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人、自然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新时代美学视域下的乡村振兴

时间:2022-02-28 10:46:14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张婉楠

摘要: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全方位、高质量的振兴,是在人、自然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全面协同发展下的振兴。其中,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决定着自然与文化的发展,以及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够和谐统一;自然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求我们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挖掘文化中的自然之道,以此实现乡村的生态之美;而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因此,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既要借助自然为文化提供载体,又要借助人的回归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从而复兴乡村文化,实现乡村人文之美。在乡村美学价值的引领下,人、自然与乡村三者的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人;自然;文化;乡村振兴

一、人——乡村振兴的关键   

千秋基业,以人为先。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要始终发挥人的关键性作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人才队伍引领乡村振兴的方向,借乡村人民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发展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实现协同高效发展,永远把握在人的手中。人,作为振兴的主体力量,决定着与自然、文化发展的关系是否和谐统一;作为振兴的对象,决定着是否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作为振兴主体的人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我们从未怀疑过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与创造性作用。人的空缺让乡村的生命活力逐渐衰竭,而人的复归又让乡村重获新生。然而,人如何去把握住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交流,又如何作为桥梁去沟通自然与文化,用自己的审美价值去塑造美丽乡村,打造生态美、人文美,是在乡村振兴这个特殊语境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往的乡村,作为与工业社会相对隔离的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并不尖锐,然而,当发展的步伐迈入乡村这片土地,“反自然”的发展道路,打破了原本的平衡状态,面对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为了寻求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缓和二者之间的矛盾,实现一种相对的平衡。尽管如此,乡村的发展不可能规避现代科技的力量,在借力现代技术的振兴过程中,作为把握发展与自然关系的我们,顺应自然本色、依托生态禀赋,才能让良好的自然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潜在助力。

与此同时,人不仅塑造着自然,同样也被自然塑造着,作为具有文化创造性倾向的人,在自然的土壤上,经过人的有意识的作为,让自然不仅是其本身,还成为文化的承载体,开出文化之花,结出文化之果。而文化的历史,也不断地塑造着自然,引导着自然的发展路径,自然与文化,在人这个纽带的作用下,形成双向的适应与交流,共同推动着乡村振兴。因此,只有正确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

(二)作为振兴对象的人

乡村振兴要以人为先,不单单是让人作为振兴的主体,发挥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而是更要作为振兴的对象,以人的振兴来推动乡村全方位、多领域的振兴,这也正是基于人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地位所做出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家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强外源性动力供给,助力于精准扶贫和乡村建设,然而,乡村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内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源性的供给始终无法转化

为发展的持续性动力,乡村的发展必然后继乏力。

而解决内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要从人出发,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尤其是加强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由内而外的全面革新。人的革新离不开道德建设,人无德不立,乡村无德不兴,道德建设是人的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农村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有利于更好地成风化俗,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进行。而无论是加强道德建设、提升文化水平、还是改善人的精神面目,都是对农村“内在美”的塑造,都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性的发展动力,转化为乡村的“外在美”。

尽管外源性的动力供给短时效果显著,然而,由内至外的,从乡村内部人文环境的改善出发,更能收获持续的发展动力,长远的发展效益。并且只有内部人文环境的改善,物质环境才能永续和谐,乡村文化水平才能真正提升,才能真的处理好发展与自然的、自然与文化之间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乡村振兴。

二、自然——乡村振兴的基础

   自然,为人的发展提供场所,为文化的建设提供载体。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因此,乡村振兴,就要借力自然生态,做到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打造生态环境之美,走绿色发展之路。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工业文明以来,对于市场经济的片面性追求以及相对应的传统发展模式,导致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掠夺越来越多,严重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一些不合理的乡村治理,脱离了乡村实际,大拆大建,破坏了乡村的原始风貌和自然生态,导致了乡村美的严重丧失,而这进一步加剧了人的出走,堵塞了生态良好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让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空话。所以,缓和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改变二者之间的抗拒、对立的状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解,就成了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实际上,无论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生态文明观,还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文明观,都为我们提供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落实到实践层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就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而要遵循自然之道,同时修复在发展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让自然重现生命活力。在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之后,进一步寻求人与自然的互利互惠,依托良好自然生态打造和谐宜居的空间,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回归,更好地重建自然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最终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交流与沟通。

(二)文化中的自然之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源远流长,从传统生态文中化便可洞见一二,其中蕴含的自然之道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们的文化底蕴。早在先秦时期,自然就成了文化的核心,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对于今天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中,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认为自然是天、地、人、自然中最关键的因素,一切人类活动都需遵守自然规律;而庄子则进一步阐释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人与自然的相生关系在之后发展为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昭示着人与自然在本质上的相通性,我们也认识到了只有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才能各得其利,达到双赢的境地。基于农耕文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自然思想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然而,不曾停歇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脚步,让我们逐渐淡忘了传统生态文化中蕴含的自然之道,而重提传统生态文化,让自然的生命力更加勃发、内蕴力更加深厚。

所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必然要关注自然,但是对其的关注不仅仅是现实中的自然,还应该是文化视野中的自然,即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精神,重建人们心中对于自然的信仰,唤醒农民生态文化觉醒。当然,新时代下,我们既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精神,更要融入时代的发展要求,主张绿色发展促进产业兴旺、整体推进保障生态宜居,将生态文化全面融入乡村建设之中,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文化 —— 乡村振兴的灵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乡村文化就是乡村的魂。建设乡村文化,就是要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坚定信心、引导村民的作用,从而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动力;就是要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发展动能,引领和推动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然而,伴随着现代性的推进、市场经济的渗透,乡村文化日益衰落,面对这样的情况,乡村文化振兴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我们知道,乡村振兴是在人、自然与文化的和谐统一下的振兴,因此,文化振兴的问题仍然需要在自然与人的因素中思考,具体而言就是自然为文化提供发展的基础,人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一)自然孕育文化之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具体来说,区域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着各地区风俗习惯迥异的人们,不同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产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区域特色文化,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草原之上,居民选择“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又如中原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稳定持重、保守务实的农耕文化…可以说,自然生态造就着文化,同样地,乡村多样的自然基底及生态环境也是乡村文化蕴育的源泉。

基于自然对于文化的作用,我们必然要寻求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平衡,而二者平衡关系的实现首先需要秉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新时代生态文化观,学会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其次,就是懂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依托各地区独特自然景观,挖掘被自然环境塑造着的本土文化,构建具有独特风格的乡村景观,使得生态自然与人文情怀相融。具体体现在乡村景观建设中,既要保留和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又要注重融入地域文化,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提炼体现地域文化的符号,如从历史事件、文化名人中选题,将其融入景观设计中,从而提升乡村景观内涵,体现当地特色,为文化传承奠定基础,实现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构建融合自然山水与地域文化的优美空间。位于豫南山区的郝堂村就充分体现了生态文化空间的建设理念,郝堂村的建设,因地制宜,突出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并且依托原址原貌,建造了一个溪水绿树环绕、青砖民居错落的豫南民居群,同时,在村落古迹和景观符号中,寻求地方文脉和精神内蕴,增添了乡村景观的文化性,让乡村景观能唤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归属,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更多可行性的经验。

所以,在乡村振兴中,我们既要改善乡村自然环境,又要提升乡村建设的人文价值,将自然生态的保护与乡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塑造一个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乡村生活空间,以此转换为农村经济吸引力,促进乡村振兴。

(二)乡村文化的人的回归

农村文化的建构,需要人的回归,而只有留住乡村记忆、培育“情感共同体”、传承乡土文化,才能真正地留住人,留住乡村的精神内核,从而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可以说,人的回归与乡村文化建设互相依存、作用,不可分离。但是,在乡村的人的回归中,更深层的是人的精神力量的回归,只有人的精神力量的回归,才是根本之道,而针对的回归对象既有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涌向城市的乡村青壮年劳动力,也有逐渐被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化影响的,逐渐淡忘了乡土文化的还未曾“流出”的一代。我们知道,乡村发展进程中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席”,出现了乡村社会内部急剧荒芜的“空心化”现象,极大束缚了乡村的振兴。所以,农村文化的建构,首先需要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将外流的农村青壮年重新吸引到那片生养的土地上。同时,留住未曾向外发展的新一代,让他们为生命力贫瘠的乡村注入生命的活力,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然而,在寻求人的“回归”中,我们往往陷入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企图只用实施改善乡村环境、提升居住水平、发展乡村旅游以及助力乡村经济等外部措施,吸引人的回归,却忽略了如何从人的内心深处,寻找回归的情怀与坚守的信念。习近平在乡村发展问题上曾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在心灵上的刻痕与烙印,也是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藏于内心的最为深厚的部分。无论我们走得多远,这份牵挂永远都在心中,所以,守住乡愁才能守住我们与家乡的联系,才能凝心聚力,留住我们的根,让乡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同时,被乡愁所牵引的现代社会中的各类精英,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既延续了传统乡村的历史文脉,又彰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着乡村的”情感共同体”,形成一股新乡贤文化,促进了文明乡风建设,进一步推动现代乡村社会发展。

当然,这种乡村文化建设的人的回归的主体性,应时刻掌握在农民的手中,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和主力军就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既保留他们的乡土情怀,又引领他们开拓现代视野,移风易俗,促进农民从传统向现代视野的转变,弘扬时代新风,彻底激活农村的内部力量,形成民风淳朴的人文环境,打造乡村的人文之美。

四、结语: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人、自然与文化的作用,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又让我们不断寻求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探寻三者的有机循环发展路径,推动人、自然与文化之间全面协同发展,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性的发展动力,实现新时代乡村美学的价值以及乡村振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旭东.乡村何以振兴?——自然与文化对立与交互作用的维度[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3)

[2]黄凯丽、李国春.自然辩证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9,(13)

[3]范建华、秦会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J].思想战线,2019,45(04)

[4]黄钢.自然与文化融合视角下乡村景观建设策略[J].乡村科技,2021,12(13)

[5]刘祖云、姜姝.“城归”:乡村振兴中“人的回归”[J].农业经济问题,2019,(02)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振兴论坛    
观察思考

人、自然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新时代美学视域下的乡村振兴

时间:2022-02-28 10:46:14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张婉楠

摘要: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全方位、高质量的振兴,是在人、自然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全面协同发展下的振兴。其中,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决定着自然与文化的发展,以及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够和谐统一;自然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求我们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挖掘文化中的自然之道,以此实现乡村的生态之美;而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因此,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既要借助自然为文化提供载体,又要借助人的回归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从而复兴乡村文化,实现乡村人文之美。在乡村美学价值的引领下,人、自然与乡村三者的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人;自然;文化;乡村振兴

一、人——乡村振兴的关键   

千秋基业,以人为先。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要始终发挥人的关键性作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人才队伍引领乡村振兴的方向,借乡村人民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发展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实现协同高效发展,永远把握在人的手中。人,作为振兴的主体力量,决定着与自然、文化发展的关系是否和谐统一;作为振兴的对象,决定着是否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作为振兴主体的人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我们从未怀疑过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与创造性作用。人的空缺让乡村的生命活力逐渐衰竭,而人的复归又让乡村重获新生。然而,人如何去把握住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交流,又如何作为桥梁去沟通自然与文化,用自己的审美价值去塑造美丽乡村,打造生态美、人文美,是在乡村振兴这个特殊语境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往的乡村,作为与工业社会相对隔离的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并不尖锐,然而,当发展的步伐迈入乡村这片土地,“反自然”的发展道路,打破了原本的平衡状态,面对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为了寻求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缓和二者之间的矛盾,实现一种相对的平衡。尽管如此,乡村的发展不可能规避现代科技的力量,在借力现代技术的振兴过程中,作为把握发展与自然关系的我们,顺应自然本色、依托生态禀赋,才能让良好的自然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潜在助力。

与此同时,人不仅塑造着自然,同样也被自然塑造着,作为具有文化创造性倾向的人,在自然的土壤上,经过人的有意识的作为,让自然不仅是其本身,还成为文化的承载体,开出文化之花,结出文化之果。而文化的历史,也不断地塑造着自然,引导着自然的发展路径,自然与文化,在人这个纽带的作用下,形成双向的适应与交流,共同推动着乡村振兴。因此,只有正确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

(二)作为振兴对象的人

乡村振兴要以人为先,不单单是让人作为振兴的主体,发挥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而是更要作为振兴的对象,以人的振兴来推动乡村全方位、多领域的振兴,这也正是基于人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地位所做出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家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强外源性动力供给,助力于精准扶贫和乡村建设,然而,乡村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内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源性的供给始终无法转化

为发展的持续性动力,乡村的发展必然后继乏力。

而解决内动力不足的问题,依然要从人出发,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尤其是加强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由内而外的全面革新。人的革新离不开道德建设,人无德不立,乡村无德不兴,道德建设是人的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农村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有利于更好地成风化俗,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进行。而无论是加强道德建设、提升文化水平、还是改善人的精神面目,都是对农村“内在美”的塑造,都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性的发展动力,转化为乡村的“外在美”。

尽管外源性的动力供给短时效果显著,然而,由内至外的,从乡村内部人文环境的改善出发,更能收获持续的发展动力,长远的发展效益。并且只有内部人文环境的改善,物质环境才能永续和谐,乡村文化水平才能真正提升,才能真的处理好发展与自然的、自然与文化之间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乡村振兴。

二、自然——乡村振兴的基础

   自然,为人的发展提供场所,为文化的建设提供载体。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因此,乡村振兴,就要借力自然生态,做到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打造生态环境之美,走绿色发展之路。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工业文明以来,对于市场经济的片面性追求以及相对应的传统发展模式,导致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掠夺越来越多,严重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一些不合理的乡村治理,脱离了乡村实际,大拆大建,破坏了乡村的原始风貌和自然生态,导致了乡村美的严重丧失,而这进一步加剧了人的出走,堵塞了生态良好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让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空话。所以,缓和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改变二者之间的抗拒、对立的状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解,就成了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实际上,无论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生态文明观,还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文明观,都为我们提供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落实到实践层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就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而要遵循自然之道,同时修复在发展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让自然重现生命活力。在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之后,进一步寻求人与自然的互利互惠,依托良好自然生态打造和谐宜居的空间,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回归,更好地重建自然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最终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交流与沟通。

(二)文化中的自然之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源远流长,从传统生态文中化便可洞见一二,其中蕴含的自然之道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们的文化底蕴。早在先秦时期,自然就成了文化的核心,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对于今天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中,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认为自然是天、地、人、自然中最关键的因素,一切人类活动都需遵守自然规律;而庄子则进一步阐释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人与自然的相生关系在之后发展为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昭示着人与自然在本质上的相通性,我们也认识到了只有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才能各得其利,达到双赢的境地。基于农耕文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自然思想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然而,不曾停歇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脚步,让我们逐渐淡忘了传统生态文化中蕴含的自然之道,而重提传统生态文化,让自然的生命力更加勃发、内蕴力更加深厚。

所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必然要关注自然,但是对其的关注不仅仅是现实中的自然,还应该是文化视野中的自然,即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精神,重建人们心中对于自然的信仰,唤醒农民生态文化觉醒。当然,新时代下,我们既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精神,更要融入时代的发展要求,主张绿色发展促进产业兴旺、整体推进保障生态宜居,将生态文化全面融入乡村建设之中,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文化 —— 乡村振兴的灵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乡村文化就是乡村的魂。建设乡村文化,就是要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坚定信心、引导村民的作用,从而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动力;就是要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发展动能,引领和推动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然而,伴随着现代性的推进、市场经济的渗透,乡村文化日益衰落,面对这样的情况,乡村文化振兴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我们知道,乡村振兴是在人、自然与文化的和谐统一下的振兴,因此,文化振兴的问题仍然需要在自然与人的因素中思考,具体而言就是自然为文化提供发展的基础,人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一)自然孕育文化之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具体来说,区域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着各地区风俗习惯迥异的人们,不同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产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区域特色文化,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草原之上,居民选择“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又如中原地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稳定持重、保守务实的农耕文化…可以说,自然生态造就着文化,同样地,乡村多样的自然基底及生态环境也是乡村文化蕴育的源泉。

基于自然对于文化的作用,我们必然要寻求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平衡,而二者平衡关系的实现首先需要秉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新时代生态文化观,学会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其次,就是懂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依托各地区独特自然景观,挖掘被自然环境塑造着的本土文化,构建具有独特风格的乡村景观,使得生态自然与人文情怀相融。具体体现在乡村景观建设中,既要保留和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又要注重融入地域文化,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提炼体现地域文化的符号,如从历史事件、文化名人中选题,将其融入景观设计中,从而提升乡村景观内涵,体现当地特色,为文化传承奠定基础,实现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构建融合自然山水与地域文化的优美空间。位于豫南山区的郝堂村就充分体现了生态文化空间的建设理念,郝堂村的建设,因地制宜,突出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并且依托原址原貌,建造了一个溪水绿树环绕、青砖民居错落的豫南民居群,同时,在村落古迹和景观符号中,寻求地方文脉和精神内蕴,增添了乡村景观的文化性,让乡村景观能唤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归属,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更多可行性的经验。

所以,在乡村振兴中,我们既要改善乡村自然环境,又要提升乡村建设的人文价值,将自然生态的保护与乡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塑造一个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乡村生活空间,以此转换为农村经济吸引力,促进乡村振兴。

(二)乡村文化的人的回归

农村文化的建构,需要人的回归,而只有留住乡村记忆、培育“情感共同体”、传承乡土文化,才能真正地留住人,留住乡村的精神内核,从而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可以说,人的回归与乡村文化建设互相依存、作用,不可分离。但是,在乡村的人的回归中,更深层的是人的精神力量的回归,只有人的精神力量的回归,才是根本之道,而针对的回归对象既有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涌向城市的乡村青壮年劳动力,也有逐渐被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化影响的,逐渐淡忘了乡土文化的还未曾“流出”的一代。我们知道,乡村发展进程中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席”,出现了乡村社会内部急剧荒芜的“空心化”现象,极大束缚了乡村的振兴。所以,农村文化的建构,首先需要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将外流的农村青壮年重新吸引到那片生养的土地上。同时,留住未曾向外发展的新一代,让他们为生命力贫瘠的乡村注入生命的活力,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然而,在寻求人的“回归”中,我们往往陷入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企图只用实施改善乡村环境、提升居住水平、发展乡村旅游以及助力乡村经济等外部措施,吸引人的回归,却忽略了如何从人的内心深处,寻找回归的情怀与坚守的信念。习近平在乡村发展问题上曾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在心灵上的刻痕与烙印,也是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藏于内心的最为深厚的部分。无论我们走得多远,这份牵挂永远都在心中,所以,守住乡愁才能守住我们与家乡的联系,才能凝心聚力,留住我们的根,让乡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同时,被乡愁所牵引的现代社会中的各类精英,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既延续了传统乡村的历史文脉,又彰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着乡村的”情感共同体”,形成一股新乡贤文化,促进了文明乡风建设,进一步推动现代乡村社会发展。

当然,这种乡村文化建设的人的回归的主体性,应时刻掌握在农民的手中,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和主力军就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既保留他们的乡土情怀,又引领他们开拓现代视野,移风易俗,促进农民从传统向现代视野的转变,弘扬时代新风,彻底激活农村的内部力量,形成民风淳朴的人文环境,打造乡村的人文之美。

四、结语: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人、自然与文化的作用,三者缺一不可。同时,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又让我们不断寻求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探寻三者的有机循环发展路径,推动人、自然与文化之间全面协同发展,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性的发展动力,实现新时代乡村美学的价值以及乡村振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旭东.乡村何以振兴?——自然与文化对立与交互作用的维度[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3)

[2]黄凯丽、李国春.自然辩证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9,(13)

[3]范建华、秦会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J].思想战线,2019,45(04)

[4]黄钢.自然与文化融合视角下乡村景观建设策略[J].乡村科技,2021,12(13)

[5]刘祖云、姜姝.“城归”:乡村振兴中“人的回归”[J].农业经济问题,2019,(02)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