子越过越好。”今年57岁的搬迁户张彩娥一脸满足,从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搬到离村委会不远的集中安置点,住上亮堂的新房,一家三口都在“扶贫车间”找到工作,成了“上班族”。

鹤峰县野生箬竹生长面积82万亩,可采摘箬叶面积近50万亩,发展箬叶生产厂家1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人均年劳务收入逾3.5万元,年产值达3亿元。

鹤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箬叶产业只是该县绿色富民的产业之一,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最大的富民产业是茶产业。全县茶园面积近40万亩,年产量3.7万吨,综合产值达37亿元,国内有机茶基地认证(含转换)面积达10.66万亩。全县90%的行政村和70%的农户种茶,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茶叶。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鹤峰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重点打造以茶叶为主的全产业链,着力培养箬叶、中药材、蔬菜、养殖等优势主导产业,有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今年,全县建设全产业链项目35个,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2.27万亩,落实粮食面积26.76万亩,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

铸牢乡村乡风文明之“魂”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乡村振兴有劲头。

傍晚时分,鹤峰县铁炉白族乡渔山村打破白日沉寂,村民们到文化广场,腰鼓一挂,鼓槌“叮叮咚咚”敲起来。腰鼓声渐落,不远处农家院子里传来锣鼓点子和打钹声。闻声前去,一群老人在打围鼓。“打围鼓是渔山村祖辈流传的技艺,老老小小都会几手。”老人们说,农闲时,大家聚在一起练围鼓愉悦身心。村民们欢声笑语,一片和谐,让乡村夜晚变得“有声有色”。

据了解,鹤峰县每个村庄都成立了文艺队。邬阳村陈家棚五组平地少,组长肖英菊将自家庭院变成舞台,左邻右舍都来跳广场舞。烧水、泡茶,肖英菊忙里忙外,乐此不疲,“跳广场舞让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什么误会和心结,说出来也能互帮互劝。”

鹤峰县把繁荣乡村文化、推进乡风文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建强文化阵地,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率100%;“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建设覆盖率、开通率均为100%。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领办实事1.1万余件。创新方式方法,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119场次。持续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凝聚起全县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资讯播报

小康美景入画来——鹤峰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笔

时间:2021-10-09 09:37:42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蒋杨艳 汪正玺

初秋,清风徐徐,瓜果飘香。山城鹤峰,水泥路四通八达,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农业产业百花齐放,一幅幸福宜居的生态图景徐徐展开……

鹤峰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塑造乡村“形”“实”“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塑造乡村乡貌美丽之“形”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乡村振兴有盼头。

林荫栈道、小桥流水、花团锦簇,飞檐翘角的特色民居掩映在烟云之中。走进鹤峰县下坪乡东洲村,如入画中。

一大早,东洲村村民祁以华给院子周围的花圃浇完水后,又将水泥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村子越来越漂亮,每天都有不少人来游玩,咱也不能丢面子,得把周围收拾干净。”他说,近几年,东洲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很差的地方都变成了景观。

“以前村里条件有限,到处杂草丛生,入户路也是坑坑洼洼的,人车难行,走出去的人都不愿意回来。”回忆起以前,村民脑海里只有脏乱差的情形。东洲村党支部书记覃艳红说,近年来,东洲村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户厕改造,每户都配备了分类垃圾箱,由专人负责收集垃圾并运送至垃圾投放站。路面硬化、太阳能路灯实现全覆盖,成为鹤峰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

近几年,鹤峰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原则,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截至目前,全县实现村庄清洁行动行政村全覆盖,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率、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90%以上,累计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23万座,普及率达到69.8%。同时,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改善村容村貌,完善管护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充盈乡村产业兴盛之“实”

农村产业促增收,乡村振兴有奔头。

9月17日,鹤峰县五里乡湄坪村集中安置点旁的箬叶加工“扶贫车间”一片繁忙,近20名农村妇女围在一起,分拣、捆扎、包装、搬运箬叶。

“下雨天,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厂里做事。天气好的话,孩子他爹就上山采箬叶,日子越过越好。”今年57岁的搬迁户张彩娥一脸满足,从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搬到离村委会不远的集中安置点,住上亮堂的新房,一家三口都在“扶贫车间”找到工作,成了“上班族”。

鹤峰县野生箬竹生长面积82万亩,可采摘箬叶面积近50万亩,发展箬叶生产厂家1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人均年劳务收入逾3.5万元,年产值达3亿元。

鹤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箬叶产业只是该县绿色富民的产业之一,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最大的富民产业是茶产业。全县茶园面积近40万亩,年产量3.7万吨,综合产值达37亿元,国内有机茶基地认证(含转换)面积达10.66万亩。全县90%的行政村和70%的农户种茶,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茶叶。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鹤峰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重点打造以茶叶为主的全产业链,着力培养箬叶、中药材、蔬菜、养殖等优势主导产业,有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今年,全县建设全产业链项目35个,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2.27万亩,落实粮食面积26.76万亩,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

铸牢乡村乡风文明之“魂”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乡村振兴有劲头。

傍晚时分,鹤峰县铁炉白族乡渔山村打破白日沉寂,村民们到文化广场,腰鼓一挂,鼓槌“叮叮咚咚”敲起来。腰鼓声渐落,不远处农家院子里传来锣鼓点子和打钹声。闻声前去,一群老人在打围鼓。“打围鼓是渔山村祖辈流传的技艺,老老小小都会几手。”老人们说,农闲时,大家聚在一起练围鼓愉悦身心。村民们欢声笑语,一片和谐,让乡村夜晚变得“有声有色”。

据了解,鹤峰县每个村庄都成立了文艺队。邬阳村陈家棚五组平地少,组长肖英菊将自家庭院变成舞台,左邻右舍都来跳广场舞。烧水、泡茶,肖英菊忙里忙外,乐此不疲,“跳广场舞让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什么误会和心结,说出来也能互帮互劝。”

鹤峰县把繁荣乡村文化、推进乡风文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建强文化阵地,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率100%;“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建设覆盖率、开通率均为100%。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领办实事1.1万余件。创新方式方法,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119场次。持续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凝聚起全县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