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走小而特 特而优 优而美 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专访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主席欧阳坚

时间:2022-05-07 16:42:39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6期作者:本刊记者 马丽文 原艺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要加快发展步伐,赶上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归根结底是要把产业发展起来。在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甘肃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怎样走好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主席欧阳坚。

2022-6.jpg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主席欧阳坚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发言。

《中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期间,甘肃省在推动和壮大农村主导产业和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甘肃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破题?

欧阳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甘肃全省农业产业体系还存在资源与环境匹配度不高、农业产业特色优势不突出、低端农产品过剩和高端优质农产品不足并存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深刻审视甘肃农业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需要转变传统发展思维,坚定不移地走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结束后,“三农”工作重心转移,甘肃力争下好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先手棋”。您认为甘肃农业产业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欧阳坚:甘肃具有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现代农业产业的独特优势。

第一,这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当前,消费者更加关注吃得放心、吃得可口、吃得健康,消费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趋势,推动农业发展进入到追求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的新阶段。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物流体系的成熟完善,国内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已经成为过去,消费者层次更加细化,消费更加关注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相、品牌。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和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明显趋势和表现形态,日益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第二,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甘肃地处三大高原交会处,地形地貌复杂,境内沟壑纵横,土壤结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发展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制约因素比较多,农业生产条件无法同华北、东北等平原地区相比。但甘肃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单独的小气候、小区域,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有明显优势。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和产品,可以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强”,既能有效提升农业产业链、效益链、价值链,又可强化农业生态链和环境链。另外,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产品,其特征是“量小、价高、质优”,既可提高国内高端农产品供给效率,又可降低对国外高端农产品消费依赖,还可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这种发展定位和模式,为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选择。

第三,这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甘肃绝大多数县市区主导产业都是农牧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首要振兴产业,就必须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尽可能带动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就必须摒弃笼而统之、泛而化之的大众农业、传统农业发展路子,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农业产业,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的中高端供给,并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自然就成为甘肃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第四,这是壮大县域经济的迫切需要。作为欠发达省份,甘肃县域经济的基础在农业,潜力在农业,希望也在农业。从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看,农产品加工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现代产业,还是朝阳产业。大力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农业产业,把延链补链强链的文章做足,县域经济结构就可以从“传统单一”向“现代多元”拓展,促进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全链条融合发展,从而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中国乡村振兴》:如您所说,甘肃将如何走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欧阳坚:我认为,就甘肃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而言,首先要把握好“特”的本质、“优”的内涵、“美”的方向,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确保农民增收。

第一,更加注重“特”,让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更加彰显。“特”是相对概念。要从世界、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的范围和层次,科学论证农业产业的“特”,综合分析农业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要通过市场需求、投入成本、产出利润、品质品相等多个指标,科学比对分析,准确把握农业产业究竟是世界范围的“特”,还是全国范围的“特”;是全省范围的“特”,还是全县范围的“特”。只有经过定性定量分析比较,科学确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才能真正找到“特”的产业、找准“特”的产品、掌握“特”的程度。甘肃土地资源居全国第7位,横跨3个气候带,有19个类型的土壤区,适宜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全省没有严重的工业污染,水源、空气也较为洁净,非常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原生态、无污染农产品。因此,甘肃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天然条件和特殊基础,只要选准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实现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特”色产业肯定能立得住、有需求。 

第二,更加注重“优”,让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更可靠。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不能仅为了追求“人无我有”的原材料、半成品,而是大力发展终端产品。要按照全产业、全要素、全过程优化配置,种、养、加、产、供、销全产业链打造,不断拓展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生产的是面向餐桌的最终消费品。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培育“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初步打造了静宁苹果、兰州高原夏菜、兰州百合、平凉红牛、陇南油橄榄等众多品牌产品,已经奠定了较好的特色产业基础。但从全国范围看,甘肃农业生产成本高、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的短板还较为明显,离“优”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坚持全产业链的发展导向,下功夫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发力,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全面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第三,更加注重“美”,让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更有抓手。甘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三个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县域经济相对薄弱,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还不好。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现代农业,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打好共同富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政治任务。立足各地特色资源禀赋,瞄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高端市场,围绕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去定制生产,让全省各个地方都有普及性、示范性、带动性的产业。这才能推动共同富裕“美”的进程,保障更多的群众在参与发展中实现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让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共创社会财富、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乡村振兴》:任何一个好的发展规划,都需要精准施策、精细化管理,才能切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见效。甘肃将如何更好地走好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欧阳坚:我总结,甘肃仍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要继续做精“特”的文章,放大“特”的优势,不断壮大特色产业体系。首先,认真研究各地农业资源禀赋,算好比较优势账,科学筛选确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牧产业和产品。其次,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把相对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上。项目往特色产业上“放”、资金往特色产业上“投”、企业往特色产业上“引”、人才往特色产业上“聚”、市场营销往特色产业上“接”。切实做到全省统筹,不撒胡椒面、不搞一刀切,力求建一批成一批,让特色产业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农民得到日益增长的实惠。

二要下功夫培育龙头企业,释放“优”的内涵,让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必须有龙头企业带动。要通过招商引资和自主培育,扶优扶强龙头企业。由于特色农业产品是关乎人类吃的东西,永远都有消费需求,而无大的市场风险。但农业发展见效慢,不可能一蹴而就。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看准的产业,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只有一届接着一届抓,才能逐步把原料农业转变为加工农业,把传统农业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的大农业,实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深入实施龙头企业提升行动,铆足劲延链补链强链,让现代农业产业成为县域就业最多、效益最好、农民获利最多的产业,真正把特色农业“优”的内涵完全释放出来。 

三要加强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聚集发展。统筹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坚定不移走产城融合发展路子。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产业园区,将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等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实现政策集成、要素集中、产业集聚、经营集约。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能力,以链招商、引商建链,让产业园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农业办工业,做大做优食品加工业,建设一批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加快形成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要打造“甘味”品牌,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是信誉的凝结,品牌农产品是消费者高端化、个性化消费的首选。培育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品牌,有利于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拓展国外消费市场,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推动双循环良性发展。加强农业品牌创建,实施以品牌为纽带的强农战略,让新型经营主体、行业协会和众多中小农户成为利益共同体,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共同维护好品牌的声誉,共享品牌的溢价收益。建立灵活多样的农产品品牌营销模式,多方位塑造“甘味”品牌形象,赋予“甘味”品牌人文内涵,讲好“甘味”文化故事,让甘肃特色农产品风行天下、家喻户晓,让更多人分享甘肃农业发展的果实。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走小而特 特而优 优而美 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专访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主席欧阳坚

时间:2022-05-07 16:42:3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6期

作者:本刊记者 马丽文 原艺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要加快发展步伐,赶上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归根结底是要把产业发展起来。在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甘肃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怎样走好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主席欧阳坚。

2022-6.jpg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主席欧阳坚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发言。

《中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期间,甘肃省在推动和壮大农村主导产业和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甘肃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破题?

欧阳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甘肃全省农业产业体系还存在资源与环境匹配度不高、农业产业特色优势不突出、低端农产品过剩和高端优质农产品不足并存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深刻审视甘肃农业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需要转变传统发展思维,坚定不移地走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结束后,“三农”工作重心转移,甘肃力争下好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先手棋”。您认为甘肃农业产业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欧阳坚:甘肃具有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现代农业产业的独特优势。

第一,这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当前,消费者更加关注吃得放心、吃得可口、吃得健康,消费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趋势,推动农业发展进入到追求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的新阶段。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物流体系的成熟完善,国内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已经成为过去,消费者层次更加细化,消费更加关注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相、品牌。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和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明显趋势和表现形态,日益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第二,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甘肃地处三大高原交会处,地形地貌复杂,境内沟壑纵横,土壤结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发展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制约因素比较多,农业生产条件无法同华北、东北等平原地区相比。但甘肃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单独的小气候、小区域,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有明显优势。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和产品,可以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强”,既能有效提升农业产业链、效益链、价值链,又可强化农业生态链和环境链。另外,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产品,其特征是“量小、价高、质优”,既可提高国内高端农产品供给效率,又可降低对国外高端农产品消费依赖,还可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这种发展定位和模式,为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选择。

第三,这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甘肃绝大多数县市区主导产业都是农牧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首要振兴产业,就必须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尽可能带动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就必须摒弃笼而统之、泛而化之的大众农业、传统农业发展路子,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农业产业,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的中高端供给,并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自然就成为甘肃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第四,这是壮大县域经济的迫切需要。作为欠发达省份,甘肃县域经济的基础在农业,潜力在农业,希望也在农业。从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看,农产品加工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现代产业,还是朝阳产业。大力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农业产业,把延链补链强链的文章做足,县域经济结构就可以从“传统单一”向“现代多元”拓展,促进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全链条融合发展,从而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中国乡村振兴》:如您所说,甘肃将如何走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欧阳坚:我认为,就甘肃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而言,首先要把握好“特”的本质、“优”的内涵、“美”的方向,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确保农民增收。

第一,更加注重“特”,让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更加彰显。“特”是相对概念。要从世界、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的范围和层次,科学论证农业产业的“特”,综合分析农业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要通过市场需求、投入成本、产出利润、品质品相等多个指标,科学比对分析,准确把握农业产业究竟是世界范围的“特”,还是全国范围的“特”;是全省范围的“特”,还是全县范围的“特”。只有经过定性定量分析比较,科学确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才能真正找到“特”的产业、找准“特”的产品、掌握“特”的程度。甘肃土地资源居全国第7位,横跨3个气候带,有19个类型的土壤区,适宜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全省没有严重的工业污染,水源、空气也较为洁净,非常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原生态、无污染农产品。因此,甘肃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天然条件和特殊基础,只要选准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实现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特”色产业肯定能立得住、有需求。 

第二,更加注重“优”,让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更可靠。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不能仅为了追求“人无我有”的原材料、半成品,而是大力发展终端产品。要按照全产业、全要素、全过程优化配置,种、养、加、产、供、销全产业链打造,不断拓展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生产的是面向餐桌的最终消费品。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培育“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初步打造了静宁苹果、兰州高原夏菜、兰州百合、平凉红牛、陇南油橄榄等众多品牌产品,已经奠定了较好的特色产业基础。但从全国范围看,甘肃农业生产成本高、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的短板还较为明显,离“优”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坚持全产业链的发展导向,下功夫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发力,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全面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第三,更加注重“美”,让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更有抓手。甘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三个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县域经济相对薄弱,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还不好。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现代农业,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打好共同富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政治任务。立足各地特色资源禀赋,瞄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高端市场,围绕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去定制生产,让全省各个地方都有普及性、示范性、带动性的产业。这才能推动共同富裕“美”的进程,保障更多的群众在参与发展中实现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让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共创社会财富、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乡村振兴》:任何一个好的发展规划,都需要精准施策、精细化管理,才能切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见效。甘肃将如何更好地走好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欧阳坚:我总结,甘肃仍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要继续做精“特”的文章,放大“特”的优势,不断壮大特色产业体系。首先,认真研究各地农业资源禀赋,算好比较优势账,科学筛选确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牧产业和产品。其次,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把相对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上。项目往特色产业上“放”、资金往特色产业上“投”、企业往特色产业上“引”、人才往特色产业上“聚”、市场营销往特色产业上“接”。切实做到全省统筹,不撒胡椒面、不搞一刀切,力求建一批成一批,让特色产业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农民得到日益增长的实惠。

二要下功夫培育龙头企业,释放“优”的内涵,让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发展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必须有龙头企业带动。要通过招商引资和自主培育,扶优扶强龙头企业。由于特色农业产品是关乎人类吃的东西,永远都有消费需求,而无大的市场风险。但农业发展见效慢,不可能一蹴而就。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看准的产业,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只有一届接着一届抓,才能逐步把原料农业转变为加工农业,把传统农业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的大农业,实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深入实施龙头企业提升行动,铆足劲延链补链强链,让现代农业产业成为县域就业最多、效益最好、农民获利最多的产业,真正把特色农业“优”的内涵完全释放出来。 

三要加强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聚集发展。统筹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坚定不移走产城融合发展路子。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产业园区,将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等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实现政策集成、要素集中、产业集聚、经营集约。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能力,以链招商、引商建链,让产业园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农业办工业,做大做优食品加工业,建设一批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加快形成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要打造“甘味”品牌,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是信誉的凝结,品牌农产品是消费者高端化、个性化消费的首选。培育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美的农业产业品牌,有利于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拓展国外消费市场,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推动双循环良性发展。加强农业品牌创建,实施以品牌为纽带的强农战略,让新型经营主体、行业协会和众多中小农户成为利益共同体,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共同维护好品牌的声誉,共享品牌的溢价收益。建立灵活多样的农产品品牌营销模式,多方位塑造“甘味”品牌形象,赋予“甘味”品牌人文内涵,讲好“甘味”文化故事,让甘肃特色农产品风行天下、家喻户晓,让更多人分享甘肃农业发展的果实。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