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安徽六安:发好巩固拓展之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时间:2022-06-13 18:21:49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蒋传佳

微信截图_20220613182549.png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安徽省六安市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接续奋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守牢底线,筑强巩固之基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重点内容之一。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确保六安市已脱贫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成为全市干部心头的大事。全市上下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团结一致,采取有力有效举措,从而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在“实”上下功夫。围绕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六安市设置县乡村组四级网格33228个,配备网格员34327名。建立完善工作流程,压实组级网格主动发现职责、村级网格核实评议职责、乡镇网格综合研判职责、县级网格审核比对和政策落实职责。通过线上申报受理和线下排查“双线并行”,并统筹安排开发性措施和兜底保障性措施,抓实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2021年,六安市新增监测对象1101户3439人,六安市没有发生一例返贫致贫现象。

在“早”上下功夫。聚焦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着重建立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和快速响应机制。按照“全面排查、主动发现、分类帮扶”的总体思路,依托驻村工作队、村民组长、农村党员、村医等力量,实行网格化管理,采取日常走访、集中排查、系统比对、推广小程序等方式,把农村人口纳入常态化监测范围。同时,通过将审批确认权下放至乡镇,实现低保、特困办理时限压缩到20个工作日内,构建起困难群众主动发现、主动帮扶快速响应机制。

在“防”上下功夫。因病、因灾致贫群众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特殊群体,需不断强化后续扶持。针对因病、因灾等有可能造成农村家庭致贫返贫的因素,六安市全面推行防贫保险,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长效防贫保障机制。为农村低收入人口提供自然灾害、人身意外、失业、产业损失等多方面保险补贴,2021年,全市参保对象24.76万户66.44万人。 微信截图_20220613182509.png

打破边线,把好拓展之势

六安市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进一步拓展过渡期帮扶深度、工作广度和政策温度。

拓展帮扶深度。户帮扶方面,在保持对脱贫人口持续帮扶基础上,将帮扶对象拓展为全体农村人口,在2021年新增的监测对象中,有648户2060人为非脱贫人口。资金投入方面,针对非脱贫村基础设施条件、集体经济收入等普遍比脱贫村差的问题,除中央衔接资金按照要求投入非脱贫村不超过30%以外,省市县三级衔接资金对非脱贫村投入不设比例限制,由县区统筹安排,更加注重均衡发展、协调推进。驻村帮扶方面,在全市442个脱贫村的基础上,新增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1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和19个红色村等37个村作为选派对象,共向479个村选派驻村干部1407人,每村都选派了1名第一书记。

拓展工作广度。将工作目标从“两不愁三保障”拓展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乡村全面振兴,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关注脱贫地区群众过好日子的需求,针对六安市一直存在公路等级低、通达深度不够、通行保障能力弱等问题,持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推行考核结果与资金补助挂钩。截至2021年底,实现全市所有乡镇通三级以上硬化路、建制村通四级以上硬化路、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山区300—500米错车道建设10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城乡运输服务水平,建成连通城镇、覆盖行政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市县(区)乡村四级全域公交网络体系,舒城全域公交典型模式写入《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六安市受到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通报表扬。

拓展政策温度。在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六安市对原扶贫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对脱贫户和监测户继续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确保政策延续性,增强脱贫稳定性。对边缘户以及其他农村低收入人口,研究给予新的政策支持,确保不产生新的致贫,让帮扶群众感受到政策的温暖。如: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方面,将边缘户在内的监测对象纳入放贷对象;在住房保障方面,将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兜底保障方面,对失能半失能的困难群众,探索建立社会化组织化养护制度,破解失能困难群众生活照料难题,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微信截图_20220613182529.png

围绕主线,提升衔接之效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推开的阶段,六安市未曾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机制的通知》,建立责任落实、调研指导、调度约谈、督查考核、沟通协调、工作报告、信息报送等七大机制,突出工作重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衔接、打基础。

做好体制机制衔接。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此,六安市委及时调整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与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并设立“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五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实行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县域结对帮扶、社会帮扶等综合帮扶举措。

做好产业发展衔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解决“三农”事业发展问题的前提,必须推进产业帮扶向产业兴旺转变。2021年,六安市聚焦农业现代化,按照主体经营、规模经营和一二三产融合经营的发展思路,统筹优化产业布局,依托资源禀赋、政策机遇和环境优势,瞄准长三角区域城市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确定优质粮食、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蚕桑、油茶、畜禽、水产9个优势主导产业,制定出台《六安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产业帮扶政策措施由到村到户为主向到乡到村带户为主转变。

截至2021年底,六安市优质粮食、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等9个优势主导产业规模种养基地总数达到911个,千亩、万亩种植基地及规模养殖场129个,实现总产值497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近年来一直处于全省前列。通过一年的发展,全市农业园区进一步提档升级、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骨干龙头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品牌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带动农村群众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为乡村产业的发展寻得了良方。

“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六安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要指示精神,把脱贫成果巩固住,把乡村振兴衔接好,步步稳扎稳打,书写皖西革命老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地方声音    
部委省市

安徽六安:发好巩固拓展之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时间:2022-06-13 18:21:4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蒋传佳

微信截图_20220613182549.png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安徽省六安市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接续奋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守牢底线,筑强巩固之基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重点内容之一。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确保六安市已脱贫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成为全市干部心头的大事。全市上下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团结一致,采取有力有效举措,从而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在“实”上下功夫。围绕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六安市设置县乡村组四级网格33228个,配备网格员34327名。建立完善工作流程,压实组级网格主动发现职责、村级网格核实评议职责、乡镇网格综合研判职责、县级网格审核比对和政策落实职责。通过线上申报受理和线下排查“双线并行”,并统筹安排开发性措施和兜底保障性措施,抓实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2021年,六安市新增监测对象1101户3439人,六安市没有发生一例返贫致贫现象。

在“早”上下功夫。聚焦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着重建立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和快速响应机制。按照“全面排查、主动发现、分类帮扶”的总体思路,依托驻村工作队、村民组长、农村党员、村医等力量,实行网格化管理,采取日常走访、集中排查、系统比对、推广小程序等方式,把农村人口纳入常态化监测范围。同时,通过将审批确认权下放至乡镇,实现低保、特困办理时限压缩到20个工作日内,构建起困难群众主动发现、主动帮扶快速响应机制。

在“防”上下功夫。因病、因灾致贫群众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特殊群体,需不断强化后续扶持。针对因病、因灾等有可能造成农村家庭致贫返贫的因素,六安市全面推行防贫保险,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长效防贫保障机制。为农村低收入人口提供自然灾害、人身意外、失业、产业损失等多方面保险补贴,2021年,全市参保对象24.76万户66.44万人。 微信截图_20220613182509.png

打破边线,把好拓展之势

六安市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进一步拓展过渡期帮扶深度、工作广度和政策温度。

拓展帮扶深度。户帮扶方面,在保持对脱贫人口持续帮扶基础上,将帮扶对象拓展为全体农村人口,在2021年新增的监测对象中,有648户2060人为非脱贫人口。资金投入方面,针对非脱贫村基础设施条件、集体经济收入等普遍比脱贫村差的问题,除中央衔接资金按照要求投入非脱贫村不超过30%以外,省市县三级衔接资金对非脱贫村投入不设比例限制,由县区统筹安排,更加注重均衡发展、协调推进。驻村帮扶方面,在全市442个脱贫村的基础上,新增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1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和19个红色村等37个村作为选派对象,共向479个村选派驻村干部1407人,每村都选派了1名第一书记。

拓展工作广度。将工作目标从“两不愁三保障”拓展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乡村全面振兴,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关注脱贫地区群众过好日子的需求,针对六安市一直存在公路等级低、通达深度不够、通行保障能力弱等问题,持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推行考核结果与资金补助挂钩。截至2021年底,实现全市所有乡镇通三级以上硬化路、建制村通四级以上硬化路、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山区300—500米错车道建设10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城乡运输服务水平,建成连通城镇、覆盖行政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市县(区)乡村四级全域公交网络体系,舒城全域公交典型模式写入《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六安市受到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通报表扬。

拓展政策温度。在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六安市对原扶贫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对脱贫户和监测户继续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确保政策延续性,增强脱贫稳定性。对边缘户以及其他农村低收入人口,研究给予新的政策支持,确保不产生新的致贫,让帮扶群众感受到政策的温暖。如: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方面,将边缘户在内的监测对象纳入放贷对象;在住房保障方面,将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兜底保障方面,对失能半失能的困难群众,探索建立社会化组织化养护制度,破解失能困难群众生活照料难题,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微信截图_20220613182529.png

围绕主线,提升衔接之效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推开的阶段,六安市未曾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机制的通知》,建立责任落实、调研指导、调度约谈、督查考核、沟通协调、工作报告、信息报送等七大机制,突出工作重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衔接、打基础。

做好体制机制衔接。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此,六安市委及时调整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与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并设立“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五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实行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县域结对帮扶、社会帮扶等综合帮扶举措。

做好产业发展衔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解决“三农”事业发展问题的前提,必须推进产业帮扶向产业兴旺转变。2021年,六安市聚焦农业现代化,按照主体经营、规模经营和一二三产融合经营的发展思路,统筹优化产业布局,依托资源禀赋、政策机遇和环境优势,瞄准长三角区域城市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确定优质粮食、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蚕桑、油茶、畜禽、水产9个优势主导产业,制定出台《六安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产业帮扶政策措施由到村到户为主向到乡到村带户为主转变。

截至2021年底,六安市优质粮食、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等9个优势主导产业规模种养基地总数达到911个,千亩、万亩种植基地及规模养殖场129个,实现总产值497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近年来一直处于全省前列。通过一年的发展,全市农业园区进一步提档升级、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骨干龙头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品牌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带动农村群众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为乡村产业的发展寻得了良方。

“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六安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要指示精神,把脱贫成果巩固住,把乡村振兴衔接好,步步稳扎稳打,书写皖西革命老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