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振兴看台

淇县黄洞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纪实

时间:2021-12-23 16:17:03来源:环球网作者:

黄洞乡位于淇县西北部太行深山区,是淇县唯一的全山区乡,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1万人。现有脱贫村14个,脱贫户2014户5858人,监测对象78户216人。黄洞乡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坚决抗牢政治责任,持续发扬“忠诚、实干、担当”的黄洞精神,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充分着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一、抗牢主体责任,完善工作体系。一方面强化政治学习。在召开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全省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调度会等会议之后,乡党委全体成员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研讨,并拿出贯彻意见,锚定目标,聚焦重点,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另一方面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乡“周一安排、周内落实、周五督导”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责任组会议学习研究,安排部署,推进重点,解决问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执行“五天四夜”工作制,监测帮扶责任人坚持每周三入村开展帮扶,落实相关工作,做到周周有安排,周周有落实。不断健全和完善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确保我乡脱贫人口不返贫。

二、抓好动态监测,建立帮扶机制。一是实行动态监测。按照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要求,明确掌握监测对象范围、监测内容、监测程序,与行业部门进行数据信息共享,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分级预警管理,开展有针对性地分类帮扶,并实行台账式动态管理。二是严格执行程序。重点监测“两不愁三保障”状况及安全饮水情况、收入情况,根据农户申请、入户排查、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汇总,形成监测对象建议名单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三是开展逐户研判。对全乡脱贫户、监测对象,一般农户中的低保、特困供养、失能老人、重病和重残户进行逐户研判,因户因人研究制定帮扶措施,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四是进行逐户核查。结合灾情、疫情影响,先后四次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监测联系人,对全乡脱贫户和一般农户开展集中入户排查,切实掌握家庭实际情况,排查返贫致贫风险隐患。今年以来,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3户55人。五是落实帮扶措施。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制定有针对性地帮扶措施,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累计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新落实兜底保障政策106人,安置公益岗位131人,开发公益事业建设员680人,有效防止了返贫和新致贫现象发生。

三、聚焦综合施策,夯实脱贫质量。聚焦攻坚重点,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滴灌,提升脱贫质量。一是大抓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森林公园和传统村落群优势,突出抓好“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花椒之乡、生态之乡、旅游之乡。围绕产业链条抓好特色种植。利用“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支持引导群众发展花椒、林果等经济作物9300多亩。目前全乡花椒种植面积达1.2万亩,特色林果3000亩,实现“一人一亩经济田,一户一个经济园”。建成了省级大红袍花椒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注册了“上竹林”大红袍花椒品牌,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提供种苗、土地流转、订单农业、技术指导等方式,形成了集供种(育苗)、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的产业链条。围绕利益联结抓好乡村旅游。聚力发展沟域旅游,南沟着力提升了林泉沟建设水平,中沟重点抓好了纣王殿3A级旅游景区建设,北沟突出打造十里花廊和鲍庄康养山庄建设。利用“党支部+旅游公司”的模式,探索“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方式,引导群众参与客栈、民宿等开发,增加群众收入。目前,黄洞乡已逐步形成“东林果、西养殖、南花椒、中杂粮、全旅游”的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了以烟岭沟林果、全寨养殖、温坡大红袍花椒、黄洞小杂粮为代表的五大种养产业基地,打造了石老公休闲游乐、纣王殿健身度假、东掌艺术写生、鱼泉红色教育、鲍庄康养研学、仙人梯寻根祭祖为代表的六个旅游点位。2020年,黄洞乡被评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截止目前,全乡农家饭店、客栈、民宿等相关产业已达33家,受益群众达360多户。二是狠抓稳岗就业。黄洞乡始终把创业就业作为脱贫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来抓,积极为有就业能力、有培训愿望的贫困群众,开展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积极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对接,为14个村争取每村10万元的灾后以工代赈家园清理项目,设置清理清淤、消毒消杀、卫生防疫、项目建设、生态修复等公益岗位。截止目前,全乡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中有劳动力的共有3995人,已就业3881人,就业率97.15%。三是重抓消费帮扶。着力推进消费扶贫,精准组织建立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国家消费扶贫网站已注册1个带贫企业 10个产品,河南省农购互联网已注册10个供销商 65个产品,真正助力农产品触网“突围”。截至目前,已帮助356户贫困户销售小米、花椒、红薯、蜂蜜等农产品,销售金额达26.7万元。特别是我乡还与天人合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合作,举行了《黄洞乡脱贫攻坚消费扶贫暨原生态食材首播活动仪式》,并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通过公司全国家庭康养系统,已为我乡销售生猪50余头,小米2300多斤,花椒1200多斤。四是细抓生态帮扶。为鱼泉、黄洞、东掌、石老公、温坡、西掌、对寺窑、纣王殿等8个村1980户群众争取了省级公益林生态补偿,发放生态补偿金64.06万余元;为黄洞、闫岭沟、柳林、鲍庄、小柏峪、温洞、全寨等11个村599户群众争取了造林补贴项目,发放补贴资金21万余元;为14名群众提供了公益林护林员岗位。五是实抓金融帮扶。加大小额信贷宣传力度,鼓励有贷款需求、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积极发展产业,最大限度实现应贷尽贷,截止目前,今年累计新增小额信贷39户,累计发放贷款资金46.2万元,11月份的3户贷款手续正在办理中。

四、持续巩固成效,精准落实政策。一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恢复重建。坚持“民生优先、救急先行”的原则,全力推进抢修水毁工程。在受灾后的10天内,经过近20台大型机械紧锣密鼓的施工,G342黄洞段以及东纣线、鱼大线、新鱼线、马黄线四条入村道路42公里已全部打通,恢复临时通车。把道路塌方、护岸倒塌等水毁工程作为重中之重,倒排工期,抢时修复,努力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甚至超越灾前水平。目前已修复护岸6200米。对损毁的道路马黄线、新鱼线、云端天路、温大线、凉石线进行重建提升修复。对受损的扶贫项目,第一批先行对纣王殿旅游服务中心、全寨村道路等3个项目进行修缮,目前项目均已完工;第二批9个项目马上动工。坚持项目为王,乡村干部结合灾后重建和应急救灾提升,共同研判适合山区发展的灾后重建提升项目,共谋划应急救灾撤退路、应急救灾避难场所、文化广场、安全饮水、乡村道路等一批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项目110个,总投资9.18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3个。二是全面落实政策,持续精准帮扶。住房保障方面,联系县住建部门和第三方,对1677户房屋进行了鉴定。严格落实“住人不危房,危房不住人”要求,目前,139座C级危房、8座D级危房已全部修缮竣工。教育扶持方面,为全乡962名学生落实了“两免一补”、生活补贴、助学贷款等相关教育扶贫政策,帮助7名学生申请了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健康扶持方面,2014户脱贫户和78户监测对象家庭均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小额意外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脱贫户全覆盖,对全乡638名贫困群众进行了医疗救助,减少了医疗开支成本。投资6万元用于村级卫生室修缮,投资26万元购买医疗设备,有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安全饮水方面,对全乡各自然村饮水点加装消毒设备,并进行取样送检,确保全乡群众吃上放心水。兜底保障方面,全乡728户1043名群众享受了低保政策,74名贫困群众享受了特困对象政策,为642名贫困群众落实了残疾人政策;为317名老人发放了高龄补贴。易地搬迁方面,严格规范程序,按照集中安置方式,对全乡555户1651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五、聚焦整体提升,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抓好干部培训,促进能力提升。先后组织开展帮扶干部培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策培训、大讲堂等各类培训10批次,培训各级帮扶干部1500余人次、脱贫村致富带头人42人,有效提升了全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紧抓经济发展,提升集体实力。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10个村的光伏电站每年村集体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其他4个村中,黄洞村通过荒山承包、厂房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7万元;鱼泉村通过物业租赁、荒山承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温坡村通过厂房租赁、民宿出租和荒山承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5万元;石老公村通过房产租赁的形式,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全乡14个村中,2个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12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三是做好项目管理,夯实脱贫基础。全面抓好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2016年以来共实施扶贫项目90个,3974.36万元,其中经营性项目12个,总投资905.09万元;公益性项目78个,总投资3069.26万元。扶贫项目资产已移交相关村集体,并在三资管理中心入账,扶贫项目资产分类建立了管护制度并进行专人管护;经营性资产建立了收益分配方案,确保脱贫人口进行收益。四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户貌。全力推进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明确了“道路河沟一眼净,残垣断壁垒齐整,私搭乱建全拆除,木头柴火摆美观,五美庭院都创建”5大整治重点,出动2300余人,清理垃圾680余吨,整修老旧院落300余处,清理河道3500余米,清理倒伏树木8700余棵,整修道路45公里,修复护岸6200米。五是聚焦短板弱项,精准整改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标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国家历年考核“回头看”问题、省督查巡查发现问题等8次问题整改要求,举一反三,对标自查,建立台账,逐一销号,目前,查摆出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下一步,黄洞乡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要求,拿出啃“硬骨头”的决心,以“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限衔接!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振兴看台    
资讯播报

淇县黄洞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纪实

时间:2021-12-23 16:17:03

来源:环球网

作者:

黄洞乡位于淇县西北部太行深山区,是淇县唯一的全山区乡,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1万人。现有脱贫村14个,脱贫户2014户5858人,监测对象78户216人。黄洞乡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坚决抗牢政治责任,持续发扬“忠诚、实干、担当”的黄洞精神,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充分着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一、抗牢主体责任,完善工作体系。一方面强化政治学习。在召开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全省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调度会等会议之后,乡党委全体成员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研讨,并拿出贯彻意见,锚定目标,聚焦重点,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另一方面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乡“周一安排、周内落实、周五督导”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责任组会议学习研究,安排部署,推进重点,解决问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执行“五天四夜”工作制,监测帮扶责任人坚持每周三入村开展帮扶,落实相关工作,做到周周有安排,周周有落实。不断健全和完善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确保我乡脱贫人口不返贫。

二、抓好动态监测,建立帮扶机制。一是实行动态监测。按照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要求,明确掌握监测对象范围、监测内容、监测程序,与行业部门进行数据信息共享,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分级预警管理,开展有针对性地分类帮扶,并实行台账式动态管理。二是严格执行程序。重点监测“两不愁三保障”状况及安全饮水情况、收入情况,根据农户申请、入户排查、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汇总,形成监测对象建议名单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三是开展逐户研判。对全乡脱贫户、监测对象,一般农户中的低保、特困供养、失能老人、重病和重残户进行逐户研判,因户因人研究制定帮扶措施,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四是进行逐户核查。结合灾情、疫情影响,先后四次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监测联系人,对全乡脱贫户和一般农户开展集中入户排查,切实掌握家庭实际情况,排查返贫致贫风险隐患。今年以来,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3户55人。五是落实帮扶措施。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制定有针对性地帮扶措施,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累计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新落实兜底保障政策106人,安置公益岗位131人,开发公益事业建设员680人,有效防止了返贫和新致贫现象发生。

三、聚焦综合施策,夯实脱贫质量。聚焦攻坚重点,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滴灌,提升脱贫质量。一是大抓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森林公园和传统村落群优势,突出抓好“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花椒之乡、生态之乡、旅游之乡。围绕产业链条抓好特色种植。利用“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支持引导群众发展花椒、林果等经济作物9300多亩。目前全乡花椒种植面积达1.2万亩,特色林果3000亩,实现“一人一亩经济田,一户一个经济园”。建成了省级大红袍花椒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注册了“上竹林”大红袍花椒品牌,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提供种苗、土地流转、订单农业、技术指导等方式,形成了集供种(育苗)、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的产业链条。围绕利益联结抓好乡村旅游。聚力发展沟域旅游,南沟着力提升了林泉沟建设水平,中沟重点抓好了纣王殿3A级旅游景区建设,北沟突出打造十里花廊和鲍庄康养山庄建设。利用“党支部+旅游公司”的模式,探索“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方式,引导群众参与客栈、民宿等开发,增加群众收入。目前,黄洞乡已逐步形成“东林果、西养殖、南花椒、中杂粮、全旅游”的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了以烟岭沟林果、全寨养殖、温坡大红袍花椒、黄洞小杂粮为代表的五大种养产业基地,打造了石老公休闲游乐、纣王殿健身度假、东掌艺术写生、鱼泉红色教育、鲍庄康养研学、仙人梯寻根祭祖为代表的六个旅游点位。2020年,黄洞乡被评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截止目前,全乡农家饭店、客栈、民宿等相关产业已达33家,受益群众达360多户。二是狠抓稳岗就业。黄洞乡始终把创业就业作为脱贫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来抓,积极为有就业能力、有培训愿望的贫困群众,开展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积极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对接,为14个村争取每村10万元的灾后以工代赈家园清理项目,设置清理清淤、消毒消杀、卫生防疫、项目建设、生态修复等公益岗位。截止目前,全乡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中有劳动力的共有3995人,已就业3881人,就业率97.15%。三是重抓消费帮扶。着力推进消费扶贫,精准组织建立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国家消费扶贫网站已注册1个带贫企业 10个产品,河南省农购互联网已注册10个供销商 65个产品,真正助力农产品触网“突围”。截至目前,已帮助356户贫困户销售小米、花椒、红薯、蜂蜜等农产品,销售金额达26.7万元。特别是我乡还与天人合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合作,举行了《黄洞乡脱贫攻坚消费扶贫暨原生态食材首播活动仪式》,并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通过公司全国家庭康养系统,已为我乡销售生猪50余头,小米2300多斤,花椒1200多斤。四是细抓生态帮扶。为鱼泉、黄洞、东掌、石老公、温坡、西掌、对寺窑、纣王殿等8个村1980户群众争取了省级公益林生态补偿,发放生态补偿金64.06万余元;为黄洞、闫岭沟、柳林、鲍庄、小柏峪、温洞、全寨等11个村599户群众争取了造林补贴项目,发放补贴资金21万余元;为14名群众提供了公益林护林员岗位。五是实抓金融帮扶。加大小额信贷宣传力度,鼓励有贷款需求、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积极发展产业,最大限度实现应贷尽贷,截止目前,今年累计新增小额信贷39户,累计发放贷款资金46.2万元,11月份的3户贷款手续正在办理中。

四、持续巩固成效,精准落实政策。一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恢复重建。坚持“民生优先、救急先行”的原则,全力推进抢修水毁工程。在受灾后的10天内,经过近20台大型机械紧锣密鼓的施工,G342黄洞段以及东纣线、鱼大线、新鱼线、马黄线四条入村道路42公里已全部打通,恢复临时通车。把道路塌方、护岸倒塌等水毁工程作为重中之重,倒排工期,抢时修复,努力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甚至超越灾前水平。目前已修复护岸6200米。对损毁的道路马黄线、新鱼线、云端天路、温大线、凉石线进行重建提升修复。对受损的扶贫项目,第一批先行对纣王殿旅游服务中心、全寨村道路等3个项目进行修缮,目前项目均已完工;第二批9个项目马上动工。坚持项目为王,乡村干部结合灾后重建和应急救灾提升,共同研判适合山区发展的灾后重建提升项目,共谋划应急救灾撤退路、应急救灾避难场所、文化广场、安全饮水、乡村道路等一批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项目110个,总投资9.18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3个。二是全面落实政策,持续精准帮扶。住房保障方面,联系县住建部门和第三方,对1677户房屋进行了鉴定。严格落实“住人不危房,危房不住人”要求,目前,139座C级危房、8座D级危房已全部修缮竣工。教育扶持方面,为全乡962名学生落实了“两免一补”、生活补贴、助学贷款等相关教育扶贫政策,帮助7名学生申请了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健康扶持方面,2014户脱贫户和78户监测对象家庭均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小额意外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脱贫户全覆盖,对全乡638名贫困群众进行了医疗救助,减少了医疗开支成本。投资6万元用于村级卫生室修缮,投资26万元购买医疗设备,有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安全饮水方面,对全乡各自然村饮水点加装消毒设备,并进行取样送检,确保全乡群众吃上放心水。兜底保障方面,全乡728户1043名群众享受了低保政策,74名贫困群众享受了特困对象政策,为642名贫困群众落实了残疾人政策;为317名老人发放了高龄补贴。易地搬迁方面,严格规范程序,按照集中安置方式,对全乡555户1651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五、聚焦整体提升,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抓好干部培训,促进能力提升。先后组织开展帮扶干部培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策培训、大讲堂等各类培训10批次,培训各级帮扶干部1500余人次、脱贫村致富带头人42人,有效提升了全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紧抓经济发展,提升集体实力。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10个村的光伏电站每年村集体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其他4个村中,黄洞村通过荒山承包、厂房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7万元;鱼泉村通过物业租赁、荒山承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温坡村通过厂房租赁、民宿出租和荒山承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5万元;石老公村通过房产租赁的形式,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全乡14个村中,2个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12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三是做好项目管理,夯实脱贫基础。全面抓好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2016年以来共实施扶贫项目90个,3974.36万元,其中经营性项目12个,总投资905.09万元;公益性项目78个,总投资3069.26万元。扶贫项目资产已移交相关村集体,并在三资管理中心入账,扶贫项目资产分类建立了管护制度并进行专人管护;经营性资产建立了收益分配方案,确保脱贫人口进行收益。四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户貌。全力推进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明确了“道路河沟一眼净,残垣断壁垒齐整,私搭乱建全拆除,木头柴火摆美观,五美庭院都创建”5大整治重点,出动2300余人,清理垃圾680余吨,整修老旧院落300余处,清理河道3500余米,清理倒伏树木8700余棵,整修道路45公里,修复护岸6200米。五是聚焦短板弱项,精准整改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标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国家历年考核“回头看”问题、省督查巡查发现问题等8次问题整改要求,举一反三,对标自查,建立台账,逐一销号,目前,查摆出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下一步,黄洞乡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要求,拿出啃“硬骨头”的决心,以“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限衔接!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