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京蒙同筑连心桥 乡村治理焕新貌——北京对口帮扶多布库尔猎民村侧记

时间:2022-05-08 19:20:1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7期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有82个行政村,其中7个是鄂伦春族猎民村。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是自治旗确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现有农猎民202人,其中鄂伦春族农猎民157人。近年来,在京蒙协作支持下,多布库尔猎民村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务实有效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1.jp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北京市第六批援蒙挂职团队领队郑宇(左在多布库尔猎民村调研。

强化“领”字,打牢乡村振兴基础

强化调研指导。援蒙挂职团队及北京市对口帮扶鄂伦春自治旗的西城区相关领导多次深入多布库尔猎民村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摸清村情民情,找准短板不足,针对存在问题,帮助村里出思路、谋项目、强信心,为猎民村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助力形成“党建引领、协作助力”工作格局。

强化“堡垒”作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大学生村官将党建工作、驻村工作与服务经济发展、关心关爱农猎民生产生活结合起来,立足岗位作贡献、埋头苦干出实效,不断强化村党支部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农猎民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

强化基层治理。围绕大杨树镇“五共建、双网格”(地企、村企、包联单位、群团、警民党建共建和“村‘两委’+党员、驻村工作队+党员”包联脱贫户的双重网格)党建模式,村“两委”积极开展地企、村企、包联单位、群团、警民党建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凝心聚力作用。健全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机制,形成“村干部+党员、驻村工作队+党员”包联农猎民群众的双重包联机制,推进基层治理“一张网”,将村内旅游景区、游猎民定居楼、村民居住区细分为5个网格,实行两级推进,扁平化管理。健全村民议事形式,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引导农猎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形成文明向上的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

突出“特”字,规划全面发展路径

立足村情特色绘蓝图。援蒙挂职团队从北京聘请了规划设计专业力量到多布库尔猎民村进行实地考察,充分结合猎民村地理位置、产业现状、鄂伦春风情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特点,按照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整体要求,在多方沟通论证、充分交流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多布库尔猎民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书”,为猎民村长足发展绘就符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振兴蓝图”。

发掘资源禀赋谋产业。多布库尔猎民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越。援蒙团队深入发掘这个村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潜力和民族文化内涵,系统考虑产业发展与资源管护、民生保障的关系,谋划“民俗旅游、特色养殖、生态农业”三大产业,推动绿水青山与民族文化互相促进,优势互补。自京蒙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多布库尔猎民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村民增收渠道多样,收入稳步提升。2021年猎民实现人均收入25840元,村集体经济创收达到55万元。

2.jpg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整洁宁静美丽。

做实“帮”字,夯实惠民保障基础

真金白银投入。北京市西城区投入565万元帮扶资金,实施“多布库尔猎民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形成民生事项帮办代办“一站式”办理、党员教育“一体化”管理、村民议事“集中式”开展的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筑牢了服务党员群众的硬件基础。

真情实意关爱。大杨树镇党委和政府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在多布库尔猎民村实施多项惠民举措,实行社区化管理,推出公交进村、配备校车、集体供暖等多项便民举措,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多布库尔猎民村建立援蒙挂职团队干部、村“两委”成员及党员定期走访孤寡老人、五保户、残疾户等重点人群工作机制;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出资帮助生活困难群众修缮房屋4栋,及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倾听困难群众心声,注重给予精神慰藉,使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双满足,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有效筑牢防止返贫防线。

真帮实扶援助。北京市西城区累计向鄂伦春自治旗选派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才114人,其中医生69人、教师45人,极大缓解了乡镇医院和学校人才紧缺问题,助力提升当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援蒙挂职团队结合猎民村群众实际需求,定期组织北京专业人才进村开展服务,使多布库尔猎民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优质医疗、教育资源,有效提升了民族地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供稿单位:北京市第六批东西部协作内蒙古挂职干部团队)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京蒙同筑连心桥 乡村治理焕新貌——北京对口帮扶多布库尔猎民村侧记

时间:2022-05-08 19:20:1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7期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有82个行政村,其中7个是鄂伦春族猎民村。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是自治旗确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现有农猎民202人,其中鄂伦春族农猎民157人。近年来,在京蒙协作支持下,多布库尔猎民村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务实有效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1.jp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北京市第六批援蒙挂职团队领队郑宇(左在多布库尔猎民村调研。

强化“领”字,打牢乡村振兴基础

强化调研指导。援蒙挂职团队及北京市对口帮扶鄂伦春自治旗的西城区相关领导多次深入多布库尔猎民村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摸清村情民情,找准短板不足,针对存在问题,帮助村里出思路、谋项目、强信心,为猎民村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助力形成“党建引领、协作助力”工作格局。

强化“堡垒”作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大学生村官将党建工作、驻村工作与服务经济发展、关心关爱农猎民生产生活结合起来,立足岗位作贡献、埋头苦干出实效,不断强化村党支部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农猎民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

强化基层治理。围绕大杨树镇“五共建、双网格”(地企、村企、包联单位、群团、警民党建共建和“村‘两委’+党员、驻村工作队+党员”包联脱贫户的双重网格)党建模式,村“两委”积极开展地企、村企、包联单位、群团、警民党建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凝心聚力作用。健全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机制,形成“村干部+党员、驻村工作队+党员”包联农猎民群众的双重包联机制,推进基层治理“一张网”,将村内旅游景区、游猎民定居楼、村民居住区细分为5个网格,实行两级推进,扁平化管理。健全村民议事形式,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引导农猎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形成文明向上的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

突出“特”字,规划全面发展路径

立足村情特色绘蓝图。援蒙挂职团队从北京聘请了规划设计专业力量到多布库尔猎民村进行实地考察,充分结合猎民村地理位置、产业现状、鄂伦春风情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特点,按照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整体要求,在多方沟通论证、充分交流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多布库尔猎民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书”,为猎民村长足发展绘就符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振兴蓝图”。

发掘资源禀赋谋产业。多布库尔猎民村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越。援蒙团队深入发掘这个村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潜力和民族文化内涵,系统考虑产业发展与资源管护、民生保障的关系,谋划“民俗旅游、特色养殖、生态农业”三大产业,推动绿水青山与民族文化互相促进,优势互补。自京蒙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多布库尔猎民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村民增收渠道多样,收入稳步提升。2021年猎民实现人均收入25840元,村集体经济创收达到55万元。

2.jpg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整洁宁静美丽。

做实“帮”字,夯实惠民保障基础

真金白银投入。北京市西城区投入565万元帮扶资金,实施“多布库尔猎民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形成民生事项帮办代办“一站式”办理、党员教育“一体化”管理、村民议事“集中式”开展的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筑牢了服务党员群众的硬件基础。

真情实意关爱。大杨树镇党委和政府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在多布库尔猎民村实施多项惠民举措,实行社区化管理,推出公交进村、配备校车、集体供暖等多项便民举措,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多布库尔猎民村建立援蒙挂职团队干部、村“两委”成员及党员定期走访孤寡老人、五保户、残疾户等重点人群工作机制;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出资帮助生活困难群众修缮房屋4栋,及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倾听困难群众心声,注重给予精神慰藉,使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双满足,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有效筑牢防止返贫防线。

真帮实扶援助。北京市西城区累计向鄂伦春自治旗选派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才114人,其中医生69人、教师45人,极大缓解了乡镇医院和学校人才紧缺问题,助力提升当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援蒙挂职团队结合猎民村群众实际需求,定期组织北京专业人才进村开展服务,使多布库尔猎民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优质医疗、教育资源,有效提升了民族地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供稿单位:北京市第六批东西部协作内蒙古挂职干部团队)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