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浅谈加快构建促进 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

时间:2022-05-08 16:59:29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6期作者:李熙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1元,实际增长9.7%,其中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2550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6.5%,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降至2021年的2.50。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克服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取得的。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的工作者,我们必须继续把农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探索实践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脱贫群众收入,从根本上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 

“加”力产业促增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注重产业的长远谋划和持续发展,进而更好地解决好群众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解决好务农不如务工的问题,解决好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同时充分体现经营性劳动报酬在农村群众初次分配中的应有价值。

一是统分结合,实现规模经营。脱贫地区需要重点发展一批比较优势明显、能带动更多就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实现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经营主体,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在政策扶持上给予倾斜。在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和途径上,一手抓土地流转方面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手抓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支持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户发展生产稳定脱贫。大力发展电商,加大消费帮扶力度。继续加大水利投资的力度,不断强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建管并举、有效利用。扎实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并修建更多的产业路。不断强化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

二是“双绑”带动,实现利益联结。健全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让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过程成为带动脱贫户增收、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过程。全面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专业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并逐步扩大覆盖农户范围,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有条件的脱贫村要结合“一村一品”创建,培育一个以上有龙头企业带动的规范合作社。统筹安排一定的资金对参与“双绑”机制且带动农户增收成效明显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给予奖补激励,确保带动效益持续、利益联结稳固。

三是创新发展,实现价值提升。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种养加结合和产业链再造,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努力把依托农业资源发展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并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从而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业成为更有效益、更有奔头的产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优质农产品卖得出、卖上好价钱。

“减”省铺张革陋习

当前,农村一些地方存在的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不良现象,无形中抵消了农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不利于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基层干部要切实提高群众工作本领,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上三管齐下,持续发力。

一靠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强化有序渐进。革除陈规陋习的实质就是倡导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让人民群众从陈腐落后的思维观念中摆脱出来、解放出来。文化熏陶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本质是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智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不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从日常文化活动中润物无声,着眼农民需求推出一批具有乡土特色、贴近农民生活、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逐步培养广大农村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

二靠典型引路的示范带动,强化有力推进。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组织开展好“勤劳致富之家”等评比活动,大力选树农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引导形成良好乡风,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营造崇尚劳动、勤劳光荣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引导基层干部“讲给大家听,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善于把村组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融入到“乡村振兴大擂台”“好支书大比武”活动中,形成“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有为者有位”的良好氛围。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干部群众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学习经验。通过大家的不懈奋斗和持续努力,把陈规陋习革除掉,把新风正气树起来,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薪火相传。

三靠较真碰硬的制度约束,强化有效改进。革除陋习、移风易俗,我们要善于用制度管人管事,既让群众知道应该怎么做,也引导群众不应该做什么。强化各种制度规定的针对性、操作性和连续性,大力推广运用积分制,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法治宣传活动,深入开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决遏制不良风气。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治理什么问题,把软指标变成可以衡量和考核的硬杠杠,不断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自觉性,确保一年一个新台阶、年年都有新面貌。 

“乘”风破浪挖潜力

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净收入的构成看,在持续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基础上,要通过提升劳动者内在素质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还要通过打破城乡壁垒让农民身份增值。这些是潜力所在,更是根本所在,还是希望所在。

第一,教育引领提素质,破除增收上的知识瓶颈。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帮扶,离不开人的素质提升,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将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向农民工倾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实施

“同区、同校、同费”原则,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托入学。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地区教育帮扶力度,让更多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家庭的孩子能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劳动力转移人口的技能培训,让有培训意愿的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及时获得培训,不断提升竞争实力,增加工资收入。

第二,深化改革拓路子,破除增收上的制度障碍。要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进一步放活经营权。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依法有偿把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高度重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型、资产租赁型、异地发展型、抱团取暖型、股份合作型、农旅融合型、招商合作型、服务创收型、物业管理型、资源盘活型等模式,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总而言之,就是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引擎,正确处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经营与收益的关系、生产与市场的关系,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要素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农民的收入高起来。

第三,城乡融合谋发展,破除增收上的要素制约。加快补齐乡村建设短板,增加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促进包括土地、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加快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投资向农村和农业转移。完善乡村发展投融资机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有效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善于发挥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作用,发展农业保险,将农业保险打造成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重要支柱。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建立人才下乡激励机制,凝聚振兴活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除”患未然守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部门和脱贫地区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坚决防止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三类对象”返贫和新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是聚焦“成果巩固”,确保动态监测到位。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不断深化“州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落实好“帮县包乡带村”工作责任制,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强化工作机制,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建立省级统一的政府救助平台,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建立健全志智双扶长效机制,实现培训就业全覆盖,切实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监测和帮扶。管好用好“政府救助平台”,实现掌上办理、一键启动,畅通诉求渠道,提升办事效率,防范化解风险。优化工作程序,适当放宽监测对象认定标准,简化工作流程,缩短认定时间,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帮得实、消得准、稳得住。

二是聚焦“工作拓展”,确保后续帮扶到位。围绕“四个不摘”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标准,按照“一户一方案”要求,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全方位地做好对监测户的固强补弱工作。突出帮扶重点,聚焦控辍保学、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医疗保障、兜底保障、项目推进等方面,对标对表查缺项、补漏项、强弱项,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人口、兑现在末端。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和发展需求,强化帮扶措施的针对性,避免和纠治帮扶措施单一化、片面化。强化群众主体作用,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通过技能培训、发展产业、稳定就业等措施,提升能力本领,促进稳定增收。继续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对因特殊原因不能外出就业的群众,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坚持办好帮扶车间,扩大涉农项目建设、管护以工代赈实施范围,多渠道促进返乡在乡脱贫劳动力就业。持续强化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脱贫群众后续帮扶,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三是聚焦“政策衔接”,确保民生保障到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保证政策平稳过渡的节奏、时效和力度,不好高骛远,不吊高胃口,多做雪中送炭,少搞锦上添花。发挥补贴的杠杆作用,构建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扶持体系,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加大财政直接补贴、保险信贷补贴,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强农惠农富农的财政投入稳中有升,让种粮农民不吃亏。严格落实粮食收购政策,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落实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补贴和杂交稻旱种补贴。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低保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各级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用力,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观察思考    
观察思考

浅谈加快构建促进 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

时间:2022-05-08 16:59:2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6期

作者:李熙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1元,实际增长9.7%,其中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2550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6.5%,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降至2021年的2.50。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克服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取得的。作为乡村振兴领域的工作者,我们必须继续把农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探索实践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脱贫群众收入,从根本上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 

“加”力产业促增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注重产业的长远谋划和持续发展,进而更好地解决好群众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解决好务农不如务工的问题,解决好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同时充分体现经营性劳动报酬在农村群众初次分配中的应有价值。

一是统分结合,实现规模经营。脱贫地区需要重点发展一批比较优势明显、能带动更多就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实现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经营主体,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在政策扶持上给予倾斜。在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和途径上,一手抓土地流转方面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手抓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支持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户发展生产稳定脱贫。大力发展电商,加大消费帮扶力度。继续加大水利投资的力度,不断强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建管并举、有效利用。扎实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并修建更多的产业路。不断强化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

二是“双绑”带动,实现利益联结。健全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让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过程成为带动脱贫户增收、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过程。全面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专业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并逐步扩大覆盖农户范围,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有条件的脱贫村要结合“一村一品”创建,培育一个以上有龙头企业带动的规范合作社。统筹安排一定的资金对参与“双绑”机制且带动农户增收成效明显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给予奖补激励,确保带动效益持续、利益联结稳固。

三是创新发展,实现价值提升。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种养加结合和产业链再造,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努力把依托农业资源发展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并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从而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业成为更有效益、更有奔头的产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优质农产品卖得出、卖上好价钱。

“减”省铺张革陋习

当前,农村一些地方存在的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不良现象,无形中抵消了农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不利于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基层干部要切实提高群众工作本领,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上三管齐下,持续发力。

一靠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强化有序渐进。革除陈规陋习的实质就是倡导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让人民群众从陈腐落后的思维观念中摆脱出来、解放出来。文化熏陶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本质是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智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不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从日常文化活动中润物无声,着眼农民需求推出一批具有乡土特色、贴近农民生活、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逐步培养广大农村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

二靠典型引路的示范带动,强化有力推进。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组织开展好“勤劳致富之家”等评比活动,大力选树农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引导形成良好乡风,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营造崇尚劳动、勤劳光荣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引导基层干部“讲给大家听,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善于把村组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融入到“乡村振兴大擂台”“好支书大比武”活动中,形成“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有为者有位”的良好氛围。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干部群众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学习经验。通过大家的不懈奋斗和持续努力,把陈规陋习革除掉,把新风正气树起来,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薪火相传。

三靠较真碰硬的制度约束,强化有效改进。革除陋习、移风易俗,我们要善于用制度管人管事,既让群众知道应该怎么做,也引导群众不应该做什么。强化各种制度规定的针对性、操作性和连续性,大力推广运用积分制,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法治宣传活动,深入开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决遏制不良风气。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治理什么问题,把软指标变成可以衡量和考核的硬杠杠,不断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自觉性,确保一年一个新台阶、年年都有新面貌。 

“乘”风破浪挖潜力

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净收入的构成看,在持续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基础上,要通过提升劳动者内在素质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还要通过打破城乡壁垒让农民身份增值。这些是潜力所在,更是根本所在,还是希望所在。

第一,教育引领提素质,破除增收上的知识瓶颈。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帮扶,离不开人的素质提升,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将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向农民工倾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实施

“同区、同校、同费”原则,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托入学。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地区教育帮扶力度,让更多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家庭的孩子能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劳动力转移人口的技能培训,让有培训意愿的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及时获得培训,不断提升竞争实力,增加工资收入。

第二,深化改革拓路子,破除增收上的制度障碍。要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进一步放活经营权。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依法有偿把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高度重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型、资产租赁型、异地发展型、抱团取暖型、股份合作型、农旅融合型、招商合作型、服务创收型、物业管理型、资源盘活型等模式,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总而言之,就是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引擎,正确处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经营与收益的关系、生产与市场的关系,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要素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农民的收入高起来。

第三,城乡融合谋发展,破除增收上的要素制约。加快补齐乡村建设短板,增加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促进包括土地、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加快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投资向农村和农业转移。完善乡村发展投融资机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有效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善于发挥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作用,发展农业保险,将农业保险打造成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重要支柱。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建立人才下乡激励机制,凝聚振兴活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除”患未然守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部门和脱贫地区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坚决防止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三类对象”返贫和新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是聚焦“成果巩固”,确保动态监测到位。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不断深化“州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落实好“帮县包乡带村”工作责任制,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强化工作机制,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建立省级统一的政府救助平台,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建立健全志智双扶长效机制,实现培训就业全覆盖,切实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监测和帮扶。管好用好“政府救助平台”,实现掌上办理、一键启动,畅通诉求渠道,提升办事效率,防范化解风险。优化工作程序,适当放宽监测对象认定标准,简化工作流程,缩短认定时间,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帮得实、消得准、稳得住。

二是聚焦“工作拓展”,确保后续帮扶到位。围绕“四个不摘”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标准,按照“一户一方案”要求,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全方位地做好对监测户的固强补弱工作。突出帮扶重点,聚焦控辍保学、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医疗保障、兜底保障、项目推进等方面,对标对表查缺项、补漏项、强弱项,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人口、兑现在末端。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和发展需求,强化帮扶措施的针对性,避免和纠治帮扶措施单一化、片面化。强化群众主体作用,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通过技能培训、发展产业、稳定就业等措施,提升能力本领,促进稳定增收。继续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对因特殊原因不能外出就业的群众,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坚持办好帮扶车间,扩大涉农项目建设、管护以工代赈实施范围,多渠道促进返乡在乡脱贫劳动力就业。持续强化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脱贫群众后续帮扶,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三是聚焦“政策衔接”,确保民生保障到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保证政策平稳过渡的节奏、时效和力度,不好高骛远,不吊高胃口,多做雪中送炭,少搞锦上添花。发挥补贴的杠杆作用,构建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扶持体系,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加大财政直接补贴、保险信贷补贴,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强农惠农富农的财政投入稳中有升,让种粮农民不吃亏。严格落实粮食收购政策,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落实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补贴和杂交稻旱种补贴。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低保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各级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用力,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