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李成友:他用一只手托起“致富梦”

时间:2022-05-16 18:28:59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张晓维

微信图片_20220516182859.jpg

“两行包谷套种三行黄豆,这8亩地都是留着套种的。收的粮食是自己的,政府还给补贴,我们干起来都有劲啊。”李成友一边栽种青油油的玉米苗一边说。

李成友是紫阳县高桥镇兰草村10组的脱贫群众。他干活并不比健全人差,仅凭一只手耕种十几亩土地,还养猪30多头,一年挣下的钱除去家庭开支还有不少余头。

李成友的父亲患有冠心病和精神疾病。为了给父亲治病,他选择到煤矿打工。但是,这并没有让情况好转,反而带来了厄运。一次工作中因操作不当,李成友的左手被卷进机器。钱没挣到不说,手臂也从胳膊肘以下截肢,还欠了一大笔治病的外债,让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手有残疾,还有个患病的父亲,往后的日子咋过?”李成友的心态崩溃了。在他最难熬的时候,村里的帮扶干部们来了,一次次地安抚和开导,帮助李成友重新拾起信心。

村上给李成友一家申请了低保和残疾补贴,两项合计,每年有15000元左右。按照当地物价,这笔钱让他们父子俩过上温饱生活是没有问题的。李成友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继续铆足干劲,要干出个样子来。他说:“命运留给我一只手,那就用来改变命运吧!”

住在农村,靠山吃山,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土地上。然而,由于缺失一个手臂,他就要加倍地付出努力。最初,从粪池舀粪对他而言就是折磨。他用右手握住粪勺,再用左肩断臂压住勺把,每舀一次,都要使出十二分力气,牙齿咬得紧紧的,待两只桶舀满,汗水早已浸满额头。锄地时一只手使不上劲儿,他就用胳肢窝夹着锄把,用手腕发力。播种时,他得用嘴叼着装了籽种的篮子,常常被磨破嘴皮,鲜血染红篮子边沿。由于身体残疾的限制,人家一两个小时干完的活儿,他往往要用上半天,李成友不得不起早贪黑赶农时。

李成友为人和善,四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愿意跟他打交道,他种的粮食、蔬菜在家里就卖了,第一年就收入7000多元。

这也增长了发展农业种植的信心,除了精心耕种自家的田地,他还把别人撂荒的地也租来种。从五谷杂粮到瓜果蔬菜,哪样值钱种哪样。

李成友不想把粮食蔬菜的下脚料浪费掉,他萌生了养猪的想法。他白天在地里忙碌,晚上就修缮猪圈。帮扶他家的干部们也特别支持他的想法,帮他申请了养殖补贴,买进了6只小猪崽。为了提高养殖成效,帮扶干部们还找了技术人员上门为他进行培训。看着干部们为自己的事情跑前跑后,李成友心中既感动,又觉得过意不去。他暗下决心,一定把猪养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李成友的精心饲养,6只猪崽当年年底便顺利出栏,纯利润超过万元。尝到勤劳致富的甜头后,他越发觉得生活有奔头、干事有劲头,养殖规模逐年递增,今年生猪存栏已经达到30多头。高桥镇组织委员李兴卫说,驻村工作队号召的建茶园、搞养殖,李成友样样干得不比别人差。

就这样,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支持下,李成友从逆境低谷中闯了出来,把日子过成了别人都羡慕的样子。“在我万念俱灰的时候,是帮扶干部让我有了对生活的信心,我最大的回报就是把产业搞好,把生活过好。”李成友说。紫阳县有13万多脱贫群众,涌现出一大批像李成友这样的自强自立、勤劳致富典型,他们奋斗的身影,成为夏日里最美的风景。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振兴人物    

李成友:他用一只手托起“致富梦”

时间:2022-05-16 18:28:5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张晓维

微信图片_20220516182859.jpg

“两行包谷套种三行黄豆,这8亩地都是留着套种的。收的粮食是自己的,政府还给补贴,我们干起来都有劲啊。”李成友一边栽种青油油的玉米苗一边说。

李成友是紫阳县高桥镇兰草村10组的脱贫群众。他干活并不比健全人差,仅凭一只手耕种十几亩土地,还养猪30多头,一年挣下的钱除去家庭开支还有不少余头。

李成友的父亲患有冠心病和精神疾病。为了给父亲治病,他选择到煤矿打工。但是,这并没有让情况好转,反而带来了厄运。一次工作中因操作不当,李成友的左手被卷进机器。钱没挣到不说,手臂也从胳膊肘以下截肢,还欠了一大笔治病的外债,让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手有残疾,还有个患病的父亲,往后的日子咋过?”李成友的心态崩溃了。在他最难熬的时候,村里的帮扶干部们来了,一次次地安抚和开导,帮助李成友重新拾起信心。

村上给李成友一家申请了低保和残疾补贴,两项合计,每年有15000元左右。按照当地物价,这笔钱让他们父子俩过上温饱生活是没有问题的。李成友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继续铆足干劲,要干出个样子来。他说:“命运留给我一只手,那就用来改变命运吧!”

住在农村,靠山吃山,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土地上。然而,由于缺失一个手臂,他就要加倍地付出努力。最初,从粪池舀粪对他而言就是折磨。他用右手握住粪勺,再用左肩断臂压住勺把,每舀一次,都要使出十二分力气,牙齿咬得紧紧的,待两只桶舀满,汗水早已浸满额头。锄地时一只手使不上劲儿,他就用胳肢窝夹着锄把,用手腕发力。播种时,他得用嘴叼着装了籽种的篮子,常常被磨破嘴皮,鲜血染红篮子边沿。由于身体残疾的限制,人家一两个小时干完的活儿,他往往要用上半天,李成友不得不起早贪黑赶农时。

李成友为人和善,四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愿意跟他打交道,他种的粮食、蔬菜在家里就卖了,第一年就收入7000多元。

这也增长了发展农业种植的信心,除了精心耕种自家的田地,他还把别人撂荒的地也租来种。从五谷杂粮到瓜果蔬菜,哪样值钱种哪样。

李成友不想把粮食蔬菜的下脚料浪费掉,他萌生了养猪的想法。他白天在地里忙碌,晚上就修缮猪圈。帮扶他家的干部们也特别支持他的想法,帮他申请了养殖补贴,买进了6只小猪崽。为了提高养殖成效,帮扶干部们还找了技术人员上门为他进行培训。看着干部们为自己的事情跑前跑后,李成友心中既感动,又觉得过意不去。他暗下决心,一定把猪养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李成友的精心饲养,6只猪崽当年年底便顺利出栏,纯利润超过万元。尝到勤劳致富的甜头后,他越发觉得生活有奔头、干事有劲头,养殖规模逐年递增,今年生猪存栏已经达到30多头。高桥镇组织委员李兴卫说,驻村工作队号召的建茶园、搞养殖,李成友样样干得不比别人差。

就这样,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支持下,李成友从逆境低谷中闯了出来,把日子过成了别人都羡慕的样子。“在我万念俱灰的时候,是帮扶干部让我有了对生活的信心,我最大的回报就是把产业搞好,把生活过好。”李成友说。紫阳县有13万多脱贫群众,涌现出一大批像李成友这样的自强自立、勤劳致富典型,他们奋斗的身影,成为夏日里最美的风景。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