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东西帮扶助振兴 山海相连情相依

时间:2021-11-13 16:24:0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柴秋实 吴鲁 任存军

东西呼应,海陆遥望;对口帮扶,山海相连。

一条母亲河将山东与甘肃紧密相连,一条战略部署让两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紧密相连。

自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和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按照党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区域之间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协作,携手并进推动东西部协作不断走深走实,积极探寻东西部扶贫协作新的途径。特别是城阳区把结对帮扶当成“自家事”和“份内事”, 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帮实扶,为渭源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新思路新动能。

顶层设计描绘“美好蓝图”

2021年4月,为进一步集中帮扶优势,整合帮扶资源,国家对结对关系进行了优化调整,由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结对帮扶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关于东西部协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城渭东西部协作工作,成立了渭源县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专责组,县乡村振兴局设立东西部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了《城阳区渭源县十四五东西部协作行动方案》《渭源县2021年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行动方案》《东西部协作重点任务分解》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绘就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入开展的美好蓝图,不断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走实走深、见到实效。

目前,城渭两地互派4名干部分别到当地县(区)政府、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挂职。两地党政领导开展互访对接17次,召开对接座谈会议3次。城阳区多个部门、街道携手相关企业赴渭源开展互访交流考察25次,签订《渭源县天成药业战略合作协议》等16份。

产业合作铺就“黄金大道”

夏秋之际,行走在景色诱人的渭水源头,数千亩万寿菊竞相绽放,如同一块块金黄色的花毯,铺展在青山绿水之间。万寿菊花海不仅为广阔的田野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还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黄金大道”。

“你看我们种的花,朵朵都碗口大,五朵就能称一斤。一茬花摘掉,新的一茬又开了,一年最少能采四茬,一亩地可以产出3000公斤左右的鲜花。按一公斤1元的价格算,每亩产值可达三千元左右。”正在花田里采摘万寿菊的麻家集镇路西村村民赵兰英高兴地说。

依托东西部协作,结合渭源优越的自然条件,渭源县按照“政府推动、龙头引领、合作联结、农户种植”的思路,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四位一体”经营模式和“553”全产业链发展体系,“订单式”农业让“小小一朵花、惠及千万家”,实现了观光与增收的双赢。目前,全县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0万元,每亩补贴400元,种植万寿菊3万亩,涉及12个乡镇1.1万户农户,84个合作社。

强化特色优势引领,城渭两地按照“产业集中连片、项目集成融合”的发展思路,坚持共同谋划、系统规划,将园区、受援地、帮扶地三者的产业发展规划有机融合、充分衔接,积极构筑“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建成以设施高原夏菜为主导产业,结合文旅兼以设施果业、种养融合、农产品加工、物流园、观光农业、采摘体验、智能高新农业展示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全力打造“渭水源”公共品牌,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东西部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

结对帮扶以来,青岛市和城阳区已投入帮扶资金7135万元,用于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村建设、消费帮扶等33个协作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渭源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造血功能以“三专一平台”为主要载体,以打造“品渭”和“渭货出山”品牌为目的,以渭源道地中药材为“拳头”产品,扶持7家中药材、农特产加工企业与山东省建立稳定购销关系,衔接山东陇商农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在城阳区建馆销售渭源农特产品体验馆,销售渭源农特产品,促进群众稳定增收。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助销14439.1万元。

劳务输转乘上“增收快车”

2021年5月,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渭源县庆坪镇庆坪村村民王小红及其丈夫满怀憧憬搭上劳务专列,组织输转至青岛交河塑料技工有限公司务工,平均月收入4500元以上。

王小红说:“我干活绝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干的我照样能干。没有学问,那么就只能靠自己的艰苦劳动去谋生,不管多苦多累,自己都要从最基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定要闯出一个样子来。”付出总会有回报,现在的王小红已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企业基层管理者了,其生活条件和家人的精神面貌也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城渭两地坚持以稳定就业为目标,通过举办“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大型招聘会、城阳区重点企业进乡镇专场招聘会和参加青岛企事业单位招考等活动,积极搭建劳务输转平台,开展精准、精细、精微一站式劳务输转便民服务,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保障。

组织实施劳务协作“十百千万”计划,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50场次,帮助转移农村劳动力3534人, 青岛就业数191人,多渠道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相互建立派驻劳务协作工作站,投入资金86万元,援建24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299人。依托青岛帮扶资源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2期,培训脱贫劳动力205人次。签订《城阳区·渭源县劳务协作协议》,保障务工人员切身利益,提供稳岗就业补贴,从根本上解决了脱贫人口及边缘户收入低,收入方式单一的窘境,实现了由“人”到“才”,由“才”到“财”的转变,让渭源务工贫困户搭上致富路上的劳务“快车”。

今年,渭源县已累计输转7.2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89亿元。

人才交流破解“瓶颈障碍”

突出“三农”人才培育,两地着眼全国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的好做法、好模式、好案例,以“农业强、 农村美、农民富”为愿景,以“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商”为宗旨,采用资金支持、学术交流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有学识、能创新、敢担当的人才队伍,全力破解渭源县人才短板问题。

采取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委托培养和组团式支教支医等方式,从党政机关互派优秀干部挂职锻炼,选派基层党政干部赴青岛市观摩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启迪思路,提升综合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经济发展的行家能手。从教育、卫生、旅游、国土、农技、金融等领域,选派专技人员开展交流学习活动,重点培育一批资本市场、技术改造城市管理、土地储备(拆迁)、乡村振兴、县域经济、旅游管理等方面高层次人才,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在青岛市城阳区参加渭源县2021年东西部协作第二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的130余名参训学员表示:“一定珍惜学习机会,充分利用青岛市优势培训资源,开阔视野、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对照差距补短板、对标先进促提升,学习更多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回去后积极发挥以点带面作用,带动本系统、本单位工作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

据了解,两地已举办乡村振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110人,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培训专业技术人员956人33期,其他人员培训3期51人,开展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5期450人次。城阳区向渭源县选派专业技术人才 15人,渭源县向城阳区选派专业技术24人。

社会帮扶情暖“渭水源头”

“非常感谢各位阿姨及青岛爱心企业对我的帮助,有了这些钱,爸爸就可以少帮别人打几份工,少挨一点冻了。妈妈也可以多买一点药吃了。”路园镇三河口学校九年级学生佳佳激动的说。

“扶一株春蕾,争一份春光,助一名女童,赢一片希望”。像佳佳这样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春蕾女童还有许多。在城阳区妇联的牵线搭桥下,青岛爱心企业青岛凯运达建材有限公司为我县春蕾女童捐赠资金3万元,共计救助春蕾女童50名,用真情温暖人心,用爱心点亮希望。

积极响应结对帮扶政策,城阳区积极引导动员街道社区、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单位等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东西部协作,构建政府、市场、社会携手共建的大帮扶格局,有力助推渭源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邀请青岛及城阳44个企业赴渭源县开展“百名企业家渭源行”工作,城阳区8个街道办事处与渭源的8个乡镇建立了第一批次结对关系,城阳区32个社区、32家企业结对帮扶渭源县63个行政村,7个社会组织数结对7个村,结对学校15家,医院2家。目前,落实社会帮扶捐赠资金723.6万元,其中积极动员青岛国恩体育草坪有限公司、城阳区红十字会等社会各界力量捐款捐物143.6万元,主要用于渭源县教育、卫生公益事业及乡村振兴。

东西帮扶助振兴,山海相连情相依。巧借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东风”,城渭两地将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产业合作、人才交流、消费帮扶、援派铁军、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深度协作,共同绘制“山海同行,携手共进”的乡村振兴迷人画卷。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媒体关注    
部委省市

东西帮扶助振兴 山海相连情相依

时间:2021-11-13 16:24:0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柴秋实 吴鲁 任存军

东西呼应,海陆遥望;对口帮扶,山海相连。

一条母亲河将山东与甘肃紧密相连,一条战略部署让两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紧密相连。

自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和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按照党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区域之间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协作,携手并进推动东西部协作不断走深走实,积极探寻东西部扶贫协作新的途径。特别是城阳区把结对帮扶当成“自家事”和“份内事”, 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帮实扶,为渭源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新思路新动能。

顶层设计描绘“美好蓝图”

2021年4月,为进一步集中帮扶优势,整合帮扶资源,国家对结对关系进行了优化调整,由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结对帮扶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关于东西部协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城渭东西部协作工作,成立了渭源县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专责组,县乡村振兴局设立东西部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了《城阳区渭源县十四五东西部协作行动方案》《渭源县2021年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行动方案》《东西部协作重点任务分解》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绘就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入开展的美好蓝图,不断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走实走深、见到实效。

目前,城渭两地互派4名干部分别到当地县(区)政府、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挂职。两地党政领导开展互访对接17次,召开对接座谈会议3次。城阳区多个部门、街道携手相关企业赴渭源开展互访交流考察25次,签订《渭源县天成药业战略合作协议》等16份。

产业合作铺就“黄金大道”

夏秋之际,行走在景色诱人的渭水源头,数千亩万寿菊竞相绽放,如同一块块金黄色的花毯,铺展在青山绿水之间。万寿菊花海不仅为广阔的田野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还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黄金大道”。

“你看我们种的花,朵朵都碗口大,五朵就能称一斤。一茬花摘掉,新的一茬又开了,一年最少能采四茬,一亩地可以产出3000公斤左右的鲜花。按一公斤1元的价格算,每亩产值可达三千元左右。”正在花田里采摘万寿菊的麻家集镇路西村村民赵兰英高兴地说。

依托东西部协作,结合渭源优越的自然条件,渭源县按照“政府推动、龙头引领、合作联结、农户种植”的思路,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四位一体”经营模式和“553”全产业链发展体系,“订单式”农业让“小小一朵花、惠及千万家”,实现了观光与增收的双赢。目前,全县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0万元,每亩补贴400元,种植万寿菊3万亩,涉及12个乡镇1.1万户农户,84个合作社。

强化特色优势引领,城渭两地按照“产业集中连片、项目集成融合”的发展思路,坚持共同谋划、系统规划,将园区、受援地、帮扶地三者的产业发展规划有机融合、充分衔接,积极构筑“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建成以设施高原夏菜为主导产业,结合文旅兼以设施果业、种养融合、农产品加工、物流园、观光农业、采摘体验、智能高新农业展示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全力打造“渭水源”公共品牌,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东西部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

结对帮扶以来,青岛市和城阳区已投入帮扶资金7135万元,用于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村建设、消费帮扶等33个协作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渭源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造血功能以“三专一平台”为主要载体,以打造“品渭”和“渭货出山”品牌为目的,以渭源道地中药材为“拳头”产品,扶持7家中药材、农特产加工企业与山东省建立稳定购销关系,衔接山东陇商农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在城阳区建馆销售渭源农特产品体验馆,销售渭源农特产品,促进群众稳定增收。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助销14439.1万元。

劳务输转乘上“增收快车”

2021年5月,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渭源县庆坪镇庆坪村村民王小红及其丈夫满怀憧憬搭上劳务专列,组织输转至青岛交河塑料技工有限公司务工,平均月收入4500元以上。

王小红说:“我干活绝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干的我照样能干。没有学问,那么就只能靠自己的艰苦劳动去谋生,不管多苦多累,自己都要从最基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定要闯出一个样子来。”付出总会有回报,现在的王小红已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企业基层管理者了,其生活条件和家人的精神面貌也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城渭两地坚持以稳定就业为目标,通过举办“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大型招聘会、城阳区重点企业进乡镇专场招聘会和参加青岛企事业单位招考等活动,积极搭建劳务输转平台,开展精准、精细、精微一站式劳务输转便民服务,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保障。

组织实施劳务协作“十百千万”计划,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50场次,帮助转移农村劳动力3534人, 青岛就业数191人,多渠道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相互建立派驻劳务协作工作站,投入资金86万元,援建24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299人。依托青岛帮扶资源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2期,培训脱贫劳动力205人次。签订《城阳区·渭源县劳务协作协议》,保障务工人员切身利益,提供稳岗就业补贴,从根本上解决了脱贫人口及边缘户收入低,收入方式单一的窘境,实现了由“人”到“才”,由“才”到“财”的转变,让渭源务工贫困户搭上致富路上的劳务“快车”。

今年,渭源县已累计输转7.2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89亿元。

人才交流破解“瓶颈障碍”

突出“三农”人才培育,两地着眼全国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的好做法、好模式、好案例,以“农业强、 农村美、农民富”为愿景,以“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商”为宗旨,采用资金支持、学术交流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有学识、能创新、敢担当的人才队伍,全力破解渭源县人才短板问题。

采取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委托培养和组团式支教支医等方式,从党政机关互派优秀干部挂职锻炼,选派基层党政干部赴青岛市观摩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启迪思路,提升综合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经济发展的行家能手。从教育、卫生、旅游、国土、农技、金融等领域,选派专技人员开展交流学习活动,重点培育一批资本市场、技术改造城市管理、土地储备(拆迁)、乡村振兴、县域经济、旅游管理等方面高层次人才,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在青岛市城阳区参加渭源县2021年东西部协作第二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的130余名参训学员表示:“一定珍惜学习机会,充分利用青岛市优势培训资源,开阔视野、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对照差距补短板、对标先进促提升,学习更多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回去后积极发挥以点带面作用,带动本系统、本单位工作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

据了解,两地已举办乡村振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110人,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培训专业技术人员956人33期,其他人员培训3期51人,开展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5期450人次。城阳区向渭源县选派专业技术人才 15人,渭源县向城阳区选派专业技术24人。

社会帮扶情暖“渭水源头”

“非常感谢各位阿姨及青岛爱心企业对我的帮助,有了这些钱,爸爸就可以少帮别人打几份工,少挨一点冻了。妈妈也可以多买一点药吃了。”路园镇三河口学校九年级学生佳佳激动的说。

“扶一株春蕾,争一份春光,助一名女童,赢一片希望”。像佳佳这样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春蕾女童还有许多。在城阳区妇联的牵线搭桥下,青岛爱心企业青岛凯运达建材有限公司为我县春蕾女童捐赠资金3万元,共计救助春蕾女童50名,用真情温暖人心,用爱心点亮希望。

积极响应结对帮扶政策,城阳区积极引导动员街道社区、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单位等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东西部协作,构建政府、市场、社会携手共建的大帮扶格局,有力助推渭源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邀请青岛及城阳44个企业赴渭源县开展“百名企业家渭源行”工作,城阳区8个街道办事处与渭源的8个乡镇建立了第一批次结对关系,城阳区32个社区、32家企业结对帮扶渭源县63个行政村,7个社会组织数结对7个村,结对学校15家,医院2家。目前,落实社会帮扶捐赠资金723.6万元,其中积极动员青岛国恩体育草坪有限公司、城阳区红十字会等社会各界力量捐款捐物143.6万元,主要用于渭源县教育、卫生公益事业及乡村振兴。

东西帮扶助振兴,山海相连情相依。巧借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东风”,城渭两地将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产业合作、人才交流、消费帮扶、援派铁军、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深度协作,共同绘制“山海同行,携手共进”的乡村振兴迷人画卷。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