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工作启示

时间:2022-08-05 19:20:5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周靖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工作队所入驻的隆化县榆树营村地处伊玛图河畔,村东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凭借区位优势引灌无污染河水种植,形成了独特的水稻种植产业。凭借优质的河水、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空气质量好日照充足等有利的自然条件,所产大米坚实亮泽、质感晶莹、香味浓郁,在当地小有名气。

驻村工作队入驻榆树营村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扶持水稻产业的发展,通过组织厅属单位进行消费扶贫逐渐为榆树营大米打开了销路、树立了口碑,基本解决了以往卖粮难、丰收不增收的现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驻村工作队进一步加大了对水稻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消费扶贫由单纯面向厅属单位转为面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大米销售量。2021年共销售大米3万五千余斤,创最高历史记录,把农户手中的大米销售一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这让我们意识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扩大水稻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投入、增加稻农收入,以此做强做大水稻产业。

扩大水稻产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挖掘土地潜能、扩大种植面积。全村适宜种植水稻的耕地有四百余亩,但目前的水稻种植只有200多亩,其余适宜种植水稻的耕地却种植了玉米等其他作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工作队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农户之所以不愿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是水稻种植要经过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脱粒、碾米等一些列工序才能产出可以食用的大米,可谓工序繁多。而其中最让农户头疼的是插秧。

由于最初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时,为了公平划分土地,根据肥力和产能把耕地划分为了多个等级,每户在各等级中都分有耕地,这就造成了田埂密布、地块零碎,不利于农机作业,造成至今水稻的插秧收割还都凭借人工完成。尤其人工插秧费时费工,3、4位熟练的农把式一天也只能插种一亩水稻,每亩水稻的插秧费用在500元以上。

基于了解到的情况,工作队和村两委研究认为,和人工插秧效率低成本高相比,插秧机一天可以完成十几亩,插秧的成本只有每亩170元。所以,要想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必须对症下药改变人工种植的现状,推进农业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以此增加稻农收入,引导农户扩大水稻种植。最后决定,推进农业机械化就要从稻农最为头疼的插秧开始,改人工插秧为机械种植。把以上想法和稻农们进行交流沟通后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支持。

找准了症结,开出了药方,说干就干。年初,工作队利用厅帮扶资金为村里订购了一台插秧机。工作队和村两委在选择插秧机的品牌和机型上也下足了功夫。考虑到稻农因对机械插秧没有切身体会而存在疑虑的情况,我们决定不惜高价购买市场上口碑最好的品牌,以保证机械性能稳定,确保首战必胜,以增强稻农信心,为广泛推进农业机械化打好基础。同时,为了适应在没有道路且零碎的地块作业,选择了便于人力搬运和掉头操作的轻便机型。

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实际行动和努力虽然得到了稻农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但最终只有部分稻农决定使用机械插秧,大多稻农选择观望。

对于有疑虑的稻农我们没有勉强其接受机械插秧,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为接受机械插秧的稻农做好服务上。

插秧机到货后,工作队和两委组织机手到机械化农场进行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使其尽快熟知机械性能并掌握操作技能。为了保障秧苗安全及时运输,村书记杨保华使用私家车来回数次为稻农从数十公里外免费运送稻秧。

可临近插秧又出现了新问题,部分支持机械插秧的稻农基于对村里新机手技术上的不信任,不愿意让新机手给自己插秧,而是选择了雇佣外部的机手和机器。面对质疑的稻农我们并没有责怪和埋怨,而是认为只要他们支持机械插秧并能从中获益,我们都会理解和支持,因为这就是我们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初衷。

但是面对质疑我们不能坐视无为,要想取得稻农的信任唯一办法就是让我们的新机手早日成为高手。为了新机手创造实际操作以提高技能积累经验的机会,村委带头拿出自己和亲友的稻田供新机手开刀练手。通过实战和努力,新机手们很快掌握了操作技术。我们的不懈努力逐步打消了部分稻农的顾虑,主动联系让我们自己的机手插秧。

虽然机械插秧和新机手取得了稻农们的广泛认可,但是接下来出现的结果却让我们高兴不起来——部分机械插秧的稻秧死亡率高,有的甚至不得不重新插种,这让一些稻农遭受了很大损失,更给我们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工作蒙上了一层阴霾。

是机械的问题?还是机手的问题?难道机械插秧的确没有人工插秧质量好?我们带着一系列的问号来到稻田进行了实地调查。

调查发现:大部分机械种植的秧苗成活率能够达到要求,否定了机械插秧不如手工插秧的结论。秧苗死亡率高甚至导致重新插种的情况,在本村机手和外雇机手所插种的稻池中都存在,由此排除了由于本村新机手技术欠佳操作不当的所引起的怀疑。

继续深入调查时了解到,造成秧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由于今年秧苗供应紧张,死亡率高的这部分秧苗是在稻池还未整饬好的情况下就提前抢购回来的,存放了几天后才开始插秧;二是刚插完秧后突遇气温骤降,甚至出现了霜冻的迹象,而田间管理又未及时采取抗低温措施。

综合以上调查得出结论,秧苗死亡率高不是因为机械插秧和机手技术不佳造成的,而是由于提前抢购秧苗造成插种不及时和遭遇气候异常且田间管理疏漏所至。

这样的结论并没有让我们如释重负,反而让我们思考了更多。假如秧苗供应充足不需要提前抢购,假如育苗大棚近在咫尺可以保证随插随取,即使发生极端天气也可灵活调整插种时间,假如稻农熟练掌握田间管理技术能正确应对极端天气等等,就可以避免这种结果发生。所有这些假设如何能变为现实呢?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建设自己的育秧基地。

由此我们认识到:首先,水稻种植需要经过一些列的工序环节,要想改变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推进机械化、现代化种植,只在某一个环节上下功夫是很难实现的,必须从源头做起。其次,这次尝试让稻农们目睹了农业机械化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只要解决了上游工序的稻秧问题,成活率可以得到保证,稻农的信心和积极性就可以大大加强。第三,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带动乡村振兴这条路没有错,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农村产业的发展要依靠科技支撑和农业现代化的推广,农业科技和现代化的推进首要在于改变观念,改变观念的关键在于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因此今后要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虽然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遇到了暂时的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从问题的表象发现了产生的根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清楚了今后发展的方向,这是我们辛苦付出后的最宝贵收获。扶持农村产业发展的具体经验和措施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获得,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中不断前进,束手待成和遇难止步都是要不得的。

最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积极谋划建立自己的育秧基地,加强水稻种植技术培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了早日实现榆树营村产业的发展壮大继续不懈努力。

(作者系河北省自然资源厅驻榆树营村工作队第一书记 )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振兴论坛    
观察思考

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工作启示

时间:2022-08-05 19:20:5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周靖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工作队所入驻的隆化县榆树营村地处伊玛图河畔,村东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凭借区位优势引灌无污染河水种植,形成了独特的水稻种植产业。凭借优质的河水、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空气质量好日照充足等有利的自然条件,所产大米坚实亮泽、质感晶莹、香味浓郁,在当地小有名气。

驻村工作队入驻榆树营村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扶持水稻产业的发展,通过组织厅属单位进行消费扶贫逐渐为榆树营大米打开了销路、树立了口碑,基本解决了以往卖粮难、丰收不增收的现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驻村工作队进一步加大了对水稻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消费扶贫由单纯面向厅属单位转为面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大米销售量。2021年共销售大米3万五千余斤,创最高历史记录,把农户手中的大米销售一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这让我们意识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扩大水稻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投入、增加稻农收入,以此做强做大水稻产业。

扩大水稻产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挖掘土地潜能、扩大种植面积。全村适宜种植水稻的耕地有四百余亩,但目前的水稻种植只有200多亩,其余适宜种植水稻的耕地却种植了玉米等其他作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工作队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农户之所以不愿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是水稻种植要经过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脱粒、碾米等一些列工序才能产出可以食用的大米,可谓工序繁多。而其中最让农户头疼的是插秧。

由于最初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时,为了公平划分土地,根据肥力和产能把耕地划分为了多个等级,每户在各等级中都分有耕地,这就造成了田埂密布、地块零碎,不利于农机作业,造成至今水稻的插秧收割还都凭借人工完成。尤其人工插秧费时费工,3、4位熟练的农把式一天也只能插种一亩水稻,每亩水稻的插秧费用在500元以上。

基于了解到的情况,工作队和村两委研究认为,和人工插秧效率低成本高相比,插秧机一天可以完成十几亩,插秧的成本只有每亩170元。所以,要想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必须对症下药改变人工种植的现状,推进农业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以此增加稻农收入,引导农户扩大水稻种植。最后决定,推进农业机械化就要从稻农最为头疼的插秧开始,改人工插秧为机械种植。把以上想法和稻农们进行交流沟通后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支持。

找准了症结,开出了药方,说干就干。年初,工作队利用厅帮扶资金为村里订购了一台插秧机。工作队和村两委在选择插秧机的品牌和机型上也下足了功夫。考虑到稻农因对机械插秧没有切身体会而存在疑虑的情况,我们决定不惜高价购买市场上口碑最好的品牌,以保证机械性能稳定,确保首战必胜,以增强稻农信心,为广泛推进农业机械化打好基础。同时,为了适应在没有道路且零碎的地块作业,选择了便于人力搬运和掉头操作的轻便机型。

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实际行动和努力虽然得到了稻农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但最终只有部分稻农决定使用机械插秧,大多稻农选择观望。

对于有疑虑的稻农我们没有勉强其接受机械插秧,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为接受机械插秧的稻农做好服务上。

插秧机到货后,工作队和两委组织机手到机械化农场进行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使其尽快熟知机械性能并掌握操作技能。为了保障秧苗安全及时运输,村书记杨保华使用私家车来回数次为稻农从数十公里外免费运送稻秧。

可临近插秧又出现了新问题,部分支持机械插秧的稻农基于对村里新机手技术上的不信任,不愿意让新机手给自己插秧,而是选择了雇佣外部的机手和机器。面对质疑的稻农我们并没有责怪和埋怨,而是认为只要他们支持机械插秧并能从中获益,我们都会理解和支持,因为这就是我们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初衷。

但是面对质疑我们不能坐视无为,要想取得稻农的信任唯一办法就是让我们的新机手早日成为高手。为了新机手创造实际操作以提高技能积累经验的机会,村委带头拿出自己和亲友的稻田供新机手开刀练手。通过实战和努力,新机手们很快掌握了操作技术。我们的不懈努力逐步打消了部分稻农的顾虑,主动联系让我们自己的机手插秧。

虽然机械插秧和新机手取得了稻农们的广泛认可,但是接下来出现的结果却让我们高兴不起来——部分机械插秧的稻秧死亡率高,有的甚至不得不重新插种,这让一些稻农遭受了很大损失,更给我们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工作蒙上了一层阴霾。

是机械的问题?还是机手的问题?难道机械插秧的确没有人工插秧质量好?我们带着一系列的问号来到稻田进行了实地调查。

调查发现:大部分机械种植的秧苗成活率能够达到要求,否定了机械插秧不如手工插秧的结论。秧苗死亡率高甚至导致重新插种的情况,在本村机手和外雇机手所插种的稻池中都存在,由此排除了由于本村新机手技术欠佳操作不当的所引起的怀疑。

继续深入调查时了解到,造成秧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由于今年秧苗供应紧张,死亡率高的这部分秧苗是在稻池还未整饬好的情况下就提前抢购回来的,存放了几天后才开始插秧;二是刚插完秧后突遇气温骤降,甚至出现了霜冻的迹象,而田间管理又未及时采取抗低温措施。

综合以上调查得出结论,秧苗死亡率高不是因为机械插秧和机手技术不佳造成的,而是由于提前抢购秧苗造成插种不及时和遭遇气候异常且田间管理疏漏所至。

这样的结论并没有让我们如释重负,反而让我们思考了更多。假如秧苗供应充足不需要提前抢购,假如育苗大棚近在咫尺可以保证随插随取,即使发生极端天气也可灵活调整插种时间,假如稻农熟练掌握田间管理技术能正确应对极端天气等等,就可以避免这种结果发生。所有这些假设如何能变为现实呢?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建设自己的育秧基地。

由此我们认识到:首先,水稻种植需要经过一些列的工序环节,要想改变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推进机械化、现代化种植,只在某一个环节上下功夫是很难实现的,必须从源头做起。其次,这次尝试让稻农们目睹了农业机械化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只要解决了上游工序的稻秧问题,成活率可以得到保证,稻农的信心和积极性就可以大大加强。第三,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带动乡村振兴这条路没有错,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农村产业的发展要依靠科技支撑和农业现代化的推广,农业科技和现代化的推进首要在于改变观念,改变观念的关键在于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因此今后要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虽然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遇到了暂时的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从问题的表象发现了产生的根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清楚了今后发展的方向,这是我们辛苦付出后的最宝贵收获。扶持农村产业发展的具体经验和措施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获得,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中不断前进,束手待成和遇难止步都是要不得的。

最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积极谋划建立自己的育秧基地,加强水稻种植技术培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了早日实现榆树营村产业的发展壮大继续不懈努力。

(作者系河北省自然资源厅驻榆树营村工作队第一书记 )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