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山城区:五彩斑斓的西红柿 甜甜蜜蜜的好日子

时间:2022-05-18 12:36: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截图20220526123544.png

“今年新种了5个品种的水果西红柿,有紫皮的,还有黄皮的。这稀罕东西能当水果卖,营养价值高,价格也高。”郑沟村党支部书郑和平对水果西红柿如数家珍。 

老味道吃出故乡情。“要说哪个村种的西红柿最好吃,郑沟村肯定能数得着。”在郑沟村的西红柿大棚里,一株株藤蔓高高挂起,红彤彤的西红柿好似镶嵌在枝头的宝石,熠熠生辉,煞是好看。2018年,郑沟村流转160亩土地种植普通西红柿,成立高效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以“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运营管理,吸引农户以资金、土地入股入社。“去年收成好,每亩地产量4000多公斤,头茬西红柿刚上市就卖了20多万元,农户都尝到了甜头。”今年行情看涨,河北、山东的客商早早就来地头“定了亲”,抢购二茬西红柿。“像以往一样每天5000公斤的往外地运,今年还能卖个好价钱。”果农郑四林说。该村农户袁英只闲时在大棚里干活儿挣工资。“俺进棚干活儿每月挣1800元,既守着土地又能补贴家,日子过得很高兴。”袁英只说。

新品种成就好“柿途”。“咱村的水果西红柿五彩斑斓,不打农药、不用洗,擦擦就能吃。”前些年,郑沟村村“两委”牵头建设家庭农场,带领村民种植普通西红柿,脱贫摘帽过上红火日子。如何让西红柿变成“致富果”?郑沟村的答案是:求新求变,种植高端果蔬。今年,引种了5个品种的水果西红柿,“试水”高端市场。“这稀罕东西好吃不好种,俺像养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才有了大棚里果实缀满枝头。”该村家庭农场负责人郑国胜说。他和农户学技术、学管理,从大棚的温度、光照、水分到西红柿整枝、摘心、打杈,一样一样学、一点一点摸索。前些天,水果西红柿挂了果,大伙儿看到后喜上眉梢。“下一步,我们将吸引更多农户入股入社,让水果西红柿‘闯进’大城市,让农户过上甜日子。”许凤梅说。

栽“金果”奔向小康路。过去,农户种完小麦种玉米,依靠种大田作物过日子。2018年以来,该镇逐步调优农业种植品种和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农业品牌,助农增收奔小康。“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去年,我们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种粮面积不减、产量不减的同时,规划建设西红柿种植基地,流转土地新建大棚12栋。去年,头茬西红柿实现年产10万公斤,不仅是城区及周边县区商超的常客,还远销外省,这‘金果’收益非常可观。”该乡党委书记冯振家说。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同时不断优化设施农业种植结构,逐步扩大规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农业品牌,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冯振家说。(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乡村振兴局供稿)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产业振兴    

河南山城区:五彩斑斓的西红柿 甜甜蜜蜜的好日子

时间:2022-05-18 12:36: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截图20220526123544.png

“今年新种了5个品种的水果西红柿,有紫皮的,还有黄皮的。这稀罕东西能当水果卖,营养价值高,价格也高。”郑沟村党支部书郑和平对水果西红柿如数家珍。 

老味道吃出故乡情。“要说哪个村种的西红柿最好吃,郑沟村肯定能数得着。”在郑沟村的西红柿大棚里,一株株藤蔓高高挂起,红彤彤的西红柿好似镶嵌在枝头的宝石,熠熠生辉,煞是好看。2018年,郑沟村流转160亩土地种植普通西红柿,成立高效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以“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运营管理,吸引农户以资金、土地入股入社。“去年收成好,每亩地产量4000多公斤,头茬西红柿刚上市就卖了20多万元,农户都尝到了甜头。”今年行情看涨,河北、山东的客商早早就来地头“定了亲”,抢购二茬西红柿。“像以往一样每天5000公斤的往外地运,今年还能卖个好价钱。”果农郑四林说。该村农户袁英只闲时在大棚里干活儿挣工资。“俺进棚干活儿每月挣1800元,既守着土地又能补贴家,日子过得很高兴。”袁英只说。

新品种成就好“柿途”。“咱村的水果西红柿五彩斑斓,不打农药、不用洗,擦擦就能吃。”前些年,郑沟村村“两委”牵头建设家庭农场,带领村民种植普通西红柿,脱贫摘帽过上红火日子。如何让西红柿变成“致富果”?郑沟村的答案是:求新求变,种植高端果蔬。今年,引种了5个品种的水果西红柿,“试水”高端市场。“这稀罕东西好吃不好种,俺像养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才有了大棚里果实缀满枝头。”该村家庭农场负责人郑国胜说。他和农户学技术、学管理,从大棚的温度、光照、水分到西红柿整枝、摘心、打杈,一样一样学、一点一点摸索。前些天,水果西红柿挂了果,大伙儿看到后喜上眉梢。“下一步,我们将吸引更多农户入股入社,让水果西红柿‘闯进’大城市,让农户过上甜日子。”许凤梅说。

栽“金果”奔向小康路。过去,农户种完小麦种玉米,依靠种大田作物过日子。2018年以来,该镇逐步调优农业种植品种和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农业品牌,助农增收奔小康。“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去年,我们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种粮面积不减、产量不减的同时,规划建设西红柿种植基地,流转土地新建大棚12栋。去年,头茬西红柿实现年产10万公斤,不仅是城区及周边县区商超的常客,还远销外省,这‘金果’收益非常可观。”该乡党委书记冯振家说。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同时不断优化设施农业种植结构,逐步扩大规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农业品牌,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冯振家说。(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乡村振兴局供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