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陈登:脚踏乡土望眼开 平凡亦精彩

时间:2021-10-14 11:13: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建始县景阳镇大树垭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陈登二三事

 

 “无论我年岁多大,无论到哪里驻村,村民就是我的亲人,我愿尽心尽力为他们服务,这样,心里踏实!”

陈登朴实的话语令人倍感温暖。

清江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2018年3月1日,陈登角色转变,来到美丽的清江画廊景阳镇团碑村驻村。从武昌理工学院党群工作部部长到驻村第一书记,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陈登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作为驻村中坚力量,陈登在基层党建、产业扶贫、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各前沿阵地明责尽职,“驻村”更“助村”。精准扶贫如此,实施乡村振兴亦如此。

是什么力量,让他在“天命”之年忘我躬身山村?又是什么力量,让他激情昂扬? 

脚踏实地,每一步都留下印记

奔赴大山,心怀热爱。学农出身的陈登,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深深的情谊……

一个平凡的人,只要脚踏实地,默默奉献,也能做出自己的成绩。陈登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

——扑下身子,这些画面令人泪眼朦胧。

驻村伊始,陈登用短短一个月时间,步行1000多公里,踏遍了团碑村的七沟八梁十面坡,对全村180余户村民进行了遍访,摸清了97户贫困户338名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

驻村的每一天,都留下了他感人的画面。

2020年6月10日,崭连续50多天阴雨连绵,1组村民何名凤屋后函洞堵塞,房屋大量进水,不及时疏通函洞,房屋随时可能倒塌。何名凤因病在县医院住院治疗家中无人,巡逻中,陈登发现了何名凤房屋的隐患。必须及时抢险排患,陈登果断决定并与两名工作队员一起,经过10多个小时的清淤除泥,疏通函洞,终于保住了何名凤的房屋不受损失。

2020年11月8日,1组70多岁的留守老人董显界不慎跌入十多米的山沟,伤势严重。陈登救起老人,连夜送往县医院抢救。康复后的董显界逢人就夸“陈书记是我的救命恩人”。

3组留守儿童李小林,因患间歇性癜痫病,感到自卑不愿上学,陈登点对点帮扶,无数次鼓励孩子战胜病魔,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与小林共同学习。在关心疏导的同时,陈登还多方联系医疗专家为李小林治病,孩子病情好转后顺利入学。

“是陈书记的关怀点亮了我心中的希望,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回报社会。”李小林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陈登这样感感人的画面事还很多很多……

——小事虽小,但却令人肃然起敬。

每当有人说起陈书记几年来对村民的帮扶时,他总是笑着说,我只是为村民做了一些小事。

“家里洗衣机坏了,请陈书记帮我修一下。”2018年腊月,5组80岁的贫困老人王章能请村民捎了个信给陈书记。傍晚,陈登提着工具箱踏着积雪来到王章能家,捣鼓了一个多小时,为老人修好洗衣机,还帮老人把衣服洗了才离开。

“太感谢陈书记了。”老人说,把洗机拉到景阳镇上去修,往返50多公里,车费修理费一起要300多元,再说,雨雪天气,根本没有办法把洗衣机运到镇上去修理。

5组村民刘能艳说,陈书记来团碑村后,村民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坏了再也不用搬到镇上去修,只要给陈书记打个电话或捎个信,他就自带工具来修理,给村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驻村以来,陈登平时入户走访工作时,包里总装着万用表、电烙铁、起子等维修工具,走到那儿修到那儿。这样即与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又促进了工作。

在团碑村3年多,他义务为村民修理家用电器80多台次,节约维修开支数千元。

“陈书记对村民实在,瞧得起农民。”在村民心中,陈书记是值得信赖的好干部。 

默默奔忙,脚踏乡土望眼开

刚驻村时,没有桌子,用木板自制,离集镇20多公里,购买蔬菜不方便,自己开荒种地……

生命追上信仰,岁月披上光芒。在简朴生活中磨砺意志,在为民情怀中激发干事创业的力量。

陈登平凡的事迹,在团碑村刻下了精准扶贫的时代剪影。 

——党建引领,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学院做党群工作的陈登,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驻村的“必修课”,把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磨刀石”。

团碑村是深度贫困村,全村7个小组180户666人,贫困户97户338人,有党员20名。为夯实基层党建,陈登找问题、想对策,积极鼓励年轻人向党组织靠拢,及时将村里有学识、觉悟高的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补充到村支“两委”队伍中来,筑牢了脱贫战斗堡垒。3年中,全村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名、村级后备干部3名、纳新党员2名,打破了团碑村年轻党员少、村委换届不换人的习惯。

——攻坚克难,踏平坎坷成大道。

清澈的小河,宽敞的乡村公路,整洁的农家小院,老人们散步,小孩们玩耍,脱贫后的团碑村,一幅欣欣向荣的画卷跃入眼帘。

过去的团碑村既是出名的贫困村,又是出名的软弱涣散村,团碑村的变化,离不开党的政策,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陈登和队友们的操心劳累。

为打通产业扶贫路,陈登与工作队员一起,因地制宜制定了“一长一中两短”产业发展规划(短期:辣椒、白肋烟,中期:贝母,长期:旅游民宿),并组织成立团碑村万邦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团碑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捆绑发展”的经营模式,规避了村民产业发展风险,实现了助农增收和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的互利双赢。

 “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闭塞的交通阻碍了团碑村的发展。为打通致富路,陈登多方协调,争取资金,带领村民凿通三处峭壁,修建、硬化村级公路17.9公里,拔掉了困扰祖辈的“交通”困境。

靠天吃水,是团碑村“贫困”的见证。长期挑水吃,久旱井水枯竭,还会造成村民争水纠纷。陈登多方联系地质、水管部门,修建蓄水池8口,安装水管管网1.85万米,彻底解决了困扰团碑村世代缺水的历史。

“为了村民安全饮水,陈书记的脚板都跑得像锅铲了。”村民打开水龙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夸奖陈书记。

电不稳,灯不亮,陈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他向当地党委政府递交报告,又协调电力部门,采取增添变压器,更换电杆,改造老旧线路等方式维修整改。灯亮了,电稳了,村民的心暖了。

脱贫后的团碑村,产业、乡风文明、党建、村务、卫生、老年活动等功能齐全,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根据组织安排,2021年6月,陈登与队友们将离开团碑村,临别时,几十位村民自发前来送行。

也就在这天,团碑村将“团碑村永久荣誉村民”证书交到了陈登手中。

在团碑村3年,陈登如同歌曲“党派来的亲人”所唱:脚踩泥泞,手捧真心,他像远方的亲戚,来到了这小山村。挨家挨户串门,他走得那么勤;同坐一条板凳,他情浓意更深。东家送暖,西家解困,为搬走那一个‘贫’字,他鼓舞人心添干劲…… 

步履不停,平凡因奋斗而精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到景阳镇大树垭村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陈登暗下决心,要与村“两委”干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扑下身子,为民办实事心里踏踏实实。

在大树垭村短短3个多月时间,陈登平凡而感人的小事桩桩件件。他与另两名队员在一个月时间内,对大树垭村10个村民小组476户村民进行了遍访,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进行了监测,制定了帮扶措施。

在走访中,一村民家中两兄弟发生纠纷,哥哥一气之下要跳河轻生,陈登从早到晚跟随其后,并耐心开导,还请当地干警协调解决家庭纠纷,直到晚上11点多,兄弟两和解,他才放心把该村民送回家。

到大树垭村驻村3个多月,陈登化解矛盾纠纷5起,确保了村民矛盾不出村。

今年7月8日,一场瓢泼大雨说来就来,大树垭村委会门前的水沟堵塞,陈登拿起锄头,清理水沟……暴雨如注,哪怕浑身湿透、腰酸背痛,50多岁的陈登没有犹豫,只有坚定。水沟疏通后,他抹一把脸上的雨水,乐呵呵的笑了。

今年暑假期间陈登组织武昌理工学院43名大学生到大树垭村义务支教,对周边260多名中小学生开展暑期作业辅导、艺术、美术培训,还开展了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等。

“儿子儿媳外出务工,没人教孙子作业,多亏陈书记想得周到,安排志愿服务队支教。”对于暑期义务支教活动,村民点赞陈书记“又周到、又贴心。”

今年,刚大学毕业的黄彩森刚接手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重担,陈登十分注重对年轻干部的“传班带”,从基层党建到乡风文明,从环境治理到产业发展,他手把手指导,使黄彩森很快进入工作状态。陈登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加强党史学习,引导他们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沃野新姿,接续奋斗不停歇。

“加把劲哦,扳新谷哟!”

9月23日,在景阳镇大树垭村4组,号子声声,稻香阵阵,歌舞翩翩,一场别开生面的第四届农民丰收节隆重上演。

为筹备丰收节,陈登没少操心,他与5名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义务完成大树垭村农旅融合示范区室外大型墙体绘画,为农民丰收节画龙点睛。

每天傍晚,陈登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举办丰收节的场地,他手里提个方便袋,“东张西望”捡地上的垃圾。在陈登带动下,十多位村民自发地参与清理垃圾志愿活动,期间,还培养了48户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如今,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水绕门墙竹绕堂,满窗春绿更山光。丰收节过后的大树垭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和“网红打卡村”……

清江画廊,瓜果飘香,稻谷金黄,青山隐隐,农舍别致……景阳镇大树垭村无不展现着乡村振兴发展的璀璨画卷。

乡村振兴大幕已开启,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陈登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待,接续奋斗在大树垭村。

夯实堡垒,建强组织,他是党建工作的带头人,拓宽渠道,发展产业,环境治理,他是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人物故事    

陈登:脚踏乡土望眼开 平凡亦精彩

时间:2021-10-14 11:13: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建始县景阳镇大树垭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陈登二三事

 

 “无论我年岁多大,无论到哪里驻村,村民就是我的亲人,我愿尽心尽力为他们服务,这样,心里踏实!”

陈登朴实的话语令人倍感温暖。

清江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2018年3月1日,陈登角色转变,来到美丽的清江画廊景阳镇团碑村驻村。从武昌理工学院党群工作部部长到驻村第一书记,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陈登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作为驻村中坚力量,陈登在基层党建、产业扶贫、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各前沿阵地明责尽职,“驻村”更“助村”。精准扶贫如此,实施乡村振兴亦如此。

是什么力量,让他在“天命”之年忘我躬身山村?又是什么力量,让他激情昂扬? 

脚踏实地,每一步都留下印记

奔赴大山,心怀热爱。学农出身的陈登,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深深的情谊……

一个平凡的人,只要脚踏实地,默默奉献,也能做出自己的成绩。陈登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

——扑下身子,这些画面令人泪眼朦胧。

驻村伊始,陈登用短短一个月时间,步行1000多公里,踏遍了团碑村的七沟八梁十面坡,对全村180余户村民进行了遍访,摸清了97户贫困户338名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

驻村的每一天,都留下了他感人的画面。

2020年6月10日,崭连续50多天阴雨连绵,1组村民何名凤屋后函洞堵塞,房屋大量进水,不及时疏通函洞,房屋随时可能倒塌。何名凤因病在县医院住院治疗家中无人,巡逻中,陈登发现了何名凤房屋的隐患。必须及时抢险排患,陈登果断决定并与两名工作队员一起,经过10多个小时的清淤除泥,疏通函洞,终于保住了何名凤的房屋不受损失。

2020年11月8日,1组70多岁的留守老人董显界不慎跌入十多米的山沟,伤势严重。陈登救起老人,连夜送往县医院抢救。康复后的董显界逢人就夸“陈书记是我的救命恩人”。

3组留守儿童李小林,因患间歇性癜痫病,感到自卑不愿上学,陈登点对点帮扶,无数次鼓励孩子战胜病魔,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与小林共同学习。在关心疏导的同时,陈登还多方联系医疗专家为李小林治病,孩子病情好转后顺利入学。

“是陈书记的关怀点亮了我心中的希望,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回报社会。”李小林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陈登这样感感人的画面事还很多很多……

——小事虽小,但却令人肃然起敬。

每当有人说起陈书记几年来对村民的帮扶时,他总是笑着说,我只是为村民做了一些小事。

“家里洗衣机坏了,请陈书记帮我修一下。”2018年腊月,5组80岁的贫困老人王章能请村民捎了个信给陈书记。傍晚,陈登提着工具箱踏着积雪来到王章能家,捣鼓了一个多小时,为老人修好洗衣机,还帮老人把衣服洗了才离开。

“太感谢陈书记了。”老人说,把洗机拉到景阳镇上去修,往返50多公里,车费修理费一起要300多元,再说,雨雪天气,根本没有办法把洗衣机运到镇上去修理。

5组村民刘能艳说,陈书记来团碑村后,村民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坏了再也不用搬到镇上去修,只要给陈书记打个电话或捎个信,他就自带工具来修理,给村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驻村以来,陈登平时入户走访工作时,包里总装着万用表、电烙铁、起子等维修工具,走到那儿修到那儿。这样即与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又促进了工作。

在团碑村3年多,他义务为村民修理家用电器80多台次,节约维修开支数千元。

“陈书记对村民实在,瞧得起农民。”在村民心中,陈书记是值得信赖的好干部。 

默默奔忙,脚踏乡土望眼开

刚驻村时,没有桌子,用木板自制,离集镇20多公里,购买蔬菜不方便,自己开荒种地……

生命追上信仰,岁月披上光芒。在简朴生活中磨砺意志,在为民情怀中激发干事创业的力量。

陈登平凡的事迹,在团碑村刻下了精准扶贫的时代剪影。 

——党建引领,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学院做党群工作的陈登,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驻村的“必修课”,把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磨刀石”。

团碑村是深度贫困村,全村7个小组180户666人,贫困户97户338人,有党员20名。为夯实基层党建,陈登找问题、想对策,积极鼓励年轻人向党组织靠拢,及时将村里有学识、觉悟高的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补充到村支“两委”队伍中来,筑牢了脱贫战斗堡垒。3年中,全村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名、村级后备干部3名、纳新党员2名,打破了团碑村年轻党员少、村委换届不换人的习惯。

——攻坚克难,踏平坎坷成大道。

清澈的小河,宽敞的乡村公路,整洁的农家小院,老人们散步,小孩们玩耍,脱贫后的团碑村,一幅欣欣向荣的画卷跃入眼帘。

过去的团碑村既是出名的贫困村,又是出名的软弱涣散村,团碑村的变化,离不开党的政策,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陈登和队友们的操心劳累。

为打通产业扶贫路,陈登与工作队员一起,因地制宜制定了“一长一中两短”产业发展规划(短期:辣椒、白肋烟,中期:贝母,长期:旅游民宿),并组织成立团碑村万邦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团碑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捆绑发展”的经营模式,规避了村民产业发展风险,实现了助农增收和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的互利双赢。

 “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闭塞的交通阻碍了团碑村的发展。为打通致富路,陈登多方协调,争取资金,带领村民凿通三处峭壁,修建、硬化村级公路17.9公里,拔掉了困扰祖辈的“交通”困境。

靠天吃水,是团碑村“贫困”的见证。长期挑水吃,久旱井水枯竭,还会造成村民争水纠纷。陈登多方联系地质、水管部门,修建蓄水池8口,安装水管管网1.85万米,彻底解决了困扰团碑村世代缺水的历史。

“为了村民安全饮水,陈书记的脚板都跑得像锅铲了。”村民打开水龙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夸奖陈书记。

电不稳,灯不亮,陈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他向当地党委政府递交报告,又协调电力部门,采取增添变压器,更换电杆,改造老旧线路等方式维修整改。灯亮了,电稳了,村民的心暖了。

脱贫后的团碑村,产业、乡风文明、党建、村务、卫生、老年活动等功能齐全,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根据组织安排,2021年6月,陈登与队友们将离开团碑村,临别时,几十位村民自发前来送行。

也就在这天,团碑村将“团碑村永久荣誉村民”证书交到了陈登手中。

在团碑村3年,陈登如同歌曲“党派来的亲人”所唱:脚踩泥泞,手捧真心,他像远方的亲戚,来到了这小山村。挨家挨户串门,他走得那么勤;同坐一条板凳,他情浓意更深。东家送暖,西家解困,为搬走那一个‘贫’字,他鼓舞人心添干劲…… 

步履不停,平凡因奋斗而精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到景阳镇大树垭村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陈登暗下决心,要与村“两委”干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扑下身子,为民办实事心里踏踏实实。

在大树垭村短短3个多月时间,陈登平凡而感人的小事桩桩件件。他与另两名队员在一个月时间内,对大树垭村10个村民小组476户村民进行了遍访,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进行了监测,制定了帮扶措施。

在走访中,一村民家中两兄弟发生纠纷,哥哥一气之下要跳河轻生,陈登从早到晚跟随其后,并耐心开导,还请当地干警协调解决家庭纠纷,直到晚上11点多,兄弟两和解,他才放心把该村民送回家。

到大树垭村驻村3个多月,陈登化解矛盾纠纷5起,确保了村民矛盾不出村。

今年7月8日,一场瓢泼大雨说来就来,大树垭村委会门前的水沟堵塞,陈登拿起锄头,清理水沟……暴雨如注,哪怕浑身湿透、腰酸背痛,50多岁的陈登没有犹豫,只有坚定。水沟疏通后,他抹一把脸上的雨水,乐呵呵的笑了。

今年暑假期间陈登组织武昌理工学院43名大学生到大树垭村义务支教,对周边260多名中小学生开展暑期作业辅导、艺术、美术培训,还开展了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等。

“儿子儿媳外出务工,没人教孙子作业,多亏陈书记想得周到,安排志愿服务队支教。”对于暑期义务支教活动,村民点赞陈书记“又周到、又贴心。”

今年,刚大学毕业的黄彩森刚接手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重担,陈登十分注重对年轻干部的“传班带”,从基层党建到乡风文明,从环境治理到产业发展,他手把手指导,使黄彩森很快进入工作状态。陈登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加强党史学习,引导他们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沃野新姿,接续奋斗不停歇。

“加把劲哦,扳新谷哟!”

9月23日,在景阳镇大树垭村4组,号子声声,稻香阵阵,歌舞翩翩,一场别开生面的第四届农民丰收节隆重上演。

为筹备丰收节,陈登没少操心,他与5名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义务完成大树垭村农旅融合示范区室外大型墙体绘画,为农民丰收节画龙点睛。

每天傍晚,陈登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举办丰收节的场地,他手里提个方便袋,“东张西望”捡地上的垃圾。在陈登带动下,十多位村民自发地参与清理垃圾志愿活动,期间,还培养了48户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如今,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水绕门墙竹绕堂,满窗春绿更山光。丰收节过后的大树垭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和“网红打卡村”……

清江画廊,瓜果飘香,稻谷金黄,青山隐隐,农舍别致……景阳镇大树垭村无不展现着乡村振兴发展的璀璨画卷。

乡村振兴大幕已开启,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陈登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待,接续奋斗在大树垭村。

夯实堡垒,建强组织,他是党建工作的带头人,拓宽渠道,发展产业,环境治理,他是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