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甘肃东乡:下山入川易地而兴,搬迁开创幸福路

时间:2022-05-17 16:35:39来源:甘肃广电总台经济广播作者:孙树东

QQ截图20220517163740.jpg

行走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蜿蜒山路上,举目望去,逶迤纵横的高山深壑如同无数蓄力待举的手臂伸向远方,借势乡村振兴战略,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正经历着空前蜕变——世世代代的贫困之苦成为历史,一条通往美好生活的阳光大道在眼前尽情铺展……

搬出穷窝,下山入川住新家

东乡县多山少川,人均可用耕地仅有1.51亩,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严峻现实,群众居住分散,地质灾害易发频发,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稳定脱贫发家致富更是难上加难,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走出大山谋出路。

近年来,东乡县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推行生态宜居型模式,按照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群众下山入川,出村进城,一批又一批偏远山区的群众彻底告别了穷窝窝,拥抱新时代融入城市生活。

5月11日的东乡县达板镇,沿洮河经济带建筑工地上机声隆隆一片忙碌景象,49家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企业正在这里陆续建厂投产,马路另一侧是高楼林立的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东乡县仅有的黄金地带主要分布在洮河沿线,地理位置优越,群众下来有盼头,把园区建好让群众有个稳定的收入,把下一代教育好。”东乡县委常委、副县长孔详科说。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就业、可致富,2019年4月临夏州和东乡县提出了以4个经济带(沿洮河经济带、沿川经济带、沿库经济带、沿路经济带)为框架的全县发展大格局,吸引、动员偏远山区的群众搬出大山,在城镇安家就业,彻底解决山区群众“断穷根”的问题。据东乡县委常委、副县长孔详科介绍,沿洮河经济带达板镇搬迁安置片区目前已经稳定入住2600户2.5万人,计划在2026年达到12万人。

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项目全长36.8公里,位于兰州市半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明显,率先开发建设安居工程、生态治理、文教卫生公共服务、劳动密集型产业园等项目,同步规划特色风情小镇,推动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民俗文化及民宿产业发展,一座依山傍水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镇拔地而起,已然成为搬迁群众开启新生活的美丽家园。

锁南镇是东乡县城所在地,在县城用地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在城南社区核心地段建成4个易地搬迁安置小区,搬迁安置群众涉及全县22个乡镇、1710户9120人。是全县地理位置最优越、搬迁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安置点,也是全州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为了更好满足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服务、保障就业发展、加快市民化转变,城南社区在所有楼房安置点都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配备了警务室,开展户籍管理、教育、民政、法律咨询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完善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物业管理服务全部交由专业物业公司运行,通过物业费“免二减三”制度,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锁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成元说。

2019年以来,为了让搬迁群众“看得好病、方便看病、看得起病”,锁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县城南区,实施了投资1225万元的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服务人口达4.2万人。一应俱全的基础配套和无微不至的便民服务使得搬迁群众既“安身”又“安心”,大幅加快了他们融入城市做市民的步伐。

稳得住,家门口就业有收入

把群众从偏远的山里搬出来是第一步,关键是要真正实现“稳得住、能就业、可致富”,东乡经济开发区在原有21家企业的基础上,又引进28家,设置7900个就业岗位,为易地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造了条件。到东乡经济开发区当工人,成为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夏临集团主要生产农副食品,旗下“回香斋”品牌副食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厂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车间员工中建档立卡户22人,易地搬迁户10人,搬迁户干的比较舒心,钱也挣了,家庭也照顾好了”。

产业兴则民富,东乡经济产业园已有方大丽明纺织工厂、方大通特新材料公司、金银花产业园等13家企业投产运营,金强信邦电缆、厦临公司轻工产业园清真食品加工、东乡粮油应急配送中心、甘肃方大百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马铃薯深加工等项目即将陆续投产运营。甘肃东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向维骐:“园区主导产业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富民产业,就是为了解决5881户群众的就业,工人工资实行计件制,每月收入在2800到5000元左右,能解决上万就业岗位,真正把政策落到实处,最后达到能致富。”

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有钱挣,得益于产业的大发展,也离不开各级基本组织的精准帮扶,为了准确掌握每一户搬迁户的家庭信息及就业情况,锁南镇城南社区建立了“户情台账”,干部们还经常上门或电话了解搬迁群众的就业情况及困难。在锁南镇城南社区大厅《户情登记表》上,搬迁户的家庭情况、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未就业原因和就业意向等信息一目了然。锁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成元:“群众搬迁到这里以后,他们告别了原来的生活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会有后顾之忧,也不能实现安居乐业,我们现在的工作重心就是帮助他们就业。”锁南镇城南社区抽调专门力量,逐户逐人摸底调查,按年龄、技能、意向等形成了岗位菜单、就业状态清单、劳动力资源账单。通过精准对接、分类施策,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确保每户至少有两人以上就业、两个以上增收渠道,目前,60%的搬迁群众在城里有了工作。

“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可致富”,搬迁群众的生活好了,信心强了,干劲足了,这也更加坚定了东乡县以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决心,东乡县委常委、副县长孔详科:“下一步,东乡县将把招商作为重中之重,主要引进食品加工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条延伸性强、商贸物流等企业。”

技能加持,就业前景更广阔

职业技能培训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搬迁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在东乡县职业术学校产教实训基地,学员们正在学习烹饪、编织、拉面、挖掘机、电焊电工、美容美发各种实用技能。

近三年来,东乡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成效非常显著,群众的观念也发生了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来到这里参加培训,累计培训近一万人。“学校常年开设8个工种,东乡县16到55周岁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可以随到随学,培训、就业完全免费,经过培训的学员就业率在80%以上。”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汪丽媛说,现在他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帮助因为身体、家庭、个人观念等原因未能就业的20%学员尽快就业,“我们有个劳务输转站,针对所有群众免费职业推介服务,给他们讲县上的奖补政策,就业满4个月奖励3000元,再满4个月又奖励3000元,今年以来对每一个就业的学员一次性补贴交通费600元”。

据介绍,东乡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投资1000万元,主要由民族餐饮培训教学基地、产业孵化基地、美食苑文化陈列馆、餐饮消费实体馆组成,重点开展特色美食、就业创业、餐饮产业孵化拓展等实用技能培训。为了帮助学员尽快熟练掌握技能,东乡县职业技术培训采取边学习边实习的模式,基地还为学员提供了专用的经营窗口,用于培养经营能力。

以“培训一人、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为目标,东乡县统筹整合县内外培训资源,大力实施大培训大就业工程,努力实现有培训意愿群众全覆盖,仅在去年已完成各种劳动力培训6414人。

下山入川,易地而兴,搬,是解决东乡“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的治本之策,易地搬迁安置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头号工程”,正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走向深入,造福于民,东乡县委副书记马维茂:“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乡村振兴五大目标,在发展产业、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提升、人才的引进等方面出一些实招,制定一些具体举措,把乡村振兴持续推向深入,使我们的乡村更加美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巩固拓展    
资讯播报

甘肃东乡:下山入川易地而兴,搬迁开创幸福路

时间:2022-05-17 16:35:39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经济广播

作者:孙树东

QQ截图20220517163740.jpg

行走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蜿蜒山路上,举目望去,逶迤纵横的高山深壑如同无数蓄力待举的手臂伸向远方,借势乡村振兴战略,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正经历着空前蜕变——世世代代的贫困之苦成为历史,一条通往美好生活的阳光大道在眼前尽情铺展……

搬出穷窝,下山入川住新家

东乡县多山少川,人均可用耕地仅有1.51亩,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严峻现实,群众居住分散,地质灾害易发频发,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稳定脱贫发家致富更是难上加难,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走出大山谋出路。

近年来,东乡县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推行生态宜居型模式,按照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群众下山入川,出村进城,一批又一批偏远山区的群众彻底告别了穷窝窝,拥抱新时代融入城市生活。

5月11日的东乡县达板镇,沿洮河经济带建筑工地上机声隆隆一片忙碌景象,49家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企业正在这里陆续建厂投产,马路另一侧是高楼林立的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东乡县仅有的黄金地带主要分布在洮河沿线,地理位置优越,群众下来有盼头,把园区建好让群众有个稳定的收入,把下一代教育好。”东乡县委常委、副县长孔详科说。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就业、可致富,2019年4月临夏州和东乡县提出了以4个经济带(沿洮河经济带、沿川经济带、沿库经济带、沿路经济带)为框架的全县发展大格局,吸引、动员偏远山区的群众搬出大山,在城镇安家就业,彻底解决山区群众“断穷根”的问题。据东乡县委常委、副县长孔详科介绍,沿洮河经济带达板镇搬迁安置片区目前已经稳定入住2600户2.5万人,计划在2026年达到12万人。

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项目全长36.8公里,位于兰州市半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明显,率先开发建设安居工程、生态治理、文教卫生公共服务、劳动密集型产业园等项目,同步规划特色风情小镇,推动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民俗文化及民宿产业发展,一座依山傍水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镇拔地而起,已然成为搬迁群众开启新生活的美丽家园。

锁南镇是东乡县城所在地,在县城用地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在城南社区核心地段建成4个易地搬迁安置小区,搬迁安置群众涉及全县22个乡镇、1710户9120人。是全县地理位置最优越、搬迁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安置点,也是全州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为了更好满足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服务、保障就业发展、加快市民化转变,城南社区在所有楼房安置点都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配备了警务室,开展户籍管理、教育、民政、法律咨询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完善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物业管理服务全部交由专业物业公司运行,通过物业费“免二减三”制度,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锁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成元说。

2019年以来,为了让搬迁群众“看得好病、方便看病、看得起病”,锁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县城南区,实施了投资1225万元的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服务人口达4.2万人。一应俱全的基础配套和无微不至的便民服务使得搬迁群众既“安身”又“安心”,大幅加快了他们融入城市做市民的步伐。

稳得住,家门口就业有收入

把群众从偏远的山里搬出来是第一步,关键是要真正实现“稳得住、能就业、可致富”,东乡经济开发区在原有21家企业的基础上,又引进28家,设置7900个就业岗位,为易地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造了条件。到东乡经济开发区当工人,成为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夏临集团主要生产农副食品,旗下“回香斋”品牌副食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厂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车间员工中建档立卡户22人,易地搬迁户10人,搬迁户干的比较舒心,钱也挣了,家庭也照顾好了”。

产业兴则民富,东乡经济产业园已有方大丽明纺织工厂、方大通特新材料公司、金银花产业园等13家企业投产运营,金强信邦电缆、厦临公司轻工产业园清真食品加工、东乡粮油应急配送中心、甘肃方大百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马铃薯深加工等项目即将陆续投产运营。甘肃东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向维骐:“园区主导产业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富民产业,就是为了解决5881户群众的就业,工人工资实行计件制,每月收入在2800到5000元左右,能解决上万就业岗位,真正把政策落到实处,最后达到能致富。”

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有钱挣,得益于产业的大发展,也离不开各级基本组织的精准帮扶,为了准确掌握每一户搬迁户的家庭信息及就业情况,锁南镇城南社区建立了“户情台账”,干部们还经常上门或电话了解搬迁群众的就业情况及困难。在锁南镇城南社区大厅《户情登记表》上,搬迁户的家庭情况、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未就业原因和就业意向等信息一目了然。锁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成元:“群众搬迁到这里以后,他们告别了原来的生活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会有后顾之忧,也不能实现安居乐业,我们现在的工作重心就是帮助他们就业。”锁南镇城南社区抽调专门力量,逐户逐人摸底调查,按年龄、技能、意向等形成了岗位菜单、就业状态清单、劳动力资源账单。通过精准对接、分类施策,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确保每户至少有两人以上就业、两个以上增收渠道,目前,60%的搬迁群众在城里有了工作。

“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可致富”,搬迁群众的生活好了,信心强了,干劲足了,这也更加坚定了东乡县以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决心,东乡县委常委、副县长孔详科:“下一步,东乡县将把招商作为重中之重,主要引进食品加工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条延伸性强、商贸物流等企业。”

技能加持,就业前景更广阔

职业技能培训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搬迁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在东乡县职业术学校产教实训基地,学员们正在学习烹饪、编织、拉面、挖掘机、电焊电工、美容美发各种实用技能。

近三年来,东乡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成效非常显著,群众的观念也发生了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来到这里参加培训,累计培训近一万人。“学校常年开设8个工种,东乡县16到55周岁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可以随到随学,培训、就业完全免费,经过培训的学员就业率在80%以上。”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汪丽媛说,现在他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帮助因为身体、家庭、个人观念等原因未能就业的20%学员尽快就业,“我们有个劳务输转站,针对所有群众免费职业推介服务,给他们讲县上的奖补政策,就业满4个月奖励3000元,再满4个月又奖励3000元,今年以来对每一个就业的学员一次性补贴交通费600元”。

据介绍,东乡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投资1000万元,主要由民族餐饮培训教学基地、产业孵化基地、美食苑文化陈列馆、餐饮消费实体馆组成,重点开展特色美食、就业创业、餐饮产业孵化拓展等实用技能培训。为了帮助学员尽快熟练掌握技能,东乡县职业技术培训采取边学习边实习的模式,基地还为学员提供了专用的经营窗口,用于培养经营能力。

以“培训一人、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为目标,东乡县统筹整合县内外培训资源,大力实施大培训大就业工程,努力实现有培训意愿群众全覆盖,仅在去年已完成各种劳动力培训6414人。

下山入川,易地而兴,搬,是解决东乡“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的治本之策,易地搬迁安置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头号工程”,正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走向深入,造福于民,东乡县委副书记马维茂:“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乡村振兴五大目标,在发展产业、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提升、人才的引进等方面出一些实招,制定一些具体举措,把乡村振兴持续推向深入,使我们的乡村更加美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